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8年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语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6:01:58
文档

2008年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语文)

2008年梧州市中考文化学科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语文科2008年梧州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以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中考改革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考形式及时间:采用闭卷笔试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指导思想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推荐度:
导读2008年梧州市中考文化学科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语文科2008年梧州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以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中考改革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考形式及时间:采用闭卷笔试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指导思想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2008年梧州市中考文化学科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语 文 科

2008年梧州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以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

  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中考改革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考形式及时间:

采用闭卷笔试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  

一、指导思想

  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

  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语文素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二、命题原则

  1.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从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出发,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力求客观、准确、公正地评价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所获得的相应发展。

2.试题坚持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语文的特性,以考核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为出发点。

3.正确处理好课程目标中提出的三个维度的关系,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考查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尤其要关注阅读、表达、交流等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4.正确处理好教材直接涉及的教学内容与课外语言材料的关系。试题中必须选用一定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以了解学生“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可以考查学生对教科书中典范作品的阅读情况。选用课内语言材料命题要变换角度、编出新意;选用课外语言材料要注意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要控制难度及篇幅。 

5.提倡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鼓励学生作出自己富有个性和具有见解的解答。

三、考查内容和范围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共六册课本的内容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语文考试主要包括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方面的内容。

1.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运用的考试内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及各类文学文化常识、古今经典诗文的积累,以及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理解、感悟、表达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阅读的测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部分。

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考查包括对朗读、默读、略读、浏览和精读能力的考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精读的考查要“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观点、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对阅读考查的语言材料不局限于教材的文本。选用课外语言材料注重选文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要注重体现价值导向和审美情趣,要注意和学生的阅读水平相适应,要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避免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某些缺陷的选文在试卷中出现。不能把超出《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目标范围的题目编在阅读试题中。

文言文阅读部分,重在考查学生能否理解文章大意。文言文的阅读材料是浅易的,以课内的语言材料为主,适当增加课外的语言材料。

3.写作

写作的测试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文命题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思想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关于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为轮考点。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于卷面书写

要求全卷书写正确、匀称、美观、整洁。

四、试题类型、试卷结构、赋分比例、难易程度

1. 试题的主要类型为选择题、填充题、判断题、问答题、写作题、图文题、答案开放的表述题等。

2.试卷的结构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写作三大部分。

(1) 全卷总分120分。基础知识约占13%,阅读约占43%(其中文言文约占15%,现代文约占30%),写作占40%,书写约占4%。

(2)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和默写填空题)约占20%,主观题约占80%(其中作文题占主观题的50%)。

3.难易程度:容易题( P ≥ 0.7 )、中档题( 0.7> P> 0.3)、较难题(P≤0.3)的赋分比例为6∶3∶1。整卷难度约为0.70± 0.03 。

4.重视试卷的科学性、规范性。试题不能有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每道试题的指令文字都必须指向明确、意思清晰、文字简洁,不致产生歧义。措辞和语气有亲和感。

试卷的字数总量(包括题干、提示性文字)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以保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书写的时间。

保证试题的信度、效度,杜绝出现繁、偏、怪题。

五、样题

语   文

说明:1.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请将准考证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座位号写在分数栏上的指定框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用蓝、黑色墨水钢笔或蓝、黑色笔心圆珠笔在试卷上直接答题。

4.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全卷书写占5分。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广袤(mào)        拮据(jù)        炽热(chì)    戛然而止(jɡiā)

    B. 虔诚(qián)发窘(zhǒnɡ)    迸射(bìnɡ)    断壁残垣(yuán)

    C. 菜畦(wā)        攫取(jué)        弥漫(mí)    重峦叠嶂(lián)

    D. 挑衅(xìn)        啜泣(chuò)    虐杀(nüè)        恪尽职守(kè)

(2)根据拼音写汉字:涌上舌尖的就是不尽的酸楚和kǔsè(      )了。

(3)给加点字注音:何首乌有臃(     )肿的根。

2.(2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中国女排与古巴女排苦战五局,最终中国女排更胜一筹,以3:2险胜。

C.同学正全神贯注地做着实验,同学叫他,他却充耳不闻。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草是卑微的,     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          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A.但   微不足道          B.可是   茁壮

     C.而   昂然挺立          D.并且   柔弱

3.(2分)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十七大报告顺应了民众的各种期待和要求,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问题的基本路径。

C.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D.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2)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梧州大学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大”。(“十七大”后加“号召”)

B.班干部研究并听取了同学们对开展“读好书”活动的意见。(“研究”和“听取”互换位置)

C.特快列车驶过长江大桥时,我站在车窗前,看到了正在桥头日夜站岗的战士。(将“日夜”删去)

D.通过开展“好运北京,单双号车出行”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使奥运的环境更加整洁。(去掉“可以”)

4.下表是近年来梧桐县种桑养蚕情况的数据统计,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答题。(4分)

      时 间

类 别2004年

2005年

2006年

蚕茧单价(元/公斤)

171922
蚕农数(户)151021656117823
蚕茧产量(吨)302440867868
(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4-2006年梧桐县种桑养蚕的情况是(2分):     

                                  。

(2)九年级(2)班的刘佳是梧桐县的一个农村孩子,父母在广东打工,刘佳现与年逾七旬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2007年春节,父母回家过年时,刘佳想劝说父母不再外出打工。如果你是刘佳,你准备怎样说服父母?(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默写填空。(8分,每句1分)

①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④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观刈麦》)

⑦《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                          。

⑧请写出一句古人有关立志方面的名言警句。(课内外皆可)                

得分评卷人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选出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首联写春望所见。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B.颔联写诗人触景生情,为后半部分“想望亲人”起到了自然过渡的作用。

C.颈联写开春以来战事频繁,家人书信难得,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尾联写实。诗人的“白发”因年老所致,因而叹息不已。

7.全诗前四句写了什么内容,后四句又写了什么内容?整首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公输盘不说(   )        

(2)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

9.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文:                                                                

10.墨子说服公输盘的语言有很强的说服力,请结合上文简要说说其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⑤而敢独止⑥?”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⑦。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②值:遇到。③胡贼:胡人入侵的。④败:毁坏,舍弃。⑤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⑥止:停留。⑦全:保全。

1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语:                                去: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译文:                                                               

得分评卷人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①有一个很有个性的朋友,她从小到大都住在城西的小平房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关于她的传闻很多。比如她从小学习都很好,从小学到高中的成绩基本上都名列前茅,其间还跳过级。就在大家都期望着她考上清华、北大为校争光的时候,她却只报了西安的一所大学。成绩出来的时候,遥遥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大家都问她怎么犯傻了啊?她却总是很羞涩地说:“我就喜欢西安,不想去别的地方。”据说校长最后都止不住骂她一句——没出息。

②在西安的那所普通大学里,她依然出类拔萃、独占鳌头。在她毕业的时候,她被学校推荐到美国的一所大学留学,费用减免。她依旧推辞掉了,把机会让给了别人。当老师们暴跳如雷地责问她的时候,她依旧像个旧社会的小家闺秀一样羞涩地回答说:“我喜欢西安,哪里都不想去。”老师们又重复了一句话——没出息。

③发生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初识。我一听说这件事情,就为之扼腕,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心中也觉得这么优秀的女孩,怎么就这么没有出息呢?

④直到去年初秋的时候,她第一次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她的家依旧是那城西的小平房。当我跨进她的家门的时候,眼前的情形让我触目惊心。

⑤在她的家里,家具摆设都是上了年月的,破破烂烂,显示着主人生活的艰辛。而更让我吃惊的是,她家里还有一个双腿残疾、瘫痪在床的母亲。

⑥原来,她的父亲早在她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母亲为了供她上学,每天在马路上冒着生命危险给来回的车辆司机卖报纸。终于有一天,一辆车将这位辛苦的母亲撞倒在马路上,车轮轧断了她的双腿。好心的司机补偿了一些营养费,但母亲却用这笔钱缴了她的学费。从此,她就坐在轮椅上,在居民区门口卖些小百货。她们母女俩一直靠微薄的收入相依为命地生活着。

⑦她“很没出息地”放弃了上名校和留学的难得机会,为的只是更好地照顾母亲,因为她知道母亲离不开她;而她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母亲。

⑧我明白过来的时候,泪水盈眶了。我责怪她说:“你怎么不早点说出来呢?大家就不会说你没出息了!”

⑨她话一说完,眼神温和地望向卧在床上的母亲。而我早已思绪飘飞了。

⑩我想起了去年冬天的这个城市的一则新闻,26中学的一位老师破天荒地让她那年少的学生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畅想人生,写下自己墓志铭。学生们的墓志铭各式各样,有人给自己这样写道,“这个人是第二个姚明”,还有的人给自己这样写道,“这个人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杰出贡献”,更有人写道,“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这里长眠”。但是,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墓志铭却异常平淡,可是却深深地打动了细心的人们,他给自己的墓志铭是:“这个人将毕生的爱献给了深爱的母亲!”

⑾据说,有人笑他没有像其他的同学一样有出息,但他的母亲却没有指责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反而沉浸在莫大的幸福当中。其实,人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他没有出息呢?如果他们读懂了我朋友的故事,再回头看看这个孩子的墓志铭,或许都会明白一个道理:               !(选自《青年博览》2007年第4期,有删改)

12.请你在上文末尾的横线上写上一个句子,作为全文的结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在上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解释文中反复出现的“没出息”这个短语。(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了引人入胜,文中叙述这个“很有个性的朋友”的故事时,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文章主要是写“很有个性的朋友”,“我”想起的那则新闻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假如你在升学深造和照顾有病父母的矛盾难以解决的时候,你能像文中“很有个性的朋友”那样,就近入学照顾父母吗?或者能有更好的方法兼顾二者吗?请简要谈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凝石技术

①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固体废弃物和天然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仿地成岩的凝石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②科学家模仿火山灰大地成岩过程,以经过高温过程的固体废物或火山灰类物质为主要原材料,经配方设计,配料计算制备而成的硅铝基水硬性胶材料称为凝石。通俗点说,凝石也就是将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种工业废弃物磨细后再“凝聚”而成的“石头”。

③凝石技术的应用将掀起材料领域的一场,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④首先是生态环境方面。凝石的生产不像水泥一样需要烧制熟料,它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具有接近于零的污染物排放。因此凝石生产技术的推广一方面可以使水泥工业的污染大幅度降低,直至全部消除;另一方面,水泥等重工业所产生的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化工渣等固体排放物又是生产凝石的主体原材料。因此凝石技术的推广对于减少水泥工业的污染排放,充分利用各类固体排放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⑤其次是资源替代。按2005年的水泥产量计算,再过30年我国水泥的原材料资源就面临枯竭。然而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再过30年就停止进行基本建设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必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凝石技术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⑥再次,凝石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资源-能源-环境-材料的良性循环。电力、煤炭、冶金等行业排放固体废弃物的过程同时也是凝石原材料的生产过程。因此,凝石将传统产业的“”生产调整为各产业间具有有机联系的生态产业链,将上一个产业环节的排放物用于下一个产业环节的原材料,彻底改变原有环境问题的末端治理方式,使各产业环节间实现良性循环。

⑦凝石技术的应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可直接作为凝石主体材料的废渣与现有水泥的年产量(10亿吨/年)几乎相等,以全国年产10亿吨凝石计算,由于生产凝石可比生产水泥节能30%以上,生产成本下降30%以上,因此仅以简单替代水泥来考虑,每年也可以取得数以百亿元计的直接经济效益。

⑧此外,凝石还有许多水泥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能,如耐酸、碱、盐类侵蚀性,超长的耐久性,特有的固土力,超高强和速凝快硬等特征,将有助于解决许多工程难题,或使工程成本大幅度下降。

⑨目前,凝石技术已走出实验室,进入了中期试验阶段。产品在道路工程、厂房建设、基础工程、矿业工程及混凝土制品方面得到规模化应用,取得了极大成功。

⑩人类在建筑胶凝材料方面,已经历了数千年的石灰“三合土”时代,二百年的水泥“混凝土”的时代。凝石技术的出现,很可能意味着人类即将迎来新的“凝石”时代。

 

17.上文主要介绍了“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凝石技术”,为什么“凝石技术”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凝石也就是将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种工业废弃物磨细后烧制成的“石头”。

B.凝石技术能将、煤炭、冶金等传统产业的生产环节链接起来,实现良性循环。

    C.凝石技术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不能投入实际生产应用。

D.凝石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不能完全替代水泥。

19.(1)上文第⑦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                                         。(3分)

(2)“目前我国可直接作为凝石主体材料的废渣与现有水泥的年产量(10亿吨/年)几乎相等”一句中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①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②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20.上文的论点是                       (2分)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划线①句从苦乐观的角度论证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

B.划线②句是一个道理论据,它是论证论点的其中一个有力的反面依据。

    C.上文除了运用举例和道理的论证方法外,还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

    D.上文从“为什么要做工”和“怎么样乐于做工”两方面对论点进行了论述。

22.“做工苦”,学习自然也苦。如何从“苦”中寻“乐”?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对划线①句的理解。(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评卷人
四、作文(50分)

23.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往往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的烦恼;有团聚的温馨,也有离别的惆怅……总之,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全。请你以“那一次,我尝到了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

(2)题目:读书的乐趣

要求: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不少于600字。

参: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2分)(1)D  (2)苦涩   (3)yōnɡ 2.(2分)(1)C  (2)A 

3.(2分)(1)A  (2)D   

4.(4分)

(1)(2分)随着蚕茧价格的逐年上涨,蚕农户数不断增多,蚕茧产量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2)(2分)

示例:爸爸、妈妈:我想跟你们商量件事,你们今年能不能留在家里务农,不再去广东打工?目前蚕茧价格不错,两人在家种桑养蚕就有不低的收入,再喂几头猪,养一些鸡鸭,一年同样会有两三万元的收入;再说,你们还可以照料年老的爷爷奶奶;而且今年我又面临中考了,我也需要你们的关照啊!

5.(8分,每句1分,有错、别、漏、添字的,该空不给分)

①潮平现到岸阔  ②野渡无人舟自横  ③一览众山小  ④佳木秀而繁阴 ……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共4分)

6.(2分)D                  

7.(2分)前四句写春天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思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1分);全诗集中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1分)。

(二)(8分)

8.(2分,每空1分)   (1)高兴    (2)请允许我 

9.(4分) 

(1)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  

(2)(你)坚持道义不杀一个人却要去杀很多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10.(2分)善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是墨子说服语言的主要特点(1分)。如上文先设喻为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来做文章,从各个角度层层深入地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无法辩解而不得不折服(1分)。 

(三)(4分)

11. (1)对……说     离开

(2)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宁可用我的生命来代替我朋友的。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3分)

12.(2分) 示例:在这个世界上,爱是最大的出息!

13.(2分) 目光短浅,胸无大志。 

14.(2分) 层层铺垫,制造悬念(1分),最后才揭开谜底(1分)。

15.(3分)不是多余的,(1分),因为它能使内容更加充实(1分),主题更加突出(1分)。   

16.(4分)可有不同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努力争取社会和个人的帮助,带着长期患病的父母到学校外租房住,一面上学,一面照顾亲人。同时尽量争取学校同意,半工半读,自力更生,解决生活上困难。

(二)(9分)

17.(2分)凝石技术能保护生态环境,替代一些矿产资源,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以上四点,缺漏一点扣1分)

18.(2分)B    

19.(5分)

①(3分)列数字、作比较(1分),具体说明了凝石技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2分)

②(2分)不能删掉,因为“几乎”表示“接近”、“差不多”的意思,去掉后,则表示刚好一样的意思,与实际情况不符,不符合说明文语言严密准确的要求。

(三)(8分)

20.(2分) 要乐业   21.(2分)C

22.(4分)评分要点:对①句的理解正确(2分),联系学习生活(2分)。

四、作文(50分)

23.                       作文评分标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5)

三等(14—10)

四等(9—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5)

三等(14—10)

四等(9—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错别字少于5个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错别字较少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错别字不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错别字较多

五、书写(5分)

书写评分标准

5分

书写正确、工整、匀称、美观,卷面整洁,无涂改。
4分

书写正确、工整、美观,卷面清楚,涂改不明显。
3分

书写正确,字迹清楚,卷面虽有少量涂改,但对整卷影响不大。
2分

书写不工整,字体较难辨认;或书写量不足考试要求的二分之一。
1分

书写潦草,字体难以辨认;或书写量少(只写前三大题,不写作文)。
 

文档

2008年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语文)

2008年梧州市中考文化学科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语文科2008年梧州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以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中考改革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考形式及时间:采用闭卷笔试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指导思想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