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小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得分 |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 得分 |
一、选择题 |
A.凝视 .和蔼 .澄碧 .别出新裁
2.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矛屋 .干燥 .谚语 .技高一筹
3.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喧闹 .呻吟 .抵卸 .汹涌澎湃
4.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模糊 .愁怨 .毫迈 .斩钉截铁
5.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眼帘lián .旗帜zì .检阅yuè .笨拙zhuō
6.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洒sǎ脱 .日寇kòu .骤jù然 .屹yì立
7.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疲倦juàn .祭jì器 .拘束sù .遮zhē盖
8.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枯竭xiē .资zī源 .陡dǒu然 .拍摄shè
9.下面每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尽管 尽头 .曲线 曲调
C.顽强 倔强 D.瘦削 削弱
10.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缝隙”的“缝”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裂缝 B.缝补 .缝合 .缝纫
11.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山穷水尽
A.完 .达到极端 .死亡 .用力完成
12.下列词语中的“协”与“同心协力”的“协“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协理 .协和 .协同 .协调
13.下面是几位同学的硬笔书法作品。行款布局不规范的一项是( )
A.A .B .C .D
14.小东在日记中要写“hé家欢乐”这个词,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下面四个“hé”字,根据意思,他应该选择的一项是( )
A.阂:阻隔不通 .阖:全
C.何:什么 .和:平和,和缓
15.小东平时不好好读书,经常把李白的诗句说成杜甫的,把诸葛亮做的事说成是周瑜做的,这真是( )
A.张冠李戴 .颠倒是非 .黑白不分 .奇思妙想
16.下列诗句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与“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相同的一项是( )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明月别枝惊鹅,清风半夜鸣蝉。
D.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7.与“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达相同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8.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9.端午节有一个传统游戏是“斗草”。“斗草”分文斗和武斗,文斗是用花草的名字对对子,比如说“鸡冠花”,可以对“狗尾草”。如果出“观音柳”,可以对的是( )
A.连理枝 .碧梧秋 .罗汉松 .并蒂莲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 得分 |
二、填空题 |
慷kǎi______ 沮sàng______ 优yǎ______ 咆xiào______
21.“淌”字的第四笔是 。
评卷人 | 得分 |
三、现代文阅读 |
①故乡的鸟呵。
②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③有时一只鸟冒冒失失飞进那个花厅里,于是大家赶紧关门,关窗子,吆喝,拍手,用书扔,竹竿打,甚至把自己帽子向空中摔去。可怜的东西这一来完全没了主意,只是横冲直撞地乱飞,碰在玻璃上,弄得一身蜘蛛网,最后大概都是从两椽之间空隙脱走。
④园子里时时晒米粉,晒灶饭,晒碗儿糕。怕鸟来吃,都放一片红纸。为了这个警告,鸟儿照例就不来。我有时把红纸拿掉让它们大吃一阵,到觉得它们太不知足时,便大喝一声赶去。
⑤我为一只鸟哭过一次。那是一只麻雀或是癞花。也不知从什么人处得来的,欢喜得了不得,把父亲不用的细蔑笼子挑出一个最好的来给它住,配一个最好的雀碗,在插架上放了一个荸荠,安了两根风藤跳棍,整整忙了一半天。第二天起得格外早,把它挂在紫藤架下。正是花开的时候,我想是那全园最好的地方了。一切弄得妥妥当当后,独自还欣赏了好半天,我上学去了。一放学,急急回来,带着书便去看我的鸟。笼子掉在地下,碎了,雀碗里还有半碗水,“我的鸟,我的鸟呐!”父亲正在给碧桃花接枝,听见我的声音,忙走过来,把笼子拿起来看看,说:“你挂得太低了,鸟在大伯的玳瑁猫肚子里了。”“哇”的一声,我哭了。父亲推着我的头回去,一面说:“不害羞,这么大人了。”
22.短文叙述了“我”与故乡的鸟之间发生的四件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捉鸟——喂鸟——____
短文叙述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鸟的_____之情。
23.仔细读第③自然段,你的感受与下列选项最相符的一项是:
A.这一段看出“我们”捉鸟办法多,鸟儿惊慌失措,很可怜。
B.这一段把“我们”捉鸟时的动作描写得简单、直白,不够生动具体。
C.孩子们太淘气了,不懂得保护小动物,破坏了人与小鸟和谐相处的机会。
D.连续的动作描写,把“我们”捉鸟时的忙乱、鸟儿受惊的慌乱描写得形象生动。
24.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我”语言和_____的描写,从中感受到_____。
25.除了“捉鸟”,短文中还有哪一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孬(nāo)兵
①“你是我当兵三十年见过最孬的兵。你知道孬是什么意思吗?我来告诉你——孬,就是不好,就是懦弱,就是胆小,就是软骨头。”
②班长惶恐,连长害怕,营长焦急,团长也不敢说话,都站得笔直,看着气急败坏的将军。
③“我不奢求你是一名合格的军人,如果还是一个男人,就给我跳下去。你,是一个男人吗?”将军指着士兵,眼睛瞪得快要爆裂开来。
④悬崖上,所有的士兵仰望着将军,身旁一个士兵,在哆嗦,在发抖,双腿像是在筛糠,脸色苍白,双唇紧咬,血从嘴角渗出。
⑤团长轻脚轻手地走到将军身边:“将军,有些人先天恐高,这是正常的事……”话未完,将军怒道:“你说的是有些人,不是军人,战争不允许士兵有害怕的权利。”
⑥士兵依旧沉默,依旧发抖。将军没再说话,用力拉着士兵走向悬崖,系上安全带,挂好保险钩,脸贴着士兵:“孬兵。”士兵没来得及回答,将军反手一把将士兵推下了悬崖……
⑦三个月后,士兵养好了腿伤,连长报告,说士兵面对再脏的泥水洼,也能匍匐倒下了。将军白了连长一眼:“你很闲是吧?”半年后,营长请示,说士兵半年考核射击成绩第一名。将军冷笑:“比得过你,还是打得过我?”一年后,团长汇报,说士兵在野外生存中,生食了老鼠和蛇。正在坐着看地图的将军瞬间爆发:“如果你的团只是这个标准,你可以去新兵连报到了。”
⑧战争打响了,将军属下的团奉命奔赴一线。临行前,将军阅兵,指挥台上,将军的声音响彻云霄:“为了祖国,我命令你们——必须胜利。”士兵们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声音却如同炮声——是。将军走到士兵的队列前,他给一个兵理了理带,又拍了一个兵的肩膀,接着又帮一个兵把胸前的扣子扣上,一个一个看下来,将军看到了那个孬兵。士兵睁着钢铃一般的眼睛与将军对视,将军一拳捶在士兵的胸前,士兵纹丝不动,将军大笑。
⑨士兵随即上了战场,两天,五天,七天,半个月后,连长抬着那个孬兵回到了后方。军营门前,连长嘶哑着嗓子:“将军,我团奉命坚守,已完成任务,应到800人,实到5人,请您指示。”那个曾经钢铁浇铸的将军掉下了眼泪,温柔得像一个孩子:“请稍息。”
⑩医院里,将军面对中弹昏迷的士兵又一次发了火:“我命令你醒过来,如果你不服从,就是一个孬兵。”与当年不敢悬崖垂降一样,士兵再一次违背了军令。看着这个带领一个侦察班孤身杀入敌营,被敌方发现时用身体保护战友的士兵,将军喃喃:“你这个孬兵,我怎么跟你妈交代啊……”
26.根据文章内容,照样子把小说的其他三个情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情节一:______
情节二:孬兵进步迅速,将军仍不满意。
情节三:将军战前阅兵,看到士兵们表现,满意大笑。
情节四:______
情节五:______
27.文中两处画“ ”的句子主要是对“孬兵”的描写,从中感受到______。
28.“现代高技术战争,要求军人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心态。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就没有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把握。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格,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在轻松舒适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和锻造出来的。”结合这份材料,说说你对“……将军反手一把将士兵推下了悬崖……”这一行为的理解。
____________
29.读到文章的结尾处明白了将军与“孬兵”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30.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结合小说中的情节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化的24个时节和气候,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业耕种的补充历法。
材料二:据说,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是这样的。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即后来的冬至、夏至)。到战国后期,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随后,人们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就是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在农历中,以立春为头一个节气,后面依次是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
材料四:你看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起得多妙啊。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夏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如: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31.以上四份材料分别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来历、____和____。
32.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谷雨之后应该是____。要弄清这个问题,应该阅读材料____。
33.夏至这天古人称之为“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以此类推,冬至古人称之为“____”,意思是____。
评卷人 | 得分 |
四、书面表达 |
人的感受是非常丰富的,“美,丑,哭,笑,冷,暖,悔……”选择一个你最深刻的感受写一篇习作,可以从上面的感受里选,也可以选其它的感受。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一至两个事例来写,详略得当。(2)可以用选的字作为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3)不少于500字。
参:
1.D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掌握。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选项D“别出新裁”有误,应该改为“别出心裁”,意思是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2.A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矛屋——茅屋
3.C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抵卸——抵御
4.C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掌握。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选项C有误,“毫迈”改为“豪迈”,指气度宽广,洒脱豪放。
5.B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旗帜zì——qí zhì
6.C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掌握。
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选项C读音有误,“骤jù然”改为“骤zhòu然”,指来的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
7.C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拘束sù——jū shù
8.A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掌握。
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选项A有误,“枯竭xiē”改为“枯竭jié”,意思是:(水源)干涸;断绝;干涸|干枯。
9.D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尽管jǐn guǎn 尽头jìn tóu
曲线qū xiàn 曲调qǔ diào
顽强wán qiáng 倔强jué jiàng
瘦削shòu xuē 削弱xuē ruò
10.A
【详解】本题汉语拼音的掌握。
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缝”读音为“fèng”时,意思有:接合的地方;缝隙。当读“féng”时,意思有: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姓等。“缝隙”(fèng xì)。选项A裂缝(liè fèng)。选项B缝补(féng bǔ)。选项C缝合(féng hé)。选项D缝纫(féng rèn)。
11.B
【详解】考查字词解释。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山穷水尽,穷:尽,完。尽:尽头。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也作“山穷水断”。故选A
12.C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义。
只有一个意义的字叫单义字,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的字叫多义字。一个字在它刚刚创造出来时,总是单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日益丰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有些字逐渐成了多义字。“同心协力”意思是为了共同的目的或为取得一致的效果而统一思想、共同努力。其中“协”意思是“合”。“协理”释义是合理,正确。协助办理。“协和”意思是和谐融洽;调和;凑合、凑在一起。“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调”意思是搭配得适当;使配合得适当。根据含义,选项C更符合。
13.C
【详解】考查书写规范。
书写时间架结构要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书写段落,首行空2个字符。因此C错误。
14.B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的能力,字义的掌握。
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识记和积累,养成查工具书理解字义和词义的习惯。可以运用代入法,将所给解释带入到词语中进行判断。“阖家欢乐”表示全家都很快乐。
15.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应用。
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张冠李戴”意思是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姓李的人的头上;把这一方涉及的过程安插给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颠倒是非”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歪曲事实。“黑白不分”意思指不能分辨黑色和白色;比喻不辨是非,不分好坏。“奇思妙想”意思是奇妙的想法。结合语境,选项A正确。
16.B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
积累古诗词就是通过事、景、物等来创造意境,表情达意。而这就要靠读者细细揣摩,慢慢体会。“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作品《宿建德江》。意思: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A.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意思: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B.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意思: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C.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D.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书湖阴先生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充满热情。根据语义应选B。
17.C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分析。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王安石的千古《书湖阴先生壁》。本诗句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手法。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万里”对黄河的弯、长度进行夸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的《七律·长征》,其中“万水千山”运用了夸张的手法。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北宋北宋的苏轼《望湖楼醉书》,本句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手法。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日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故选:C。
18.A
【详解】考查诗词理解。
A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B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C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
D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19.C
【详解】本题考查对子歌的掌握。
对子歌的特点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概念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称。“观音柳”和“罗汉松”搭配。“观音”对“罗汉”,“柳”对“松”。
20. 慨 丧 雅 哮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字词,然后写出正确的汉字,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慨、丧、哮”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1.竖
【详解】考查笔顺。
汉字的基本笔画是横、竖、撇、捺、折等。每个字都要按照笔画顺序认真书写。
淌的笔顺: 1点 2点 3提 4竖 5点 6撇 7竖 8横折钩 9竖 10横折 11横
22. 听鸟 哭鸟 喜爱
23.D
24. 动作 “我”对鸟的喜欢、关爱和担心;
25.“我”为鸟哭过一次这件事印象最深刻。在“我”和小鸟短暂的相处过程中,“我”对小鸟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动,主人公对小动物纯洁无暇的关爱让人感同身受。
【分析】22.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概括能力。
通过阅读短文可知,第②段可概括为听鸟;第③段可概括为捉鸟;第④段可概括为喂鸟;第⑤段可概括为哭鸟。短文通过叙述这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鸟的喜爱之情。
23.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章第三自然的描述了误入花厅的小鸟,被“我们”各种恐吓、击打,仓皇失措、心惊胆战、九死一生逃脱的过程。文章采用了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运用了“横冲直撞”“碰”“脱”等一系列动词,把“我们”捉鸟时的忙乱、鸟儿受惊的慌乱描写得形象生动。故选D。
24.本题考查了对描写手法及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急急回来,带着书便去看我的鸟”是动作描写,”我的鸟,我的鸟呐”是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我”对鸟的喜欢、关爱和担心。
2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回答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这就要求学生阅读全文,了解作者与花园有关的活动以及对花园的感受,同时要与自己产生共鸣,抓住关键句子概括作答即可,如:“我”为鸟哭过一次这件事印象最深刻。在“我”和小鸟短暂的相处过程中,“我”对小鸟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动,主人公对小动物纯洁无暇的关爱让人感同身受。
26. 孬兵恐高不敢跳下悬崖,将军暴怒。 战后损失大量士兵,将军落泪。 将军病房探望士兵命令士兵苏醒。
27.士兵从一个胆小懦弱的孬兵成长为钢铁一般的士兵,前后反差之大,士兵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28.将军反手把士兵推下悬崖,是因为将军想要士兵克服心中的一切恐惧,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才能拥有顽强的意志上战场。将军推下士兵,也是将军的良苦用心,当军人是不能胆怯的。
29.使将军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强化文章情感,结局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0.将军是一个严厉、爱国、关心士兵的人。严厉体现在对于士兵的训练一丝不苟,士兵恐高将军也会把士兵推下悬崖,爱国体现在阅兵仪式上将军的口号:”为了祖国!“,关心士兵体现在战后将军为牺牲的士兵留下泪水。
【分析】26.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阅读文章后将情节简要的概括出来,贴切合理即可。如情节一:孬兵恐高不敢跳下悬崖,将军暴怒。情节二:战后损失大量士兵,将军落泪。情节三:将军病房探望士兵命令士兵苏醒。
27.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
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第一句是写士兵在发抖十分胆怯,第二句是描写士兵犹如钢铁一般纹丝不动,从中感受到士兵从一个胆小懦弱的孬兵成长为钢铁一般的士兵,前后反差之大,士兵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28.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题目给出的材料,“军人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心态”,写出自己的理解,合理即可。如:将军反手把士兵推下悬崖,是因为将军想要士兵克服心中的一切恐惧,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才能拥有顽强的意志上战场。将军推下士兵,也是将军的良苦用心,当军人是不能胆怯的。
29.本题考查了文章结尾的作用。
这篇文章的结尾处点名的将军与士兵的关系,让读者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将军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强化文章情感,结局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0.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人物的理解。
文章中有很多出描写将军的语句,学生从中摘取几处说一说自己对将军的印象即可。如:将军是一个严厉、爱国、关心士兵的人。严厉体现在对于士兵的训练一丝不苟,士兵恐高将军也会把士兵推下悬崖,爱国体现在阅兵仪式上将军的口号:”为了祖国!“,关心士兵体现在战后将军为牺牲的士兵留下泪水。阅读分析题是小学语文高年级的常见题型,重点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完成此类题目需要阅读全文理解文章情感主题后,再结合题目分析解答。
31. 划分 命名
32. 立夏 三
33. 日南至 太阳运行到最南的一日。
【分析】31.本题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概括。
通过阅读可知,四份材料分别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来历、划分、命名。可以通过关键句进行概括,材料一关键句“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化的24个时节和气候”,材料二关键句“据说,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是这样的”。材料三关键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材料四的关键句“你看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起得多妙啊”。
32.本题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概括。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谷雨之后应该是立夏。要弄清这个问题,应该阅读材料三。
33.本题考查了思维拓展。
结合所给内容理解,夏至这天古人称之为“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以此类推,冬至古人称之为“日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南的一日。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文本,了解文本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34.范文:
悔
每当看到“悔”这个字,我就想起那次考试。
同学们都知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如果考不好,会面对老师、家长的责骂。
还记得,在两个月前的一次考试,我得意洋洋地把考卷交上去,觉得这次考得很好。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这次居然只考了八十五分,我呆住了。我把刺眼的八十五分挡住,忐忑不安地想:我该怎么办?我从来没有考过九十分以下,要怎么向父母交差?欺骗?坦白?我非常纠结。坦白,怕父母责骂。欺骗,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我想哭,但哭不出来,一些要好的朋友纷纷过来安慰我。我勉强冲她们苦笑,又耸了耸肩,就埋头检查试卷错误的地方。这时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我一进办公室,就感到紧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向来都考得不错,这次怎么考砸了呢?要争气啊,孩子。”“是,是,是,我会注意的。”我说道。虽然老师说的话很轻很轻,但每一句话都紧紧地扣住我的心,如同一块块的石头砸向我的心。回到家,我把考卷交给父母,妈妈瞪大了眼睛!接着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你看看,这么容易的题都会错,都是因为粗心,去把错的题抄十遍,知道了吗!……”至今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流着泪抄着题,大概抄了两个小时左右,才开始写作业,当我睡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悔不当初”,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那么“自信”,那么粗心了。虽然世上没有后悔药,但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不后悔”,就要踏踏实实做事。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要求选择一个你最深刻的感受写一篇习作,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件难忘的事,这件事给你一种难忘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或悲伤……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也选择题一个感受最深的字作为题目去写,也可另拟题目。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