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6:10:56
文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教案

8论教养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
推荐度:
导读8论教养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
8 论教养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提示】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2.小组讨论。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

1.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4)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具体表现?

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5)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3.速读13—17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明确: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

明确: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3)请你结合4—10段,分析“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

4.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目标导学三:品味重点句子,理解语言特色

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2)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明确:(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2)“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目标导学四:小结整合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目标导学五:学以致用

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

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三、板书设计

论教养

利哈乔夫

(1—2)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之于自身”

(3—1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13—17)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18)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1.重视学法的指导,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特点。

2.注重让学生结合本文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思考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不足之处1.朗读不充分,留给学生思考品读的时间有些少,部分问题,老师讲授代替了学生思考。

2.关注文本多,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及渗透道德修养的方面仍需加强。

写 作

观点要明确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观点明确的内涵。

2.把握议论文观点明确的方法原则。

3.通过实践使自己真正做到议论文观点鲜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模棱两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1.什么是议论?什么是议论文?

明确: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2.议论文还叫什么?

明确: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所以议论文又叫说理文。

3.议论文和其他文体有什么区别?

明确: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目标导学二:把握观点明确的要点

1.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

明确:首先,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明确的判断句将观点表述出来。这样的语句,可以是对实际情况的判断,也可以是按事理做出的推断。

其次,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在文章中把它突显出来。

2.观点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1)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表明了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有的文章,则在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如《敬业与乐业》。

(3)有的是在结尾处总结观点。

总而言之,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提出观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

3.观点不明确的几种情况

一是态度不明确,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骑墙态度,和稀泥,没有鲜明的立场;二是论说范围过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三是语言不简洁,拖泥带水。

目标导学三: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1.明确内容。

“电子游戏”在青少年中颇为流行,大多数家长、老师对此持批评、反对态度。你的观点是什么?以“电子游戏”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观点要明确,思路要清晰。

2.提出要求。

(1)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

(2)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取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3.例文导航。

电子游戏不该玩

对于电子游戏,大家并不陌生。谈起它,大家意见不一。有一些人认为:玩电子游戏并非坏事,它可以提高人的灵活应变能力、判断能力等,并不能因少数人沉迷游戏影响了学习而否定它。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杜绝电子游戏,一旦迷上了电子游戏,就会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我是赞成第二种观点的,适当地玩一玩电子游戏本无可厚非,可是,电子游戏很容易让人上瘾。我有一个同学,他学习成绩很好,是班级的尖子生。可是自上初三以来,他就迷上了电子游戏,一有时间,就泡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最终不得不休学。我想,他一定很后悔,后悔当初的举动,毁了自己的前程。

玩电子游戏不仅会荒废学业,如果沉迷其中,不及时醒悟,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有的人为了玩电子游戏,就想尽办法节省自己的生活费用,上瘾了以后,就慢慢发展成偷家里的、学校里的钱财物品,最终走上不归路。更有甚者,因沉溺于虚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性格孤僻,漠视生命。

因此,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明确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要把时间、精力花费在不利于我们学习的电子游戏上。

【名师点评】

文章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旗帜鲜明地阐释了玩电子游戏的危害。做到了有理有据。

4.当堂限时作文。

目标导学四: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1.评讲作文,限时批改。

评分标准

分数评价标准
45分以上

题目新颖,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立意有创新,语言优美

41~45分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立意有创新,语言优美

36~40分

切题,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31~35分

偏题,语言不流畅,思路不清晰,字迹潦草

30分以下

跑题,字数不足,字迹潦草,不知所云

2.佳作推荐,美文共赏。

①作者朗读。

②小组评: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

③自由评:听众点评,不超过三人。

④自评: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自评。

在本次作文中,我最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我写作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________;最大的失误是________;经过本次写作,我在下次作文中一定做到________。

3.反复修改,达成目标

修改自己本次的习作并做成电子稿,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他同学把电子稿上传到班级QQ群,供大家欣赏交流。

文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教案

8论教养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