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 课 型 | 新授 | |||||
讲课教师 | 节文来 | 班级 | 四年(2)班 | 课时 | 1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大小,说出电流的单位、符号,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 2.知道电流的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3.明确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4.能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和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学习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电流表读数,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 |||||||
教学重点 |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 |||||||
教学难点 | 利用课件练习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中。 | |||||||
教学方法 | 《以问题为纽带,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法 | |||||||
教学用具 | 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电路示教板、电流表。 |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 | 设计 意图 | ||||||
一、电流的强弱 1、发现问题,引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小灯泡发光是因为有电流持续通过小灯泡。下面请同学看老师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这是一个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教师增加干电池的节数,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暗。师:看到了什么现象?教师小结:灯泡越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强,灯泡越暗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弱,即是说电流有强弱。 2、提出问题 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的单位是什么? 3、师生探究 学生们阅读教材P45,通过交流合作,获得相关知识。 4、生成新知: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表示,其符号是I。 2)、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 ,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的单位还有mA和µA。换算关系:1mA=103A,1A=106µA。 5、巩固提升 单位换算 二、电流表的读数 1、发现问题 学生看书了解知道一些常见的用电器中的一些电流,人们是如何知道这些电流呢? 2、提出问题 每个小组发一个电流表,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电流表实物,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准备交流。(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电流表的表盘上标有什么字母?三个接线柱分别表示什么?电流表的两种刻度的最小分度值是多少? 3、师生探究 通过观察结合教材内容,相互交流,得到相关信息。 4、生成新知 “0.6”和“3”是“+”接线柱,两种刻度是因为电流表有两个量程。一个是“0—0.6A,分度值为0.02A。一个是0—3A,分度值是0.1A 5、巩固提升 学生练习读数 三、电流的测量 1、发现问题 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呢? 2、提出问题 如何连接电流表 3、师生探究 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学生看书P46,归纳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验,并量小灯泡的电流。 4、生成新知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接线柱流出来; 3):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无法知道电流的强度时,要采用“试触”的办法) 4):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5、巩固提升 学生练习连实验电路 四、教师小结: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表示,其符号是I。 2、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 ,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的单位还有mA和µA。换算关系:1mA=103A,1A=106uA。 3、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五、作业 资源评价 高效检测 | 观察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 学生练习 观看课件 观察电流表后交流 利用教材和实物知道怎样计数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出如何使用电流表 利用课件连接电路,掌握电流表的使用 | 通过 学生 体验 引入 培养 学生 自学 能力 体验 生活 中的电 流 提高观 察能力 培养团 结协作 的精神 和严谨 的科学 态度 | ||||||
板书设计 | 1.可以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强弱. 2.正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3.正确连接电流表: 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要串联;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进,“—“ 接线柱出; 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不要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 |||||||
学反 教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