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建设单位 | |||
工程编号 | 监理单位 | |||
交底部位 | 施工单位 | |||
交底人签字 | 交底日期 | |||
分部分项工程 | 屋面刚性层 | 接收人签字 | ||
交底内容: 1、材料要求; ①水泥:宜用标号不低于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要求无结块。 ②砂:宜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 ③石子:应采用级配良好的坚硬碎石或卵石,粒径一般为5~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 ④钢筋:宜采用φb4冷拔低碳钢丝,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 ⑤外加剂:所用外加剂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 ⑥嵌缝油膏:常用聚氯乙烯胶泥和建筑防水沥青油膏,其质量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⑦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混凝土强度为C20细石砼,严格按配合比要求配制C20细石砼。 2、主要机具:漆桶、计量设备、混凝土搅拌机、平板振动器、混凝土水平垂直运输机械、铁抹子、清缝机、吹尘器、钢丝切断钳、电动或手动嵌缝、刮刀等。 3、C20细石混凝土刚性层面层施工: ①基层清理:钢筋绑扎之前,对基层上的水泥浆皮、渣子等杂物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②钢筋网片绑扎的钢筋规格、间距按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采用φb4冷拔低碳钢丝,间距200mm,双向设置,网片采用绑扎,分格缝处的钢筋应断开,钢筋应置中部偏上,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 mm,分隔缝间距不大于6m*6m。 ③当刚性层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时,混凝土的搅拌应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控制坍落度,当砂、石料含水率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用水量。混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分钟,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和离析每个分格板块的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缝。 ④混凝土摊铺的虚铺厚度控制在1.2倍压实厚度,先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然后用滚筒十字交叉来回滚压之表面平整密实泛出水泥浆,后由专人抹光,抹压时不得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二次压光,然后起出分格缝木条。 ④混凝土终凝后应随时进行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覆盖麻袋或草席,人工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⑤ 伸出屋面管道与刚性防水层交接处应留设缝隙,用密封材料嵌填,并应加设柔性防水附加层;收头处应固定密封。 ⑥ 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 ⑦分格缝木条应刨光,一般尺寸为上口宽20~25mm,下口宽15~20mm,高度宜稍低于防水层厚度;预留槽边棱角整齐,不得有松散破损蜂窝麻面等缺陷;女儿墙周边缝宽应增加10~15mm。 ⑧分格缝设置分格缝纵横向的距离不应大于6m,板块面积最大 不宜超过20㎡。 ⑨刚性防水层施工完毕,应进行24小时蓄水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⑩嵌缝前应将分格缝中的杂质、污垢清理干净,然后在缝内及两侧刷或喷冷底子油一遍,待干燥后,再用建筑油膏嵌缝并压密实。 ⑾粘贴附加保护层,可采用卷材或玻璃布粘贴附加保护层,铺贴前将分格缝两侧200mm宽范围清扫干净,再涂刷冷底子油,然后用玛蹄脂或冷胶料粘贴200~250 mm宽卷材或玻璃布。 4、质量验收标准 1、保证项目 ① 原材料、外加剂、混凝土防水性能及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②钢筋的品种、规格、位置及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③细石砼刚性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细石砼厚度应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压实抹光、无裂缝、起壳、起砂等缺陷,确保外观。 2、 基本项目 ①泛水、檐口做法正确,分格缝位置及间距做法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缝格和檐口平直。 ②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 5、工序验收要求 每道工序均要进行验收,上一道工序未完成验收,严禁进入下一道工序。并且实行施工过程监督检查,验收人员包括班组长、质量员、工长,验收后形成书面验收资料。 6、成品保护 1、施工人员认真保护已做好的防水层,严防施工机具等把防水层戳破,不允许穿带钉的鞋在卷材防水层上走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 2、在已施工好的保温隔离层面上,绑扎钢丝网片运输混凝土等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不得损坏保温隔离层。 3、混凝土强度达到80%才允许人员行走。 | ||||
参加单位及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