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在DLP背投大屏幕市场有两种不同维护方式的产品,一种是前维护方式,一种为后维护方式,其中以后维护方式占主导地位(占据90%以上的DLP背投大屏幕市场)。
顾名思义,后维护方式是在大屏幕后方进行维护,后维护方式结构简单,工艺成熟,安装时需要在大屏幕后方预留一定的空间(一般为60~80公分)做维修通道使用,维修通道同时也为大屏幕散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前维护方式是在大屏幕前方进行维护,三菱在2004年的Infocomm展会上推出了前维护式背投箱体单元,50英寸的背投箱体采用前维护方式可厚度仅为30公分左右。目前,日本三菱也是唯一具有此项技术的生产厂家。
前维护方式采用的是屏幕弹开装置,屏幕一端固定在箱体上,另外三面弹开,维修人员从前方进行维护,该项技术既要考虑到屏幕和箱体之间固定件的强度、固定工艺(安全,保证屏幕不会脱落),同时还要考虑到受力(屏幕的重量占整个投影箱体单元的50%以上)以及整个投影单元的重心平衡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拼缝的影响,目前三菱的前维护产品占整个背投单元产量的1/10不到,且所有前维护背投单元的销售市场有95%以上是日本本土和欧洲,中国地区采用三菱前维护的用户凤毛麟角,目前三菱前维护方式比较安全的拼接规模在2-3行的拼接规模。从价格方面来讲,真正的前维护背投箱体单元是后维护背投箱体单元价格的2倍以上(同尺寸相比)。同时,由于前维护的抽拉式维护方式,要求屏幕直接的拼缝就必须较大,根本无法达到后维护背投箱体单元的小于0.5毫米的物理拼缝,在屏幕的整体美观性上存在一定的影响。
国内很多大屏幕生产厂家现在纷纷推出自己的前维护产品,其实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前维护,无论是从幕片的生产工艺还是箱体的机械构造上,国内均无此项能力,一般都只适合与做2层箱体结构,上面一层的光机倒置挂装,下面一层的光机正向上投安装。同样,国外比较有名的几家大屏幕生产厂商(如Barco、Christie等)也均无此项能力来生产前维护背投产品。
我司采用的前端维护显示单元方式,箱体结构(见下图所示):
(光机放置结构剖面图)
对于客户而言,如果空间充足的话,建议还是使用后维护背投产品,这样无论是对散热还是对维护都非常的有利,如果空间有限,可以考虑日本三菱原厂生产的前维护背投单元,不过预算就可能是原来的两倍。国内所涌现的一批前维护背投产品并非真正品质的前维护产品,撇开拼缝、平整度等不谈,单从安全性角度考虑也建议客户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