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班 级: 2012级物流
教 师: 李 福 其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2013 —2014学年下期
第1-2讲 | 章节 标题 | 第六章 产品策略 | 授课时间 | 2.18-19 |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产品组合策略 | ||||||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 1.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市场营销知识》(第三版)(冯金祥主编)。 3.教材处理:产品整体概念是产品策略章节的基础性内容,对后面知识点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而着重于对产品各层次概念的介绍,及其产品组合策略中相关概念的掌握;加上贴近生活的实例,趣味性的思考题,激发起学生对产品相关知识的兴趣。 | ||||||
教学对象分析 |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控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不强,学习抱实用主义态度,因而学生们对贴近生活的案例,模拟公司的实践会更有兴趣。 | ||||||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了解产品整体概念及产品组合策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感,。 | ||||||
教学重点 | 产品整体概念 | ||||||
教学难点 | 产品整体概念的理解及运用 | ||||||
教学方法 | 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索法、探究式学习 | 辅助教具 | 多媒体、粉笔 | ||||
阶段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导入 | 通过李太太换洗衣机的实例,引出产品整体概念。 | 老师提问: 李太太为什么要换全自动洗衣机?顾客到底在购买什么? 老师引导: 李太太想要更轻松、更方便的洗衣。 |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 ||||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 一、产品整体概念 1.产品核心层 2.产品有形层 3.产品延伸层 | 解释整体概念中的各层次含义,并分别提出思考题。 提出三个拓展性的问题,加深知识的巩固: 1.空调的核心产品? 2.化妆品的有形产品? 3.坐飞机的附加利益? | 学生通过回答相应的三个问题,掌握三个层次的产品概念。 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 | ||||
二、产品组合策略 | 呈现: 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图及全家福相片。 讲解:产品组合涉及的相关概念。 | 学生通过观看宝洁公司的全家福,唤起对产品组合的兴趣。 | |||||
提问: 生活中熟悉的两大洋快餐麦当劳和肯德基,列出两者的产品组合图,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宽度上,从中可见到什么问题? 教师提示: 麦当劳在较为重视产品深度上的开发;肯德基则表现在不断有新品种的产生,在宽度的开发上较为突出。 | 学生会热烈的讨论自己所熟知的产品,列出产品组合图,从中不难发现两者在深度和宽度上的巨大差别。 学生从中可以领会到肯德基本土化策略的实施。 | ||||||
课堂小结 | 一、产品整体概念 二、产品组合策略 | 1.小结 老师提问: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老师补充 | 学生回答 学生抢答 | ||||
课 堂 作 业 | 1.产品的整体概念? 2.产品组合策略的几个概念? 3.营销案例: 星巴克为什么能成功? | 1.老师布置作业。练习册 2.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3.解答学生的疑难。 | 学生提出疑惑。 思考并完成营销案例。 | ||||
板书设计 | 第六章 产品策略 第一节 产品组合策略 一、产品整体概念 1.产品核心 2.产品有形 3.产品延伸 | ||||||
第一节产品组合策略 二 产品组合的有关概念与产品组合策略 (一) 产品组合的有关概念 (二) 产品组合策略 1.扩大产品组合 2.缩减产品组合. 3.产品线延伸 4. 产品线现代化 | |||||||
教学记录 调适、反思 | 由于学生们对贴近生活的案例很感兴趣,所以学习积极性高。但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控能力能力差,部分学生发言不着边际。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注意加强课堂控制,注意引导。 |
第3-5讲 | 章节 标题 | 第六章 产品策略 | 授课时间 | 2.21-26 | |||
教学内容 |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 ||||||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 1.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市场营销知识》(第三版)(冯金祥主编)。 2.教材处理:产品生命周期是基础性、现实意义较强的知识点,教材处理着重于贴近生活的实例教学,除了对概念的理解,亦加入了市场寿命和使用寿命的区别,对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和营销决策的实例介绍,意在拓宽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 ||||||
教学对象分析 | 学生通过产品整体概念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有关产品的基础知识,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 | ||||||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了解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及营销策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增强职业情感。 | ||||||
教学重点 |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 ||||||
教学难点 |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 | ||||||
教学方法 |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探究式学习 | 辅助教具 | 多媒体、粉笔 | ||||
阶段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复习旧课 | " 一、产品整体概念 二、产品组合策略 | 通过课前提问,和对课后作业的讲解来回顾产品整体概念。 | 学生通过回答提问,交流分享作业答案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 ||||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 (二)讨论产品生命周期应注意的事项 | 呈现: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及图示。 提出思考题: 举例说明产品经济寿命长还是产品的使用寿命长? 教师提示: 不同的产品,两者的寿命情况各不一样。 | 学生理解市场生命周期的涵义。 学生呈小组式讨论,并以小组结构回答问题,学生从多样的答案中,真正掌握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概念。 | ||||
呈现:用图表的形式概括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提问思考题: 例举出生活中投入期的产品,并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例举现实中一些衰退期的产品? 教师提示: 投入期的产品价格偏贵。 衰退期产品在现实中比较多。 | 图表较有利于直观的区别各阶段的特征,学生易于掌握。 学生会热烈的讨论自己所熟知的产品,列出产品组合图,从中不难发现两者在深度和宽度上的巨大差别。 学生乐于抢答各式各样的新奇产品。 小组式的讨论可以找到许多衰退期的产品实例。 | ||||||
二、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及营销策略 1.主要特征 | |||||||
2.各阶段营销策略 | 分别呈现各阶段的营销策略,并提出不同的思考题,以比较不同阶段的不同策略。 |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问题,来掌握这一难点知识。 | |||||
课 堂 小 结 | 一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二、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主要特征及营销策略 | 1.小结 .老师提问: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老师补充 2.即时训练: 单选题、判断题 | 学生回答 学生抢答 | ||||
课 堂 作 业 | 1.产品生周期的概念? 2.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主要特征及营销策略? | 1.老师布置作业。 3.解答学生的疑难。 | 学生提出疑难。 完成课后作业。 | ||||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 (二)讨论产品生命周期应注意的事项 | ||||||
二、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主要特点及营销策略 1. 投入期的主要特征及营销策略 2. 成长期的主要特征及营销策略 3. 成熟期的主要特征及营销策略 4. 衰退期的主要特征及营销策略 三、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途径 | |||||||
教学记录 调适、反思 | 产品犹如生物一样有其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再利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和图表进行教学,有利于直观的区别各阶段的特征,学生易于提高积极性也易于掌握。在教学中学生讨论自己所熟知的产品,列出产品组合图,从中不难发现两者在深度和宽度上的巨大差别。本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所举案例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所讨论的产品是否为学生所熟知。 |
第6-9讲 | 章节 标题 | 第六章 产品策略 | 授课时间 | 2.28-3.7 | |||
教学内容 | 第三节 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策略 | ||||||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 1.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市场营销知识》(第三版)(冯金祥主编)。 2.教材处理: 新产品开发与推广是实战意义较大的营销知识。因而在教学中偏重于实践性的操作,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新产品开发的创意思考及新产品推广策划的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 ||||||
教学对象分析 | 抱着实用主义学习态度的职中学生,对实操性的内容较有兴趣,因而教学实例及模拟公司的引入,会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 ||||||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了解新产品的含义及分类;了解新产品的开发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综合创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观察生活的能力,体验开发新产品的艰辛。 | ||||||
教学重点 | 新产品的类型及新产品推广策略 | ||||||
教学难点 | 学生对新产品开发的创意思维及新产品推广策划的训练 | ||||||
教学方法 |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探究式学习 | 辅助教具 | 多媒体、粉笔 | ||||
阶段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复习旧课 | 产品市场生命周期概念及各阶段的营销策略 | 通过课前提问,和对课后作业的讲解来回顾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相关知识。 | 学生通过回答提问来回顾旧知识。 | ||||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 一、新产品的含义及类型 | 呈现:新产品的概念。 | 学生理解新产品的含义。 | ||||
呈现:新产品的几种类型: 1.全新产品 教师提问: 生活中那些物品在什么时候会是全新产品? 2.换代新产品。 教师提示:生活中实例较多。 3.改进新产品 教师提示:与换代新产品,两者区别在哪? 4.地域性新产品。 教师提示:即是一种模仿。 | 学生通过回答教师的几个提问,来形象的记忆并理解几种类型的新产品;通过教师的提示,掌握几个拓展性的问题。 | ||||||
二、新产品开发策略 | 呈现:新产品开发程序图表 | 图表较有利于直观的理解开发程序,易于掌握。 | |||||
教师提示:新产品开发的创意是最重要的一项因素,创意的构思可以有很多种来源,通过营销故事“第一台‘Walkman’的诞生来说明。 | 学生喜欢听故事,也乐于完成创意性的思考。 | ||||||
三、新产品推广策略 | 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购买新产品的过程,归纳总结新产品的特征以及消费者采用新产品的程序, |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数说家里购买新电视机的过程、。思考、聆听 | |||||
课 堂 小 结 | 一 、新产品含义和分类 二、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三、新产品推广策略 | 小结 老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老师补充 | 学生回答 | ||||
课 堂 作 业 | 1.新产品的含义和分类 2.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练习册 | 1.老师布置作业。 3.解答学生的疑难。 | 学生提出疑难。 完成课堂作业。 | ||||
板书设计 | 第三节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策略 一 、新产品含义和分类 1.全新产品 2.换代新产品 3.改进新产品 4.地域性新产品 | ||||||
板书设计 | 二 新产品开发策略 1.新产品开发的作用 2. 新产品发展方向 3. 新产品开发的困难 4. 新产品开发的原则 5. 新产品开发的方法 | ||||||
二、新产品开发策略 6. 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1) 新产品设想 (2) 对设想进行筛选 (3) 市场分析 (4) 新产品研制 (5) 市场试销 (6) 新产品上市或停止上市 | |||||||
三 新产品推广策略 1.新产品特征与市场推广 2.消费者采用新产品的程序与市场推广 3.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反应差异与市场推广 | |||||||
教学记录 调适、反思 | 学生通过回答教师的提问,来理解几种类型的新产品;通过教师的提示,掌握几个拓展性的问题。这样通过培养学生对新产品开发的创意思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
第10-13讲 | 章节 标题 | 第六章 产品策略 | 授课时间 | 3.11-18 | |||
教学内容 | 第四节 品牌策略 | ||||||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 1.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市场营销知识》(第三版)(冯金祥主编)。 3.教材处理:品牌趣味性较强,实践意义也强,比较贴近生活,因而教学中会侧重于品牌设计与品牌策略,通过模拟公司的一些品牌设计来达到拓宽思维,增强能力的目的。 | ||||||
教学对象分析 | 学生对品牌的兴趣较浓,亦乐于观察生活中种类繁多的品牌故事,但创作设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 ||||||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了解商标与品牌的含义,了解各种品牌策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创意思维,创作设计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体验到营销职业的快乐与艰辛。 | ||||||
教学重点 | 品牌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品牌的应用和保护策略。 | ||||||
教学难点 | 品牌设计原则和品牌策略的应用。 | ||||||
教学方法 |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模拟公司教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 | 辅助教具 | 多媒体、粉笔 | ||||
阶段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复 习 旧 课 | 1.新产品含义 2.新产品开发程序 | 通过课前提问,和对课后作业的讲解来回顾新产品的含义。 | 学生通过回答提问,交流分享作业答案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 ||||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 一、品牌概念 | 呈现:品牌概念图表。 教师提示:品牌概念中两部分的区别 呈现:商标概念。 教师提问:品牌与商标的异同。 | 学生可以直观理解品牌概念。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品牌与商标有更深的认识。 | ||||
二、品牌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 教师例举学生熟知的品牌,试探性的设问,引导学生探讨品牌对于营销企业和消费者的作用。 | 学生思考、探讨、回答问题 | |||||
三、品牌的种类 | 教师例举学生熟知的品牌设问,该品牌是按什么标准来划分的,属于什么种类。 |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 |||||
四、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 | 呈现:品牌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 教师通过例举几个贴近生活,知名品牌的实例来说明问题。 | 学生从知名品牌的起名原则中掌握到品牌设计的技巧,为模拟公司的品牌创设打下基础。 | |||||
五、品牌策略的种类 | 呈现:品牌策略图表。 提问思考题: 哪些知名企业在使用统一品牌策略? 哪些企业在使用个别品牌策略? 哪些企业在使用多品牌策略? | 图表较有利于直观的表述多项品牌策略,学生易于掌握。 学生通过宝洁、可口可乐公司、海尔等知名企业不同的品牌策略中掌握品牌策略这一重点知识。 | |||||
六、品牌保护 | 展示涉及品牌纠纷的案例,引导探讨商标权和品牌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 | 学生思考、探讨聆听。 | |||||
课 堂 小 结 | 一 、品牌概念 二、品牌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三、品牌的种类 四、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 五、品牌策略种类 六、品牌保护 | 1.小结 老师提问:本节课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老师补充 |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 ||||
课 堂 作 业 | 1.品牌概念? 2.品牌与商标的区别? 3.品牌设计的原则? 4.品牌策略。 5.完成案例分析: 丰泽的品牌策略? 6.做练习册 | 1.老师布置作业。 2.解答学生的疑难。 3.分析案例中的重要线索。 | 学生提出疑难。 完成课课堂作业。 完成案例分析 | ||||
板书设计 | 第四节品牌策略 一 、品牌概念 二、品牌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1. 品牌 1. 品牌对营销企业的作用 2. 商标 2. 品牌对于消费者的作用 3. 品牌化 | ||||||
三 品牌的种类 四、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 1. 按品牌的完整性划分 1. 简单醒目,便于记忆 2. 按品牌的文字类型划分 2. 新颖别致,易于识别 3. 按品名本身的含义划分 3. 内涵丰富,利于通用 4.按品牌的寓意划分 4. 品名与品标互相协调 5. 尊重习俗,符合法律 | |||||||
五、品牌策略的种类 1. 品牌归属策略 2. 品牌统分策略 3. 互联网域名策略 | |||||||
六、品牌保护 1. 商标权 2. 品牌的法律保护 3.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4. 品牌注册的自我保护 | |||||||
教学记录 调适、反思 | 课堂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对品牌与商标有较深的认识。教师通过例举几个贴近生活,学生熟知的知名品牌实例来说明问题。让学生从知名品牌的起名原则中掌握品牌设计的技巧,为模拟公司的品牌创设打下基础。通过了解知名企业的品牌策略,来掌握品牌策略的相关知识。通过课堂作业训练加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