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包括《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本单元选取的两个民间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本单元对阅读的要求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因此,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需不断体现、强化这个要素。教学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第一,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创造性复述的要求。创造性复述需要先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要尊重故事的价值取向。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到“创造”的生发点,侧重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丰富故事内容。比如,在叙述简略的地方为故事增加人物对话、合理的情节,丰富故事细节,或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来复述故事。
第二,把握缩写的尺度。需要注意:缩写要尊重原文,其基础是理解故事内容,提取主要信息,既要保持原文的中心意思不变,又要保持故事情节的相对完整和人物原有的特点。缩写后的文章要做到前后连贯,过渡自然。
第三,灵活调整单元内各板块的教学顺序。如,“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可在进入本单元就开启读书之旅,为后面口语交际中的“讲民间故事”做准备。讲解《牛郎织女(一)》课后第二题时,可以结合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给学生练习创造性复述提供指导。
第四,充分利用本单元课后练习活动优化设计,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听故事、讲故事、设计故事连环画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表演、创编故事的兴趣。讲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表达、展示、体验。
第五,本单元三篇课文适合运用阅读策略单元学过的方法,以读为主,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发挥想象预测故事的发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列小标题,感受人物形象特点,从而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如果学生有兴趣,还可以让他们交流对民间故事这一文体的认识。如,民间故事年代久远,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习俗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寄托着人们朴素美好的愿望;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故事的情节、事物和部分人物大多具有神奇的力量,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在故事中都有可能发生;民间故事一般具有口语化的表达特点,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便于人们口耳相传。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课文 | 猎人海力布 | 2 | 1.会认25个生字,读准“落”这个多音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32个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情节和主要内容,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
牛郎织女(一) | 2 | ||
牛郎织女(二) | 1 | ||
口语 交际 | 讲民间故事 | 1 | 1.能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 2.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
习作 | 缩写故事 | 2 | 1.学习缩写故事的一般方法 2.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
语文 园地 | 交流平台 | 1.交流、总结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方法。大胆想象,运用一些小技巧续编故事,并讲给别人听 2.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人物描写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写具体 3.背诵、理解《乞巧》,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 |
词句段运用 | |||
日积月累 | 1 | ||
快乐读书吧 | 从前有座山 | 1 | 1.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和其中蕴含的情感、愿望 2.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