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舌尖上的仙桃---春节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44:01
文档

舌尖上的仙桃---春节篇

舌尖上的仙桃---春节篇 【糍粑】 仙桃春节风味食品。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甑里蒸熟,趁热取出置于石臼中,用石锥或木杆反复捣之,使之烂如泥巴,取出放在撤了糯米粉的案板上,每块用手整压成荷叶状.厚度约1寸多,在上层撤上糯米粉,冷却变硬后即成。吃时可切成片放人锅里用油烩,使之皮焦质软,浇上浓糖水,即可盛盘食用。为便于长期保存可用清水浸泡,隔些天换一次水。糍粑除甜食外,也可油炸食之。【荷叶子】 仙桃一带春节风味点心类食品。将糯米用清水浸泡,磨成浆,用小火在铁锅中烙成一个个荷叶状的薄饼,在太阳下晒干晒焦
推荐度:
导读舌尖上的仙桃---春节篇 【糍粑】 仙桃春节风味食品。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甑里蒸熟,趁热取出置于石臼中,用石锥或木杆反复捣之,使之烂如泥巴,取出放在撤了糯米粉的案板上,每块用手整压成荷叶状.厚度约1寸多,在上层撤上糯米粉,冷却变硬后即成。吃时可切成片放人锅里用油烩,使之皮焦质软,浇上浓糖水,即可盛盘食用。为便于长期保存可用清水浸泡,隔些天换一次水。糍粑除甜食外,也可油炸食之。【荷叶子】 仙桃一带春节风味点心类食品。将糯米用清水浸泡,磨成浆,用小火在铁锅中烙成一个个荷叶状的薄饼,在太阳下晒干晒焦
舌尖上的仙桃---春节篇

 

【糍粑】 

仙桃春节风味食品。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甑里蒸熟,趁热取出置于石臼中,用石锥或木杆反复捣之,使之烂如泥巴,取出放在撤了糯米粉的案板上,每块用手整压成荷叶状.厚度约1寸多,在上层撤上糯米粉,冷却变硬后即成。吃时可切成片放人锅里用油烩,使之皮焦质软,浇上浓糖水,即可盛盘食用。为便于长期保存可用清水浸泡,隔些天换一次水。糍粑除甜食外,也可油炸食之。

【荷叶子】 

仙桃一带春节风味点心类食品。将糯米用清水浸泡,磨成浆,用小火在铁锅中烙成一个个荷叶状的薄饼,在太阳下晒干晒焦收存,吃时再放人香油锅里炸。特点是:焦酥可口。

【麻花】

仙桃过年有吃麻花的习俗。

做法: 先把白糖和鸡蛋放入盆中,用筷子搅匀。再放入花生油和水,搅拌至砂糖溶化。放入面粉和泡打粉。用筷子搅拌成麦穗状。再用手揉搓成均匀的面团。用盆把面团扣起来,饧发15分钟。把饧好的面团再次揉匀,搓成条分割成每个重30克的小剂子,用手搓圆盖湿布再饧10分钟。取一个小剂子,用手搓直径约为7毫米左右的条。用两只手反向把面条搓上劲。把面条对折。搓成麻花状。所有的剂子都做成麻花生坯。锅内放入500毫升的油,烧至4成热,筷子放进去有小气泡。放入麻花生坯。小火炸至麻花金黄色。炸好的麻花放到厨纸上吸去多余的油脂,晾凉以后即可食用。

【玉兰片】

仙桃一带春节风味点心类食品。将糯米用清水浸泡后磨成浆,澄之成块状.加糖揉匀,用于——条一条地揉成直径约一寸的条状。放进蒸笼里蒸熟,取出置太阳下曝晒,切成薄片反复晒。吃时,再放入油锅里炸之即可。特点:香、甜、脆,极为可。

【卤菜】 

家里事先腌制的牛肉、鸡、鸭、猪心、香肠、藕、蛋、海带等都被卤熟了,尝尝我们仙桃的卤菜,健身养颜、舒筋壮骨,据说可以保一年的健康,所以民间都形成了风俗,过年是绝对要卤些菜的。当然,是根据家里的人口和来访亲戚朋友的分量,年前一个月要买来鱼肉猪肉牛肉等等进行腌制,放在通风凉爽的地方晾着, 到年关的时候想吃就吃,这个吃法,主要就是卤了!卤出来的东东有特点,不象你平时在菜时常里看到的那样,自己家的卤料也是讲究配方的,不懂的人可以专门找人买,卤料配方很复杂,什么白蔻、草果、麻仁、沙参、陈皮、茴香、八角...... 

在过年的时候,是不会做很多菜的,因为天气寒冷,青菜很少,一是图个方便,亲戚朋友来了,拿各种卤菜分别切片装在小碟子里,就可以吃开了!一是风味很受人喜欢,荤素搭配,藕、千张、海带与肉类、蛋类一同卤制,没有比这个更来的舒坦!

【团子】 

仙桃有吃团子的风俗,每年正月十五,家家做团子。亲友相送团子,取其团圆、团结之意也;做法:将籼米磨成粉,放入锅里用文火焙,有焦香气时取出盛于盆中,加适量开水,揉成团泥,包进制作好的馅子,经甑或蒸笼蒸熟即可食用。冷团子往往置于火灰里烧。待皮焦黄时吃。馅子的原料主要是粗颗粒的米粉,还有适量的烘干子、鲜肉、葱、姜等。其制作方法是:将米粉用清水浸透,放入锅里加油盐炒熟,再将烘干子、鲜肉切成丁,连同葱花、姜末混合一起即成。馅子也有用腌菜或红糖的

【米酒汤圆】

米酒的做法简单,先把糯米浸泡数小时,上甑蒸熟,取出拨散摊凉,掺进适量酒曲拌勾,用缸子密封让其发酵。夏天需1天,冬天则需3天,便可出酒。糯米酒香甜清醇,富有营养。中医书上说:“米酒性太热,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清忧发怒,宣言畅意,热饮之甚良”。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农村玩龙灯、花灯,要吃米酒汤圆,谓事事遇圆,不遇麻烦。

【麻叶子】

麻叶子又叫麻糖,以精选糯米、芝麻、麦芽糖为主要原料,并拌以桂花、金钱桔饼等成份精制而成,无任何化学污染,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制作流程:麦芽糖→溶化→熬糖→冷却→拉白→拌麻→冷却成型→切片→整形→冷却→称量→包装→成品。

麻糖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具有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回味无穷,形似玉梳白似壁,薄如蝉翼甜如蜜的典型特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

【炒米】 

可干食,亦可用开水、温水泡食:其原料籼米、糯米、粳米均可。有两种制作方法:其一,将稻谷用大锅煮之,待谷壳开始炸开时捞出,置太阳下晒干,然后加工成米。在铁锅里置几碗细砂,用中火烧热。一把米一把米地炒,米粒泛白膨大为佳。为防止受潮,炒好后的米泡需用紧口坛子或无色塑料袋贮存。这种炒米叫“炸谷米子”。其二,将米先煮后蒸,蒸熟后冒太阳下晒干,再按第一种方法炒熟。这种炒米叫“蒸饭米子”。炸谷米子比蒸饭米子膨胀程度大,蒸饭米子比炸谷米子味道要厚重些

                                  舌尖上的仙桃---小吃篇

 

仙桃的早餐和小吃太丰富了,好像怎样写,都会有漏掉的一些

 【米粑】

 又有称米粑粑,仙桃人又叫溜粑。因为均已成对合起出售,所以也有称作为对粑。是很有特色的湖北特色小吃,发米粑以米为主要材料,把大米磨浆后发酵,在平底锅里用小火慢慢烘烤而成的一种小饼。刚出锅的米粑粑外壳金黄焦脆,内肉洁白软润,吃起来糯糯甜甜,十分可口。

 

【发糕】

原料:大米粉、白糖、酵母粉、熟芝麻。 做法: 1、大米粉适量白糖加冷水调成稀糊状,粉水比例为1:2。 2、隔水加热,其间要不停的搅动,至到米糊出现颗粒状的形态时即可 3、少许酵母粉用温水调开,米糊温度降到不烫手时,将酵母水调入调匀,倒入容器中密封发酵,天气热的话大概发五个小时就好了,看到米糊的体积变大,表面有好些鱼眼泡时基本就可以了。 4、面上洒熟芝麻,开水上锅,大火蒸25-30分钟即可。

【藕夹】

 先把藕洗净,刀切成0.3cm厚的片,尽量做到切片均匀。姜、葱切成细末待用。把蛋黄和蛋清分开,蛋黄是要放到肉馅里的,蛋清则要留给鸡蛋糊。搅拌肉馅,把肉馅和精盐、鸡精、白胡椒粉、生抽酱油、姜末、葱花、料酒、蛋黄皆放入一小盆内拌匀,最好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可以使肉馅更加粘稠。做鸡蛋糊,把蛋清和水、干淀粉及面粉调匀,观察稠度接近奶昔就可以了。取一片藕抹上一层肉馅,再放上一片藕,变成一个生藕饼的样子,并逐一做完。炒锅加入花生油上火烧至五成热,取生藕饼挂上鸡蛋糊,再放到油锅中煎炸。待生藕饼一面煎黄后,再煎另一面,炸至金黄色即可出锅装盘。用一些漂亮的青菜叶子稍微点缀一下盘底,再把炸好的嫩香莲藕盒摆放整齐。

【鳝鱼粉】

仙桃的鳝鱼粉是很有名的,当然那样正宗的好像没有很多人吃过了。用木制的兑子打粉,当天打当天用,粉汤用猪脊骨、简子骨、杂骨加鳝鱼头、尾、血细火熬制, 仙桃有句歇后语---面馆地不要,粉馆地捉不倒,就是说地鳝鱼头、尾、血这三样粉汤之宝;粉一定要是当天早上手工做出来的细米粉,鳝鱼先放到滚开的水中捞一下,去掉骨,再放到油锅中炸,捞起放一边.捞过鳝鱼的水不要倒掉,加上龙骨继续熬,一直熬到汁挂在锅边,这样汤才算不错了,粉在开水中捞一下倒进碗里,再倒入汤,撒上炸好的鳝鱼,再加一点葱花,程序大致如此.但是要做的好,汤不能偷工减料,鳝鱼要炸好。改革开放后,做鳝鱼粉的技术基本就失传了,但是很多人还是很怀念这个东西,所以慢慢的很多人也开始做起来。

【锅块】

一种产于湖北江汉平原等地特有的早点小吃。锅块(又音“锅盔”、“锅盖”)一种用炉火烤熟的烧饼,主料是和好的面,面里有大蒜苗,表面撒有芝麻。好的锅块香、脆,是湖北江汉平原等地特有的早点。锅块种类繁多,有“鞋板锅块”(做得大象鞋板)、“牙子锅块”(做得细而长象月牙)、猪油锅块、豆豉锅块、糖锅块、油炸锅块等等。锅块吃法繁多,可以直接吃、沾汤吃、泡在汤里吃、包“老干妈”吃、用油炒着吃。在仙桃地区则以三兄弟锅块和严大烧饼最为出名。制作方法:将面粉和好,内包肉或菜,拉成圆形或椭圆形,贴在壁沿,以热力烘干,面成微黄色速度脱落拿出。

 

 【猪油锅块】

 最原始的猪油锅块,在两侧和中间都会夹蒜苗和肉,这些年在街上看不见传统做法的猪油锅块了,都是两片,中间夹些蒜苗和肥肉。

 

【面窝,苕面窝】

 是武汉及江汉平原等地的地方性小吃之一,通常只在早餐时间(仙桃人称为“过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其实用“面”来修饰“窝”并不贴切,因为它的成分中没有面粉,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浆,还要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加葱花、细盐。炸时用的铁勺子,直径约5寸,四周下凹,凸起,用另一勺将那种合浆舀入面窝勺,在中间一刮,然后下锅,下凹处因面浆多,所以肥厚,炸成后像个圆圈圈,吃在嘴里,酥、脆、软三种感觉混合。技术好的早点师傅可以将面窝炸成“匡匡”—没有中间的焦脆部分,主要供老人食用;或者将中间焦脆部分炸的比例比较大,供喜欢焦脆的人食用。苕面窝使用红薯做的哦,很脆,好吃! 

 

【毛嘴卤鸡】

采用五谷杂粮喂养而成,肉质细嫩,口味绵长。在卤制过程中,再配以蜂蜜、杜仲、肉茴、枸杞、八角等十八种名贵中药及天然香料,用百年循环卤汁加毛嘴特有的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毛嘴卤鸡号称荆楚一绝,在大江大北赢得美名美誉。之所以好吃,就因为毛嘴卤鸡熟而不烂,嚼之不腻,嚼得你嘴巴、鼻孔、眼腈等全身都是香的,吃剩的鸡骨头也舍不得丢,最好咪几遍,连骨头都是香的。

【煮包子】

俗称生煎包,小时候妈妈送我们上学就会在集贸市场那里给我买个煮包子,我就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吃煮包子

 

【三鲜豆皮】

【炒豆皮】这是我们家大年初一的早餐

 

 【烧烤臭干子】

 【欢喜坨】芝麻汤圆子,我奶奶是做甜食的高手,而且很喜欢自己动手做汤圆子和打凉豆腐。

  舌尖上的仙桃---家常菜

【沔阳三蒸系列】

蒸菜篇:粉蒸茼蒿、粉蒸南瓜、粉蒸土豆、粉蒸萝卜、珍珠元子、豆腐元子、太极蒸双蔬等,无菜不蒸

蒸鱼篇:粉蒸青鱼、粉蒸草鱼、粉蒸银鳕鱼、粉蒸青鱼唇、粉蒸鮰鱼、粉蒸鲟鱼、粉蒸松鼠桂鱼、粉蒸孔雀武昌鱼等,无鱼不蒸

蒸肉篇: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鸡肉等,无肉不蒸

【排骨藕汤】最好吃的藕是煮汤之后会化的面藕,吃起来还能把丝拉的死长。

【cuo藕】妈妈在过年前后最喜欢这样弄藕吃,又快又方便,把藕切成丁丁,放入沸水中煮一下,不能盖锅盖,要不然是个乌色的,搂起来后放入凉水中,然后沥干,放入盐,醋,辣椒及其他调料,se均匀就可以吃了。

 

 

 

 

 家常小菜数不胜数。。。 

 

文档

舌尖上的仙桃---春节篇

舌尖上的仙桃---春节篇 【糍粑】 仙桃春节风味食品。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甑里蒸熟,趁热取出置于石臼中,用石锥或木杆反复捣之,使之烂如泥巴,取出放在撤了糯米粉的案板上,每块用手整压成荷叶状.厚度约1寸多,在上层撤上糯米粉,冷却变硬后即成。吃时可切成片放人锅里用油烩,使之皮焦质软,浇上浓糖水,即可盛盘食用。为便于长期保存可用清水浸泡,隔些天换一次水。糍粑除甜食外,也可油炸食之。【荷叶子】 仙桃一带春节风味点心类食品。将糯米用清水浸泡,磨成浆,用小火在铁锅中烙成一个个荷叶状的薄饼,在太阳下晒干晒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