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课题 | 《孙权劝学》 | 教材版本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 ||
执教 | 赵秀英 | 工作单位 | 盐亭县玉龙镇初级中学 | ||
教 材 分 析 | 《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讲述的是吴国名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从师学习,其才学有了惊人的长进的故事,揭示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本单元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训练学生的朗读,积累文言文中的一些字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按此要求,根据本课特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与文本对话。 | ||||
学 情 分 析 | 该班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较差,阅读理解文言文能力较弱,对文言文字词积累不足。根据学生实际,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注重文言字词的积累,文言句子意思的疏通,通过学生质疑,师生释疑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 能力 |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简况。 2、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疏通文言句子的意思。 3、领会故事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 |||
过程与 方法 | 通过小组学习,疏通文言句子的意思,通过反复朗读研讨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明确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 ||||
教学 重点 | 流畅地朗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梳理文言句子的意思,领会故事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 ||||
教学 难点 | 理解读书对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对文本内容的探究。 | ||||
教 学 流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人,他攻荆州,杀关羽,闻名三国。那么是谁这么厉害呢?他就是吴国的名将吕蒙。但吕蒙少年的时候却不喜欢读书,只是一介武夫而已。后来他听人劝告,读了很大的兵书,史书,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人。那么这个劝他读书学习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吴国的国君—孙权。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孙权劝学》这篇课文。 | 齐读课题。 | |||
检查预习 | 抽学生完成课件预习题。 | 举手完成文学常识填空、字音练习。 | |||
朗读课文 | 抽生朗读,向学生提要求:听是否读准字音、句中停顿是否恰当、语感如何? | 听读,由一学生点评。注意一些句子的朗读停顿。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全班齐读,女生齐读。 | |||
小组学习 | 教师提要求:由组长牵头,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言句子的意思,记下译文中的难点,然后全班交流释疑。 教师作巡视。 组织学生释疑。 强调积累文中一些文言词语,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中出现的成语。 | 疏通文言句子的意思。 质疑文中难理解的字词。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文言字词做出解释,齐读特殊文言词语的积累。 | |||
合作交流 | 出示问题: 1、课文问绕“学”写了那三层意思? 2、吕蒙为何能从当初的“吴下阿蒙”变得让人刮目相看? 3、文中是怎样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体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 研读上述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作回答。 | |||
分角色朗读课文 | 教师出示要求: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把握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师列出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该如何朗读【 语气 语调】 | 朗读人物对话的句子。 分角色朗读课文。 简要概括人物的特点。 | |||
拓展延伸 | 教师出示问题: 昔日的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看,谈谈吕蒙对你的启示。 | 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所受到的启示。 积累“开卷有益”的名言。 | |||
结束语 | 教师赠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齐读教师赠言。 | |||
作业 | 1、积累文中重要搞的文言词语。 2、给身边的人讲讲“孙权劝学”的故事。 |
孙 权 劝 学
资治通鉴
吕 蒙
就
↓
孙 权 劝 → 学 ←赞 鲁 肃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讲述的是吴国名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读书学习,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这个故事,揭示了读书对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思索着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反馈,对照我自己的教学设想,我觉得本节课在这些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
一、重视文言文教学学生的朗读。本堂课的朗读的形式多样,有学生读,齐读,女生齐读,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读课文中理解感悟。
二、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疏通文言句子意思这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分学习小组学习,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释疑,学习效果好。
三、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教师在强调一些文言字词积累之后,列出文中一些重要句子让学生再一次强化疏通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研讨,最后作归纳总结。
四、注意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设计的问题:你从吕蒙身上得到了些什么启发?让学生畅所欲言,明确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当然,教学是一缺憾的艺术。我同时也觉得这堂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堂课容量偏大,后面的教学环节有些匆忙,留给学生的思考的时间不足。我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的发展创新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