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苹果所成像的大小 ( )
A . 不变
B . 逐渐减小
C . 先变大后变小
D . 先变小后变大
2. (2分) 根据你对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 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
B . 两个普通鸡蛋重约为9N
C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D . 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
3. (2分) (2017八下·辽阳月考) 如图所示,是小宇同学自制的水气压计,现在让他拿着这个装置从教学楼的一楼走上六楼,则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变化是( )
A . 不变
B . 升高
C . 降低
D . 无法确定
4. (2分) 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铁皮剪刀
B . 理发剪刀
C . 树枝剪刀
D . 钢丝钳
5. (2分) (2017·民勤模拟) 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小球A和B分别放入容器中,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所示.两球在两容器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 , 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F甲>F乙p甲<p乙
B . F甲<F乙p甲>p乙
C . F甲<F乙p甲<p乙
D . F甲>F乙p甲>p乙
6. (2分) (2017八下·番禺期末) 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钓鱼竿
B . 独轮推车
C . 裁纸刀
D . 钢丝钳
7. (2分) (2018八下·大庆期中)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动物体征中,能达到增大压强效果的是( )
A . 骆驼有宽大的脚掌
B . 鱼有流线型的身材
C . 啄木鸟有尖细的嘴
D . 泥鳅体表有光滑的粘液
8. (2分)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 . 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
B .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 . 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 . 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
9. (2分) (2017八下·招远期中) 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压强
C . 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D . 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10. (2分) 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序号 | 液体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
1 | 水 | 3 | 朝上 | 2.8 |
2 | 6 | 朝上 | 5.6 | |
3 | 9 | 朝上 | 8.4 |
A . 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B .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 .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 . 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11. (2分)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结果发现乒乓球不会下落。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 .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 .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减小,压强变大
D .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减小,压强变小
12. (2分) (2018·根河模拟) “蛟龙号”潜水器完全浸没后,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 )
A . 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B . 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C .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D .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13. (2分) (2017九上·天河月考) 如右图所示,两端分别站着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杠杆平衡。如果他们同时都以相同的速度向支点缓慢走去,杠杆将( )
A . 小孩那端下沉
B . 大人那端下沉
C . 仍保持平衡
D . 无法确定
14. (2分) (2018八下·孝感期末) 当轮船从大海驶往长江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受到的浮力变大
B . 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C . 它下沉了一些
D . 它上浮了一些
15. (2分) (2019八下·镇原期末) 小明用动滑轮将质量为40kg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m,他用250N的拉力拉了1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
A . 有用功为200J
B . 额外功为500J
C .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
D . 小明的功率为200W
二、 双选题 (共1题;共3分)
16. (3分) (2016·抚顺模拟) 如图所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休闲时玩篮球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篮球出手后还能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 . 篮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C . 篮球出手后,奥巴马对篮球不再做功
D . 篮球碰到篮板后改变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 填空题 (共7题;共44分)
17. (5分) (2017八下·邗江期中) 小明游泳时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________,游泳时使他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小明踢足球时他能踢出特殊弧线的“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________作用.
18. (2分) 如图所示,人手握住质量为500g的水杯静止,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当人增大握力时杯子所受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 (15分) (2018·安徽模拟) 如图甲所示是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F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路程S的关系图象,即物体运动的F-S图象,根据分析可知:该图象中阴影部分的矩形面积表示力F所做的功的大小。对于变力做功的计算,我们也可以采用计算F-S图象与S轴围成的面积的方法来计算力F所做功的大小。若一物体所受的拉力F与它通过的距离S之间的关系是F=5S:
(1) 试在图乙中作出该物体的F-S图象;
(2) 根据图象计算,物体在S=0到S=4m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
(3) 若物体通过4m的路程共用了4s时间,请计算力F在这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功率:
20. (2分) 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如图所示描绘了某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他的重心移动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_cm。若该同学的体重为500 N,则他1 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
21. (15分) (2016·镇江模拟) 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
(1) 胶棉拖把的主要结构如图甲所示,使用时先将棉头浸泡于水中吸水,再拉动拉手,使之绕O点转动,胶棉夹将棉头中多余水分挤出后便可清理地板.请在图乙的示意中画出:
①动力F1的力臂l1;②作用在B点的阻为F2.
(2) 请在图丙中将灯泡和控制灯泡的开关正确连入家庭电路中.
(3) 请在图丁中标出小磁针的N、S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22. (2分) (2018·衡阳)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7N的物体,在拉力F=4N的作用下,10s内物体滑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可知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3. (3分) 从密度角度判断物体浮沉:上浮时ρ物________ρ液;悬浮时ρ物________ρ液;下沉时:ρ物________ρ液。
四、 作图题 (共4题;共20分)
24. (5分) (2018·吉林模拟) 在图中画出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5. (5分) (2018·邵阳) 请你在下图中画出静止在水中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6. (5分) (2018八下·岳阳期末) 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绕线方式。
27. (5分) (2017八下·马山期末)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五、 实验题 (共3题;共15分)
28. (4分) (2019八下·武邑月考)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板P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Q 放在木板P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一端挂在木块Q上,拉动木板P,木块Q稳定时,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
(1) 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是为了测量________.(填序号)
A . 木板P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B . 木块Q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C . 木块Q受到木板P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D . 木板P受到木块Q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 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在木块Q上放不同个数的砝码,拉动木板P的快慢相同,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及对应的砝码个数.这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3) 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发现拉动木板P的快慢不同时,测力计的示数相等.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29. (6分) (2017九上·广州月考)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1)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的实验前,发现杠杆的左端下沉,则应向________调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
(2) 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________,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
(3) 如图甲所示,当在 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 处挂_______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4) 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 点,如图乙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若在 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则 ________ (填“大于、小于、等于”)
30. (5分) 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1)
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________ .
(2)
图中 ________ 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
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F/N | 桶与排出水总重G1/N | 空桶重 G0/N | 浮力 F浮/N | 排开水重 G排/N |
1 | 1.2 | 0.7 | 1.1 | 0.6 | 0.5 | 0.5 |
2 | 2.0 | 1.5 | 1.0 | 0.6 | 0.5 | 0.4 |
3 | 2.4 | 1.7 | ________ | 0.6 | 0.7 | 0.7 |
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N,G排的数据改为0.5N.
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________;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
六、 解答题 (共4题;共59分)
31. (7分) 为安全起见,妈妈为小明买了一块浮板辅助练习游泳.妈妈认为浮板能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轻,小明认为妈妈的说法不对,科学的说法是因为浮板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为验证自己的说法,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1)
找一根轻质均匀木棍、细绳(质量忽略不计)和一块标有“净重115g”字样的新肥皂,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使木棍在________ 位置平衡,记下A、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OA=10cm,OB=40cm,则浮板的质量为 ________ kg.
(2)
把浮板压入装满水的桶中刚好浸没,用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收集溢出的水,用(1)所述方法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4.6kg,则浮板的体积为 m3,密度为 kg/m3;用刻度尺测肥皂的长、宽、厚,算出肥皂的密度为1.33×l03kg/m3.浮板在水中漂浮而肥皂在水中下沉,说明小明的说法是正确的.小明用此浮板游泳时浮板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________ N.
(3)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妈妈说原来用密度比水小的材料制成的物体才能漂浮在水上,这种说法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请举例说明________ .
32. (20分) (2016九下·建湖开学考)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重与摩擦阻力不计)匀速提升重力为60N的物体,在物体上升4m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300J,所用的时间为5s,求:
(1) 物体上升的速度;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提升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4) 动滑轮的重力.
33. (15分) (2017八下·重庆期中) 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 , 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g取10N/kg).求:
(1)
水对桶底的压强;
(2)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
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34. (17分) (2014·镇江) 如图是小强设计的一种汽车油量表装置,R1是粗细均匀的弧形滑动变阻器(两端黑点表示接线柱),金属滑片P做成一根可以绕O点转动的杠杆,另一端通过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轻杆和浮标相连,油量表是用量程为3V的电压表改装而成,要求它的示数随汽油液面的下降而减小,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I≥0.5A时,提示灯亮表示油量不足,电源电压U=6V,汽油密度ρ汽=0.7×103kg/m3 , 线圈电阻不计.
(1) 为达到上述要求,只需在图中加一根导线即可,请在图中用笔画线完成电路;
(2) 完成电路后,小强进行电路调试,已知当油箱加满时(汽油体积为V1),滑片P在A处,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为使此时油量表指针指在3V处,电阻箱R2应调至多大?
(3) 调试结束后,当汽油消耗至提示灯刚亮时,求此时R1的电功率;
(4) 某加油站在汽油中掺入一种与汽油能够相溶的有机物后进行销售(ρ有机物=0.97×103kg/m3),若将此种汽油加入该油箱,当油量表显示已满时,油箱内所加这种汽油的体积V2________V1(选填“>”、“<”或“=”),理由是________.
参
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 双选题 (共1题;共3分)
16-1、
三、 填空题 (共7题;共44分)
17-1、
18-1、
19-1、
19-2、
19-3、
20-1、
21-1、
21-2、
21-3、
22-1、
23-1、
四、 作图题 (共4题;共20分)
24-1、
25-1、
26-1、
27-1、
五、 实验题 (共3题;共15分)
28-1、
28-2、
28-3、
29-1、
29-2、
29-3、
29-4、
30-1、
30-2、
30-3、
六、 解答题 (共4题;共59分)
31-1、
31-2、
31-3、
32-1、
32-2、
32-3、
32-4、
33-1、
33-2、
33-3、
34-1、
34-2、
34-3、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