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09:10
文档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及反思

基本信息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之《谈国中诗》作者及工作单位百色民族高中教材分析本课要学的内容《谈中国诗》是一篇学术性的演讲词,也是一篇学者论文,其核心是通过与外国诗的比较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理解它的关键是要理解作者风趣语言的含义。作者用风趣的语言从体裁发展、篇幅、语言、风格、内容五个方面与外国诗歌进行比较,既清楚地说明了中国诗形式上的特点,又形象地得出了“中国诗只是诗”的本质性结论。本课内容是在前两课如何鉴赏诗歌语言的基础上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中国诗歌和诗歌鉴赏方法的总结,尤为
推荐度:
导读基本信息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之《谈国中诗》作者及工作单位百色民族高中教材分析本课要学的内容《谈中国诗》是一篇学术性的演讲词,也是一篇学者论文,其核心是通过与外国诗的比较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理解它的关键是要理解作者风趣语言的含义。作者用风趣的语言从体裁发展、篇幅、语言、风格、内容五个方面与外国诗歌进行比较,既清楚地说明了中国诗形式上的特点,又形象地得出了“中国诗只是诗”的本质性结论。本课内容是在前两课如何鉴赏诗歌语言的基础上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中国诗歌和诗歌鉴赏方法的总结,尤为


基本信息
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之《谈国中诗》

作者及工作单位百色民族高中    

教材分析
本课要学的内容《谈中国诗》是一篇学术性的演讲词,也是一篇学者论文,其核心是通过与外国诗的比较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理解它的关键是要理解作者风趣语言的含义。作者用风趣的语言从体裁发展、篇幅、语言、风格、内容五个方面与外国诗歌进行比较,既清楚地说明了中国诗形式上的特点,又形象地得出了“中国诗只是诗”的本质性结论。本课内容是在前两课如何鉴赏诗歌语言的基础上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中国诗歌和诗歌鉴赏方法的总结,尤为重要的还是首次让学生接触比较文学的概念以及比较的方法(对比与综合)。因此,本课在模块学习中有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作用,在本学科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特点,掌握比较的方法,学会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作文,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概括,自己体会语言的含义。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中,学生将会遇到两大困难:一是难以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二是难以理解本文相似暗示性的风趣语言。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逐句理解,发挥想象。
 教学目标

1、目标定位:①和外国诗歌相比,了解中国诗歌的特点;

          ②掌握比较的方法,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③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目标解析: 

①了解就是指对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②掌握就是指对比较文学常用的对比与综合的方法要能运用。

③体会就是指对作者风趣语言的含义要准确把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教学难点 :

教学难点 :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中国诗歌,那么,中国诗有怎样的特点呢?齐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思考。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中国诗具有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特点。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待中国诗和西方诗的。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一)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分析文章内容

四、探究论证方法的写法

五、品味文章的语言

五、课文总结

六、布置作业:把本文所引用的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摘出,与篇名、作者、朝代一一对应,并熟记

(1) 介绍钱钟书相关作品及本文背景

(2)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1、学生听讲、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⒈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顺利地拿到打开鉴赏小说之门的金钥匙。 

⒉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以形成常规; 

⒊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板书设计
 《谈中国诗》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平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教师针对学生在组内的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整合其他组员意见的能力和表述问题看法、意见的表现等三方面做出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表现也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究竟怎样的教学才华收到最佳的效果?究竟我们怎样正在课堂上变动起学生的积极,让学天生为学习的主体,而不再是教师正在唱独角戏?究竟用一种怎样的教学方式能创造师生双赢?或许正在教学中能多考虑学生、能多关注学情,正在备课中立足学生、立足文本,优化设想教学会更好? 

1. 课堂教学环节:课堂导入针对本班课堂氛围沉静有余而活泼不足的特点而设计,意在活跃课堂氛围,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预热”,从而顺利进行新课教学;在整体感知方面,意图体现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自主分析、提炼、归纳、质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深入理解中国诗歌特征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作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体会作者客观,公正对待本国诗歌的研究态度。在分析中国诗歌暗示性这一教学环节,我力图打通本单元教学内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在分析中外诗歌的异同方面,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比较法去关照中外诗歌,从而体现、印证作者的观点,加强学生解决习题的能力。 

2.优化课堂发问 :好的课堂发问可以让学生疾速进进标题情境,进步学习喜欢,激发探求欲瞧,走进学问殿堂。因此教师设想的标题要难易过度,假如标题过难,学生高不可攀,假如标题过易,学生探囊取物。只要正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问,才有益于学生克服畏难心情,才华让人人都有考虑的机会,个个都有成功的开心。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标题要化难为易,设想展垫发问,使之分化成几个简略的标题。正在第一课时中,我让学生分段找要害句,这样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但自我感慨,对付高二学生来说,我还是将他们的地位放低了,没有充分预计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在设想标题上显得过于简略,于是让一节课短少出色之处! 

3. 我的困惑 :在践行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一直有个困扰:学生自主探究时间难以掌控与有限的课堂时间之间形成矛盾,对于这一矛盾,一直未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导致了课堂经常出现前松后紧的问题。 

4. 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如上所说,本节课前松后紧,课堂教学未能做到从容不迫; 

(2)在导入、质疑环节语言不够精炼。 

5. 今后的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注意课堂时间的掌控,力求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在备课、授课环节不断改进自己语言表达,是上课的语言更凝练,更精确

文档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及反思

基本信息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之《谈国中诗》作者及工作单位百色民族高中教材分析本课要学的内容《谈中国诗》是一篇学术性的演讲词,也是一篇学者论文,其核心是通过与外国诗的比较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理解它的关键是要理解作者风趣语言的含义。作者用风趣的语言从体裁发展、篇幅、语言、风格、内容五个方面与外国诗歌进行比较,既清楚地说明了中国诗形式上的特点,又形象地得出了“中国诗只是诗”的本质性结论。本课内容是在前两课如何鉴赏诗歌语言的基础上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中国诗歌和诗歌鉴赏方法的总结,尤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