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 ||||||||
课例编号 |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九年级 | 学期 | 秋季学期 | ||
课题 | 议论要言之有据——论据的可靠恰切 | |||||||
教科书 | 书名: 《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 7 月 | |||||||
教学人员 | ||||||||
姓名 | 单位 | |||||||
授课教师 | ||||||||
指导教师 | ||||||||
教学目标 | ||||||||
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论点选择恰当的论据,并确保论据的可靠。 2.学会将论据叙述得恰当、贴切。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选择与叙述,使论据恰当、贴切。 教学难点:学会将论据叙述得恰当、贴切。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主要师生活动 | ||||||
2分钟 | 一、导入 |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议论文写作。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如何使观点明确,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而我们写议论性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使观点有说服力,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同学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证明观点,使观点有说服力。 我们先走进一场以“中学生应不应该追星”为辩题的辩论会,正方观点是“中学生应该追星”,反方观点是“中学生不应该追星”。正方与反方的观点都非常明确,问题是如何才能证明观点。所以,同学们需要思考:如果你是正方辩手将要如何立论?如果你是反方辩手,又该如何立论? 小结: 可见,如果想要赢得辩论,只是持有观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立起论证的逻辑思路,并且找到合适的材料来证明观点。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它是论点赖以生存的根据。论据一般可以分为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得到论据的支撑,才能避免空洞说理,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 ||||||
22分钟 | 二、论据的可靠恰切 | 进入初三之后,同学们的学习会更加紧张,考试也会更加频繁。为确保同学们无论在线上考试中还是在线下考试中都能坚守诚信,考出真实的成绩,班级即将召开一次“谈诚信”主题班会。这次班会以小组为单位任选角度进行交流分享。另设筹备组对各组的发言进行审核与指导。 (一)论据的查证 在正式讨论话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个使用论据证明观点的基本准则,也是论据能够支撑观点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确保材料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如果作为论据的材料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不够准确、可靠,无论这个材料有多契合观点,那论证也站不住脚,观点自然就没有说服力。 如果使用事实论据,就要查明出处,核实内容。如果是引用名言警句,就要核对原文,准确引述,最好能够考虑全文,避免断章取义。 (二)论据的选择 1.论据与观点一致 能够证明观点 1组发言的观点是“讲诚信要诚实无欺”,2组发言的观点是“讲诚信要信守承诺”。有四则材料同时出现在了两组的发言提纲中,两组同学都不想放弃。你作为筹备组成员,需要说服两组同学选择合适的材料做论据。 小结: 所以,论据与观点一致,才能证明观点。有些材料的要旨比较明显,有些材料看似与观点相关,但经过仔细、深入的辨析之后会发现与观点存在偏差。要想把论据运用得恰当贴切,首先需要我们准确把握观点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还要仔细分析、辨别材料的要旨,选择与观点一致,能够证明观点的材料做论据。 2.论据典型、有代表性 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3组发言的观点是“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作为筹备组成员,请你对3组同学选择的论据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建议。 阅读陶行知《创造宣言》中的片段,试着从名家作品中学习领悟。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陶行知先生选择的三个论据跟3组同学选择的论据有什么不同。 按照典型、有代表性的标准,重新选择论据。 小结: 论据是支撑观点的,论据跟观点一致,才能证明观点,论据典型、有代表性,才能使观点更有说服力。为此,我们要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辨别,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作为事实论据,选择能够深刻揭示道理的名言警句作为道理论据。 (三)论据的叙述 4组发言的观点是:“诚信是企业运营之基”,4组同学面对材料有些不知所措,直接把网上找到的资料复制过来,这样不仅要占用很长时间,还会削弱论证的力量,无法有效证明观点。如何解决表述论据这个问题呢? 1.探究活动 请判断给出的论据叙述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2.总结归纳 如何恰当地叙述议论性文章的论据?核心是合理剪裁。总体原则是简明扼要。具体做法是,在叙述中删减与论证无关的细节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 | ||||||
1分钟 | 三、总结 | 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如何才能使论据可靠恰切呢? 使用论据证明观点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确保论据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查证出处,核对原文,保证论据的可靠。 要想使论据恰当、贴切,需要从论据的选择与叙述两个方面努力。首先,选取的论据要与观点一致,并且典型、有代表性;其次,要根据观点,合理剪裁,简明扼要地叙述论据。我们要通过概括叙述以及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论证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