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2017年修订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31:29
文档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2017年修订版)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前言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提高公司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等相关规范,特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以指导各单位临时用电施组的编制工作。各单位可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供电平面布置、临时用电供电系统,合理计算选择配电箱、电缆线、变压器(发电机)及接地、防雷装置,制定安全用电与电气防护措施及电气防火措施,考虑电
推荐度:
导读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前言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提高公司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等相关规范,特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以指导各单位临时用电施组的编制工作。各单位可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供电平面布置、临时用电供电系统,合理计算选择配电箱、电缆线、变压器(发电机)及接地、防雷装置,制定安全用电与电气防护措施及电气防火措施,考虑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

前 言

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提高公司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等相关规范,特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以指导各单位临时用电施组的编制工作。各单位可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供电平面布置、临时用电供电系统,合理计算选择配电箱、电缆线、变压器(发电机)及接地、防雷装置,制定安全用电与电气防护措施及电气防火措施,考虑电气设备的选型和输电线路的能耗要求。

希望本指南对各单位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有所帮助,对保障施工现场临时供电用电安全,防止人身触电伤害事故发生起到积极作用。由于编者水平所限,编写中如有错误不当之处,以原规范为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编制说明;施工现场供电平面图;负荷计算; 配电导线及电气设备选择;施工现场供电系统图;接地、接零保护和防雷装置;安全用电与电气防护措施;电气防火措施等八个部分,下面是各部分的编制要求。

一  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包括:工程简介和编制依据两个部分。

(一)工程简介

1、正式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地理位置,结构形式及造价、建筑面积

2、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情况

3、地上、地下的有关管网和道路的情况

4、电源来源和供电方式

5、本工程的特点(重点描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相关的内容)

(二)编制依据:

1、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 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等相关用电安全规范

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业主或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二  施工现场供电平面图

施工现场供电平面图中需表述清楚:

(一)变压器的位置和安装方式

(二)供电线路的路径和敷设方式

(三)配电箱、开关箱的位置

(四)用电设备的位置

(五)施工注意事项的文字说明

三  负荷计算

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下面介绍需要系数法。

(一)基本公式

Ps=∑PN

PN――设备在额定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 (单位用kW)

Ps――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  (单位用kW)

Pj= Kx Ps

Pj――用电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 (单位用kW)

Kx――需要系数,一般小于 1。表1列出了各种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值  

Qj= Pj tgφ

Sj=(Pj2+ Qj 2)1/2或Sj= Pj/cosφ

Ij = Sj/(1.732×Ue)  或 Ij = Pj/(1.732×Ue cosφ)

Qj――无功计算负荷 (单位用kVar) 

Sj――视在计算负荷 (单位用kVA) 

Ij――计算电流     (单位用A)

cosφ和tgφ 分别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及对应的正切值。(部分用电设备的Kx、cosφ、tgφ见附表1)

(二)单台设备负荷工作电流的计算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主要分为单相设备和三相设备,其工作电流的计算方法如下: 

1、单相设备负荷工作电流的计算:

方法一、经验算法:

工作电流(A)=设备功率(kW)×5

方法二、理论算法:

工作电流(A)=设备功率(kW)/0.22(kV) 

方法三、直接查看:

查看设备铭牌 

2、三相设备负荷工作电流的计算: 

鉴于施工现场用电的具体情况,推荐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经验算法:

工作电流(A)=功率(kW)×2 

方法二、直接查看:

查看设备铭牌 

(三)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

确定拥有多组(设有n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时,应适当考虑各组用电设备的最大负荷不同时出现的因素。因此,对于低压干线,可取K∑=0.9-1.0,对于低压母线,需要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可取K∑=0.8-0.9。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

Pj= K∑ ∑Pjii=1,2•••,n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

Qj= K∑ ∑Qjii=1,2•••,n

以上两式中的∑Pji和∑Qji分别表示所有各组设备的有功和无功计算负荷之和。在计算各组计算负荷时,为了简化和统一,其Kx、tgφ和cosφ都可以按表2所列数据取值。

总的视在计算负荷

Sj=(Pj2+ Qj 2)1/2

总的计算电流

Ij = Sj/(1.732×Ue)

由于各组设备的cosφ不同,总的计算负荷和计算电流,一般不能按式Sj= Pj/ cosφ和Ij = Pj/(1.732×Ue cosφ)计算,也不能用各组的视在计算负荷之和或计算电流之和来计算。(用电设备组的K 、cosφ及tgφ见附表2)

四  配电导线及电气设备选择

(一)变压器、导线和配电装置的选择分以下步骤进行:单台负荷工作电流的计算→多台负荷工作电流(支路)的计算→电线电缆、变压器、和配电装置的选择。通过逐级的计算,确定该配电箱内各电气元件的工作电流,选择电线电缆、控制元件、设备型号规格(或将有关参数交供货方,由供货方确定元件配置)。选择电线电缆、控制元件、设备型号规格时现场电工参与选择。(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缆选择见附表3)

(二)确定电缆截面后,线路长度较长时,还要核算线路末端电压降,不大于其额定电压的5%。(聚氯乙烯绝缘铜电缆电压损失ρ值见附件4)

方法 1、依据使用功率进行电压验算的公式:

△U=(∑Pj L1)÷(C×S)

方法 2、依据工作电流进行电压验算的公式:

△U=ρ(∑IZ L2)÷S 

式中:△U——电压降,% 

∑Pj——使用功率之和,kW 

∑IZ—-工作电流之和,A 

ρ——系数 (见附表4) 

L1——导线长度,m 

L2——导线长度,Km 

C——系数,三相五线供电,且导线为铜线时 C=77 、导线为铝线时C=46

S——导线截面, mm2

(三)电缆线路的要求:

1、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两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2、电缆的防护: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埋地电缆路径应设警示标志。

3、直埋电缆的要求: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冻土层以下),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保护层。

(四)配电箱及电器装置的选择:

1、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TN-S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宜采用TN-S供电系统。

2、总配电箱应靠近电源,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3、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配电箱内元器件的选择要求:

(1)漏电保护器的相关要求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以上规定讲述了三个方面:①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都要装设漏电保护器。建筑施工露天作业、环境潮湿、人员多变,再加上设备管理环节薄弱,用电危险性大,要求所有用电设备包括动力及照明设备、移动式和固定式设备等均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当然不包括使用安全电压供电和隔离变压器供电的设备。②原有按规定进行的保护接零(接地)措施仍按要求不变,安全用电的最基本的技术措施不能拆除。③漏电保护器安装在用电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

漏电保护器主要动作性能参数有: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其他参数还有:电源频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低压的漏电保护器有“DZL18-20系列漏电开关(两极)、DZL31漏电保护器(两极)、K系列漏电保护器(2、3、4极)、DBK2 系列漏电保护开关、DZL43、FIN 系列漏电保护开关、E4FL 列漏电保护器 、F360 系列漏电保护开关、DZL29 系列漏电保护断路器等系列型号。低压的漏电保护器(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分为10、20、30、100、300、500毫安等规格等级,额定电流分为10、16、20、25、32、40、63、80、100、120、150.....安培等规格。一般国产的有正泰,德力西等产品可以选用。国外品牌有施耐德,三菱,富士等,施工现场临电漏电保护器型号一般选3+1型(三项火线加一相零线)的四极断路器,按使用的电流大小进行选择。

漏电保护器按不同方式分类来满足使用的选型。如按动作方式可分为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按动作机构分,有开关式和继电器式;按极数和线数分,有单极二线、二极、二极三线等等。下面按动作灵敏度和按动作时间分类:①按动作灵敏度可分为:高灵敏度:漏电动作电流在30mA以下;中灵敏度:30-1000mA;低灵敏度:1000mA以上。②按动作时间可分为:快速型: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ls;延时型:动作时间大于0.1s,在0.1-2s之间;反时限型:随漏电电流的增加,漏电动作时间减小。当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动作时间为0.2-1s;1.4倍动作电流时为0.1,0.5s;4.4倍动作电流时为小于0.05s。

选择漏电保护器应按照使用目的和根据作业条件选用:按保护目的选用:①以防止人身触电为目的。安装在线路末端,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器。②以防止触电为目的与设备接地并用的分支线路,选用中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器。③用以防止由漏电引起的火灾和保护线路、设备为目的的干线,应选用中灵敏度、延时型漏电保护器。按供电方式选用:①保护单相线路(设备)时,选用单极二线或二极漏电保护器。②保护三相线路(设备)时,选用三极产品。③既有三相又有单相时,选用三极四线或四极产品。在选定漏电保护器的极数时,必须与被保护的线路的线数相适应。保护器的极数是指内部开关触头能断开导线的根数,如三极保护器,是指开关触头可以断开三根导线。而单极二线、二极三线、三极四线的保护器,均有一根直接穿过漏电检测元件而不断开的中性线,在保护器外壳接线端子标有"N"字符号,表示连接工作零线,此端子严禁与PE线连接。应当注意:不宜将三极漏电保护器用于单相二线(或单相三线)的用电设备。也不宜将四极漏电保护器用于三相三线的用电设备。更不允许用三相三极漏电保护器代替三相四极漏电保护器。

施工现场一般按三级配电,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设置用电设备。配电箱是配电系统中,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送电和配电的中枢环节,是专门用作分配电力的电气装置,各级配电都是经过配电箱进行的。总配电箱控制整个系统的配电,分配电箱控制每一支路的配电。开关箱是配电系统的最末端,再向下就是用电设备,每台用电设备由自己专用的开关箱控制,实行一机一闸。不得几台设备合用一个开关箱,防止误操作事故;也不要把动力与照明控制合置在一个开关箱内,防止因动力线路故障影响照明。开关箱上接电源下接用电设备,操作频繁、危险性大,必须引起重视。电箱内各电器元件的选择,必须与线路和用电设备相适应。电箱安装垂直、牢固,周围留有操作空间,地面无积水、无杂物,附近无热源、无振动,电箱应防雨、防尘。开关箱距离被控制的固定设备不应超过3m。

(2)刀开关的相关要求

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要切断电源,使之与带电部分脱离,并保持有效的隔离距离,要求在其分断口间能承受过电压的耐压水平。刀开关即作为隔离电源的开关电器。隔离电源的刀开关亦称作隔离开关。隔离用刀开关一般属于无载通断电器,只能接通或分断“可忽略的电流”(指带电压的母线、短电缆的电容电流或电压互感器的电流)。主要作用是: 将停电部分与带电部分隔离,并造成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以隔离故障设备或进行停电检修;能进行一些有限的倒闸操作,具有辅助开关的作用,以实现系统操作的灵活性。 

低压刀开关的主要参数: 额定绝缘电压、额定工作电流、额定工作制、使用类别、操作性能等。

刀开关的选用原则:刀开关的额定电压应等于或大于电源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应等于或大于电路工作电流。若用刀开关控制小型电动机,应考虑电动机的起动电流,选用额定电流较大的电器。刀开关的通断能力和其它性能均应符合电器的要求。刀开关断开负载电流时,不应大于允许断开电流值,一般结构的刀开关不允许带负载操作,但装有灭弧室的刀开关,可作不频繁带负载操作。刀开关所在线路的三相短路电流不应超过规定的动、热稳定值。

刀开关的分类:按极数分:单极、双极、三极;按灭弧结构分:带灭弧罩和不带灭弧罩;按用途分:单投和双投。隔离开关有高压、低压、单极、三极、室内、室外之分,它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不能用来接通、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只能在电气线路切断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操作。其主要作用是隔离电源,使电源与停电电气设备之间有一明显的断开点,所以不必考虑灭弧。

常用隔离刀开关:

HD11、HS11系列,正面手柄操作,仅作隔离开关用;

HD12、HS12系列,用于正面两侧操作,前面维修的开关柜中;

HD13、HS13系列,用于正面操作,后面维修的开关柜中;

HD14系列,用于动力配电箱中。

刀开关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隔离刀开关前,应先检查断路器是否在断开状态;

操作单极开关时,拉开时应先拉开中相,再拉两边相,闭合时顺序相反;

停电操作时,断路器断开后,先拉负荷侧隔离开关,后拉电源隔离开关,送电时顺序相反;

一旦发生带负荷断开或闭合隔离开关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A.错拉开关在刀口发生电弧时,应急速合上;如已拉开,则不许再合上,并及时上报。

B.错合开关时,无论是否造成事故,均不许再拉开,并采取相应措施。

操作刀闸前要注意检查刀闸开关确实在断开或者合上的位置,然后进行合闸或拉闸操作。

a.合闸的操作要领:

.无论用手动操作机构或用绝缘杆操作,均必须迅速而果断,但合闸终了时用力不可过猛,以免发生冲击。

.合闸操作完毕,应检查是否合好。合上后应使刀闸完全进入固定触头,并检查接触是否严密。

b.拉闸的操作要领:

.开始应慢而谨慎,当刀片离开固定触头时,则应迅速用力一位。特别是切断变压器的空载电流、加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充电电流、架空线路的小负荷电流以及切断环路电流时,应迅速而果敢地拉开刀闸,以便能迅速灭弧。

.拉闸操作完毕,应检查刀闸每一相是否在断开位置上,刀片是否拉到头。

c.通常,刀闸可用以隔离电压电源,而不能用来切合负荷电源。但下列设备可用刀闸来切断或接通电流:

.空载母线。

.一组互感器或一组避雷器。

.主变压器中心点接地刀闸;但中性点上接有消弧线圈时,只有在系统无故障时才可操作。

.空载电流不大于2安的变压器,即6千伏、400千伏以及以下的变压器,10千伏、560千伏安及以下的变压器,35千伏、3200千伏安及以下的变压器(需用三相联动刀闸切合)。

.用带消弧角的三联刀闸拉、合电容电流不超过5安的空载线路。

.用室外三联刀闸拉、合电压为10千伏及以下、电流在15安以下的负荷。

.拉、合10千伏及以下、70安以下的环路均衡电流(或称转移电流),但严禁用室内型三联刀闸来拉、合系统环路电流。

.用10千伏刀闸拉、合空载电缆线路时,线路长度不得超过附表5所列值。

由于配电箱内的电源电缆及配电箱内的控制开关工作电流的计算,涉及较多的因素,根据各个现场的不同情况和设计者的个人经验,各种系数的选取会产生较大的差异。为方便管理、简化计算过程,可以把以上诸系数合并为一个系数,即:支路系数K。支路系数K按附表6《支路系数 K 取值参考表》取值:

(五)变压器的选择 

1、根据供电设备的功率选择变压器容量的计算公式:

Sjs=(1.05-1.1)(K1ΣP1/cosΦ+K2ΣP2+ K3ΣP3+ K4ΣP4)

式中 (kVA) Sjs---供电设备总的视在计算负荷(总用电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容量(kVA)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Φ---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在施工现场一般为 0.65-0.85) ;

K1、K2、K3、K4-----需要系数 , 参见附表7《需要系数(Kx 值)表》

2、根据供电设备的工作电流选择变压器的容量计算:

将变压器供电的各个支路电流求出总负荷电流,根据变压器的总负荷电流,通过查表,选择变压器。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进行变压器的选择,其结果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需要根据施工经验(电工参与),调整系数取值,使选择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六)自备发电机容量选择

柴油发电机的总容量应满足最大负荷的需要和大容量电动机起动时的要求。起动时母线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0%。发电机组应采用三项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并设置,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确定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时,应按照下述三种方法计算,选择其最大者:

1、按稳定负荷计算发电机组容量。

2、按最大的单台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起动的需要,计算发电机组容量。

3、按起动电动机时母线容许电压降计算发电机组容量。

设备容量统计出来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系数Kx(一般取0.85-0.95),计算出计算容量Pj=KxP∑,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按下式计算P=kPj/η式中: 

P—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kw; 

Pj—负荷设备的计算容量kw; 

P∑—总负荷kw; 

η—发电机并联运行不均匀系数一般取0.9,单台取1; 

k—可靠系数,一般取1.1。 

按最大的单台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起动的需要计算发电机容量:

P=(P∑-Pm)/η∑+ PmKCcosψm(KW)

Pm—起动容量最大的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的容量(kw);

η∑一总负荷的计算效率,一般取0.85; 

cosψm—电动机的起动功率因数,一般取0.4;

K—电动机的起动倍数;

C—全压起动C=l.0,Y—△起动C=0.67,自耦变压器起动50%抽头C=0.25,65%抽头C==0.42,80%抽头C=0.。 

按起动电动机时母线容许电压降计算发电机容量

P=PnKCXd″(1/△E-1)(kW)

Pn一造成母线压降最大的电动机或成组起动电动机组的容量(kW) 

K—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倍数;鼠笼式电动机取5~7,绕线型电动机取2-3,直流电动机取1.7,电焊变压器取3倍。

Xd″—发电机的暂态电抗,一般取0.25;

E—母线允许的瞬时电压降,有电梯时取0.20,无电梯时取0.25.在实际工作中,也可用系数法估算柴油发电机组的起动能力。

五  施工现场供电系统图

施工现场供电系统图中需表述清楚:

(一)变压器、分配箱、开关箱和电气设备之间的控制原理

(二)电线电缆、控制元件、设备型号规格

六  接地、接零保护和防雷装置

(一)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叫接地装置。垂直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采用角钢、钢管、圆钢等,长度等于2.5米;水平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采用扁钢、圆钢等材料。

人工接地体的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接地线:圆钢直径为10毫米,扁钢截面为100平方毫米、厚度为4毫米;接地体:角钢厚度为4毫米(一般为镀锌角钢50×50×5;钢管壁厚为3.5毫米。

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

接地线应与水平埋设接地体的截面相同。为了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效应,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一般为5米,当受到地形时可适当减小。

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米,接地体应远离由于高温影响(如砖窑、烟囱等)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区。

当防雷装置引下线在两根及以上时,每根引下线的冲击电阻应分别按规定作防直接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计算。

为降低跨步电压,防直接雷的接地装置距建筑物出入口及人行道不应小于3米,当小于3米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水平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小于1米

2、水平接地体局部包以绝缘物(例如50~80毫米厚的沥青层)。

3、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装置上面敷设50~80毫米厚的沥青层,其宽度超过接地装置2米。

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1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

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

(二)接零保护

1、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2、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

3、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

4、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

5、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零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

6、使用一次侧由50v以上电压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50v及以下电压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并应将二次线路用绝缘管保护或采用橡皮护套软线。

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以上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7、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8、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9、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①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②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③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

④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⑤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⑥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10、单台容量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超过100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

单台容量不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不超过100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

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的地区,当达到上述接地电阻值有困难时,工作接地电阻值可提高到30Ω。

11、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撞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12、在TN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

(三)防雷装置

1、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龙门架等机械设备,以及钢脚手架和正在施工的在建工程等的金属结构,当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防雷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外时,应安装防雷装置。避雷针长度为1-2m,可用Φ16圆钢端部磨尖。避雷针保护范围按滚球法(或60°遮护角)计算。塔式起重机可不另设避雷针(接闪器)。

2、机械设备或设施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或设施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3、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铜管敷设。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应做电气连接。

4、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5、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七  安全用电与电气防护措施

(一)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1、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电工必须由地方主管部门签发的与本岗位相符的安全技术操作许可证,方可上岗作业。安装、维修、拆除临时用电设施必须由持证电气技工完成。

2、所有电闸箱都必须指定专人负责。

3、要经常检查电器设备和电气线路,按要求填写相关记录,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4、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检查和维护一次,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必须使用绝缘工具。

(2)检查和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同时悬挂“禁止合闸,正在维修”标牌,并应派专人看护,防止他人随意合闸,严禁带电作业。

(3)电闸箱应逐一编号,配电箱盘面上应标明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做出分路的标记,箱内有系统图。

(4)总、分配电箱门应配锁,停电1小时以上时,应将电闸箱拉闸上锁。

(5)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箱内不允许挂接其他用电设备。

(6)配电箱、开关箱应防水、防尘。

5、线路埋深应达到70cm(冻土层以下),在通过施工道路时,应加套管。

6、施工现场灯具高度距地面不应小于2.5m,其金属部分必须做接零保护,并在照明回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器。

7、送电操作过程: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停电操作过程: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特殊情况除外)。

但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可除外。

8、熔断器的熔体(保险丝)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规格的熔体或其他金属裸线代替。

9、照明:

(1)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得只装设局部照明。

(2)在正常湿度时,选用开启式照明器(一般灯具)。

(3)在潮湿或特别潮湿的场所,选用密闭型防水防尘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器。

(4)对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必须安装与危险场所等级相适应的照明器。

(5)在振动较大的场所,选用防振型照明器。

(6)照明器具和器材的质量应合格,不得使用绝缘老化工破损的器具和器材。

(7)在特殊场所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压不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和导电良好的地面或金属器内工作照明灯电压不得大于12V。

(8)在单相及二相线路中零线与相线截面相同;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中,当照明灯为白炽灯时,零线截面为相线二分之一,当照明灯具为气体放电灯或逐相切断的三相照明电路中零线截面按最大负荷相的电流选择。

(9)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单相照明回路的开关箱(板)内必装设漏电保护器,实行左零右火制。

(10)室外灯具(220V)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不低于2.5m,集装箱室内高度可能达不到2.5米。

(11)螺口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得有损伤和漏电,火线(相线)应接在中心触头上,零线接在螺口相连的一端。

(12)暂设工程的灯具宜采用拉线开关,拉线开关距地面2~3m,其他开关距地面高度为1.3m,与出入口的水平距离为0.15~0.20m。

(13)电器、灯具的相线必须经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

(14)不得把照明线路挂设在脚手架以及无绝缘措施的金属构件上,移动照明导线应采用电缆线,不宜采用其他软线。手持照明灯具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零线严禁通过熔断器。

(二)电气防护措施

1、所有用电场所均采用TN—S供电系统供电:施工场所总配电箱中零线做重复接地后引出一根专用的PE线,在PE线引出后,不得把N线和PE线连接,PE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PE线,PE线也不得进入漏电保护器。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

2、两级保护:

(1)施工场所的总配电闸箱和开关箱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做合理配置,使之具备分级保护的功能。

(2)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潮湿场所配备的电气设备开关箱,流动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3、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2)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

(3)开关箱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

(4)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超过3m。

(5)配电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行的空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护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等。

(6)配电箱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底面,严禁在箱上、侧面或前后门处进出线。

(7)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该设在固定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3m,移动式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的垂直距 离为0.6m,配电箱、开关箱围护铁板的厚度不低于1.5mm。

八  电气防火措施

(一)按施工组织设计,正确选择电缆线截面,杜绝线路超负荷使用;保护装置要在线路上出现超负荷时,能在规定时间内动作以保护线路。

(二)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各种开关触头要压接牢固,多股导线要用端子或涮锡后再与设备安装,以防加大电阻引起火灾。

(三)施工现场严禁使用电炉子。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50cm,尽可能使用36V碘钨灯,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灯泡,严禁使用床头灯。

(四)配电箱、开关箱内严禁存放杂物及易燃物。

(五)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时,扑灭火灾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灾离开关较远需切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断处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2、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需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另一方面灭火时,人体各部位与带电体应保持一定距离,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

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沙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进行扑救。

九  附则

此编制指南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最终解释权由安全管理部和科技设备管理部负责。

附表1

部分用电设备的Kx、cosφ、tgφ

用电设备组名称Kx

cosφtgφ
各种风机、空调机0.70-0.800.800.75
电热器1.001.000
小型电热设备0.30-0.500.950.33
各种水泵0.60-0.800.800.75
电梯0.18-0.500.50-0.601.73-1.33
输送带0.60-0.650.750.88
起重机械0.10-0.200.501.73
锅炉房用电0.75-0.800.800.75
冷冻机0.85-0.900.80-0.900.75-0.48
电焊机0.350.352.68
水泥桩钻机0.750.800.75
钢筋切断、弯曲、调直机0.300.701.02
砂浆搅拌机0.750.800.75
插入式振捣器0.800.850.75
移动式电动工具0.200.501.73
食品加工机械0.50-0.700.800.75
电饭锅、电烤箱0.851.000
电炒锅0.701.000
电冰箱0.60-0.700.701.02
热水器(淋浴用)0.651.000
白炽灯、碘钨灯110
附表2

用电设备组的K 、cosφ及tgφ

用电设备组名称用电设备台数Kcosφtgφ
混凝土搅拌机及砂浆搅拌机10台以下

10台以上

0.7

0.6

0.68

0.65

1.08

1.17

破碎机、筛洗石机、泥浆泵、空气压缩机、输送机、水泵

10台以下

10台以上

0.7

0.65

0.7

0.65

1.02

1.17

提升机、起重机、掘土机10台以下10台以下

10台以上

0.3

0.2

0.7

0.65

1.02

1.17

电焊机2台

3台及以上

0.65

0.35

0.6

0.5

1.98

2.29

附表3

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缆

(部分电缆非市面常用规格)

电缆规格(mm2)

空气中明敷载流量(A)
3×185+2×95317
3×150+2×70277
3×120+2×70240
3×95+2×50207
3×70+2×35170
3×50+2×25133
3×35+2×16110
3×25+2×1688
3×16+2×1070
3×10+2×652
3×6+2×437
3×4+2×2.530
3×2.5+2×1.521
附表4

聚氯乙烯绝缘铜电缆电压损失ρ值(%/A·km) T=60℃

            cosφ     

截面( mm2 )

0.50.60.70.80.91
2.51.9852.3712.7573.143.5223.
41.2581.4931.7331.9712.2072.432
60.8481.0081.1661.2981.4791.623
100.5210.6150.7090.8020.30.973
160.3360.3950.4520.4860.5470.608
250.1950.2610.2790.3110.350.3
350.1670.1930.2180.2220.250.278
500.1260.1430.1360.1560.1750.195
700.0970.1090.120.1110.1250.139
950.0790.0870.0940.1010.1060.103
1200.0680.0740.0790.0830.0870.081
1500.060.0650.0690.0720.0730.066
1850.0550.0580.060.0620.0620.054
2400.0490.0510.0520.0530.0520.042
附表5

10千伏刀闸拉、合空载电缆线路长度

名  称电缆截面,平方毫米
3×353×503×703×953×1203×1503×1853×240
长度,米
室外单相刀闸44003900340030002500250025001900
室内三联刀闸150015001200120010001000900
附表6

《支路系数 K 取值参考表》

设备台数(支路数)设备功率情况同期工作情况支路系数K电流计算公式
11Iz=I1

2——3P1 远大于 P2、P3

经常同时工作1IZ=I1+I2+I3

P1 远大于 P2、P3

不同时经常工作只考虑P1IZ=I1

P1 P2P3 相差不大

经常同时工作1IZ=I1+I2+I3

P1 P2P3 相差不大

不同时经常工作0.4--0.8IZ =K( I1+I2+I3)

4——10P1 远大于P2P3Pn

经常同时工作0.6--0.8IZ= I1+K(I2+I3+ I4-N)

P1 远大于 P2P3Pn

不同时经常工作0.3--0.5IZ= I1+K(I2+I3+ I4-N)

P1 P2P3 Pn 相差不大

经常同时工作0.5--0.7IZ=K(I1+ I2+I3+ I4-N)

P1 P2P3 Pn 相差不大

不同时经常工作0.3--0.5IZ=K(I1+ I2+I3+ I4-N)

10 以上 ( 仅 P1较大)

P1 远大于 P2P3Pn

经常同时工作0.6--0.8IZ= I1+K(I2+I3+ I4-N)

P1 远大于 P2P3Pn

不同时经常工作0.3--0.5IZ= I1+K(I2+I3+ I4-N)

P1 P2P3 Pn 相差不大

经常同时工作0.4--0.7IZ=K(I1+ I2+I3+ I4-N)

P1 P2P3 Pn 相差不大

不同时经常工作0.2--0.4IZ=K(I1+ I2+I3+ I4-N)

10 以上 ( 有 PX较大)

经常同时工作K1=0.5--0.8

IZ=K1×ΣIX+K2×ΣI其余

K2=0.4--0.7

不同时经常工作K1=0.3--0.6

IZ=K1×ΣIX+K2×ΣI其余

K2=0.2--0.4

当一个供电系统采用多级配电时,若本级配电箱含有多个下一级配电箱,则本级配电箱的工作电流的 计算时,应把下一级配电箱作为一个支路考虑,参照本表合理选用K值。
附表7

需要系数(Kx 值)表

用电设备名称数量(台)需要系数
Kx

数值
电动机1——3K1

 
3——100.7
11——300.6
30以上0.5
电焊机1——2

K2

0.65

3以上

0.35

室内照明 K3

0.8
室外照明(电加热) K4

1

文档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2017年修订版)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前言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提高公司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等相关规范,特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以指导各单位临时用电施组的编制工作。各单位可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供电平面布置、临时用电供电系统,合理计算选择配电箱、电缆线、变压器(发电机)及接地、防雷装置,制定安全用电与电气防护措施及电气防火措施,考虑电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