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46:20
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总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A.干湿地区B.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貌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4.该植被最有可
推荐度:
导读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总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A.干湿地区B.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貌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4.该植被最有可


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 .干湿地区

B .自然区

C .高原区

D .热带雨林区 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 .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 .土壤和植被

B .气候和地貌

C .水文和土壤

D .植被和水文

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 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 .草原

B .苔原

C .硬叶林

D .针叶林 5.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 .酸雨

B .固体废弃物污染

C .土地沙化

D .臭氧层破坏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6—9题: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 .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 .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 .干旱和大风现象

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 .平整土地

B .修水平梯田

C .深耕改土

D .造林种草 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 .植被破坏

B .人口过度增长

C .贫困

D .环境恶化 9.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 .经济可持续发展

B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 .生态可持续发展

D .减少污水排放量 10.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 .露天开采

B .矿区道路的铺设

C .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

.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

11—12题: 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 .吸烟除尘

B .美化环境

C .防风固沙

D .净化空气 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3—14题: 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风化作用 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 .滥伐森林

B .开山取石

C .过度放牧

D .风化作用

图2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5—118题: 1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 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交通发达

B .单位面积产量高

C .水热条件好

D .人均耕地面积广

1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 .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 .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7.城市P 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廉价劳动力 D .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18.我国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 .土壤十分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读图3“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9—24题: 1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 .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图1

130°E 图2

图3

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 .产业基础良好

B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 .腹地范围广阔

D .技术水平高 2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地形的阻隔

B .水源不足

C .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 .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22.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 .服装制造业 B .钢铁工业 C .生物制药工业 D .化学工业 23.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 .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 .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 .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2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 .外来投资

B .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 .乡镇企业发展

D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5—27题: 25.该厂产品可能是

A .化工产品

B .电子产品

C .建筑陶瓷

D .生物药品 26.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A .海港

B .航空港

C .公路枢纽

D .铁路枢纽 27.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A .城市化 B .全球化 C .本地化 D .工业化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

2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 .玩具制造

B .汽车产业

C .石化工业

D .钢铁工业 29.该产业部门属于

A .劳动密集型工业

B .技术密集型工业

C .原料指向型工业

D .资金密集型工业 3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劳动力价格

B .技术

C .交通运输

D .原料

二、综合题(4大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共7分)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右下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1分)

A 、干旱

B 、降水稀少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2分)

(3)据图,请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其统一的演化过程:(4分)

32.案例分析:(共6分)

20世纪80年代,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右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

(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3分)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导致“前店后厂” 格局逐渐改变。 。(3分) 33.读右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该区正以 、 、 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分) (2)分析图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分) (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2分)

(4)在上图所示区域中,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

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分)

34.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7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4分)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2分)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5分)

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总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A.干湿地区B.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貌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4.该植被最有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