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文,把握诗文感情基调。
◆2、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学习过程 | 方法指导 | |||
课前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沐浴着母爱的孩子的快乐。而受泰戈尔影响很大的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又将让我们感受怎样的母爱呢?一起来学习《荷叶·母亲》。 文体知识: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自 学】 一、自读文本:(5分钟) 1、速读课文,随手圈点勾画生字词。 2、浏览课文,抓关键词句,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思路整理:(20分钟) 先自主解决下面的问题,找出质疑,再读课文;如有疑问以待交流时组内解决。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在诗歌创作上最擅长的是小诗,她的《繁星》《春水》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诗集。她的散文集《寄小读者》也很有名,深受少年读者的喜爱。 2.给加点字注音。 祷告( ) 并蒂( ) 花瑞( ) 慈怜( ) 菡萏( ) 敧斜( ) 荫蔽( ) 匿笑( ) 3.词语解释。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含苞未放。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攲斜:倾斜,歪斜。 覆盖:遮盖。 慈怜:慈爱怜惜。 荫蔽:(枝叶)遮蔽。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提示,理清层次。 ( )莲(1)------( )莲(2.3)-------( )莲(4—7)---------( )莲(8.9) 【研 学】 一、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批注,然后完成下表。 分类 | 一看红莲 | 二看红莲 | 三看红莲 | |
环境描写 | ||||
红莲情态 | ||||
心境 |
三、点名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四、.文章歌颂的对象是 ,是借 来歌颂的。这种写法是 。
【示 学】
1.研学环节已经确定每个问题的展示人选,示学环节应积极争取展示机会;2.应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3.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归纳解题的一般方法;4.认真倾听其它同学的展示,大胆发表个人见解;5.合理评价其它小组的发言。
【检 学】
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起作用是什么?
2.第四段开头关于天气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3.为什么我不敢下阶去?
4.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5本节学到了什么?
6.我们小组的得分:_____________,我对小组的贡献:______________。 | 方法指导二 这一环节要求大家进行独学。对字词识记,请把生字的注音写在课文中相应的位置上,边写边记,并默记对生词的理解,首先做到自清。对文中的精彩句子按学案提示画一画,读一读,记一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勾画圈点就是是动笔巫的表现之一。在阅读的同时,边读边想边动笔,用些自己习用的符号,圈点勾画,标出重要的字、词、句,划分层次,写出感想,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评价手法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大家要坚持去做并养成习惯。 根据标明的内容,又可以分为 1.字标号:在字下打点或用圆圈北字圈起来,主要指生字 2.词标号:在词语下打点或用方框将字框起来 3.句标号:用画横线或波浪线将重象点语句标明 4.段标号:主要用“∥”标明段落层次,用“①②③……”标明段落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设计符号,符号应简单易记好用,不宜过多、过繁,否则适得其反,给阅读制造麻烦。也要注意整洁,不能乱涂乱画,潦草不堪,影响以后的复习。 方法指导】: 概括文章内容,首先要分清文体,对于记叙文来说,主要应抓住记叙的要素,可以简单概括: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也可以具体概括: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