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天津科技大学微生物重点笔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21:15
文档

天津科技大学微生物重点笔记

微生物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细菌学、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及其贡献;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真细菌和蓝细菌之间的差别;原核生物的六大类:三菌三体;第二章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比较1、形态特征、大小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2、细胞结构(酵母菌、霉菌重点把握,细胞器水平)相区别之处细菌细胞结构:细胞壁的组成、结构、G+和G-细胞壁的区别(重点)。G染色重点掌握,G染色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G+菌-------溶菌酶常见菌的G分类(大肠杆菌、枯燥芽孢杆菌等);及其染色结果。细胞壁缺陷的几类细胞,以及在生
推荐度:
导读微生物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细菌学、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及其贡献;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真细菌和蓝细菌之间的差别;原核生物的六大类:三菌三体;第二章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比较1、形态特征、大小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2、细胞结构(酵母菌、霉菌重点把握,细胞器水平)相区别之处细菌细胞结构:细胞壁的组成、结构、G+和G-细胞壁的区别(重点)。G染色重点掌握,G染色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G+菌-------溶菌酶常见菌的G分类(大肠杆菌、枯燥芽孢杆菌等);及其染色结果。细胞壁缺陷的几类细胞,以及在生
微生物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细菌学、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及其贡献;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真细菌和蓝细菌之间的差别;原核生物的六大类:三菌三体;

第二章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比较

1、形态特征、大小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胞结构(酵母菌、霉菌重点把握,细胞器水平)相区别之处

细菌细胞结构:

细胞壁的组成、结构、G+和G-细胞壁的区别(重点)。G染色重点掌握,G染色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G+菌-------溶菌酶

常见菌的G分类(大肠杆菌、枯燥芽孢杆菌等);及其染色结果。

细胞壁缺陷的几类细胞,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重点)

3、细菌的外部结构:荚膜(成分、染色方法)、鞭毛(观察方法:拴菌、穿刺)

芽孢(抗逆性强、抗热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筛选方法:80度水浴芽孢的结构

芽孢染色:孔雀绿;G染色(结果不染色)

细菌(100*10)、酵母菌(40*10)、霉菌(10*10或40*10)的观察方法。

4、繁殖方式:

细菌:二放线菌(产生抗生素):产生无性孢子、菌丝断裂

酵母:有性-----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

无性-----芽殖;裂殖;产生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霉菌:有性-----担子菌(担子)

无性-----根霉(孢子囊孢子)、毛霉(孢子囊孢子)、青霉(分生孢子)、曲霉(分生孢子)

酵母:单倍-----八孢裂殖酵母

双倍-----路德类酵母

单、双倍-----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的生活史(重点)

5、菌落特征(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区别)

6、典型工业用菌,拉丁名,功能:

枯草芽孢、E.coli、酿酒酵母、乳酸菌、黑曲霉、黑根霉、桔青霉、总状毛霉、犁头霉

补充:

抗生素------链霉菌属;

霉菌菌丝的种类与构造;

菌丝体功能及特化形式(菌核、厚垣孢子);

三体的差别;

蓝细菌-----异形胞------功能(固氮)

第三章病毒

噬菌体:即原核生物的病毒,包括噬细菌体、噬放线菌体和噬蓝细菌体等。

病毒:特性

培养、纯化的方法--------------双层平板法

典型病毒形态特征、结构:动物病毒(球形、卵圆形、砖形)

植物病毒(杆形、丝状)

细菌病毒(蝌蚪状)

化学组成:蛋白质、核酸

亚病毒:类病毒(只含RNA一种成分)

拟病毒(类类病毒、RNA或DNA)

阮病毒(蛋白质)

阮病毒致病机理:蛋白质的构象变化

噬菌体的复制周期/过程: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

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溶原性)

病毒的滴度(效价)

一步生长实验

第四章

1、六大类营养要素的功能、添加方式(供给方式)、多功能营养物的概念

六大类营养要素:N、C、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2、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各种培养基的概念及其分类

3、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区别及代表菌株

4、单纯扩散、促进运输、主动运输、基团移位的概念及区别

5、选择、鉴别培养基的原理及应用

伊红--美兰(EMB)-------重点复习

第五章

1、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三种产能方式:有氧、无氧、发酵(主要从概念上掌握)。

发酵(厌氧发酵)注意看一下

2、乙醇、乳酸、甘油发酵(途径(一步))、丙酮丁醇发酵、混合酸发酵、丁二醇发酵。

这些要求不高,知道即可。基本是后面的知识点性质的题目。

3、酵母菌工程

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ED途径)

知识点:

EMP途径(糖酵解途径)以葡萄糖为底物与人类生产实践关系来看,他与乙醇、乳酸、甘油、丙酮和丁醇的发酵生产关系密切。

由EMP途径中丙酮酸出发的发酵菌有:由大肠杆菌进行的混合酸发酵;由产气肠杆菌等进行的2,3-丁二醇发酵。

运动发酵单胞菌可通过ED途径将丙酮酸脱羧成乙醛,乙醛又可以进一步被NADH2还原为乙醇。

V.P.实验就是利用E.aerogenes(产气肠杆菌)能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因其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氧化成二乙酰,若用胍基的精氨酸与二乙酰反应,就可以产生特征性的红色反应(V.P.阳性),而与E.aerogenes近缘的E.coli呈V.P.阴性,故极易区别两菌。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和控制

1、微生物的生长测定法法:

1.1计数法:

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法总菌数(先染色,后镜检,可计活菌数)

间接计数:倾注法、涂布法(厌氧菌的菌落计数法—亨盖特滚管培养法)

膜过滤法:

比浊法(细菌):OD值比色越高,菌数越多。

1.2质量法(霉菌、放线菌):菌丝的湿重、干重、蛋白质含量、DNA含量

1.3生理指标法

2、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定义)

四个时期:延迟期:特点、缩短措施

指数期:特点、操作

稳定期:大量合成的产物

衰亡期:代谢物

四个时期的特点及对生产的指导意义、绘生长曲线(OD值)。

生长速率常数(R),代时(G),繁殖代数(n)

公式和概念要知道即可,不用计算。

3、同步培养方法(机械筛选法、条件控制法)

恒浊、恒化培养的原理、控制方法和应用。(重点)

4、温度、PH、水活度、氧气、辐射、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5、消毒、灭菌、防腐、化疗的概念。

灭菌: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加热法

防腐:常用的防腐剂和消毒剂以及各自的用法

化疗:两类化学治疗剂是抗代谢和抗生素,注意其定义、机理和生产中的应用。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三个经典实验(名称牢记)证明了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2、质粒的结构、特性、主要类型和检测方法。

3、基因突变的类型、机制(自发、诱发)。

常用的诱变剂:物理:UV

化学:

诱变剂的诱变原理。

AMES的具体原理和操作。(重点)

4、微生物诱变育种的过程:出发菌株、菌悬液的制备、诱变剂的选择和处理方法、中间培养、变异株的分离和筛选(抗代谢物结构类似物突变株、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筛选方法(重点)。

遗传育种部分重点看看。

5、微生物的代谢

酶活性的调节种类

代谢在发酵中的应用:高丝氨酸缺陷型生产赖氨酸。(重点)

概念:野生型、营养缺陷型、原养型、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补充培养基筛选营养缺陷型的方法和意义。

转化(方法)、转导、接合、有性杂交、准性生殖、原生质体融合。

感受态细胞的定义。

酶代谢调节:调节酶合成量的诱导阻遏机制

调节现有酶催化活力的反馈抑制机制

6、菌种衰退、复壮、保藏-----------此部分重点

菌种衰退的原因

菌种复壮及防止退化的方法

常用的菌种保藏的手段(低温、缺氧、干燥)

美国ATCC常用的保藏方法: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保藏法。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此部分比重较轻)

1、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最主要的来源是土壤。

2、互生、共生、拮抗、寄生的概念和典型代表。

3、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原理。

活性污泥的概念

第九章微生物的分类

1、分类单元、命名法

重要和常用的微生物学名。(见了认识)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传统分类学、现代分类学)、分类方法。

常用的几个微生物分类系统。

伯杰氏手册(英国)的分类标准是细菌生理生化实验。

2、三域系统(细菌域、古生菌域、真核生物域)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1、概念:单克隆抗体、类毒素、外毒素、内毒素、抗原、抗体、血清学反应、补体。

2、抗原、抗体的一般特性。

3、抗原、抗体的反应类型和应用。

补充实验:

设计从土壤中筛选一株高产蛋白酶的短小芽孢杆菌?

分析:1、细菌:培养基(肉汤)、培养温度

2、芽孢:水浴,高温处理筛选芽孢

3、蛋白酶:酪素(透明圈)

4、高产:比值法、诱变提产,诱变方法:物理、化学、基因工程

5、样品的来源:取样要有代表性(依据目的性)

解答:1、取样

2、准备培养基、稀释(10倍)

3、80度水浴加热筛选芽孢

4、稀释

5、涂布平板获得单个菌落(划线法)

6、产透明圈大的菌落,转移至斜面培养基

7、G染色鉴定是否含有芽孢,是否是杆菌8、通过生理生化实验进一步鉴定是否为短小芽孢杆菌(16sRNA)

9、摇瓶,测定产量(u/ml)

10、紫外线诱变

11、初筛(透明圈法)

12、复发酵,复筛

13、保藏

其他实验部分:(这部分知识基本都以知道即可,考试涉及的很少)

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培养方法、观察方法(液体:菌环、菌岛、菌蒲)、接种方法。

酵母菌出芽率测定中,出芽率、死亡率、大小(镜台测微尺、物体测微尺),以及什么是芽体。

假丝酵母培养方法。

真假菌丝的概念。

载片培养。

产气肠菌和大肠杆菌鉴别实验,四种方法:1、吲哚2、甲基红3、柠檬酸盐4、V.P.实验。

大肠菌群检测程序。

菌种保藏。

文档

天津科技大学微生物重点笔记

微生物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细菌学、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及其贡献;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真细菌和蓝细菌之间的差别;原核生物的六大类:三菌三体;第二章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比较1、形态特征、大小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2、细胞结构(酵母菌、霉菌重点把握,细胞器水平)相区别之处细菌细胞结构:细胞壁的组成、结构、G+和G-细胞壁的区别(重点)。G染色重点掌握,G染色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G+菌-------溶菌酶常见菌的G分类(大肠杆菌、枯燥芽孢杆菌等);及其染色结果。细胞壁缺陷的几类细胞,以及在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