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 )
A.工人阶级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爱国统一战线 D.工农联盟
2.国家形式主要是指( )
A.政体 B.国家结构形式 C.国家治理形式 D.国旗、国歌、国徽
3.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根据代表法规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非经团许可,在本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逋或者刑事审判的是( )
A.乡级以上 B.县级以上
C.设区的市级以上 D.省级以上
5.根据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的地方公布选民名单的日期是选举日的( )
A.20日以前 B.15日以前 C.5日以前 D.2日以前
6.根据规定,全国提出修改案须( )
A.1/2以上联名 B.1/3以上联名 C.1/4以上联名 D.1/5以上联名
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委员会C.D.政协全国委员会
8.我国第一次决定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自治县的法律文件是( )
A.1953年选举法 B.1979年选举法
C.1982年选举法修正案 D.1986年选举法修正案
9.在全国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中,不向全国做工作报告的是( )
A.全国常委会 B.
C.军事委员会 D.最高人民
10.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
A.地方权力机关B.地方国家权力机关C.地方立法机关D.地方国家立法机关
11.由人民通过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国家元首的共和制政体国家是( )
A.法国 B.美国C.新加坡D.希腊
12.中协助总理办理专门事项,直接向总理负责,并无行政管理权的机构统称为( )
A.组成机构 B.直属机构 C.办事机构 D.直属事业单位
13.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的职权属于( )
A.全国常委会 B.全国常委会委员长C.国家 D.总理
14.规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具体划分,属于的( )
A.立法权 B.提案权 C.人事权 D.领导权
15.省级及所在地的市和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制定规章,必需经过该级讨论决定,讨论 决定的会议是( )
A.行政会议B.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
C.扩大会议 D.首长办公会议
16.按地方组织法规定,新一届地方领导人员依法产生后,提请本级常委会任命其他组成人员的 时限是( )
A.1个月内 B.2个月内 C.3个月内 D.6个月内
17.民族自治地方区域界线变动的批准机关是( )
A.全国常委会 B.政治局 C. D.民政部
18.按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由行政长官提名,报请任命的特别行政区的主要成员,其任职条件之一是在通常居住连续满(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9.第一次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是在( )
A.1978年 B.1979年 C.1980年 D.1982年
20.根据律师法及司法部有关文件规定,下列人员中可以申请律师执业的是( )
A.公证机关的公证师 B.部门的现职人员 C.工矿企业的保卫干部
D.具有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法律研究、教学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
21.我国行使公诉权的机关是( )
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行政机关 D.纪检机关
22.我国法律规定,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被选为陪审员必须年满( )
A.23岁B.25岁C.30岁D.40岁
23.根据新修订的《中国人民条例》,人民的最高是( )
A.元帅 B.大将 C.上将 D.大校
24.依据党章规定,负责召集委员会全体会议的机构是( )
A.政治局 B.政治局常委会 C.总 D.处
25.有权决定开除严重触犯刑律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党籍的是( )
A.处 B.委员会C.政治局 D.纪律检查委员会
26.1949年9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D.《和平建国纲领》
27.政协全国委员会对地方委员会、上级地方委员会对下级地方委员会的关系是( )
A.指导关系 B.领导关系 C.监督关系 D.隶属关系
28.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 )
A.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B.村民代表选举产 C.乡任命 D.村党支部选举产生
29.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行政人员的民主监督是一种( )
A.法律监督 B.工作监督C.群众监督D.专门监督
30.建立中国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有正式党员( )
A.3人以上 B.5人以上 C.7人以上D.10人以上
31.下列属于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32.任免驻外全权代表的职权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常委会 C. D.外交部
33.我国选举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定年龄为( )
A.18周岁B.20周岁 C.21周D.23周岁
34.全国常委会将全国开会日期和建议大会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代表的时间为会议举行的( ) A.15天以前 B.一个月以前 C.45天以前 D.二个月以前
35.任免最高人民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的职权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常委会 C.国家 D.
36.全国总名额中,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应占( )
A.8%左右 B.12%左右 C.18%左右 D.22%左右
37.有权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常委会 C. D.外交部
38.我国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 )
A.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自治区
39.有权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常委会 C. D.
40.第三任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方式是( )
A.当地协商产生 B.立法会选出 C.选民直接选出 D.选举委员会选出
41.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常委会 C D.国家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 )
A.1952年 B.1982年 C.1984年 D.2001年
43.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 )
A.全体村民过半数通过 B.全体村民2/3以上通过
C、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D、有选举权的村民2/3以上通过
44.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提出对行政长官需要议员联合人数占全体议员的( )
A.1/5 B.1/4 C.1/3 D.1/2
45.下列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是( )
A.消费税 B. C.城镇土地使用费 D.证券交易税
46.国家税务总局属于的( )
A.办事机构 B.组成机构 C.直属机构 D.直属事业单位
47.对某一方面行政工作的某些问题作出规定的行规称为( )
A.“条例” B“办法” C“决定” D.“规定”
48.规定设置国务委员的是( )
A.1954年 B.1975年 C.1978年 D.1982年
49.任免总理及其他组成人员的是( )
A.全国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常委会 D.国家
50.我国法定的审判组织形式有独任庭、合议庭和( )
A.陪审团 B.复议庭C.司法委员会D.审判委员会
51.我国公民担任检察官必须年满( )
A.18周岁 B.20周岁 C.23周岁 D.25周岁
52.选举产生国家军事委员会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常委会 C.委员会 D.政治局
53.我国现行兵役制的主体是( )
A.义务兵役制 B.志愿兵役制 C.预备兵役制 D.雇佣兵役制
54.全国代表会议调整和增选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委员总数的( )
A.1/6 B.1/5 C.1/4 D.1/3
55.有权决定开除严重触犯刑律的委员、候补委员党籍的是( )
A.政治局 B.处 C.组织部 D.纪律检查委员会
56.我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中唯一一个创立于美国的是( )
A.九三学社 B.中国致公党 C.民主自治同盟 D.中国民主建国会
57.现阶段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围绕的两大主题是民主和( )
A.团结 B.监督 C.协商 D.议政
58.政协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 )
A.1次 B.2次 C.3次 D.5次
59.特别行政区法官的任命权属于( )
A.终审 B.立法会 C.行政长官 D.全国常委会
60.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61.省级提出省级领导成员人选的联名人数是( )
A.10人 B.20人 C.30人 D.40人
62、2006年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中规定今后从县级直到的党、政、等正职领导干部,在同一层级上连续任职累计达到一定年限后不再担任同一层级领导职务。这个年限规定是(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63.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在(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8年
.划分国家类型的标志是( )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国家治理形式
65.总统共和制国家首脑是( )
A.总理 B.首相 C.总统 D.议长
66.一般来说,国家武装力量领导机关隶属于国家(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67.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颁布于( ) A.1949年 B.1950年 C.1953年 D.1954年
68.我国规定乡级实行直接选举是( )
A.1953年颁布的《选举法》 B.1954年颁布的《》
C.1979年颁布的《选举法》 D.1982年颁布的《》
69.选民登记按( ) A.社区进行 B.街道进行 C.选区进行 D.企事业单位进行
70.李可是省,在省人代会闭会期间因受贿案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检察机关在执行逮捕时,
须经省( ) A.许可 B.人代会许可 C.人代会团许可 D.常委会许可
71.提名总理人选的权力属于( )
A.全国团 B.全国常委会 C. D.国家
72.全国常委会有权撤销( )
A.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法律及行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B.省级制定的不适当的行规、决定和命令
C.部委制定的不适当的行规、决定和命令
D.地方各级制定的不适当的行规、决定和命令
73.国家的对内对外代表是( ) A.国家元首 B.首脑 C.参议院议长 D.众议院议长
74.国家元首有单一元首和( ) A.终身制元首 B.议会制元首 C.总统制元首 D.集体元首
75.提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
76.的前身是建国初期的委员会下设的( )
A.计划委员会 B.政务院 C.D.
77.我国是单一制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的基本特点是统率全国各级地方,与一般(普通)地方各级实行( ) A.垂直领导 B.协商与指导 C.地方自治 D.民族自治
78.制定规则和宏观是哪一级的职能?( )
A. B.地方 C.特区 D.自治区
79.中国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是( )
A.民族团结 B.民族融合 C.民族和解 D.民族区域自治
80.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合理解决、澳门和问题,和平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基本战略方针是( ) A.议行合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 C.民族自治 D.依法治国
81.中华人民共和事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82.村民委员会委员由( )
A.乡级委任 B.乡级聘任 C.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D.村民委员会主任聘任
83.主要由抗日战争时期居留在上海的文化、教育和出版界的进步知识分子发起,于1949年12月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
A.中国民主建国会 B.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农工民主党
84.我国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85.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依法决定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属于( ) A.拘传 B.拘留 C.取保候审 D.监视居住
86.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长的任免须报( )
A.本级批准 B.本级常委会批准 C.上一级批准 D.上一级常委会批准
87.我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统率机构是( )
A.全国常委会 B.军事委员会 C.国家 D.
88.中国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 B.集体领导制 C.首长负责制 D.分权制衡制
.人民政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属于( )
A.立法监督B.司法监督 C.行政监督D.民主监督
90.县级政协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 A.4年 B.5年 C.6年 D.8年
9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于( )
A.1993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92.原选区选民提出罢免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法定联名人数为( )
A.10人以上 B.20人以上 C.30人以上 D.50人以上
93.批准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机关是( )
A.全国常委会 B.省级常委会 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D.
94.选民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委托不得超过( )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95.直接选举中,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布的时间应在选举日的( )
A.5天以前 B.10天以前 C.15天以前 D.20天以前
96.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主持选举的机构是( )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常委会 C.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团 D.县级选举委员会
97.原选区选民罢免县乡的法定人数为( )
A.1/5以上 B.1/4以上 C.1/3以上 D.1/2以上
98.全国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的提名权属于( )
A.全国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团
C.全国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常委会秘书长
99.县级书面提出本级领导人员候选人的法定联名人数为( )
A.10人以上 B.20人以上 C.30人以上 D.40人以上
100.县常委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有权任免( )
A.县常委会副主任 B.个别副 C.县人民院长 D.县人民检察长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副都缺位时,补选前代理职位的是( )
A.总理 B.全国政协 C.全国常委会委员长 D.最高人民院长
102.中国人民银行属于( )
A.组成机构 B.直属特设机构 C.办事机构 D.直属事业单位
103.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各委员会主任、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组成的会议是( ) A.全体会议 B.常务会议 C.办公会议 D.扩大会议
104.有权决定( )
A.部分国务委员的任B.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C.一省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
105.各级地方行政首长副职的产生方式是( )
A.本级行政首长任命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C.上级常委会决定 D.上级任命
106.省级被赋予制定地方行规职权始于( )
A.1954年 B.1975年 C.1979年 D.1982年
107.行政会议又称( )
A.全体会议 B.常务会议 C.行政首长办公会议 D.扩大会议
108.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的局、科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合并的批准权属于( ) A.全国常委会 B. C.民政部 D.上一级
10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提出罢免由其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所需的法定联名代表数为( ) A.1/5以上 B.1/10以上 C.1/15以上 D.1/20以上
110.特别行政区中自行招聘全体职员的部门是( )
A.律政司 B.警务处 C.审计署 D.廉政公署
111.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决策咨询机构是( )
A.立法会 B.行政会议 C.行政会 D.办公会议
112.我国检察机关内部实行的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和( )
A.集体负责制 B.检察长负责制 C.委员会制 D.合议制
113.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备的文化程度为( )
A.高中以B.中专以C.大学专科以D.大学本科以上
114.中国人民负责干部工作的政委,其党龄要求为( )
A.3年以上 B.4年以上 C.5年以上 D。6年以上
115.中国人民实行政治委员制度,设立教导员的单位是( )
A.师级 B.团级 C.营级 D.连级
116.“三湾改编”中所确立的我军政治工作的一项主要制度是( )
A.党支部建在连队制度 B.政治委员制度 C.士兵委员会制度 D.党代表制度
117.中国人民空军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18.《中国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于( )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119.决定中国党委员及其候补委员名额的是( )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B.委员会 C.政治局 D.总
120.制定村民委员会具体选举办法的机构是( )
A.全国常委会 B.省级常委会 C.地级常委会 D.县级常委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可以向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国家机关、组织和人员有( )
A.各该级团 B.各该级常委会
C.各该级专门委员会 D.各该级
E.县级以上地方10人以上联名
2.全国常委会的工作委员会包括( )
A.法制工作委员会 B.预算工作委员会
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 D.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 E.外事委员会
3.我国机构设置的主要原则有( )
A.需要原则 B.统一原则 C.计划原则D.精简原则E.效能原则
4.民族团结的内涵主要是指国内各民族( )
A.和睦相处 B.友好交往 C.相互信任与合作 D.互相尊重与体谅 E.共同努力与奋斗
5.领导权涵盖的主要领域有( )
A.经济领域B.社会领域C.国防领域D.行政区划领域E外事领域
6.我国国家机构设置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党的领导 C.议行合一 D.民主集中制 E.三权分立
7.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成员有( )
A.主任B.副主任C.秘书长D.委员E.办公室主任
8.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主要权力有( )
A.制定法律方面的职权 B.财政、税收方面的职权 C对行政长官提出案的职权
D重大事项决定权 E.其他职权
9.人民的职权包括( )
A.审判权B.司法解释权C.指导权D.司法行政权E.司法建议权
10.中国党的组织包括( )
A.全国代表大会 B.委员会 C.纪律检查委员会 D.军事委员会 E.
11.1980年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曾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有( )
A.官僚主义 B.权力过分集中 C.家长制 D.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E.形形色色的
12.中国国家机构设置的原则有( )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集中统一 C.民主集中制 D.议行合一 E.高度自治
13.国家行政的客体是( )
A.国家政务 B.家庭事务 C.社会事务 D.单位事务 E.企业事务
14.《地方组织法》对乡、民族乡、镇的的职权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 )
A.立法权B.解释权 C.执行权D.保障权 E.其他职权
15.我国检察机关的活动原则主要包括( )
A.法制原则B.检察原则 C.民主原则D.遵循先例原则 E.双重领导原则
16.我国国家机构系统按性质和职能划分为( )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军事机关 D.国家审判机关E.国家检察机关
17.有权向全国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议案的有( )
A.委员长会议 B.国家军事委员会 C.最高人民
D.全国专门委员会 E.最高人民
18.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任职条件有( )
A.国籍条件 B.居住年限条件 C.年龄 D.有无外国居留权的 E.财产条件
19.中国党的领导主要包括( )
A.经济领导 B.文化领导 C.政治领导 D.组织领导 E.思想领导
20.根据《职代会条例》和《企业法》,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有( )
A.审议建议权 B.审查同意权 C.评议监督权 D.民主选举权 E.审议决定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政治制度的特征。
答:
3.简述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复杂性。
答:
4.简述地方各级权力的法律依据。
答:
5.简述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区别。P200和213
答:
6.简述我国审判制度的基本内容。P241
答:
7.简述政治制度的历史性特点。P1
答:
8.简述如何对直接选举产生的提出罢免要求。P67(另外对间接选举产生的的罢免答案也在)
答:
9.我国和地方关系有哪几种模式?P182
答:
10.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具有哪些优势和特点? P317
答:
11.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P263
答:
12.简述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特点。P336
答:
13.简述《工作规则》的主要内容。P152
答:
14.简述省级的主要职权。P160
答:
15.简述国家领导职务实行任期制和限任制的意义。P121
答:
16.简述我国检察机关的基本职权。P252
答:
17.简述我国选举制度中的平等原则。P53
答:
18.简述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103
答:
19.简述总理负责制的具体内容。P149
答:
20.简述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立法的主要内容。P204
答:
21.简述现阶段人民政协的主要任务。P337
答: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论述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P34
答:
2.试论述国家领导职务实行任期制、限任制的重要意义。P121
答:
3.试析当代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P209
答:
4.试论坚持和完善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重要意义。P319
答:
5.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对执行职务的主要保障措施。P65
答:
6.试述的职权。P131
答:
7.试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P8
答:
8.比较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和闭会期间的不同职权P65
答: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0分)
1.去年在华新市妇代会上,赞成同龄退休的呼声较为 强烈,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有代表认为,如果不实行退休年龄平等,女性与男性的退休工资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代表建议,女性退休年龄早于男性退休年龄的,应当视行业和受教育程度区别对待,退休年龄不平等造成女性人才的浪费,应当争取在女公务员、女技术员、女教授、女干部中与男性退休年龄相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同龄退休呼声强烈反映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答:
(2)不同龄退休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答:
(3)地方在这一问题上的职责是什么?
答:
2.2007年11月江东市沿江区举行区直接选举,外语学校第一选区可以选举产生1名正式区,王老师和被确定为该选区的正式候选人。请联系直接选举中有关投票选举和当选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王老师如果要有效当选,选区需多少选民参加投票?他必须获得多少选票?P59
答:
(2)如果王老师和获得相同票数,如何确定谁当选?
答:
(3)如果王老师和均未获得过半数选票,如何确定谁当选?
答:
3.直选乡、镇长合法吗?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在一些地方的乡、镇长选举中,个别地方采取由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的做法,并把这种做法当作扩大基层民主选举干部的一种尝试。
请联系乡、镇长选举产生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哪些法律规定了乡、镇长的选举办法?P56
答:
(2) 我国法律是怎样规定乡、镇长产生方式的?
答:
(3) 你对由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的做法有何看法
答:
4.为了控制压缩不断膨胀的会议开支,某市、市决定严格会议审批手续,严格控制庆功、表彰大会,并明确规定:要按标准的会期、规模和经费预算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准借机举办宴会或游山玩水,不准到风景名胜区和高级宾馆召开会议,不准提高会议伙食补贴标准,不准向会议出席人员额外收取会务费,不准把超规定的开支转嫁给基层单位。、市的规定公布后,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该市的会议开支大大压缩。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会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
(2)治理取得成效的原因何在?
答:
(3)本案例有哪些有益启示?
答:
5.某市银江集团董事长刘某在拒绝市无偿要款200万元后,被、市作出司法审查决定,认为批捕依据不足,但在、市干预下,刘某被区判刑3年,刘某不服上诉,某市嘴开庭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后经另一市的嘴再审后,无罪释放。
请回答:
(1)、、市是否有权对刘某作出司法审查决定?
答:
(2)、为何能作出拒捕决定?
答:
(3)、刘某在两审终审后,为何能经另一嘴宣布无罪?原区、市两级违反了哪些审判原则?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