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课程背景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康复护理技术实施并协助执行康复计划,在康复计划的完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对其学科研究范畴尚无统一认识。康复护理教育近年来刚刚起步,国内至今尚没有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或中等卫护校)开设康复护理专业,只有少数学校校开设了康复护理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至今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国内专业人士已逐渐认识到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这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为此,对康复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护理技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性质
《康复护理技术》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技术来帮助因病、伤、残而造成各种功能障碍的患者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防止继发性残疾和减轻残疾的影响,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课程系统介绍了康复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突出体现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三、课程基本理念
1.《康复护理技术》坚持全面康复的理念,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群体健康服务。
2.《康复护理技术》以新知识、新理论、新进展和新技能为特点,以新技能为主,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康复护理技术》以全面康复为目标,重视在疾病的早期即开始康复护理的观念和自我康复护理,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康复护理全面康复、整体护理的要求。
4.《康复护理技术》课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
四、课程设计思路
1.《康复护理技术》课程在第三学期开出。总课时为36课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践8学时。
2.《康复护理技术》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章 序 内 容 | 学时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1 绪论 | 1 | 1 | |
2 康复护理程序 | 3 | 3 | |
3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 2 | 2 | |
4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 2 | 2 | 4 |
5 常规给药和过敏试验 | 6 | 2 | 8 |
6 基础护理常用操作技术 | 4 | 2 | 6 |
7 康复护理的基本技术 | 8 | 2 | 10 |
考查 | 2 | ||
合 计 | 26 | 8 | 36 |
一、基本知识目标
1. 能理解康复护理的概念和康复护理程序。
2. 能理解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和原则。
3. 能判断药物过敏实验的结果,并能说出其意义。
4. 掌握康复护理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学会无菌技术、常规给药等基础护理技术。
2.初步学会静脉输液技术。
3.能熟练运用康复护理的基本技术。
4.能对一些常见疾病正确选择和运用康复护理技术。
三、素质教育目标
1.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习惯。
2.明确康复医学在维护和增进人的健康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3.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赤诚美好的心灵。
4.激发学生对病残患者的同情心和使命感,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 课程标准
序号 | 工作任务 | 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活动设计 | |
理论 | 实践 | ||||
1 | 康复护理概念的解读 | 一、康复护理学的概念 解释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概念。 二、康复护理的对象、内容和原则 1.说出康复护理的对象。 2.了解康复护理的内容。 3.掌握康复护理的实施原则 三、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的区别 掌握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在对象、目的和内容上的不同 四、康复护士 了解怎样才为一名合格的康复护士 | 1 | 0 | 通过讲解、小组讨论、举例等使学生明确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工作任务。 |
2 | 康复护理实施程序认识 | 说出康复护理程序实施的五个步骤 一、康复护理评估 1.理解康复护理评估的概念。 2.掌握康复护理评估实施的方法 二、康复护理诊断 1.理解康复护理诊断的概念。 2.了解康复护理诊断的组成。 3.掌握康复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三、康复护理计划 1.理解康复护理计划的概念。 2.掌握康复护理诊断的排序方法。 3.理解康复护理目标的确定 4.学会制定康复护理措施 四、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 理解康复护理措施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五、康复护理效果的评价 1.理解康复护理效果评价的概念。 2.掌握康复护理效果评价的方法 | 3 | 0 | 通过讲解、运用多媒体、举例、.等手段,使学生理解康复护理程序实施的步骤。 |
3 |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方法的指导 | 1.说出生命体征包含的内容及各项生命体征的正常值 2.掌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测量方法 3.掌握生命体征异常时的护理方法 | 2 | 0 | 通过讲解、观看录像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方法。 |
4 |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指导 | 一、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1.区分理解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2.了解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二、无菌技术的概念与原则 1.掌握无菌技术、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的概念。 2.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 三、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1.学会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2.学会无菌容器的使用。 3.学会无菌溶液的取用 4.学会无菌包的开包和包扎法 5.学会铺无菌盘 6.学会戴无菌手套 | 2 | 2 | 通过讲解、示教、观看录像、操作练习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
5 | 常规给药方法指导和过敏试验结果判断学习 | 一、常规给药的基本原则 1.掌握药物的保管原则。 2.掌握药物的使用原则:“三查八对一注意”。 二、常规给药的途径 1.掌握口服给药法的注意事项。 2.了解吸入给药法 3.初步学会常用注射方法的部位和操作方法。 三、药物过敏试验 1.了解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方法。 2.学会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判断方法。 3.掌握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和抢救方法 4.了解破伤风抗毒素的脱敏注射法 | 6 | 2 | 通过讲解、示教、绘图、观看录像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常规给药方法。 |
6 | 基础护理常用操作技术的指导 | 一、静脉输液法 1.了解静脉输液常用溶液及输液目的。 2.初步学会静脉输液的方法。 3.了解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4.掌握输液反应及其护理方法。 二、导尿术 了解男、女性患者导尿的实施方法。 三、灌肠法 了解灌肠的方法和意义 | 4 | 2 | 通过讲解、示教、观看录像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输液等操作技术。 |
7 | 康复护理基本技术的方法和应用指导 | 一、康复护理环境 1.了解无障碍设施要求。 2.了解心理康复环境要求。 二、体位与体位转移 1.掌握体位转移的概念和意义。 2.学会协助患者体位转移的方法。 三、心理康复护理 1.了解残疾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2.熟悉心理护理的措施。 四、关节挛缩的康复护理 1.了解关节挛缩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2.掌握关节挛缩的康复护理方法。 五、压疮及康复护理 1.掌握压疮的概念、发生原因和好发部位。 2.掌握预防压疮的方法。 3.掌握压疮的护理措施。 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其康复护理 1.了解ADL的内容。 2.掌握ADL自立训练的康复护理。 七、膀胱、肠道康复护理 1.初步学会尿潴留的康复护理方法。 2.初步学会尿失禁的康复护理方法。 3.初步学会排便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 八、PT、OT训练的康复护理 了解PT、OT训练的康复护理方法。 | 8 | 2 | 通过讲解、举例、示教、操作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康复护理技术的基本方法。 |
一、教学建议
1.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坚持“必需、够用”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理论讲授、课堂演示、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录象、网络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灵活、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外指导。每一章节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课后自测题,学生有疑难问题可随时向教师请教,自学与认知相结合。
二、评价建议
1.理论评价
理论课设定了1次阶段考试和1次课程结束考试。阶段考试和课程结束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均采用难度、题量相当,内容和排序不一的A、B两种试卷,题型多种多样,考试形式为闭卷,以尽量多的题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
2.技能评价
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应用技能,对每次课堂实习课进行评价,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全面评价,作为学生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3.态度评价
在理论课教学和实习课教学中都应重视态度评价,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进行态度评价。坚持公平、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
1.教材:《康复护理技术》教材内容应符合康复专业学生的需求,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
2.教学媒体: 采用VCD录像、多媒体演示、实验室实训等教学手段,提高理论和实验教学效果。
3.网络设备:要有必须的通讯网络资源,提供学生查询资料,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康复和护理技术,以拓宽护生的学习思路 ;通过查询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有关概念、机理、发展前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师资队伍: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创造一切机会下临床锻炼,以获得熟练的,符合现在临床需求的操作技能。
四、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康复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为导向,以病、伤、残患者为服务对象,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来编写教材。
2.教材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康复护理技术的基本理念,又注重康复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护理技能和康复护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