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目的
为了加强全体医护人员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救治工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水平,最大程度的增加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11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门诊/住院患者、家属出现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III预案
一、报告与响应
(一)院内发现人员倒地,确认环境安全后第一时间检查呼吸脉搏,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忙抢救、拨打急诊科电话寻求支援。
(二)其他医务人员接到呼叫救援时,立即前往协助救治。
(三)急诊科接到电话号,应在两分钟内携带相应的急救设备到达事发地点进行急救,符合转运条件时至急诊科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四)参加抢救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保留各种药物安培及药瓶,做到据实准确的
记录抢救过程。
二、处置程序
(一)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二)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三)判断颈动脉是否消失:食指和中指尖触及患者气管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时间为5-10秒钟);同时判断呼吸是否消失:看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用颊部感觉有无气流,识别是否有呼吸。
(四)呼救:来人啊!推抢救车!拿除颤仪!
(五)将患者平卧在地面或硬板床上。
(六)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紧贴
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IoO-12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七)打开气道:清除口腔分泌物,假牙及异物。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
(八)人工呼吸:口对口活应用简易呼吸器,呼气至少持续1秒钟,吹气后观察患者胸廓起伏,连续吹气2次。
(九)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循环。
(十)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判断自主呼吸、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瞳孔有无缩小、光反射是否恢复,收缩压大于或等于60mmHg,肤色转红润。
(十一)急诊科到位后给予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情况进行电除颤,之后继续心肺复苏,直至达到转运条件后转急诊科或ICU。
(十二)进一步生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