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镇中学 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方法。
2.能触类旁通的解决其他气体的制备、收集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实验室制备、收集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复习,加深对实验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知识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和综合能力得到整合和升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整理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方法,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 以身边的物品“矿泉水瓶”贯穿课堂的始终,引领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创新人人可行;同时培养学生因陋就简、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3.通过相关习题的检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备、收集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方法 ;制取装置的创新。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整合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具准备
试管、锥形瓶、烧杯、长颈漏斗、分液漏斗、集气瓶、带导管双孔橡皮塞、带导管单孔橡皮塞、水槽、酒精灯、注射器、矿泉水瓶、气球、塑料袋、自制装置、铁架台、相关药品等
四、活动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设计意图 |
【实验引入】 矿泉水瓶吹气球 【板书】:常见气体的制取 | 学生静听, 预知待学习内容 | 情境引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比一比】:提供药品:A组(1-3小组)任意挑选制氧气所需要的药品;B组(4-6小组)任意挑选制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药品 【师问】挑选正确吗?若不正确,怎么选才正确?若正确,能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吗(全写,2人板演)? 【板书】:一、反应原理: 【师问】告诉大家,你们组还剩余什么药品?(答)为什么不选它们(齐答)?
【动动手】提供仪器(教师预设):A组(1-3小组)根据氧气反应原理组装发生装置;B组(4-6小组)根据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组装发生装置(师指导) 【板书】: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我来总结】都是制氧气,发生装置相同吗?制氧气这套装置能制二氧化碳吗?制二氧化碳这套装置能制氧气吗?你知道选择发生装置的要(考虑因素)吗? (固固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我来分析】这两个装置优点在哪儿?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如果只有碳酸钠和稀盐酸,而没有碳酸钙,能用它们吗? 【我来尝试】提供可控发生装置,学生上台实践(开关),说出优点?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设计两套无开关的可控装置;介绍一套自制可控装置;引导用矿泉水瓶创新可控装置。 【想一想】开始制备气体时应该怎样?怎样检查这些发生装置的气密性?(选有代表性的2套) 【我会选择】选择收集装置应该考虑什么问题(考虑因素)? 【板书】: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想想看】生活中的物品能收集气体吗?(展示) 【知识拓展】“万能瓶” 用途 【连连看】请各组同学给发生装置配上收集装置,请学生回答选择的依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的步骤和原因?如何验满两种气体) 【拓展】你连接是发现还有哪种收集方法没有用得上?可以收集什么气体?氢气还有其他收集方法吗?反应原理(板演)?发生装置选哪类呢? 【练一练】硫化氢相关习题 【拓展延伸】综合题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再学习,你获得哪些新认识,将你的体会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 【作业】今天作业 | 学生分组活动自由选择药品组合 学生互评 学生板演 学生分析回答 | 通过药品的挑选,互相评价,书写化学方程式,“逼”学生回忆或查找制取两种气体的相关知识,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引导学生回忆不选其它药品的原因 |
学生分组组装发生装置 学生分析回答 学生分析讨论 学生选择 学生实践思考 动手操作 学生思考分析后回答并实践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分析回答 学生回答、板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 讨论交流, 分享成果 学生课后完成 | 通过装置的组装,引出制取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通过分析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巩固气备装置应该考虑的因素及注意点 预设障碍,引学生去认识改进发生装置 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可控发生装置的理解,进而能创新出新装置 加深对典型发生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印象 通过收集装置比较分析,进一步知道选择要求 拓宽学生视野 为后面综合装置作铺垫 通过对气取装置的连接,进一步巩固气体收集装置应该考虑的因素及重点步骤知识 自然过渡到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复习
巩固复习知识,拓展尾气处理方法 让学生了解这节课复习知识在中考中的地位
让学生对这节课复习知识有个整体感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