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康复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29:07
文档

《康复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康复护理技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康复护理技术实施并协助执行康复计划,在康复计划的完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对其学科研究范畴尚无统一认识。康复护理教育近年来刚刚起步,国内至今尚没有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或中等卫护校)开设康复护理专业,只有少数学校校开设了康复护理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至今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国内专业人士已逐渐认识到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
推荐度:
导读《康复护理技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康复护理技术实施并协助执行康复计划,在康复计划的完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对其学科研究范畴尚无统一认识。康复护理教育近年来刚刚起步,国内至今尚没有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或中等卫护校)开设康复护理专业,只有少数学校校开设了康复护理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至今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国内专业人士已逐渐认识到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
《康复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课程背景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康复护理技术实施并协助执行康复计划,在康复计划的完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对其学科研究范畴尚无统一认识。康复护理教育近年来刚刚起步,国内至今尚没有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或中等卫护校)开设康复护理专业,只有少数学校校开设了康复护理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至今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国内专业人士已逐渐认识到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这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为此,对康复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护理技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性质

《康复护理技术》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技术来帮助因病、伤、残而造成各种功能障碍的患者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防止继发性残疾和减轻残疾的影响,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课程系统介绍了康复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突出体现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三、课程基本理念

1.《康复护理技术》坚持全面康复的理念,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群体健康服务。

2.《康复护理技术》以新知识、新理论、新进展和新技能为特点,以新技能为主,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康复护理技术》以全面康复为目标,重视在疾病的早期即开始康复护理的观念和自我康复护理,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康复护理全面康复、整体护理的要求。

4.《康复护理技术》课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

四、课程设计思路

  1.《康复护理技术》课程在第三学期开出。总课时为36课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践8学时。

2.《康复护理技术》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章 序                        内     容学时
理论实践合计
1                        绪论

1 1
2                        康复护理程序

33
3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22
4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224
5                        常规给药和过敏试验

628
6                        基础护理常用操作技术

426
7                        康复护理的基本技术

8210
                         考查2
合   计26

836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基本知识目标

1. 能理解康复护理的概念和康复护理程序。

2. 能理解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和原则。

3. 能判断药物过敏实验的结果,并能说出其意义。

4. 掌握康复护理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学会无菌技术、常规给药等基础护理技术。

2.初步学会静脉输液技术。

3.能熟练运用康复护理的基本技术。

4.能对一些常见疾病正确选择和运用康复护理技术。

三、素质教育目标

1.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习惯。

2.明确康复医学在维护和增进人的健康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3.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赤诚美好的心灵。

4.激发学生对病残患者的同情心和使命感,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   课程标准

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学时活动设计
理论实践
1康复护理概念的解读一、康复护理学的概念

解释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概念。

二、康复护理的对象、内容和原则

1.说出康复护理的对象。

2.了解康复护理的内容。

3.掌握康复护理的实施原则

三、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的区别

掌握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在对象、目的和内容上的不同

四、康复护士

了解怎样才为一名合格的康复护士

10通过讲解、小组讨论、举例等使学生明确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工作任务。

2康复护理实施程序认识说出康复护理程序实施的五个步骤

一、康复护理评估

1.理解康复护理评估的概念。

2.掌握康复护理评估实施的方法

二、康复护理诊断

1.理解康复护理诊断的概念。

2.了解康复护理诊断的组成。

3.掌握康复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三、康复护理计划

1.理解康复护理计划的概念。

2.掌握康复护理诊断的排序方法。

3.理解康复护理目标的确定

4.学会制定康复护理措施

四、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

理解康复护理措施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五、康复护理效果的评价

1.理解康复护理效果评价的概念。

2.掌握康复护理效果评价的方法

30通过讲解、运用多媒体、举例、.等手段,使学生理解康复护理程序实施的步骤。

3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方法的指导

1.说出生命体征包含的内容及各项生命体征的正常值

2.掌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测量方法

3.掌握生命体征异常时的护理方法

20通过讲解、观看录像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方法。

4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指导

一、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1.区分理解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2.了解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二、无菌技术的概念与原则

1.掌握无菌技术、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的概念。

2.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

三、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1.学会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2.学会无菌容器的使用。

3.学会无菌溶液的取用

4.学会无菌包的开包和包扎法

5.学会铺无菌盘

6.学会戴无菌手套

22通过讲解、示教、观看录像、操作练习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5常规给药方法指导和过敏试验结果判断学习一、常规给药的基本原则

1.掌握药物的保管原则。

2.掌握药物的使用原则:“三查八对一注意”。

二、常规给药的途径

1.掌握口服给药法的注意事项。

2.了解吸入给药法

3.初步学会常用注射方法的部位和操作方法。

三、药物过敏试验

1.了解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方法。

2.学会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判断方法。

3.掌握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和抢救方法

4.了解破伤风抗毒素的脱敏注射法

62通过讲解、示教、绘图、观看录像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常规给药方法。

6基础护理常用操作技术的指导一、静脉输液法

1.了解静脉输液常用溶液及输液目的。

2.初步学会静脉输液的方法。

3.了解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4.掌握输液反应及其护理方法。

二、导尿术

了解男、女性患者导尿的实施方法。

三、灌肠法

了解灌肠的方法和意义

42通过讲解、示教、观看录像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输液等操作技术。

7康复护理基本技术的方法和应用指导一、康复护理环境

1.了解无障碍设施要求。

2.了解心理康复环境要求。

二、体位与体位转移

1.掌握体位转移的概念和意义。

2.学会协助患者体位转移的方法。

三、心理康复护理

1.了解残疾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2.熟悉心理护理的措施。

四、关节挛缩的康复护理

1.了解关节挛缩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2.掌握关节挛缩的康复护理方法。

五、压疮及康复护理

1.掌握压疮的概念、发生原因和好发部位。

2.掌握预防压疮的方法。

3.掌握压疮的护理措施。

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其康复护理

1.了解ADL的内容。

2.掌握ADL自立训练的康复护理。

七、膀胱、肠道康复护理

1.初步学会尿潴留的康复护理方法。

2.初步学会尿失禁的康复护理方法。

3.初步学会排便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

八、PT、OT训练的康复护理

了解PT、OT训练的康复护理方法。

82通过讲解、举例、示教、操作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康复护理技术的基本方法。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坚持“必需、够用”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理论讲授、课堂演示、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录象、网络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灵活、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外指导。每一章节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课后自测题,学生有疑难问题可随时向教师请教,自学与认知相结合。

二、评价建议

1.理论评价

理论课设定了1次阶段考试和1次课程结束考试。阶段考试和课程结束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均采用难度、题量相当,内容和排序不一的A、B两种试卷,题型多种多样,考试形式为闭卷,以尽量多的题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

2.技能评价

    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应用技能,对每次课堂实习课进行评价,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全面评价,作为学生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3.态度评价

在理论课教学和实习课教学中都应重视态度评价,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进行态度评价。坚持公平、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

1.教材:《康复护理技术》教材内容应符合康复专业学生的需求,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

2.教学媒体: 采用VCD录像、多媒体演示、实验室实训等教学手段,提高理论和实验教学效果。

3.网络设备:要有必须的通讯网络资源,提供学生查询资料,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康复和护理技术,以拓宽护生的学习思路 ;通过查询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有关概念、机理、发展前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师资队伍: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创造一切机会下临床锻炼,以获得熟练的,符合现在临床需求的操作技能。

四、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康复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为导向,以病、伤、残患者为服务对象,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来编写教材。

2.教材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康复护理技术的基本理念,又注重康复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护理技能和康复护理技术。

文档

《康复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康复护理技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康复护理技术实施并协助执行康复计划,在康复计划的完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对其学科研究范畴尚无统一认识。康复护理教育近年来刚刚起步,国内至今尚没有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或中等卫护校)开设康复护理专业,只有少数学校校开设了康复护理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至今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国内专业人士已逐渐认识到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