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一下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9:49:18
文档

高一下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各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
推荐度:
导读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各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 一 地 理 试 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各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简称“单独两孩”),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不属于中国人口问题的是(    )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素质低   D.老龄化严重

4.出台“单独两孩”的目的是(    )

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③减轻国家负担

④放弃计划生育       ⑤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5.右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中,最可能分别表示贵州和上海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6.近年来,我国某省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大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技术人才外流   C.水资源匮乏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下表为区域人口抽样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年龄0~14岁

15~60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万人)20006500150010000
死亡率(%)

0.60.62.53.7
人口数(万人)3500600050010000
死亡率(%)

0.750.72.23.65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①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甲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2014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六)“百度迁徙”数据显示,当日成都至北京的人口迁徙数量超过北京至成都的人口迁徙数量,其原因之一是(    )

A.北京人在四川就业的人数超过了四川人在北京就业的人数

B.四川人在北京求学的人数超过了北京人在四川求学的人数

C.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四川到北京过春节的人数增多

D.北京是全国性交通枢纽之一,在此中转的列车多

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下列各项中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是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容量

C.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11.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Ⅱ、I、Ⅲ      B.Ⅰ、Ⅱ、Ⅲ       C.Ⅲ、Ⅱ、I       D.Ⅰ、Ⅲ、Ⅱ

图为“某城镇略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3.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优美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绝版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4.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带来的影响是(   )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15.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读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16.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17.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下图示意某区域高等级公路分布。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8.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是(    )

A.E市      B.F市        C.Y市      D.x市

19.两地之间汽车客运往返班次最少的是(    )

A.X——M   B.X——N    C.X——H   D.X——F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15°-18°N、100°-105°E),当地在香稻扬花期间具有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以及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

A.5~6月        B.7~8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

21.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量很大,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广阔的耕地面积                 B.先进的耕作技术

C.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广西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做法是(见下图)当地农民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的畦沟播种马铃薯及肥料,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马铃薯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适宜),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2.下列关于广西马铃薯种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够种植马铃薯得益于其纬度低,热量、光照充足

B.夏季种植利于马铃薯生长,秋季收获

C.选地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土地

D.人口较多,有机肥充足

23.当地农民采用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的优势是(    )

A.增加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B.垄沟可以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C.覆盖稻草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

D.筑垄利于杂草生长,防止垄台水土流失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4.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C.③为混合农业                 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25.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市场适应性差               B.②科技水平低

C.③生产规模小                 D.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6.图 “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如果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分别写出①、②所代表的功能区。(2分)

 

(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试说明原因。(4分)

(3)该市计划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          ,试说明原因。(4分)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4分)

27.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下图是“某地区A、B两座城市的范围和人口密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A、B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2分)

(2)简述该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

(3)分析该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河流的相互影响。(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某区城图,图中A县适宜毛杜鹃等许多花卉生长,特别是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县就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近年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并提出“打造乡土特色花卉基地”的区城规划目标。图中虚线为我国规划建设的沿海高速铁路在本区的分布。

材料二 上图中B地为福建惠安县,惠安女(见下图)是一个特殊的族群,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闻名海内外。人们把她们的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戏称为“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惠安地区男人长期在外捕鱼,打工,女人在家从事副业和农业,惠安女奇特服饰是千百年劳动的结果。

(1)A地气候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的美誉,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2)分析A县打造花卉生产基地的主要势条件。(4分)

(3)阅读材料二,从劳动的角度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回答惠安女“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服饰特点的好处。(4分)

29.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1)图甲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你是依据图甲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3分)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见图乙)。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图乙所示信息,分析2008年以来图中服装产业转移的原因。(4分)

(4)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4分)

高一地理参

1.C  2.D  3.B  4.B  5.C  6.A  7.B  8.D  9.D  10.C  11.B 12.D 13.D  14.B  15.C  16.B  17.A  18.D  19.B  20.D  21.C  22.B 23.C 24.B 25.B

26.(14分)

(1) 住宅区(1分)   商业区(1分)

(2) d(1分)   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区;环境优美;污染小;位于河流上游。(任答3点得3分)

(3)乙 (1分)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任答3点得3分)

(4)目前青壮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2分)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老人精神孤独、保障不够。(任答2点得2分)

27.(10分)

(1)A位于河口(1分),B位于河流交汇处(或干支流交汇处)(1分)

(2)城区沿河流延伸;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A、B两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带;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减小,郊区人口密度增大。(每点1分,共4分)

(3)城市对河流:使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河流洪峰时间提前,洪峰流量值提高;水污染加剧。(任答其中两点即可,满分2分)

河流对城市:减轻热岛效应;提供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运。(任答其中两点即可,满分2分)

28.(12分)

(1)地处亚热带地区,纬度较低(1分)距冷空气源地远(且有山岭阻隔),不易受冷空气影响,冬季温和,故“冬暖”(1分),地势较高(海拔高),夏季凉爽,故“夏凉”(1分)。A地距海近,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较强,气温年较差小(1分)

(2)纬度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花卉一年四季皆可生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自然共2分)      花卉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成熟;距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广阔;交通及保鲜技术的发展;当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大力支持。(人文任答2点得2分)

(3)“封建头”:地处沿海地区,惠安女在海边劳动,戴斗笠围巾可以遮挡风沙、防日晒;“节约衫、民主肚”:纬度低,温度高,短衫凉爽;短衫便于劳作,挑石、补网都很方便,又可避免劳作时弄脏衣沿衣袖;“浪费裤”:宽裤便于涉海,打湿易干。(4分)

29.(14分)

(1)乙地(1分) 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乙地地形为低山、丘陵。(2分)

(2)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教育等条件好;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接近)。(任答3点得3分)

(3)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以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加工出口的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扶持力度大。(任答2点得4分)

(4)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出的人口减少,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任答2点得4分)

文档

高一下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各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