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6:00:25
文档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标准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0520205、00520209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学时:196学分:11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主要讲解化工生产中通用的物理操作过程,涉及化工生产中的流体输送、精馏、传热、吸收和干燥等单元操作,首次把学生带入化工生产领域真实和复杂的问题中,它的前续课程有《基础化学》、《化工制图与AutoCAD》等,后续课程有《化工生产技术》、《离子
推荐度:
导读《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0520205、00520209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学时:196学分:11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主要讲解化工生产中通用的物理操作过程,涉及化工生产中的流体输送、精馏、传热、吸收和干燥等单元操作,首次把学生带入化工生产领域真实和复杂的问题中,它的前续课程有《基础化学》、《化工制图与AutoCAD》等,后续课程有《化工生产技术》、《离子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0520205、00520209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学    时:196

学    分:11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第一部分 前言

1.课程性质与地位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主要讲解化工生产中通用的物理操作过程,涉及化工生产中的流体输送、精馏、传热、吸收和干燥等单元操作,首次把学生带入化工生产领域真实和复杂的问题中,它的前续课程有《基础化学》、《化工制图与AutoCAD》等,后续课程有《化工生产技术》、《离子膜法制碱工艺》、《聚氯乙烯生产技术》、《炼焦工艺》等,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备化工操作工和化工中控工工作岗位的能力,可取得 “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因而该课程的学习是化工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支撑。

2.课程的设计思路

课程本着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原则,依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调研,在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融入化工总控工职业标准,从当前学情分析结合教学对象,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序化课程内容,整合原来分散在《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化工仿真》、《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由易到难设计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寻找企业真实项目载体、并以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设计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对于每步工作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提炼教学方案;最终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理论突出应用,实践为重”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职业化。

针对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课程重难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在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的基础上,采用微课资源,引进角色转换轮岗操作法、以赛促教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分组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生活举例法、头脑风暴法、分类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原则,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探索构建时间灵活化、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考核体系,完成从知识、能力、职业素质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价,制定“量化评价”指标,构建合理的“评价”分值结构的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自信心。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典型单元操作过程原理;

(2)掌握典型化工设备的结构及其优、缺点;

(3)理解工艺参数的测量和调节方法;

(4)熟悉化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5)理解典型单元操作工艺流程;

(6)理解典型单元操作方法和一般步骤;

(7)掌握典型化工设备事故及异常现象处理方法;

(8)理解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等初步计算方法。

(9)掌握一般化工操作安全技术和防止职业病技术;

(10)了解化工节能和环保技术;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各典型单元操作化工生产现场摸清工艺路线,并画出工艺流程图;

(2)能进行各典型单元操作的开、停车操作;

(3)能进行各典型单元操作的工艺参数的调节、优化和控制;

(4)能够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初步选择各典型设备;

(5)能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特点制定典型设备的操作规程;

(6)能运用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处理单元操作中出现的常见故障,并进行典型设备的维护;

(7)能正确使用并简单维护常用化工仪表如:流量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 压力测量、液位测量仪表及自控仪表等;

(8)能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3.素质目标

(1)在制定工艺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建立工程技术观念,应用工程技术观念来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

(2)在集中汇报与点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互交流与沟通能力和总结与归纳能力;

(3)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安全、环保、节能意识;

(4)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谨慎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职业素养。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1.课时分配

序号课程单元学习内容参考学时
理论实践理实一体
1流体输送操作输送方式的选择4
管道的选择和布置4
输送机械类型的选择4
离心泵型号的选择4
离心泵仿真操作8
离心泵的使用、操作

 8
其它输送机械操作4
2传热操作认识化工传热过程2
选择换热器类型及流体流动空间2
换热器型号的选定

8
组建换热系统4
换热器的仿真操作8
换热器操作8
换热器故障分析与处理4
3精馏操作认识精馏操作2
精馏工艺条件的确定16
精馏仿真操作8
酒精精馏操作10

4吸收操作 

认识吸收操作

2
吸收工艺条件的确定6
吸收仿真操作8
吸收实训操作

8
5干燥操作认识干燥过程10
固体物料干燥设备的选择4
干燥介质性质的确定及测定

8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6
组建干燥系统4
干燥操作4
6其它单

元操作

沉降操作6
过滤操作6
萃取操作10
结晶操作2
膜分离操作4
合                  计

196
2.课程单元描述

课程单元一

流体输送操作课时数36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工生产现场摸清流体输送系统工艺路线,并画出工艺流程图;

能进行流体输送系统的正常开、停车操作;

能够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初步选择流体输送机械及其型号;

能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特点制定流体输送机械的操作规程;

能运用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处理流体输送操作中的常见故障;

能正确使用并简单维护常用化工仪表如:流量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液位测量仪表及自控仪表等;

在集中汇报与点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互交流与沟通能力和总结与归纳能力;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安全、环保、节能意识;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谨慎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职业素养。

学习内容工业上常见的流体输送方式;

流体输送系统的构成;

各类型流体输送设备构造、优缺点;

化工管子的选择及计算方法;

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方法;

离心泵的型号表示方法;

离心泵、压缩机的开、停车操作步骤及其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教学活动实施教师向学生展示工作项目:将氯碱生产一次精制盐水工段化盐用水(来自洗泥桶的淡盐水和蒸发工段的含碱熟盐水)输送到化盐桶,并以此项目的实际完成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步设计如下工作任务达到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掌握。分步工作任务为:输送方式的选择、管道的选择和布置、输送机械类型的选择、输送机械型号的选择、输送操作。教师引进微课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如下:(1)学生在老师讲授流体输送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任务驱动在老师引导下选出流体输送方式、输送机械类型及输送机械的型号完成工作任务单;(2)学生分组在参观实训现场的基础上进行管道的选择与布置组建流体输送系统并绘制工艺流程图;(3)学生个人在计算机上进行离心泵的开、停车仿真操作,并编制其开、停车操作规程;(4)学生分组按照离心泵、压缩机的开、停车操作规程在实训现场进行化盐用水的输送,调节工艺参数至正常状态并对操作中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及处理。

教学方法和建议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的基础上,引进角色转换轮岗操作法、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分组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生活举例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条件要求化工单元操作一体化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多媒体课件;离心泵、压缩机单元仿真软件。 

课程单元二

传热操作课时数36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工生产现场摸清换热系统工艺路线,并画出工艺流程图;

能进行换热器(换热系统)的正常开、停车操作;

能够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初步选择换热器及其型号;

能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特点制定换热器(换热系统)的操作规程;

能运用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处理传热操作中诸如管子振动、漏夜等常见故障并进行处理;

能正确使用并简单维护常用化工仪表如:流量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液位测量仪表及自控仪表等;

在集中汇报与点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互交流与沟通能力和总结与归纳能力;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安全、环保、节能意识;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谨慎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职业素养。

学习内容工业上常见的换热方式及热量传递方式;

加热剂与冷却剂;

换热系统的构成;

各类型化工传热设备构造、优缺点;

流体通道的选择原则;

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的意义;

热负荷、传热推动力、传热面积的计算方法;

传热系数经验值的选取方法;

列管换热器的型号表示方法;

换热器的开、停车操作步骤及其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换热器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教学活动实施教师向学生展示工作项目:将氯碱生产一次精制盐水工段化盐用水蒸汽加热到60℃,并以此项目的实际完成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步设计工作任务达到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掌握。分步工作任务为:选择换热器类型、选择流体通道、选择换热器型号、组建换热系统、换热操作。教师引进微课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如下:(1)学生在老师讲授化工传热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任务驱动在老师引导下选出换热器类型、选择流体流动空间并通过计算确定换热器型号,完成工作任务单;(2)学生分组在参观实训现场的基础上组建换热系统并绘制工艺流程图;(3)学生个人在计算机上进行换热器的开、停车仿真操作,并编制换热器的开、停车操作规程;(4)学生分组按照换热器的开、停车操作规程在实训现场进行化盐用水的加热,调节工艺参数至正常状态并对操作中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及处理。

教学方法和建议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的基础上,引进角色转换轮岗操作法、分层次教学、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分组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生活举例法、头脑风暴法、分类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条件要求化工单元操作一体化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多媒体课件;换热器单元仿真软件。
课程单元三精馏操作课时数36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工生产现场理顺精馏系统工艺路线,并画出工艺流程简图;

能进行精馏系统的冷态开车、运行以及正常停车操作;

能够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初步选择精馏及各动力设备的规格、型号;

能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特点制定精馏系统的操作规程;

能运用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处理精馏操作中诸如温度异常、液泛、塔压力波动等常见故障;

能正确使用并维护常用化工仪表如:流量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液位计和酒度仪等;

在集中汇报与点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互交流与沟通能力和总结与归纳能力;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安全、环保、节能意识;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谨慎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职业素养。

学习内容精馏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精馏流程及设备基本知识;

精馏理论基础——汽-液相平衡;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及操作线方程;

回流比与全回流的概念;

最小回流比的计算与最适宜回流比的确定;

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的计算;

回流比、操作温度、原料料量和位置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精馏的开、停车操作步骤及其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精馏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教学活动实施教师向学生展示工作项目:将酒精稀溶液从20%提浓到92%,并以此项目的实际完成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步设计如下工作任务达到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掌握。分步工作任务为:精馏工艺条件的确定、精馏操作。教师引进微课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如下:(1)通过教师多媒体讲解及实训现场参观操作学生学习精馏系统的构成,并制定酒精精馏方案;(2)通过教师多媒体讲解及学生分组自学讨论精馏工艺条件的确定相关理论知识学生根据生产任务确定酒精精馏操作的工艺条件:原料进料量与馏出液量、原料进料状态和操作回流比等;(3)学生个人在计算机上进行精馏的开、停车仿真操作,并编制精馏的开、停车操作规程;(4)学生分组按照精馏的开、停车操作规程在实训现场进行酒精精馏操作,调节工艺参数至正常状态并对操作中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及处理。

教学方法和建议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的基础上,引进角色转换轮岗操作法、以赛促教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分组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生活举例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条件要求化工单元操作一体化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多媒体课件;精馏单元仿真软件。
课程单元四吸收操作课时数24
学习目标能进行吸收解吸系统的冷态开车、运行以及正常停车操作;

能够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初步选择吸收塔、解吸塔及各动力设备的规格、型号;

能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特点制定吸收解吸系统的操作规程;

能运用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处理吸收解吸操作中诸如液封、液泛、气蚀等常见故障;

能正确使用并维护常用化工仪表如:流量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液位测量仪表及自控仪表和二氧化碳分析测定仪表等;

在集中汇报与点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互交流与沟通能力和总结与归纳能力;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安全、环保、节能意识;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谨慎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职业素养。

学习内容吸收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吸收流程及设备基本知识;

吸收理论基础——汽-液相平衡;

吸收速率及吸收传质系数的含义与计算;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及操作线方程;

最小液气比的计算与最适宜液气比的确定;

单元传质高度与单元传质数的计算;

吸收塔填料层高度及塔径的计算;

液气比、操作温度、填料类型和堆料方式对吸收操作的影响。

教学活动实施教师向学生展示工作项目:对某合成氨原料气进行净化,除去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原料气处理量为4m3/h(标况),二氧化碳含量为3%左右,要求废气二氧化碳含量≤0.2%。并以此项目的实际完成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步设计工作任务达到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掌握。分步工作任务为:吸收工艺条件的确定、吸收操作。教师引进微课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如下:(1)通过教师多媒体讲解及实训现场参观操作学生学习吸收系统的构成,并制定出二氧化碳净化方案;(2)通过教师多媒体讲解及学生分组自学讨论吸收工艺条件的确定相关理论知识学生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确定二氧化碳净化的工艺条件:吸收剂及填料塔高度;(3)学生个人在计算机上进行吸收的开、停车仿真操作,并编制吸收的开、停车操作规程;(4)学生分组按照吸收的开、停车操作规程在实训现场进行二氧化碳净化,调节工艺参数至正常状态并对操作中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及处理。

教学方法和建议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的基础上,引进角色转换轮岗操作法、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分组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生活举例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条件要求化工单元操作一体化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多媒体课件;吸收单元仿真软件。 

课程单元五干燥操作课时数  36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工生产现场摸清干燥系统工艺路线,并画出工艺流程图;

能进行干燥器(换热系统)的正常开、停车操作;

能够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初步选择干燥器;

能根据工艺要求选定干燥介质并进行其性质的确定;

能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特点制定干燥(换热系统)的操作规程;

能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进行估算空气消耗量、水分蒸发量、产品产量及确定干燥设备尺寸,并对干燥系统进行性能评价;

能运用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处理干燥操作中的常见故障;

能正确使用并简单维护常用化工仪表如:流量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液位测量仪表及自控仪表等;

在集中汇报与点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互交流与沟通能力和总结与归纳能力;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安全、环保、节能意识;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谨慎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职业素养。

学习内容干燥系统的构成;

各类型干燥器的结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合;

干燥介质的性质及其确定方法;

湿空气性质关联式和湿度图及其应用;

水分蒸发量、空气消耗量、干燥产品流量计算公式;

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概念;

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临界含水量的含义。

教学活动实施教师向学生展示工作项目:在年产3.0万吨的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将聚氯乙烯树脂颗粒从湿含量为3%(湿基)用干燥器干燥到湿含量为0.2%(湿基),并以此项目的实际完成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步设计工作任务达到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掌握。具体工作任务如下:选择干燥器类型、干燥操作条件的确定、组建干燥系统、干燥操作。教师引进微课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如下:(1)在教师讲解干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任务驱动完成干燥设备的选择及干燥操作条件的确定(干燥介质温度、流量及原料消耗量);(2)学生分组在参观实训现场的基础上组建干燥系统并绘制工艺流程图;(3)学生分组进行聚氯乙烯树脂颗粒的干燥操作,调节工艺参数至正常状态并对操作中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及处理,拟定干燥操作规程。 

教学方法和建议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的基础上,引进角色转换轮岗操作法、分层次教学、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分组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生活举例法、头脑风暴法、分类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条件要求化工单元操作一体化实训室;多媒体课件。
课程单元六其他单元操作课时数28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工生产现场摸清沉降、过滤、萃取、结晶、膜分离系统工艺路线,并画出工艺流程图;

能进行萃取塔的正常开、停车操作;

能够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初步选择沉降设备、过滤设备、萃取设备和结晶设备;

能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特点制定沉降、过滤、萃取和结晶、膜分离系统的操作规程;

能正确使用并简单维护常用化工仪表如:流量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液位测量仪表及自控仪表等;

在集中汇报与点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互交流与沟通能力和总结与归纳能力;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安全、环保、节能意识;

在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谨慎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职业素养。

学习内容沉降、过滤、萃取、结晶和膜分离系统的构成;

各类型沉降设备、过滤设备、萃取设备和结晶设备的结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合;

板框过滤机的组装;

萃取系统的开、停车操作步骤及其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萃取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教学活动实施教师向学生展示工作项目:将氯碱生产中盐水进行一次精制,并以此项目的实际完成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步完成如下工作任务达到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掌握:(1)通过教师多媒体讲解及实训现场参观操作,学生学习沉降、过滤等系统的构成,组建盐水一次精制系统;(2)通过教师多媒体讲解及学生分组自学讨论沉降设备、过滤设备的选定相关理论知识给盐水精制系统选定合适的精制设备;(3)学生分组按照板框过滤机的组装方法进行板框过滤机的组装。

教学方法和建议在实训教学、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引进角色转换轮岗操作法、分组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生活举例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条件要求化工单元操作一体化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多媒体课件;萃取单元仿真软件。
第四部分 课程考核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考核将过程性评价(50%)与终结性评价(50%)相结合。

1.过程性考核方式及说明

过程性评价重点突出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团队合作意识,节能、安全、环保意识,沟通汇报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及个人学习态度与能力(课堂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等);将评价指标、评价主体多元化,制定了“量化评价”指标构建合理的“评价”分值结构。

表一  第二学期过程性考核标准

序号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成绩比例(%)

1流体输送操作考勤(依据考勤表记录)、课堂参与度、工作任务单的完成质量与汇报情况、离心泵仿真操作、压缩机仿真操作、离心泵开、停车操作规程、流体输送系统的现场认知及流体输送系统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流体输送实训操作。

50
2传热操作考勤(依据考勤表记录)、课堂参与度、工作任务单的完成质量与汇报情况、列管换热器仿真操作、换热器开停车操作规程、换热系统实训操作及换热系统的现场认知及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50
合        计

100
表二  第三学期过程性考核标准

序号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成绩比例(%)

3精馏操作考勤(依据考勤表记录)、课堂参与度、工作任务单的完成质量与汇报情况、包括精馏系统的现场认知及工艺流程图的绘制、精馏仿真操作、精馏开、停车操作规程、精馏实训操作(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精馏实操考核标准引入其中以学生技能比武的形式呈现)。

33
4吸收操作考勤(依据考勤表记录)、课堂参与度、工作任务单的完成质量与汇报情况、包括吸收-解吸系统的现场认知及工艺流程图的绘制、吸收-解吸仿真操作、吸收-解吸开、停车操作规程、吸收-解吸实训操作。

33
5干燥操作考勤(依据考勤表记录)、课堂参与度、工作任务单的完成质量与汇报情况、干燥器开停车操作规程、干燥器实训操作及干燥系统的现场认知及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34
合        计

100
表三 第四学期过程性考核标准

序号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成绩比例(%)

1分离单元操作考勤(依据考勤表记录)、课堂参与度、工作任务单的完成质量与汇报情况(包括过滤、沉降、膜分离、萃取分离、结晶分离)、萃取系统的现场认知及工艺流程图的绘制、萃取仿真操作、萃取开、停车操作规程、萃取实训操作。

100
合        计

100
注:仿真考核以系统生成成绩为准。

附过程性考核中的相关考核表示例:

表4-1  单元操作各系统的现场认知任务完成情况考核评分表

      项目号____      班组号___      姓名_____

序号考核内容评分标准
权重90-10080-70-7960-69《59

单项成绩
1态度15%出勤;积极组织并参与出勤;积极参与出勤;参与请假;

参与

旷课;基本不参与
2工艺流程认知与现场操作能力50%对各单元操作系统工艺流程掌握准确,挂牌正确

对各单元操作系统工艺流程掌握基本准确,挂牌个别错误

对各单元操作系统工艺流程掌握模糊,挂牌一半错误

对各单元操作系统工艺流程掌握模糊,挂牌一半以上错误

没有掌握各单元操作系统工艺流程图,不会挂牌

4知识的运用能力20%能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基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知道所学知识,基本能解决问题知道所学知识,但解决不了问题没有掌握所学知识,解决不了问题
6安全意识

团队合作意识,遵守纪律

15%能渗透到学习、训练环节能较好地在学习、训练环节中体现基本能体现在学习、训练环节安全、环保、清洁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安全、环保、清洁意识薄弱,团队精神不强
合计总分
表4-2  工艺流程图的绘制任务完成情况考核评分表

项目号__________ 班组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序号考核内容评分标准
权重90-10080-70-7960-69《59

单项成绩
1绘制流程图的态5%
2流程图中主要设备完整10%
3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相对大小正确10%
4设备相对位置表示正确10%
5设备名称、代号标识正确10%
6物流方向标注正确10%
7物料线绘制规范正确10%
8控制点及主要仪表标注正确15%
9图面整体布局合理10%

10图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10%

合计总分
表4-3 任务单完成质量考核评分表(以传热操作任务单为例)

项目号__________ 班组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序号考核内容评分标准
权重90-10080-70-7960-69《59

单项成绩
1态度5%出勤;积极组织并参与出勤;积极参与出勤;参与请假;

参与

旷课;基本不参与
2任务单质量25%准确;条理清晰;版面清楚基本准确;版面清楚基本准确;准确率低;版面清楚准确率低;版面不清楚
3分析问题的能力10%准确;思路清晰准确基本准确;分析到基本内容分析错误
4化工资料、手册的查阅能力10%能迅速准确查到所需资料与数据能准确查到所需资料与数据基本能查到所需资料与数据能查阅简单资料不能查资料
5换热器的参数确定计算能力20%
6换热器的选型能力20%
7团队合作意识,遵守纪律10%能渗透到学习、训练环节能较好地在学习、训练环节中体现基本能体现在学习、训练环节团队合作意识薄弱无团队合作精神
合计总分80
表4-4流体输送操作考核评分表之一(离心泵并联)

班级                 小组序号              组长                日期            

项目配分及评分标准配分得分
开车前准备

(20分)

1.检查电源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检查1#高位槽液位不高于10cm

3.检查1#低位槽液位不低于1/3

2
4.挂牌,检查所有阀门(每个2分,扣完为止)

18
开车

(30分)

1.开低位槽出口阀

3
2.开转子流量计后阀

3
3.开1#高位槽进口阀

3
4.开A离心泵的进口阀

3
5.开B离心泵的进口阀

3
6.启动A泵

3
7.启动B泵

3
8.开A离心泵的出口阀

3
9.开B离心泵的出口阀

3
开转子流量计前阀3
正常操作

(12分)

1.缓缓调节转子流量计,使流量维持在给定值 

6
2.使1#高位槽的液位维持在给定 (正负1cm之内不扣分,超过1cm扣2分,扣完为止)

6
停车

(32分)

1.关转子流量计前阀

2
2.关A离心泵的出口阀

2
3.关B离心泵的出口阀

2
4.停A泵电机

2
5.停B泵电机

2
6.关1#低位槽出口阀

2
7.关其他阀门(漏1个扣2分,扣完为止)

26
文明操作

(6分)

正确使用劳保用品;正确使用操作工具;安全操作;保持操作现场干净整齐6
表4-5换热器实训操作过程考核评分表

班级                 小组序号              组长                日期            

项目要求与完成情况分值评分标准及说明得分
检查水电汽电源:检查电柜总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打开电柜仪表电源-仪表显示正常;

5操作并说明每项1分

水源:检查蒸汽发生器、反应釜、冷却水储罐中的液位是否合适
反应釜的开车:开启蒸汽生器放空阀-电动蒸汽发生器开启按钮-当蒸汽发生器放空阀有白雾冒出关闭蒸汽发生器放空阀-点动后开搅拌-开反应釜进气球阀-给反应釜中的冷水加热到指定温度

注:蒸汽发生器的出口压力控制在8kPa

10操作步骤错、漏一处扣2分,直到扣完为止

装置选择根据工作任务单要求,摸清工艺流程,将流程中需要开启的阀门进行挂牌明示,组成工作管路。15挂牌有错误一项扣除2分,扣完为止。

开车开冷水系统:开冷水储槽出口阀-离心泵前阀-点动后并启动泵-离心泵出口-流量计计前阀(调节流量)-流量计计后阀-列管换热器管程进口阀(根据工作任务单上的要求进行逆并流、串并联的选择)-出口阀 -冷却水储槽上方回流阀;

25操作步骤错、漏一处扣2分,直到扣完为止

先热水系统后开冷水操作系统开车分值为0分。

开热水系统:开反应釜放空阀-反应釜底阀-泵前阀-启动泵(先点动再启动泵)-泵后阀-流量计计前阀(调节流量)-流量计后阀-列管换热器壳程进口阀-出口阀-反应釜物料回流阀。

记录数据待冷热流体换热稳定后记录以下数据:

冷流体进口温度()

冷流体出口温度()

热流体进口温度()

热流体出口温度()

冷流体流量()

热流体流量()

10数据记录错扣2分,不准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

停车反应釜停车:电动停搅拌-关闭反应釜蒸汽进汽阀-关闭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阀-点动关闭蒸汽发生器

25操作步骤每错、漏一步扣2除分,直到扣完为止;

先关热水系统后关冷水系统,顺序相反扣除10分;

关热水系统:关流量计计前阀-流量计计后阀-离心泵出口阀-关离心泵-离心泵前阀-换热器进口阀-出口阀-热水系统其它阀门;

关冷水系统:关流量计计前阀-流量计计后阀-离心泵出口阀-关离心泵-离心泵前阀-关换热器进口阀--出口阀-关闭冷水系统其它阀门;

清理现场同组同学相互协作,保持操作现场干净整洁,表现突出者可酌情加分10
表4-6 精馏操作过程考核评价表

班级                 小组序号              组长                日期            

考核项目

评分项评分规则分值
技术指标工艺指标合理性(单点式记分)进料

温度

进料温度与进料板温度差不超过指定范围,超出范围持续一定时间系统将自动扣分10
再沸器液位再沸器液位需要维持稳定在指定范围,超出范围持续一定时间系统将自动扣分
塔顶压力塔顶压力需控制在指定范围,超出范围持续一定时间系统将自动扣分
塔压差塔压差需控制在指定范围,超出范围持续一定时间系统将自动扣分
调节系统稳定的时间(非线性记分)以选手按下“考核开始”键作为起始信号,终止信号由电脑根据

操作者的实际塔顶温度经自动判断。然后由系统设定的扣分标准进行自动记分

5
产品浓度评分(非线性记分)GC测定产品罐中最终产品浓度,按系统设定的扣分标准进行自动记分

20
产量评分(线性记分)电子称称量产品产量,按系统设定的扣分标准进行自动记分15
原料损耗量(非线性记分)读取原料贮槽液位,计算原料消耗量,并输入到计算机中,按系统设定的扣分标准

进行自动记分

10
电耗评分(主要考核单位产品的电耗量)(非线性记分)读取装置用电总量,并输入到计算机中,按系统设定的扣分标准

进行自动记分

5
水耗评分(主要考核单位产品的水耗量)(非线性记分)读取装置用水总量,并输入到计算机中,按系统设定的扣分标准

进行自动记分

5

开车准备(5分)

1裁判长宣布考核开始。检查总电源、仪表盘电源,查看电压表、温度显示

、实时监控仪(0.5分)

20
2检查并确定工艺流程中各阀门状态(见阀门状态表),调整至准备开车状态挂牌标识(每错一个阀门0.5分,共1分,扣完为止)

③记录电表初始度数(0.5分),记录DCS操作界面原料罐液位(0.5分),

填入工艺记录卡

④检查并清空回流罐、产品罐中积液(0.5分)

⑤查有无供水(0.5分),并记录水表初始值(0.5分),填入工艺记录卡

3规范操作进料泵(离心泵)(0.5分);将原料加入再沸器至合适液位(0.5分),

4点击评分表中的“确认”、“清零”、“复位”键并至“复位”键变成绿色后,

5切换至DCS控制界面并点击“考核开始”

开车操作(6分)

①启动精馏塔再沸器加热系统,升温(1分)

②开启冷却水上水总阀(0.5分)及精馏塔顶冷凝器冷却水进口阀(0.5分),

调节冷却水流量(0.5分)

③规范操作采出泵(齿轮泵)(0.5分),并通过回流转子流量计进行全回流操作(0.5分)

④控制回流罐液位及回流量,控制系统稳定性(评分系统自动扣分),必要时可取样分析,

但操作过程中气相色谱测试累计不得超过3次。

⑤适时打开系统放空,排放不凝性气体,并维持塔顶压力稳定(0.5分)

⑥选择合适的进料位置(在DCS操作面板上选择后,开启相应的进料阀门,过程中不得更改进料位置)(1分),进料流量≤100L/h。开启进料后5分钟内TICA712(预热器出口温度)必须超过75℃,同时须防止预热器过压操作)(1分)

正常运行(2分)

①规范操作回流泵(齿轮泵)(0.5分),经塔顶产品罐冷却器,将塔顶馏出液冷却至50℃以下后收集塔顶产品(0.5分)

②启动塔釜残液冷却器(0.5分),将塔釜残液冷却至60℃以下后,收集塔釜残液(0.5分)

正常停车(10分钟内完成,未完成步骤扣除相应分数。共7分)

①精馏操作考核90分钟完毕,停进料泵(离心泵)(0.5分),关闭相应管线上阀门(0.5分)

②规范停止预热器加热及再沸器电加热(0.5分)

③及时点击DCS操作界面的“考核结束”,停回流泵(齿轮泵)(0.5分)

④将塔顶馏出液送入产品槽(0.5分),停馏出液冷凝水,停采出泵(齿轮泵)(0.5分)

⑤停止塔釜残液采出(0.5分),塔釜冷凝水(0.5分),关闭上水阀、回水阀,并正确记录水表读数(0.5分)、电表读数(0.5分)

⑥各阀门恢复初始开车前的状态(错一处扣0.5分,共1分,扣完为止)

⑦记录DCS操作面板原料储罐液位(0.5分),收集并称量产品罐中馏出液(0.5分),取样交裁判计时结束。气相色谱分析最终产品含量,本次分析不计入过程分析次数。

文明操作文明操作,礼貌待人①穿戴符合安全生产(0.5分)与文明操作要求(0.5分)

10
②保持现场环境整齐、清洁、有序(1分)

③正确操作设备、使用工具(1分)

④文明礼貌,服从裁判,尊重工作人员(1分)

⑤记录及时(每10分钟记录一次)、完整、规范、真实、准确,否则发现一次扣1分,共6分,扣完为止

⑥记录结果弄虚作假扣全部文明操作分10分

安全生产如发生人为的操作安全事故(如再沸器现场液位低于5cm)/预热器干烧(预热器上方视镜无液体+现场温度计超过80℃+预热器正在加热+无进料)、设备人为损坏、操作不当导致的严重泄漏,伤人等情况),作弊以获得高产量,扣除全部操作分30分

2.期末考核方式及说明

终结性考核主要采用笔试的形式,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理论题库引入,重点考核实践指导型理论知识,注重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表四 第二学期理论考核标准

序号考核的知识点及要求成绩比例(%)

1掌握常见的流体输送方式及流体输送系统的构成;能够进行流体流动过程中各种阻力的计算;能够根据生产条件进行离心泵的相关计算,并选定离心泵。50
2掌握换热系统的构成;掌握各类型换热设备的结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合;掌握换热器传热面积、传热系数及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会对换热器常见故障进行处理。50
合     计

100
表五 第三学期理论考核标准

序号考核的知识点及要求成绩比例(%)

1理解精馏理论基础—汽-液相平衡;会进行精馏塔的物料衡算及操作线方程的确定;理解精馏塔正常操作的影响因素,会进行回流比的计算;会对精馏操作中的常见故障进行处理。

34
2理解吸收理论基础——汽-液相平衡,会进行相关计算;会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条件进行液气比和吸收剂用量的确定;理解吸收操作的影响因素;会对吸收操作中的常见故障进行处理。

33
3掌握各类型干燥器的结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理解湿空气各性质参数的含义,会读湿度图确定湿空气的性质参数;会进行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水分蒸发量的计算、空气消耗量的计算及干燥产品产量的计算)。34
合     计

100
表六 第四学期理论考核标准

序号考核的知识点及要求成绩比例(%)

1理解萃取操作的原理及萃取过程;掌握过滤操作的分类;理解沉降分离原理及过程;掌握萃取、结晶、沉降、过滤的主要设备及各自的结构特点。100
合     计

100
第五部分 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

1.使用教材

(1)《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主编 徐素鹏,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2010年8月第一版;

2.参考书

(1)《流体输送与非均相分离技术》,主编 刘承先 张裕萍,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2)《传质分离技术》,主编 张裕萍,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3)《传热应用技术》,主编 薛叙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4)《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主编 李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3.其它教学资源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网站、智慧课堂。

第六部分 编制说明

制定人:徐素鹏 马科友

审核人:马科友

批准人:马春玉

编制系部:冶金化工系

编制日期:2018.2.20

文档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标准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0520205、00520209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学时:196学分:11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主要讲解化工生产中通用的物理操作过程,涉及化工生产中的流体输送、精馏、传热、吸收和干燥等单元操作,首次把学生带入化工生产领域真实和复杂的问题中,它的前续课程有《基础化学》、《化工制图与AutoCAD》等,后续课程有《化工生产技术》、《离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