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商业银行会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18:46
文档

商业银行会计

第二章单位交存现金借:库存现金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存款户单位支取现金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存款户贷:库存现金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例2-1】某客户2006年7月31日存入10000元定活两便存款,若客户2007年3月10日全额支取。支取日,银行确定的半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1.%。假设银行制定的定活两便存款计息规则如
推荐度:
导读第二章单位交存现金借:库存现金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存款户单位支取现金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存款户贷:库存现金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例2-1】某客户2006年7月31日存入10000元定活两便存款,若客户2007年3月10日全额支取。支取日,银行确定的半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1.%。假设银行制定的定活两便存款计息规则如
第二章 

单位交存现金

借:库存现金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存款户

单位支取现金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存款户

  贷:库存现金

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

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例2-1】某客户2006年7月31日存入10 000元定活两便存款,若客户2007年3月10日全额支取。支取日,银行确定的半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1.%。

假设银行制定的定活两便存款计息规则如下:定活两便存款存期半年以上(含半年),不满一年的,整个存期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半年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

利息计算选择公式“应付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应付利息=10 000×7×1.%÷12×60%+10 000×9×1.%÷360×60%

=66.15+2.835=68.99(元)

利息计算选择公式“应付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应付利息=10 000×222×1.%÷360×60%=69.93(元)

【例2-2】某客户2006年2月28日存入定期整存整取六个月10 000元,假定利率为1.%,到期日为2006年8月28日,支取日为2006年11月1日。假定2006年11月1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为0.72%。

原定存期选择公式“应付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逾期部分按活期储蓄存款计息。利息计算如下:

应付利息=10 000×6×1.%÷12+10 000×65×0.72%÷360=107.5(元)

原定存期选择公式“应付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逾期部分按活期储蓄存款计息,利息计算如下:

应付利息=10 000×181×1.%÷360+10 000×65×0.72%÷360=108.03(元)

按权责发生制计提利息时,应按定期存款利率档次逐笔分别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的金额制作借、贷方记账凭证,办理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单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户

  贷:应付利息——单位定期存款利息户

单位定期存款到期时,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利息数制作“利息清单”一式三联,一联加盖公章后交存款单位,其余两联代借、贷方记账凭证办理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利息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存款户

零存整取

式中,S代表终值,即本利和;A代表年金,即每次存入的金额;i代表利率;n代表计息期数。终值减去本金就是应付利息。

如果不计复利,到期利随本清,且没有漏存,可以采用月数和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

如果不计复利,到期利随本清,但是有一次漏存,也可以采用月数和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

假如第六次漏存,式中“第几次漏存的序数”就是6。

取款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个人定期存款——整存零取××户

  贷:库存现金

抵债资产确认的入账价值低于贷款本息的部分,作为贷款损失处理。其会计分录为: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逾期贷款——××借款人逾期贷款户

应收利息

抵债资产处置时,如果取得的处置收入大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存款人户

  贷:抵债资产——××抵债资产

营业外收入——处置抵债资产净收益

贴现利息=汇票金额×贴现天数×日贴现率

实付贴现金额=汇票金额-贴现利息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收回

【例2-3】朱十八本月初向银行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所购商品房价款100 000元,首付30%,按揭率70%,贷款年利率5.184%,期限1年,每月月末等额偿还一次。每月还本付息计算如表2-1所示。

表2-1个人住房贷款还本付息计算表单位:元

表2.1         个人住房贷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金额单位:元

每月还款额偿还利息偿还本金贷款余额利率
   70,000.00 0.00432 
5,998.43 302.40 5,696.03 ,303.97 0.00432 
5,998.43 277.79 5,720. 58,583.33 0.00432 
5,998.43 253.08 5,745.35 52,837.98 0.00432 
5,998.43 228.26 5,770.17 47,067.81 0.00432 
5,998.43 203.33 5,795.10 41,272.72 0.00432 
5,998.43 178.30 5,820.13 35,452.58 0.00432 
5,998.43 153.16 5,845.27 29,607.31 0.00432 
5,998.43 127.90 5,870.53 23,736.78 0.00432 
5,998.43 102.54 5,5. 17,840.90 0.00432 
10 5,998.43 77.07 5,921.36 11,919.54 0.00432 
11 5,998.43 51.49 5,946.94 5,972.60 0.00432 
12 5,998.43 25.83 5,972.60 0.00 0.00432 
合计71,981.16 1,981.16 70,000.00   

商业银行应根据借款合同每月从借款人存款账户扣收,并填制有关扣款、还本和还息凭证等,第一次还本、还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个人活期存款——朱十八5 998.43

  贷: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朱十八5 696.03

利息收入——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收入302.40

正常类,1%;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属资产)

例题:1.储户张华明2000年4月22日存入定期2年的储蓄存款1 000元,于2002年4月22日支取。存入时2年期存款利率为2.43%,1年期存款利率为2.25%,支取时活期储蓄存款月利率为0.72‰。作相关会计分录。

1.应付利息=1 000×0.0243=24.3(元)

扣除利息所得税=24.3×20%=4.86(元)

实付利息=24.3-4.86=19.44(元)

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个人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户24.3

  贷:应付利息19.44

其他应付款——利息税4.86

借:吸收存款——个人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储户1 000

应付利息19.44

2.李某2006年5月初向银行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所购商品房价款100 000元,首付30%,按揭率70%,贷款年利率5.184%,期限1年,每月月末等额偿还一次。计算李某每月还本付息的数额。

2.A=70 000÷1-(1+0.432%)-12〖〗0.432%=599 843(元)

3.某商业银行支行上年年底贷款损失准备金账户余额为932 400元,本年5月份报经批准,核销美华大酒店(贷款户账户125011)因火灾损失巨大,且获保险赔偿后,仍不能归还的非应计贷款126 000元,应收利息8 560元由坏账准备核销。年末该行贷款余额1.32亿元,年末按规定提取贷款损失准备。

(1)核销呆账损失和坏账损失。

(2)提取贷款呆账准备。

3.(1)核销呆账损失和坏账损失:

借:贷款呆账准备126 000.00

  贷:商业企业贷款——美华大酒店逾期贷款户126 000.00

借:坏账准备8 560.00

  贷:应收利息——应收美华大酒店利息户8 560.00

(2)提取贷款呆账准备:

132 000 000×1%-(932 400-126 000)=513 600(元)

借:其他营业支出——呆账准备金户513 600.00

  贷:贷款呆账准备513 600.00

4.人民银行某行营业部2004年4月20日受理工商银行某支行提交的再贴现凭证和所附银行承兑汇票,汇票出票日为1月26日,期限为6个月,金额为800 000元,经审查后同意办理再贴现,假设再贴现月利率为5.1‰,当即计算再贴现利息并转账。

  贷:库存现金1 019.44

    

4.再贴现息=800 000×97×5.1‰÷30=13 192(元)

实付再贴现额=800 000-13 192=786 808(元)

借:再贴现——工商银行再贴现户80 000.00

  贷:工商银行准备金存款786 808.00

利息收入——再贴现利息收入户13 192.00

第三章

1支票:收款人在本银行系统的其他支行开户,属于通存通兑情况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出票人户

  贷:清算资金往来——通存通兑资金清算户

持票人、出票人不在同一银行系统开户的处理

借:存放银行款项(或分行辖内往来)

  贷:其他应付款——待清算户

借:其他应付款——待清算户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出票人户

2银行本票:的付款

借:存放银行款项

  贷: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持票人户

3汇票:代理兑付银行汇票

持票人在代理付款行开立账户

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持票人户(或其他有关科目)

持票人未在代理付款行开户

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吸收存款——应解汇款——持票人户

“应解汇款”账户只付不收,付完清户,不计付利息

汇票结清

汇票有多余款

借:吸收存款——银行汇票

  贷:清算资金往来

吸收存款——××活期存款——申请人户(或其他有关科目)

银行承兑:

按票面金额向出票人收取0.5‰的手续费。收取手续费的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出票人户

  贷: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承兑申请人向银行交存保证金时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出票人户

  贷:存入保证金——出票人专户

承兑银行到期收取汇票款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出票人户

存入保证金——出票人户

  贷:吸收存款——应解汇款——出票人户

.承兑银行支付汇票款

借:吸收存款——应解汇款——出票人户

  贷:清算资金往来

例题:1.开户甲单位于4月20日来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汇票金额为200 000元,票据到期日为8月16日,贴现率为4.2%,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1.借: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户200 000

  贷:活期存款——甲197 246.67

利息收入2 753.33

2.收到省外系统内某行寄来贷方报单与汇兑凭证第三联、第四联,汇款金额120 000元,用途为采购款与旅差费,收款人为徐明,当日发出取款通知,收款人于次日来行要求全额转汇另一省会城市系统内某行。

2.汇出行:借:清算资金往来120 000.00

  贷:吸收存款——应解汇款——徐明户120 000.00

汇入行:借:吸收存款——应解汇款——徐明户120 000.00

  贷:清算资金往来120 000.00

3.某行收到陶瓷厂(账号221009)提交委托收款凭证和即将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一份,金额260 000元,审查无误后,当日将委托收款凭证与银行承兑汇票一并寄往异省系统内某行,承兑申请人为该行开户单位丽山宾馆(账号248006),承兑按时向承兑申请人收款并划出款项,陶瓷厂开户行及时收到划回款项并收账。

3.丽山宾馆开户行:

借:吸收存款——丽山宾馆户260 000.00

  贷:吸收存款——应解汇款——丽山宾馆户260 000.00

借:吸收存款——应解汇款——丽山宾馆户260 000.00

  贷:资金清算往来260 000.00

陶瓷厂开户行:

借:清算资金往来260 000.00

  贷:吸收存款——陶瓷厂260 000.00

4.承兑申请人为本行开户的东山宾馆(账号248052)的银行承兑汇票一份,面额69 000元,6月8日到期,向承兑申请人收款,6月10日收到持票人开户行(省外系统内某行)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和到期汇票,于6月11日划款。写出6月8日和11日的会计分录。

4.借:吸收存款——东山宾馆户69 000.00

  贷:吸收存款——应解汇款——东山宾馆户69 000.00

借:吸收存款——应解汇款——东山宾馆户69 000.00

  贷:资金清算往来69 000.00

第五章

再贴现利息=再贴现汇票面额×再贴现天数×再贴现月利率÷30

再贴现实付金额=再贴现票面金额-再贴现利息

借:存放银行款项

利息支出——再贴现利息支出

  贷:向银行借款——再贴现

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

汇出地银行属于双设机构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汇款人户

  贷:同业存放——××银行户(属负债)

汇出地银行属于单设机构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

  贷:清算资金往来——辖内往来

异地汇入行

借:清算资金往来——辖内往来

  贷:其他应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清算资金往来——辖内往来(或同业存放、存放银行款项)

同业拆借:

拆出行

借:拆出资金

  贷:存放银行款项

拆入行

借:存放银行款项

  贷:拆入资金

转贴现:

申请银行

借:贴现负债

  贷:存放银行款项

受理银行

借:存放银行款项

  贷:贴现资产

例题:

1.某商业银行因资金周转发生困难,4月5日将未到期的商业银行贴现票据2 500 000元向银行申请再贴现,商业贴现票据到期日为8月1日,月贴现率为2.7‰,办理再贴现手续。8月1日银行向商业银行收回再贴现票款。根据上述资料写出有关会计分录。

1.人民银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再贴现——××银行再贴现户2 500 000

  贷:××银行存款2 473 450

业务收入——再贴现利息收入26 550

某商业银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银行款项2 473 450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26 550

  贷:向银行借款——再贴现借款户2 500 000

8月1日人民银行向某商业银行收回再贴现票款,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2 500 000

  贷:再贴现——××银行再贴现户2 500 000

某商业银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向银行借款——再贴现借款户2 500 000

  贷:存放银行款项2 500 000

2. 4月3日工商银行向人民银行申请季节性贷款250 000元,期限2个月,经审查同意办理;6月3日到期时办理贷款归还手续;月利率4.8‰,假设利息随本金一并归还。根据上述资料作相关会计分录。

2.贷款发放时,人民银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工商银行贷款——季节性贷款250 000

  贷:工商银行准备金存款250 000

工商银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银行款项250 000

  贷:向银行贷款——季节性贷款250 000

归还贷款本息时,人民银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工商银行准备金存款252 400

  贷:工商银行贷款——季节性贷款250 000

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利息收入户2 400

工商银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向银行借款——季节性贷款户250 000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银行往来支出户2 400

  贷:存放银行款项252 400

第六章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不确认为投资收益。

【例6-2】甲银行于2006年3月10日购入乙公司股票,实际支付价款为302万元,其中,2万元为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06年4月10日,乙公司分派现金股利,甲银行收到上述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2万元。甲银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2006年3月10日投资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3 000 000

应收股利20 000

  贷:吸收存款3 020 000

2006年4月10日,甲银行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20 000

  贷:应收股利20 000

【例6-3】例6-2中,假定2006年1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5年度现金股利,甲银行可获得现金股利1万元。乙公司于2006年2月1日分派现金股利。

甲银行应于收到通知时记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10 000

  贷:投资收益10 000

甲银行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10 000

  贷:应收股利1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例6-4】2006年2月5日,甲银行购入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为5 550万元,其中,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为50万元(乙公司实际分派现金股利为2006年3月10日)。甲银行于2006年2月10日将上述股票全部出售,出售所得价款6 000万元。甲银行购买和出售该股票的会计处理如下:

甲银行购入乙公司股票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55 000 000

应收股利500 000

  贷:吸收存款55 500 000

出售短期股票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 000-(5 500+50)=450(万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60 000 000

  贷:投资收益4 500 000

应收股利5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55 000 000

【例6-5】甲银行以固定资产对乙公司投资,投出资产的账面原价为8 500 000元,已提折旧50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另外,以货币资金支付固定资产清理费用20 000元。甲银行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8 500 000-500 000+20 000=8 020 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8 000 000

累计折旧500 000

  贷:固定资产8 5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20 000

  贷:吸收存款2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乙公司8 02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8 020 000

银行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如果按税法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缴纳有关税费的,则应缴纳的相关税费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例6-6】甲银行2006年5月1日以500万元货币资金投资于乙公司,占乙公司注册资本的30%。投资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 000万元(含甲银行投资的 500万元)。甲银行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甲银行向乙公司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500(万元)

甲银行投资时应享有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2 000×30%=600(万元)

股权投资差额=600-500=100(万元)

这100万元股权投资差额在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应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乙公司5 000 000

  贷:吸收存款5 00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乙公司1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股权投资差额1 000 000

【例6-7】2006年2月3日,甲银行与丙公司签订股权投资协议,协议规定,由甲银行向丙公司投资,并拥有丙公司注册资本10%的股份,初始投资成本为800万元。甲银行按成本法核算该项投资。2006年3月5日,丙公司宣告分派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甲银行可分得现金股利5万元。丙公司于2006年4月5日分派现金股利。    甲银行初始投资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丙公司8 000 000

  贷:吸收存款8 000 000

甲银行于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5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丙公司50 000

冲减后初始投资成本为795万元。

甲银行收到现金股利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50 000

  贷:应收股利50 000

【例6-8】甲银行2006年4月1日购入C公司股份50 000股,每股价格12.12元,另支付相关税费3 200元,甲银行购入C公司股份占C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3%,并准备长期持有。C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80 000元,2007年2月2日C公司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每股0.2元。甲银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计算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成交价+税费

=50 000×12.12+3 200

=609 200(元)

购入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609 200

  贷:吸收存款609 200

C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计算银行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及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下:

银行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80 000×3%×9/12=1 8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50 000×0.2-1 800=8 200(元)

根据计算的结果,甲银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50 000×0.2)10 000

  贷:投资收益——C公司1 800

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8 200

(四)投资年度以后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例6-9】甲银行2005年1月1日以货币资金购入C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投资成本为110 000元。C公司于2005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4年度的现金股利100 000元。假设C公司2005年1月1日的股东权益合计为1 200 000元,其中股本为1 000 000元,未分配利润为200 000元;2005年实现净利润400 000元;2006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 000元。甲银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2005年1月1日投资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110 000

  贷:吸收存款(或存放银行款项)110 000

2005年5月2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1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10 000

2006年5月1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其会计分录为: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00 000×10%=30 000(元)

借:应收股利30 000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30 000

【例6-10】甲银行于2006年4月1日以480 000元货币资金投资B公司普通股,占B公司普通股的20%,并对B公司有重大影响,甲银行按权益法核算对B公司的投资。B公司2006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如表6-2所示。

表6.2    2006年B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日期项目金额(元)
2006年1月1日

股    本

900 000
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

100 000
盈余公积400 000
未分配利润100 000
3月20日

分派现金股利100 000
12月31日

全年净利润400 000
其中:1-3月份净利润

100 000
2006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

1 800 000
甲银行会计处理如下:

投资时B公司所有者权益

=900 000+100 000+400 000+100 000-100 000+100 000

=1 500 000(元)

甲银行应享有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1 500 000×20%=300 000(元)

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B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480 000-300 000=180 000(元)

(三)投资单位在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时的处理

【例6-11】甲银行2005年1月5日以土地使用权向H公司投资,假定不考虑费用及相关税费,并假定未计提减值准备。土地使用权原始价值900 000元,账面价值900 000元。

甲银行的投资占H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70%,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H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相等。2005年H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550 000元;2006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50 000元;2006年H公司全年净亏损2 100 000元;2007年H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850 000元。

根据资料,甲银行投资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H公司900 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900 000

2005年12月31日,H公司实现净利润,甲银行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并确认为投资收益。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H公司(550 000×70%)385 000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385 000

2005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H公司”科目的账面余额

=900 000+385 000=1 285 000(元)

2006年宣告分派股利,甲银行按应得的现金股利,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H公司(350 000×70%)245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H公司245 000

宣告分派股利后“长期股权投资——H公司”科目的账面余额

=1 285 000-245 000=1 040 000(元)

2006年12月31日,由于H公司全年发生净亏损2 100 000元,甲银行按持股比例计算应承担的亏损额为1 470 000元(2 100 000×70%),但因“长期股权投资——H公司”的账面价值为1 040 000元,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只能减记至零为限,因此,当期只能减少“长期股权投资——H公司”账面价值的金额为1 040 000元,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为430 000元(1 470 000-1 040 000),该部分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应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其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损失1 04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H公司1 040 000

2006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H公司”科目的账面价值为零。

2007年12月31日,因H公司实现净利润850 000元,按持股比例计算甲银行可享有595 000元(850 000×70%),按规定可享有的投资收益首先应当减去以前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430 000元,差额部分165 000元(595 000-430 000),才可恢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H公司165 000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165 000

【例6-12】2006年4月1日,甲银行以支付密码专利权向乙公司投资,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1 2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双方协议确定,甲银行投入乙公司的专利权按1 100万元作价,作为资本入账,甲银行拥有乙公司30%的股份,并具有重大影响。假定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相等,即不形成股权投资差额;乙公司2006年度累计实现净利润750万元,其中,1~3月份实现净利润150万元。甲银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2006年4月1日,甲银行以其专利权向乙公司投资,视为非货币性交易,按投出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由于甲银行拥有乙公司30%的股份,并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乙公司的投资。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乙公司11 000 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 000 000

  贷:无形资产12 000 000

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甲银行应按乙公司实现的净损益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但由于甲银行是于2006年4月1日投资的,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不应由甲银行享有,而只能按投资后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并作会计分录如下:

甲银行应享有乙公司净利润并确认为投资收益=(750-150)×30%=18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乙公司1 800 000

  贷:投资收益1 800 000

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损益的份额,如果会计年度内投资(持股)比例未发生变动,应在年度终了时,按年度终了时的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如果会计年度内投资(持股)比例发生变动,应分别按年初持股比例和年末持股比例分段计算所持股份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如果无法得到被投资单位投资前和投资后所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数额的,可根据投资持有时间加权平均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

【例6-13】甲银行对B企业的投资占B企业注册资本的70%。2005年12月B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B企业2006年12月出售该设备,所得出售收入6万元。假设甲银行和B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B企业历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均为500万元,除了此项接受捐赠设备需进行纳税调整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B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应纳所得税=200 000×33%=66 000(元)

B企业接受捐赠所形成的资本公积=200 000-66 000=134 000(元)

2005年甲银行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B企业

(134 000×70%)93 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93 800

2006年B企业出售该项设备时,甲银行不需要作账务处理。

【例6-14】甲银行持有乙公司50%的股份,甲银行对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 000万元。2006年度,乙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溢价发行股票,致使甲银行持有乙公司股份降为20%,乙公司发行股票后,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5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4 000万元。

甲银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甲银行降低持股比例后应享有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

=9 000×20%=1 800(万元)

甲银行应享有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与甲银行对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差额

=1 800-1 000=8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乙公司8 000 000

  贷:投资收益8 000 000

【例6-15】甲银行2004年拥有B公司股权的65%。2006年B公司发现2005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计9 000 000元未作为费用计入损益,其累计影响净利润的数额为6 030 000元。甲银行按净利润的15%调整了盈余公积(10%的法定盈余公积和5%的法定公益金),未作其他分配。甲银行与B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相同。

甲银行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 030 000×65%)3 919 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3 919 5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 919 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 919 500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391 950

——法定公益金195 9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87 925

【例6-16】甲银行2005年对乙公司投资,占乙公司注册资本的20%。乙公司的其他股份分别由其他四个企业平均持有。甲银行按权益法核算对乙公司的投资,至2006年12月31日,甲银行对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200万元,损益调整100万元。2007年1月5日,乙公司的某一股东——A企业收购了除甲银行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对乙公司的股份,同时以160万元收购了甲银行对乙公司投资的50%。自此,A企业持有乙公司90%的股份,并控制乙公司。甲银行持有乙公司10%的股份,并失去影响力。为此,甲银行改按成本法核算。2007年3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甲银行可获得现金股利30万元。

甲银行出售10%股权时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或存放银行款项)1 6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乙公司1 000 000

——损益调整——乙公司500 000

投资收益100 000

甲银行出售部分股权后投资的账面价值=3 000 000-1 500 000=1 500 000 (元)

甲银行新的投资成本为15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100万元,损益调整50万元。

2007年3月1日,乙公司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甲银行可获得现金股利30万元,由于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属于甲银行采用成本法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该部分分配额已计入甲银行对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因此,甲银行应作为冲减投资账面价值处理。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3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乙公司300 000

【例6-17】甲银行于2006年1月1日以520 000元购入B公司股票,占B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10%,另支付2 000元相关税费等,甲银行采用成本法核算。2006年5月2日B公司宣告分派2005年度的股利,每股分派0.1元的现金股利,甲银行可以获得40 000元的现金股利。2007年1月5日甲银行再以1 800 000元购入B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25%,另支付9 000元相关税费。至此持股比例达35%,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如果2006年1月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 500 000元,2006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400 000元,甲银行可以分得40 000元现金股利。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40 000元。甲银行和B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

2006年1月1日甲银行投资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522 000

  贷:吸收存款(或存放银行款项)522 000

2006年宣告分派2005年的股利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4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40 000

2007年1月5日甲银行再次投资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转换时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成本),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为482 000元(522 000-40 000),大于45万元(450×10% )。

2006年应确认投资收益40 000元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40 000

  贷:投资收益40 000

2007年追加投资后该按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B公司482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482 000

2007年追加投资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B公司(1 800 000+9 000)1 809 000

  贷:吸收存款1 809 000

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482 000+1 809 000=2 291 000(元)

2007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400 000×35%=140 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140 000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140 000

例题:1.某商业银行一支行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编制各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1)7月31日,按面值购进新发行的东方公司债券50 000元,另以交易金额的2‰支付佣金,款项以转账支票支付。债券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

(2)8月31日,收到本行持有飞鹅公司面值80 000元债券一年期的利息2 000元,存入本行存款户。查该债券是去年11月购进,账面价值为80 500元。

(3)11月30日,出售7月31日购进面值50 000元的新东方公司债券,按52 000元成交,另按交易金额的2‰支付佣金,出售净收入存入本行存款户。

1.(1)购进东方公司债券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短期投资——债券投资50 100

  贷:银行存款50 100

(2)收到飞鹅公司利息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2 000

  贷:短期投资——债券投资2 000

(3)出售东方公司债券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51 6

  贷:短期投资——债券投资50 100

投资收益1 796

2.某商业银行一支行发生下列有关的经济业务:

(1)6月30日,购进长城公司股票100 000股,每股加4.20元。签发转账支票支付股票款项,并按交易金额的1‰支付佣金,1‰交纳印花税。

(2)12月31日,长城公司的利润表中显示的净利润100 000元。

(3)第二年4月5日,长城公司宣告每股发放现金股利0.12元。

要求:A.若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占长城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写出会计分录(第2笔业务除外)。B.若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占长城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并能对长城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投资后长城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 800 000元,每股分派现金股利为0.21元。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编制会计分录。

2. A.成本法核算

(1)6月30日,购进长城公司股票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成本420 840

  贷:银行存款420 840

(2)第二年4月5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长城公司12 000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6 000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成本6 000

B.权益法核算

(1)6月30日,购进长城公司股票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成本360 000

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60 840

  贷:银行存款420 840

(2)12月31日,实现净利润,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2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利收入20 000

(3)发放现金股利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长城公司21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21 000

文档

商业银行会计

第二章单位交存现金借:库存现金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存款户单位支取现金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存款户贷:库存现金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例2-1】某客户2006年7月31日存入10000元定活两便存款,若客户2007年3月10日全额支取。支取日,银行确定的半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1.%。假设银行制定的定活两便存款计息规则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