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 | 授课课题:第一单元复习、阅读技巧培训 | 课时计划:两课时 | ||||
年级:七年级 | 学生姓名:郑世昌 | 授课时段: | 授课老师:陈秋保 | |||
教学目标 | 一、作文阅卷后,提出训练要求。使学生认识哪方面的不足。 二、完成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训练题。掌握基础知识。 三、了解掌握阅读解题技巧术语。 | |||||
难点重点 | 一、第一单元阅读题解题 二、学习阅读解题术语。 | |||||
教学过程 | 一、当面批改作文,指出文章中的不足。 二、传授阅读知识:阅读解题步骤。结合课文内容。 三、要求学生强记术语。 四、提出练习要求,学生做题。第一单元阅读题解题 五、习题讲评。 六、布置家庭作业 | |||||
作业 | 一、第一单元阅读题解题 二、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术语) | |||||
总结 | 课堂进度:按计划完成 □ 提前完成 □ 推后完成 □ | 家长意见反馈: | ||||
接受情况:完全接受 □ 部分接受 □ 不能接受 □ | ||||||
课堂表现:非常积极 □ 比较积极 □ 不积极 □ | ||||||
作业完成: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 ||||||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 ||||||
学生评价: | 学生签名: |
主讲老师:陈秋保 课时:120分钟 时间: 2011-2-22
1、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结合课文内容)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一、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二、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三、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四、排比的作用 :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阅读方法: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第二次 内部测试题
【总分: 分 时间:30分钟】 姓名: 得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4分)
1.不借助字词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菜畦( ) 桑葚 脑髓() 蝉蜕() 讪()笑 骊()歌 花圃() 嫉妒()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五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人生鼎沸 行散神不散 和霭可亲 万念具焚 兴高彩烈
错别字 改正
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梦境如此美好 ,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4.对本单元课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将现实与往事交替着写,将爸爸爱花和“我”的礼两线交替着写,突出了爸爸既严厉又充满关爱的性格。
C.《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
D.《伤仲永》一文意在说明,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毫无关系,完全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
5.选出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映衬百草园神话般的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B.长妈妈的迷信故事意在吓唬孩子,鲁迅是在批判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C.寄托善良制服的愿望,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D.故事纯属虚构,用以告诫人们:世界上不存在有尽善尽美的事物。
6.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泯然众人矣 D.余闻之也久
7.说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并仿照这个句子按提示再写一个句子。(2分)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只要你是 ,就算 也没有什么关系。
8.理解句子或词语的含义,回答问题。(9分)
(1)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含义是什么?
(3)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二、阅读理解(8分)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用原文回答。(2分)
捕鸟的条件: 捕鸟的结果:
2.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分)
3.“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2分
4.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2分)5.仿照画线句子写一段话。(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