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试题
命题:张新明 审题:董咏梅 张书堂 贺炜 2011-11-26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011年11月25日,张女士花了268元人民币买了一件上衣,这268元人民币在本质上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一般等价物 D.价值符号
2. 一只在伦敦郊区民宅被发现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天价拍卖成交。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该瓷瓶能卖到天价是因为
A.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B.价值决定价格
C.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D.它的买卖不受价值规律的影响
3. 石油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同美元的持续贬值直接相关。现以每桶100美元为基准,如果美元继续贬值达20%,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石油生产国要想保持石油产品原有的价值,就必须将石油价格调整至每桶A.90美元 B.110美元 C.120美元 D.125美元4.为管理通胀预期,防止全面通胀,2011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这意味着已经实施了两年多的适度宽松的货币退出。下列属于管理通胀预期的有效货币是
①补贴困难群体 ②控制信贷规模 ③减少财政赤字 ④稳步提高利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1年春节过后,我国华南地区“用工荒”再度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是,中西部地区这次也加入了“农民工抢夺战”。内地同沿海的“农民工抢夺战”
①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②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③说明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的弊端 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 大学生小陈2010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9月份到某国有控股公司工作,每月领取一份工资。他还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获得了股息收入。这表明,决定小陈收入的分配方式有
①按劳分配 ②按需分配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按技术要素分配
A.①②④ B.①③ C.① D.③
7. 价格变动通常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商品销售的总收益(总收益=数量×价格)。下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A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A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 和各级加大对农业投入的财政资金①是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 ②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③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④反映了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2011年11月9日,国家证实,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据调查,两企业涉嫌的垄断行为主要有价格歧视、未能充分实现互联互通等。如果事实成立,两家通讯业巨头将面临数亿元至数十亿元罚款。这是中国反垄断法2008年生效以来国家第一次启动涉及大型央企的反垄断案。回答10-11题
10.行业过度垄断会给消费者利益带来巨大伤害,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样构成实质性垄断的大企业进行处罚和调查,这将
①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互联网普及率
③动摇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有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11.国家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到有关举报后,启动了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的调查,两家通讯业巨头可能面临数亿元至数十亿元罚款。这表明
①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国家的宏观
③市场调节应以国家宏观为基础
④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宏观的主要手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
12.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之所以要重视对哲学的学习,因为它是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 B.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
A.正确地揭示了世界观和方的关系 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C.提出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理论 D.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15. 2011年10月21日总理在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就如何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提高竞争能力水平,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与各国交换了意见。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哲学依据是
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 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D.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16.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这表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真理在实践中总是要不断地被否定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 2011年5月2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上述观点与下列名言的寓意最贴近的是
A.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B.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C.天下所以服者,常生于不偏 D.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18. 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怎么办?卫生部2011年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这启示我们要坚持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C.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9. 下列古语、成语与有关哲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
②吐故纳新,革故鼎新——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是伟大民主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成功成才仍有重要的启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
①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②必须依赖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③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④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 2011年,我国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哲学依据是
①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 某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以下素材,若分别按公民权利和义务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①网友质疑杭州飙车案70码的车速 ②一些村民积极向机关提供线索,为顺利抓获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创造了条件③“80后”女大学生全票当选唐山市乐亭县某村村委会主任④在流感病毒向全球扩散的背景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通过QQ群发提出倡议,建议留学生推迟回国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B.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D.②③为一类,①④为一类
23. 我国实行民主听证会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民主与专政是根本对立的
C.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特点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4.为增强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去年的10月份商务部、财政部在上海、青岛等10个城市建设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2011年11月9日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等,这体现了国家机构: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能
③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④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 2011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实施一周年。《侵权责任法》将网络责任主体界定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侵权的主体,言论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度”,就要承担侵权责任。因此,作为网民
①在虚拟空间里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言论 ②要敢于行使权利
③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④要加强网络的监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必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会认为要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全会要求各个部门应密切配合,根据现实国情和各地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
(1)有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只要按规划做就好了,不必考虑老百姓的需求”。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2分)
(2)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哪些?(6分)
27.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恢复了党的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个人迷信、“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把人们从晚年错误、从“文化大”的极左错误中出来,从而为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等一系列新、新主张、新思想、新办法的提出,打开了通道,提供了思想空间和条件。
辨析:实践是客观的,真理是主观的,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
(14分)
28. 在“关注食品安全”的主题学习活动中,某中学五名学生围绕“学校及周边食品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课题,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微博搜集资讯,与别人分享讨论一些信息和观点。
微博调查
同学们在微博调查中发现以下现象:
问卷内容 | 统计结果 | ||
你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添加剂说明吗? | 每次都看 | 偶尔看看 | 一般不看 |
11.8% | 35.1% | 53.1% | |
你会用购买零食的钱用于捐赠救助吗? | 会 | 有时会 | 不会 |
36.7% | 21.2 | 42.1% | |
你会选购发泡塑料餐盒装的食品吗? | 会 | 有时会 | 不会 |
52.1% | 43.4% | 4.5% |
议政建言
同学们还了解到,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流通、市场、消费者,管理学校食品安全的职能部门有十多个,但问题食品“不归我管”之声时常耳闻。
(2)为了破解食品安全问题“谁来管、怎么管”的难题,该探究小组商议决定通过微博给地方建言献策。请你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建议。(8分)
淮北一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政治答题卷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名姓
号学
级 班
(2)
27.
28(1)
(2)
参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C | D | C | C | B | A | C | B | B | D | A | C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D | C | A | C | A | D | B | B | B | D | A | D |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⑤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任意三点结合分析得6分)
27答:(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具有客观性。题中认为“实践是客观的”有一定的合理性。(4分)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其内容是客观的,是对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属于认识范畴。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因此,不能说“真理是主观的”。(4分)
(3)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标准大讨论,明确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题中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是错误的(6分)。
28.(1)①倡议一:要树立质量意识。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消费者应关注商品质量。
②倡议二: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在利国、利他人的地方。
③倡议三: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应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④倡议四: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⑤倡议五: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信誉和形象是无形资产,才能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⑥倡议六:国家要加强宏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答出任意5点得10分)
(2)①职能部门应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努力建设便民利民的服务型。(2分)②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方法。(2分)③应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审慎用权,民主决策。(2分)④应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