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 学年第 二 学期2008级
《 模式识别 》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
1.模式类:具有( )的模式的集合。
2.模式识别是一种智能活动,包括两个过程, (1)分析过程:确定用于划分模式类的特征及其表达方法; (2) ( ):依据待识别对象的特征,将其判属于某一个模式类。
3.当元素和多个集合具有从属关系时,既可以任选一类进行判决,也可以( )
4.特征一般有两种表达方法: (1)将特征表达为数值; (2)将特征表达为( )。
5.特征提取是指采用( )实现由模式测量空间向特征空间的转变。
6.分类器设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训练确定判决规则,使按此类判决规则分类时,( )最低。
7.分类决策:在特征空间中对( )进行分类。
8.设g(x)=WX=0决定一个决策界面,当g(x)为线性时,这个决策界面便是一个超平面H,并有以下性质:W与H正交; 向量x到超平面H的正交投影与g(x)值成( )。
9.线性多类判别: 若每两个模式类间可用判别平面分开, 在这种情况下,M类有( )个判别函数,存在有不确定区域。
10.当取(0-1)损失函数时, 最小风险贝叶斯判决准则等价于( )判决准则。
11.正态分布Bayes决策:各各类协方差相等, 如果M类先验概率相等。 判别函数等价于( )距离,决策面可由( )函数决定。
12.聚类/集群:用事先不知样本的类别,而利用样本的先验知识来构造分类器属( )学习。
13.神经网络的特性及能力主要取决于网络拓扑结构及( )。
14.BP算法的学习过程由结果正向传播和( )传播组成。
二、简答(2题,共14分)
1.简述结构模式识别方法(7分)
2. 说明基于距离的和基于概率的可分性判据适用性(7分)
三、分类计算(3题,共36分)
1.对一批蔬菜进行检测,若农药超标定为属ω1类,正常者属ω2类。统计资料表明农药超标的概率为0.006。设有一种诊断农药超标的实验,其结果有阳性反应和阴性反应之分,化验结果是一维离散模式特征。统计资料表明:农药超标蔬菜有阳性反应的概率为0.96,正常蔬菜有阳性反应的概率为0.011。若采用最小错误概率Bayes决策,请问有阳性反应的蔬菜是否农药超标?若考虑风险条件λ11=0, λ12=1, λ21=8,λ22=0, 请问有阳性反应的蔬菜是否农药超标? 再把拒绝判决考虑在内,λ31=0.5, λ32=0.5,请给出你的判别。(12分)
2. 已知有两个数据集,分别为ω1=(x1,x2)={( 2,2),(1,-1) }; ω2=(x1,x2) ={(-2,-2),(-1,1) }
设初始权值W1=(1,1,1), ρk=1,试用感知器固定增量法求判别函数,画出决策面。(12分)
3.已知样本:
样本序号 | x1 | x2 | x3 | x4 | x5 | x6 |
特征x1 | 0 | 1 | 2 | 3 | 4 | 3 |
特征x2 | 1 | 0 | 1 | 1 | 2 | 3 |
四、编程(12分)
对一幅河流图像,希望把河流部分划分出来,可以采用以下法: 在该图像中分别在河流部分与非河流部分画出一个窗口,把在这两个窗口中的像素数据作为训练集,用线性判别方法求得分类器参数,再用该分类器对整幅图进行分类。试用你熟悉的编程语言针对你所选的线性判别方法编写分类器程序。
五、设计(8分)
设计绘制一个可通过数字图像识别几何符号(□,△,○)的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