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立意:句段的作用,就是在阅读中把握某一段落或句子在行文结构和思想内容等方面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能力点。它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段落或句子在主旨表达、结构安排、情感抒发等方面的分析理解的思维能力。
句段的作用在2016-2022年这6年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都有考查到,可见,句段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及热点。
分析段落的作用,就是在阅读中把握某一段落在行文结构和思想内容等方面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能力点。它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段落在主旨表达、结构安排、情感抒发等方面的分析理解能力。
此考点对应2022年版课标中第4学段阅读与鉴赏中的第2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说学情:九年级的学生对句段的作用这类题不陌生,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够根据题目中的“作用”二字回答出“承上启下、首尾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等结构上作用,但较少想到主旨表达和情感抒发等内容上的作用。同时缺乏系统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及专题训练,答题时不懂得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零散,没有条理性,不够精准,少答漏答。
因此我认为通过系统地讲解句段的作用的知识,让学生练习,学生便很快能掌握该题答题方法。
三说审题:“段落的作用”一般的提问方式是x段或x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审题是关键是要看句段的位置,以及句落的内容和全文内容表达和文章结构的关系。
四说解题:分析句段的作用,必须有整体阅读的意识,要从内容表达和文章结构这两方面去分析。
要解答记叙文句落作用题,使用的方法是“答题三步走”。
第一步:审形式,根据问题确定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还是句子的作用。如果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要看记叙方式是顺序、倒叙还是插叙。
第二步:明位置。
即先明确所考句段出现的位置,是在文章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
第三步:找角度。
根据题目要求,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
1.内容上主要是辨析该句段是否与情节展开、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感表达、主题表现等相关,有怎样的关系。
2.结构上主要有开门见山、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过渡(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总结全文等作用,而这些作用跟句段落所在的位置密切相关。
3.表达效果上主要抓住较明显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从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注意、给人启迪、令人回味等方面进行分析。
下面,我以一些题目为例说明解题过程:
首先以2019年 的广东阅读真题《灯如红豆》第16题: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例说明。
第一步明位置,第②段属于中间段,就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内容,引出下文……内容。结合文本可知有“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
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整体性、系统性。不零散地传授知识。就“句段的作用”这个知识点,部分老师可能是考到什么形式就讲什么形式。零零散散地讲,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我想我们可以结合课本,学练一体化。
熟练答题的技巧,答题效果将“事半功倍”。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我会精选典型的题目让学生练笔,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结合存在的问题,各个击破。在试卷评讲中,也会把同一类型的题放在一起系统讲解。
我想我们老师只有抽丝剥茧般去分析考点,方能明晰考向,找到合适学生的解题方法,把方法教给学生,促进学生高效备考。
我的说题完毕,谢谢大家!
五说作答:这道题的分值一般是4分,指导学生分2点分层作答;引导要根据段落的内容和位置等寻找采分点;培养学生养成分点作答、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不答空话等答题习惯。
六说拓展延伸:该题可以变式为“文中某段能否删去?为什么?”、“×段与×段能否互换?为什么?”该题可变化为×段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考点是不变的。答题思路基本不变。
本命题在讲题方面的启发,我认为是,我们在传授知识时,要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不零散地教知识,要整体教,就好比现在提倡的大单元教学和整本书阅读。我的说题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