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识记并理解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 会运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1.知识回顾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它的对称轴是三个角平分线(或三条边的中线或三条边的高线)所在的直线 .
2.问题探究
探究一 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活动①
动手操作
师问: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看它具有什么性质.大家可能已猜到,我让大家准备好的含角的直角三角形,它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呢?
师追问:由此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师问:阅读课本第80—81页的内容,在课本上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试一试:如图,用两个全等的含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三角形吗?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能,能,因为三个角都是.)
(2)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生答:BC=AB)
同学们,我们是否可以猜想: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生答:对.)
追问: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对任意直角三角形都成立吗?因此我们需要干什么?
(生答:证明!)
●活动② 证明猜想
追问:怎么证明?这是文字性命题.需要怎么做?
(画草图,写出已知求证,最后证明)
那请聪明的你开始证明你的发现吧.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BAC=.
求证:BC=AB.
【思路点拨】从刚才三角尺的摆拼过程中得到启发,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几何语言:
∵ Rt△ABC中,∠C=,∠BAC=
∴ BC= AB.
探究二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应用.
●活动①屋架立柱的计算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图形吗?这是农村房屋的屋架.
例题1 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立柱BC,DE要多长?
练习:
如图,∠C=,D是CA的延长线上一点, ∠BDC=,且AD=AB,
求证:BC=AD.
3. 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
(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符号语言:
∵ Rt△ABC中,∠C=,∠BAC=
∴ BC=AB.
重难点归纳
本性质定理常用于寻找直角三角形中边的倍分关系.
4.课后作业
基础题 自主突破
1.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腰上的高为2,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知识点】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运用
2. 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 )
A. B. C. D.
3.△ABC中,AB=AC,∠BAC=,AB的中垂线交AB于D,交CA延长线于E,求证:DE=BC.
4. 如图,在△ABC中,∠ACB=,CD是AB边上的高,∠A=.求证:AB=4BD.
5. 如图,在Rt△ABC中,∠A=,BD平分∠ABC,交AC于D,沿DE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恰好与点A重合,若CD=2,则AB的值为 .
6.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为CA延长线上一点,DE⊥BC,交线段AB于点F.请找出一组相等的线段(AB=AC除外)并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