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十一章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42:48
文档

第十一章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

第十一章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当代国际社会及主权国家一、国际社会的形成古代:国家之间的联系是偶然和局部的,没有形成国际社会。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国际社会。现代:际社会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随着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国家间交往、联系越来越密切形成国际社会二、国际社会的构成1、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第一类:主权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主体)第二类:国际组织(也是重要的行为主体)联合国是最大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2、国际社会成员:(
推荐度:
导读第十一章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当代国际社会及主权国家一、国际社会的形成古代:国家之间的联系是偶然和局部的,没有形成国际社会。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国际社会。现代:际社会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随着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国家间交往、联系越来越密切形成国际社会二、国际社会的构成1、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第一类:主权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主体)第二类:国际组织(也是重要的行为主体)联合国是最大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2、国际社会成员:(
第十一章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

当代国际社会及主权国家

一、国际社会的形成

古代:国家之间的联系是偶然和局部的,没有形成国际社会。

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国际社会。

现代:际社会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形成:随着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国家间交往、联系越来越密切形成国际社会

二、国际社会的构成

1、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

第一类:主权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主体)

第二类:国际组织(也是重要的行为主体)

联合国是最大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国际社会成员:

(1)主权国家 有不同的地理位置、面积、民族、语言、文化制度、语言和历史的主权国家

(2)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国家集合体。

(3)公司  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是一些国家的大企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所在国的子公司形成的一种国际性的经济组织。

国际社会 就是各种国际行为主体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的综合体。

三、主权国家

1、含义:主权国家是政治国家和民族国家的统合体,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和实体,是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

2、基本要素  

(1)固定的领土

(2)定居的居民

(3)统一的政权

(4)国家主权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1)权 指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包括政治和经济两重意义。

(2)平等权指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3)自卫权指国家保卫自己生存和是权利。

(4)管辖权 指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练习

选择:

发展中国家要把维护自己的主权看作比什么都重要,是因为:(    C    )

A、只有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国际社会成员;

B、只有主权国家才能享有国际法确定的权利;

C、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

D、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对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

材料分析:

2004年7月21日,我国商人赵燕遭到美国国土安全部下属的无端殴打,身心受到巨大伤害。在获悉这一消息后,我驻纽约总领事馆立即派员前往探望赵燕,向其提供协助,并照会美国有关部门表达严重关切。随后我国外交李肇星打电话给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要求立即调查这一严重侵害中国公民事件,并严惩肇事者。几天后,美国国土安全部里奇向我国道歉,表示,美方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已拘押了肇事者,并对其“以重罪行凶”予以起诉。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我国在赵燕被殴事件中行使了什么权利?作为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四、国际组织

(一)、国际组织的含义、产生

(1)含义

广义:凡是两个以上国家的,民间团体以及个人基于某种目的,依照一定的协议而创设的各种界的多国机构

狭义:专指间国际组织

(2)产生

而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民间团体以及个人基于某种目的,依据一定的协议创设的。

注意:

(1)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2)当代最大的国际组织?

(二)、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以目的、任务为标准依据:一般性、专业性两类

以活动区域为标准依据:世界性、区域性两类

以活动主体为标准依据:间和非间两类

作用: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和行为主体

(三)、联合国——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1、联合国成立概况

首先提出:1943年苏、美、英、中发表《普通安全宣言》决定建立联合国(莫斯科)

成立会议:1945年4—6月50个国家通过《联合国宪章》(旧金山)正式成立:

1945年月日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总部:美国纽约

成员国:50—191个成员国

2、联合国的主要宗旨:

①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②制止侵略行为

③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

④促成国际合作

3、联合国的直辖机构

(1)联合国大会(联大)

(2)安全理事会

①性质: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②职权:

③组成:五个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固定,一票否决制)

十个非常任理事国(按地区分配,任期两年,连任连选)

此外还有四个直辖机构:秘书处、国际、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1994年已经完成历史使命)

4、、联合国的作用: (见教材370—371有六点)

对联合国的作用要辨证地看待,具体地要分作两个阶段:

成立初期

60年代以后

5、、中国与联合国

初期:

实践中:

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在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

联合国对中国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反馈练习:

材料一、2001年9月11日,美国受到恐怖主义的袭击。联合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所有国家采取措施严厉打击那些为恐怖主义组织提供资金的组织和个人。

材料二、伊拉克推翻后,在联合国主持下通过了伊拉克问题的决议,使伊拉克国家重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材料三、法、德、俄等国反对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2003年3月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根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联合国宗旨的?

(3)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呈何种格局?

(4)如何在新世纪更好地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思考:

1、我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是:(C)

①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②我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③联合国及有关组织已经成为我国引进技术、资金、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

④我国有原则地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近几年,日、德为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四处奔忙。这是因为安理会:(D)

A、是联合国的审议机构;

B、可以对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重大问题作出决定;

C、是联合国的最高行政机构;

D、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五、其他重要国际组织

1、国际刑警

含义:是国共同对付刑事犯罪的合作组织。

组成:各国官方

总部:法国里昂 成员国:176个

2、世界银行

总行:华盛顿

组成:理事会(最高权力机构)

执行董事会;行长任期五年,连选连任

3、世界贸易组织

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性质:涉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改名: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

中国加入:2001年

国际经济体系三大支柱

①世界贸易组织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世界银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介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一APEC

   【成立日期】1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出“汉城倡议”,建议召开亚太国家级会议,以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19年11月5~7日,澳、美、日、韩、新西兰、加拿大及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首届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宗旨】1991年11月在汉城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级会议通过的《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 

   【成员】21个(1999年6月):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主要活动】APEC成立以来,为各成员提供区域经济、科技、贸易和发展等方面多边合作的机会,交流各成员在这些领域内的经验,促进本区域的共同发展。截至1998年底,已举行了十届级会议和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同我国的关系】1991年10月我国同该年度APEC会(韩国外交部助理)签署谅解备忘录,我作为主权国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和作为地区经济分别以“中国台北”和“”(1997年7月1日改称“中国”)的名称同时加入APEC。的所谓“外长”和“副外长”不得与会,只能派与经济有关的与会。1991年11月,我国务委员兼外交和经贸部首次率团出席了在汉城举行的APEC第三届级会议。

    自1993年以来,出席了历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思考:   

1、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从国际组织的分类来看,APEC属于哪种类型的国际组织?

(2)APEC作为一种国际组织有何作用?

(3)中国十分重视这一组织,积极参与其各项活动,体现了我国对外的哪些内容?

2、关于国际法的说法正确的是:(C)

①它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②国际法的产生是国之间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有了国际法,国家之间的关系就能正常化 ;       ④它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A、①②                        B、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④

3、世界贸易组织属于:(B)

A、政治性、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B、世界性、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C、世界性、非间的国际组织;

D、间、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4、2000年5月1日,东盟经济会议第一次在缅甸举行。东盟属于:(B)

①专门性国际组织;

②政治性国际组织;

③区域性国际组织;

④间国际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001年10月7日,美英两国开始对阿富汗与拉登集团实施军事打击,无辜的阿富汗人民从此陷入了内外交困的战争之中,又一次饱受战火的煎熬!然而,面对残酷的战争,谁又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国际恐怖主义固然该群起而攻之,毕竟,这是野蛮对文明的挑战,是对人类社会的挑战。但这一事件的起因是什么?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近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单边主义”的作风?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他们要的是和平与稳定的生活,而不是“世界”到处舞刀弄,他们要的是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是经济强国的要挟与制裁!(和相应图片结合使用)

一、和平问题

1、什么是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对“和平”的理解

所谓和平,是指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或地区范围内或国内,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国家或阶级、社会集团的政治关系处于正常化状态,即非战争状态。

  和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世界和平,第二层次是地区和平,第三层次是国内和平,所以,世界和平是相对地区和平、国内和平而言,世界范围内绝对的和平,在战后只有26天。

2、和平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的维护将给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3、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⑴、含义: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是指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广岛核爆的后果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用于战争的原子弹。原子弹爆炸后,该市81%的建筑物被毁,市内12平方公里被大火烧毁,6·4平方公里内所有工业机器全部遭到破坏,先后死亡71379人,受伤68023人。

材料二:几对伙伴关系(1998年确立)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⑵、战后,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第一、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第三、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4、战后和平局面并不稳定

现代局部战争:

越南入侵柬埔寨(1978年— 19年)

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年—19年)

海湾战争      (1991年)

车臣战争      (1999年—2000年)

印巴战争      (2000年)

中东战争      (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

1949年12月,访问苏联。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维护主权,反对侵略

1950年11月,中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前排左一)出席联合理会议,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外交部副李克农率谈判工作组抵朝参与谈判。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及其临时补充协议在板门店签字。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图为、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

    1979年1月,副总理访问美国,出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积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从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末,我国大力支持亚非拉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的正义斗争,加强同它们的政治、经济合作。中国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同一些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1955年6月,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访华,到机场迎接。中国是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

1986年3月,李先念访问索马里。

1985年8月,总会见来访的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

1988年10月,杨尚昆举行宴会欢迎肯尼亚总统莫伊访华。 

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

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二、发展问题

1、什么是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有资料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来,南北的发展差距,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在进一步扩大,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改善的进程仍很缓慢,有些至今仍未解决温饱问题。你认为南北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1)、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

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

战后50多年,世界处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所以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

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最近五年中,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目前仍以2500万人的速度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现有1/3的人处于赤贫之中。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比例,已从25年前的38%上升到目前的43%,更为严重的是,巨额债务压得许多非洲国家喘不过气来。

材料二:当代经济实力对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南北国家实力相差十分悬殊,全球人口不到1/5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3/4强,而占全球人口3/4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拥有不到1/5的世界生产总值。

 

3、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

战后发展成为主线,但形势依然严峻。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

材料:

        从20世纪70年代到如今,最不发达国家从20多个增加到49个,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而且还在以每年约2500万人的速度增加。49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10%,但收入只占全球总收入的0.1%;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口只占全球总人口的12%,但收入却占全球总收入的73%。最富有的225个人所拥有的财产,相当于30亿穷人的一年总收入。

问:结合图片说明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

和平与发展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案: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请同学们分析下列材料,分析归纳出阻碍和平和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2003年3月20日5时,美国对伊拉克进行导弹袭击,随之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代号为“伊拉克自由”的伊拉克战争开始。至此,旨在和平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工作被迫中断,联合理会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1441号决议被美国的导弹击“碎”,美国公然绕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动武了。

材料二:继伊朗、伊拉克、朝鲜、之后, 2003年10月8日,美国又对外宣称,将利比亚、古巴、叙利亚三国列入“轴心国”,美国在必要时候可以进行“先发制人”进行打击。

材料三:“9/11”事件之后,世界上还发生了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巴厘岛爆炸事件;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机构爆炸事件,及许多自杀性事件,造成至少100人死亡,近千人受伤。世界不得安宁。

材料四:在当今世界贸易中,出现一些很奇怪的现象,例如德国和美国根本就不产可可,可却是世界上生产咖啡最多的国家之一,而盛产可可的巴西却要进口大量的咖啡。在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一般发达国家出口附加值很高的制成品,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价低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

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含义(都是大国对弱小国家而言的)

(2)核心思想:

相信强权即真理(主观信条)

根本的动因是为统治阶级追逐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

注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形式虽然有所变化,但结果却是相同的,即直接威胁到了主权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国际新秩序包括两个方面:政治新秩序、经济新秩序。

(2)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

(3)中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作的努力

多次声明:

把建立国际新秩序作为我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

提出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第一,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第二,各国一律平等,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

第三,各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第四,不得干涉别国内政,国际争端应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和平方式合理解决,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第五,国际新秩序包括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两个方面。

思考:中国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为什么能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赏和支持?

反馈练习:

1、下列能够反映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是:(D)

①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②波黑和南联盟战争实现政治解决      ③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行          ④巴以和平协议正式签署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合理和国际新秩序。这种秩序的核心是:(D)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干涉内政原则

C、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原则

D、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3、“高于主权”是霸权主义理论的依据。对此正确的认识是:(C)

 A、“高于主权”是霸权主义的核心和目的

B、主权观念不适应世界一体化进程

C、“”只是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的借口

D、没有主权,就无法保障

5、 指出:“世界和平能否维护,关键是第三世界的发展程度如何。”这说明:(D)

A、发展与和平是互为前提的

B、只要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了,世界就一定和平

C、只要世界和平了,第三世界就能发展

D、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6、要有效地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归根到底取决于:(A)

A、和平力量的发展程度

B、世界新格局的形成

C、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

D、中国的强大

7、第三世界国家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当建立在:(A)

A、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B、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C、团结合作的基础上

D、和平稳定的基础上

8、“国家尊严来自国家实力”是说:(C)

A、国家力量决定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B、国家力量变化直接决定着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国家力量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

D、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

9、美国为保住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不惜将自己集团内的西方盟友视为“潜在的敌人”。这说明:(A)

①世界格局已向多极化发展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美国谋求世界霸主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主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10、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强调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纷纷提出发展高科技战略。这表明:(C)

①高科技是解决和平问题的有效途径

②高科技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各国竞争越来越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④各国已经认识到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强弱,最终决定本国的国际的地位

A、① ②                                 B、 ② ③

C、 ③④                                D、 ① ④

11、在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一个都没有解决,有哪些主要障碍?其主要根源是什么?

主要障碍-----局部冲突、各种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霸权主义势力

主要根源-----霸权主义

阻碍和平和发展的障碍

重要障碍:恐怖主义

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特点:

第一,以强凌弱

第二,干涉别国内政

第三,破坏别国主权

第四,侵略扩张

核心思想:强权就是真理

材料

2000年4月1日,美军EP—3电子侦察机在我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进行侦察活动, 并违反飞行规则,突然转向撞毁我军用飞机,事实是相当清楚的,事发后,美军飞机未经中方允许擅自闯向中国领空,降落我军用机场,发生这样的严重事件,美国方面应当向中方赔礼道歉,并承担全部责任。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美国却俨然以“世界”自居不但不道歉,反而恶人先告状‘并向中方提出若干荒唐无理的要求’美国在撞机事件前前后后的所作所为又一次暴露了霸权主义的丑恶嘴脸。

美国制造的中美军机碰撞事件及大使馆事件表明了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美国是一个推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它严重阻碍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解决办法 ----建立国际新秩序

1、下列对时代的主题理解正确的有:(  ABD       )

A、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B、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C、至今人们只解决了发展问题,而没有解决和   平问题;

D、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不太平;

 

2、冷战结束后,美国为了争夺21世纪战略的制高点,在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北约战略新概念出台,科索沃战争的爆发,退出反导条约,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表明:(  B      )

A、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B、霸权主义是当代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C、美国凭借自己的实力,希望发动战争,从中得利;

D、恐怖主义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2000年10月在汉城举行了第三届亚欧会议,通过了《2000年亚欧合作框架》,为两大洲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这表明(D)

A、世界已由单极走向多极

B、世界各国之间矛盾趋于缓和

C、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的

D、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密切

4、近年来,美国试图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结果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这表明:(B)

①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仍然存在

②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③国际条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的威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思考题

对于霸权主义的种种行径,

我们年青一代应该怎样做?

 

我国的外交

一、一、    我国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

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自主的外交

(1)(1)    基本立场:自主

(2)(2)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3)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4)    基本立足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5)(5)    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习题

1、2003年6月23日,在华访问的印度总理与中国总理共同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宣言提出了建立“新型关系”的四个原则,其中“共同利益”一词就出现了两次:中印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大于分歧。这表明:(C)

A、中印两国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B、第三世界国家的真正优势在于团结和合作;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中印两国结成同盟,加强合作;

 

2、2003年7月7日,国家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韩国总统卢武铉举行会谈时表示,中国对朝鲜半岛的是一贯的,我们支持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和解与合作,支持朝鲜半岛最终实现自主和平统一,中方将一如既往地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我国采取上述外交的依据是:(C)

A、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B、联合国的各种决议;

C、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意愿;

二、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自主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1、坚持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2、坚持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1、2003年8月29日,世人瞩目、媒体聚焦的北京六方会谈按预定日程落下帷幕。经过美朝中日韩俄六国代表的努力,本次会谈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这次会谈中,中方劝和促谈的不懈努力和为会谈所做的周到安排,受到了与会其他各方的一致赞赏。这是由于:(C)

(1)中国一贯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参与解决国际争端(2)中国与其他国家并无利害冲突 (3)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拥有否决权 (4)中国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

A、(1)(2)(3)                    B、(2)(3)(4)

C、(1)(4)                              D、(2)(3)

2、2003年10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曼谷举行。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相互尊重,增加互信,求同存异,以对话和协商的方式解习存在的问题,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我们应加强合作、标本兼治,坚决反对恐怖主义,为共同发展繁荣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上述讲话体现了我国外交的基本点有:(A)

(1)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之一(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3)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4)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1)(2)                   B、(3)(4)

C、(1)(3)                    D、(2)(4)

3、下列对外交理解正确的是:(B)

①是一国处理和发展对外关系的需要

②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中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③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④是国家总的组成部分,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我国确立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外交中:(A)

A、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5、在安理会通过重大决策时,中国有时投弃权票。中国投弃权票主要是根据:

A、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

B、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C、国际问题的是非曲直和我国的国家利益

D、我国的国家力量

6、李的“两国论”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和批评,就连美国和日本也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两国论”之所以在国际社会中处处碰壁,是因为它:

A、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违背了“一国两制”的原则

C、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D、破坏了国际政治新秩序

7、美国决定向出售武器,这表明了:

①是对中国主权的挑衅和对内政的干涉

②否决一国两制的方针

③反映了当今世界不太平,战争隐患仍然存在

④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会损害中美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03年10月16日,联合理会一致通过关于伊拉克问题的1511号决议。决议采纳了中方及其他各方提出的不少合理建议,特别是推进伊拉克政治进程,篴步加强联合国作用以及增加重建工作透明度等方面内容。决议仍有改进的余地。从伊拉克人民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出发,我国对决议投了赞成票,这表明:

A、我国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

B、我国在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伸张正义的原则;

C、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进行的各项工作;

D、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

讨论

综合分析如果与发生战争,你认为美国会干涉吗?说明理由。

(从政治上、经济上、历史上、地理上分别分析理由。)

国际关系

一、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

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国际关系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

国际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竞争、合作、冲突

内容和形式:

内容:

政治关系(最活跃、最重要的)

经济关系(最基本的)

军事关系文化关系宗教关系

表现形式:

合作与冲突(基本形式)

屈服与对抗

和平与战争

共处与竞争(基本形式)

思考:国家之间为什么既有合作又有冲突?

(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二、二、   国家利益

思考:一个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的依据是什么?

    一个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的依据是:维护国家利益

小材料:普京在出访马来西亚和泰国前夕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俄在选择从东西伯利亚铺设石油输出管道的最佳线路时,需要考虑本国的经济利益和生态平衡,考虑东西伯利亚地区发展前景等因素。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材料

1999年11月15日,中国外经贸部石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分别代表两国签署《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这一协议的签署,有利于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有利于促进中美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并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注入新的动力。但是,谈判的过程十分艰难。最后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平等互利、求同存异的精神,经过6个昼夜的艰苦谈判,妥善处理和解决了彼此的分歧,终于达成了双方满意的协议,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思考:有人把中美关系形容为在曲折中前进,近些年来,中美关系摩擦不断;但另一方面,中美关系也在前进,中美在很多领域的交往和合作都在增强。请你分析一下,中美之间为什么既有摩擦又会有合作?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 的基础。中美之间之所以在摩擦中还有合作,是因为中美之间存在很多共同利益。

     国家间的利益相悖是国家摩擦和冲突的根源。由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我国内政,所以两国之间还有利益的冲突,发生摩擦就不可避免。

三、国家力量

材料一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了!

材料二:电视台记者在采访我们国家老一辈航天专家时,老专家回顾说,当时我国外交陈毅元帅对他们说,你们好好搞,你们搞好了,原子弹爆炸了,卫星上天了,我说话就硬气了。

陈毅元帅的这番话验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弱国无外交。这说明一个国家的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

综上所述,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材料1:  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签署总统令,将和最惠国待遇挂钩,要中国在问题上“作出全面重大的努力”来满足美国的条件,被中国拒绝。

材料2:  1997年美曾极力游说西方盟友“集体抵制”立法会1997年7月1日的宣誓就职仪式,结果无一人相应。

问:  (1)美为何一再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

      (2)美国盟友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

思考:国际关系是不是凝固不变的?为什么?

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

     因为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会导致一个国家对外的变化。

思考题:

        2003年8月27日~29日,举世瞩目的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拉开序幕。会谈不仅为国际社会解决困扰东北亚地区安全已经长达10个月之久的朝鲜核危机打开大门,而且为朝核危机纳入政治和外交解决的轨道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北京六方会谈能够顺利举行,中国付出了很多努力,来之不易。

         请用所学知识,对中国大力促成六方会谈进行分析说明。

 

材料1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闹,俄被迫以武力对之,美国多次指责俄践踏民主、侵犯。

材料2    上个世纪末,南联盟的科索沃也闹,当南被迫以武力解决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对南联盟实施了狂轰滥炸,公然侵略一个主权国家。

材料3    几十年来,英国的北爱尔兰一直在闹,多次遭到英国的;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也一直在闹,加也多次予以武力解决,美国对上述国家的行为却缄口不言。  问:

(1)面对同样问题,美对俄、南的态度有何相同和不同?

原因何在?

(2)面对同样问题,美对俄、南和对英、加有何不同?

原因何在?

1.北京六方会谈是指哪六国?

中、美、俄、日、韩、朝

2.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当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

答案: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制定对外的依据。中国促成六方会谈,有利于朝鲜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国家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中国成功促成六方会谈,表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择:

1、当前,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这表明,国家间存在许多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它们是各国:(A)

A、进行国际合作的基础;

B、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C、制定外交的出发点;

D、处理国内事务的依据;

2、我国已经加入WTO,在进行加入WTO的谈判过程中,我国多次表明,中国需要WTO,但中国加入WTO决不以牺牲国家利益作为交易,决不用主权和原则作交换。我国的这一态度表明:(C)

A、中国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B、世界各国在国际法面前一律平等;

C、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外的依据;

D、国家都有保卫自己生存和的权利;

3、党的十五大召开后的这五年,中国外交空前活跃,在国际上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的地位,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开创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跨世纪外交的光辉成就取决于:(D)

祖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A、    B、    C、     D、

复习:

1、下列事件属于国际关系的是:(B)

①出席第二届亚欧会议;

②会见特别行政区长官;

③北约空袭南联盟;       ④巴以发生严重创突;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文档

第十一章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

第十一章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当代国际社会及主权国家一、国际社会的形成古代:国家之间的联系是偶然和局部的,没有形成国际社会。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国际社会。现代:际社会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随着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国家间交往、联系越来越密切形成国际社会二、国际社会的构成1、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第一类:主权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主体)第二类:国际组织(也是重要的行为主体)联合国是最大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2、国际社会成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