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是指在我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对我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金融机构、企业、或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根据定义,D.不属于外债。
货币概览和货币当局概览中都包括的只有现金。
第6题: 资产安全性监管是监管机构对银行机构监管的重要内容,监管重点是银行机构风险的分布、资产集中程度和关系人贷款。我国金融将的重要依据是《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某商业银行2011年年末的相关数据如下:
1.该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为( )。
A.1%
B.1.8%
C.4.1%
D. 5%
2.监管机构规定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不得高于( )。
A. 4%
B.5%
C. 6%
D. 8%
3.计算授信集中度、贷款集中度和全部关联度的基础是( )。
A.资产总额
B.贷款总额
C.资本净额
D.授信总额
4.该银行资产安全性指标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的是( )。
A.不良贷款率
B.不良资产率
C.全部关联度
D.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标准答案:C|B|C|B,D
答案解析:1.【解析】:不良信用资产为45,信用自查总额为1100,则45/1100=4.1%
4.【解析】:不良资产率为4.1%,不良贷款率为45/1000=4.5%,全部关联度为48/100=48%,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12/100=12%。没有达标的是不良资产率和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第7题:假设某商业银行的业务如下:1.各项存款2200万元2.各项贷款1400万元3.库存现金100万元;4.向央行再贴现100;5.托管业务150万元;6.发行金融债券300万元;7.在央行存款200万元;8.承诺向水电厂贷款80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银行的负债业务总金额为( )万元。
A.2500
B.2600
C.2800
D.3000
2.向银行融通资金的形式,除了再贴现外,还有( )
A.再贷款
B.转贴现
C.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
D.回购协议
3.该行开办的托管业务属于( )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投资业务
D.中间业务
4.除了库存现金,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还包括( )
A.在银行存款
B.票据贴现
C.存放同业存款
D.托收中现金
5.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计算,该商业银行可自由动用在银行的存款金额为( )万元。
A.24
B.88
C.100
D.200
标准答案:B|A,C|D|A,C,D|A
答案解析:1.【解析】:该银行的负债业务总金额=存款+再贴现+发行金融债券=2200 +1 00 +300=2600万元
2.【解析】:向银行融通资金的形式有再贴现、再贷款以及在公共市场上出售证券,转帖现属于同业贷款,选AC。
3.【解析】:托管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选D。
4.【解析】:现金资产是指金融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准备金存款、存放同业以及托收中款项。选ACD
5.【解析】:法定存款准备金=2200x8%=176万元,则可自由动用的存款=200-176=24万元。选A
第8题:设某地区某时流通中的通货为1600亿元,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400亿元,存款货币总量为5000亿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基础货币的有( )
A.通货
B.存款准备金
C.原始存款
D.派生存款
2.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乘数为( )。
A.2
B.2.5
C.3
D.3.3
3.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给量为( )亿元。
A.5000
B.6600
C.7000
D.7600
4.若银行将法定准备金率上调为7.5%,则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应量将(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5.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有( )
A.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B.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
C.购买部门(财政部)的债券
D.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再贴现
标准答案:A,B|D|B|B|A,B,C
答案解析:1.【解析】: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选AB。
2.【解析】: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本题中的货币乘数=(5000+1600)÷(1600+400)=3.3,选D。
3.【解析】:货币供给量=通货+存款总量=1600 +5000 =6600亿元,选B
4.【解析】: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货币乘数变小,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选B
5.【解析】: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包括ABC三项。
第9题: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该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 )。
A.4.5%
B.5%
C.6%
D.4%
2.该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是( )。
A 6.5%
B.5.8%
C.6%
D.7%
3.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 )。
A.5.5%
B.6.5%
C.8.5%
D.8%
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达标
B.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到标
C.资本充足率不达标
D.资本充足率达标
一手资料QQ:1679099395
5.该银行可以通过( )来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
A.增加一般风险准备金
B.减少未分配利润
C.减少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D.减少信用贷款
标准答案:A|B|C|A,B,D|A,D
答案解析:1.【解析】:此案例考核的巴塞尔协议Ⅲ中各类资本口径及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具体参见教材210-211页。核心一级资本总额是:1600+500+400+500+200=3200,扣除项是200+300=500,(3200-500)/60000=4.5%
2.【解析】:一级资本总额:3200+800=4000,扣除项是500,(4000-500)/60000=5.8%
3.【解析】:总资本:4000+800+800=5600,扣除项是500,(5600-500)/60000=8.5%
4.【解析】:根据标准,资本充足率≥8%,一级资本充足率≥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5%,因此,只有资本充足率达标。
5.【解析】:增加一般风险准备金能增加附属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而减少未分配利润和超额贷款损失准备,都降低了资本充足率,减少信用贷款,即减少了风险资产,也能提高资本充足率,选AD
第10题:某国某年的有关经济指标分别为: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逆差570亿美元.资本账户顺差680亿美元;年底的未清偿还外债余额为460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占70070;国民生产总值3620亿美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是()
A.逆差110亿美元
B.顺差110亿美元
C.逆差220亿美元
D.顺差220亿美元
2.该国应当运用的国际收支调节是( )
A.紧的货币
B.松的财政
C.使本币法定升值的汇率
D.使本币法定贬值的汇率
3.该国的负债率为( )
A.8.9%
B.10.3%
C.12.7%
D.17.8%
4.该国负债率( )国际通行警戒线。
A.超过
B.未超过
C.持平
D.远远超过
5.该国外债结构管理的重点应该是( )
A.优化外债的期限结构
B.优化外债的利率结构
C.优化外债的国别结构
D.优化外债的投向结构
标准答案:B|B,C|C|B|A
答案解析:1.【解析】:该国的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应该综合考虑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状况,680-570 =110亿美元,即顺差110亿美元。选B
2.【解析】: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应采用松的货币、松的财政以及使本币法定升值的汇率,选BC
3.【解析】:负债率即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本题中负债率=460÷3620 =12.7%,选C
4.【解析】:负债率国际通行警戒线是20%,并未超过,选
5.【解析】:外债结构的优化具体包括六个方面:外债种类结构的优化、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币种结构、国别结构以及投向结构的优化。本题中短期外债占比过高,应该加强外债期限结构的优化。选A
3.下列属于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经营基本内容的是( )。
A.选择贷款客户
B.账户调节
D.创造贷款新品种
5.该银行要保证贷款近期收回,还应做好的贷款管理工作有( )。
A.贷款风险管理
B.贷款期限结构管理
C.信用与抵押贷款比例管理
3.按照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中国银行作为系统重要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 ),应当由()满足。
A.1%,核心一级资本
第22题:某年初,为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
年初预期目标:M2同比增长1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7%,余额较年初增2.6
万亿元;GDP增长8%左右,CPI控制在3%之内。年中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升息、管紧信贷等多种宏观措施,年末实现的目标为:M2余额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4.4%,余额较年初增2.41万亿元;GDP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9.5%,CPI上涨3.9%。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现的目标中,宏观金融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出现( )。
A.高度相关性
B.异常变化
C.一定程度的背离
D.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2.宏观金融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出现的这种变化说明,M2同最终目标的( )。
A.相关性出了问题
B.可控性不强
C.可测性有问题
D.抗干扰性不强
3.基于此,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货币中介指标是( )。
A.货币供应量
B.贷款规模
C.社会融资总规模
D.基础货币
C
4.在我国的货币目标是多目标制,其中分量最大的是( )。
A.推动经济合理增长
B.预防通胀
C.保持较为充分的就业
D.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标准答案:C|A|C|B
答案解析:2.【解析】:不能因为宏观金融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出现差异,就否认M:的可控性、可测性和抗干扰性有问题,只能得出A结论。
4.该分行为了管理操作风险,可以采取的机制和手段是()
A.对职员定期轮岗B.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C.风险敞口的对冲和套期保值C属于防范投资风险的方法。D.优化管理流程
股票静态定价=每股税后盈利/市场利率
市盈率=市场价格/每股税后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