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简明扼要的将本项目所包含的作业项目和施工范围,烟囱的结构特点和布置位置,烟囱的内衬、防腐要求,以及作业环境和施工机械的配置等情况进行介绍。
1.2工程量:描述主要烟囱的外形尺寸、高度,信号平台的材料,外置爬梯的材料,砌砌材料的数量、规格;防腐材料等相关技术数据。
序号 | 施工项目名称 | 规格 | 工程量 | 备注 |
1 | ||||
2 |
2.编制依据
目的:说明本项目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哪些文件、规定和要求编制的。
2.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2.2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篇)
2.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
2.4 烟囱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
2.5《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6《职业卫生和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7 甲方委托、设计变更等技术图纸、资料
2.8相关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技术准备
完成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图纸会审,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等等
3.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职责)(表格)
序号 | 作业人员名称 | 人数 | 人员资格 | 职责 |
1 | 作业负责人 | 1人 | 有组织协调能力,有现场管理经验。 | |
2 | 工程主管 | 1人 | 要求熟悉土建结构的施工,有组织才能。 | |
3 | 技术人员 | 2人 | 要求土建结构施工经验,熟悉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 |
4 | 测量人员: | 2人 | 要求熟悉导线测量定位测量的方法,能熟练操作各种测量仪器。 | |
5 | 安全员 | 1人 | 熟悉《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过安全员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 |
6 | 质检员 | 1人 | 要求有质检工作经验,经过培训,有质检员上岗证,持证上岗。 | |
7 | 试验人员: | 2人 | 要求经过培训,有所需试验项目的上岗证,持证上岗。 | |
8 | 钢筋工 | 20人 | 熟悉本工种的操作技能,有一定的施工经验。 | |
9 | 木工 | 20人 | 熟悉本工种的操作技能,有一定的施工经验 | |
10 | 混凝土工 | 20人 | 熟悉本工种的操作技能,有一定的施工经验 | |
11 | 瓦工 | 50人 | 要求有5年从事砌筑工程施工,有经验的技术工人。 | |
12 | 焊工 | 2人 | 经过培训,有上岗证,持证上岗。 | |
13 | 铆工 | 10人 | 有钢结构的施工经验,熟练使用火焊,持证上岗。 | |
14 | 电工 | 4人 | 参加过劳动局培训并取的合格证者方可上岗。 | |
15 | 建筑安装工 | 5人 | 参加建筑安装施工三年以上,熟悉建筑安装施工。 | |
16 | 架子工 | 10人 | 经过培训,有上岗证,持证上岗。 | |
17 | 起重工 | 2人 | 熟练指挥吊装机械,持证上岗。 | |
18 | 小型机械工 | 2人 | 熟悉机械性能及操作, 经过培训,有上岗证。 | |
19 | 起重机械操作工 | 4人 | 熟悉机械性能经过培训,有上岗证,持证上岗。 |
20 | 土石方机械操作工 | 4人 | 熟悉机械性能经过培训,有上岗证,持证上岗。 | |
21 | 汽车驾驶员 | 4人 | 熟悉机械性能经过培训,有驾驶证,持证上岗。 | |
22 | 辅助工:有一定的施工经验。 | 10人 | ||
23 | 监理人员 | 2 | 有监理工程师证并熟悉火电建设,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 |
3.3作业机具(包括配置、等级、精度等)(空表格)
根据施工内容的需要进行工器具的配置(规格及准确度等)。
序号 | 作业机具名称 | 数量 | 规格等级精度 | 备注 |
1 | ||||
2 |
3.5安全器具(空表格)
序号 | 安全器具名称 | 数量 | 规格 | 备注 |
1 | ||||
2 |
3.7工序交接(上道工序完成情况的要求)(空)
3.8其他(成品保护等)(空)
4.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
4.1 施工方案
简要叙述设备的原则性施工方案,以及安装顺序、步骤和方法。
4.2 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绑扎→外模支设及加固→测量对中调整半径→内模支设及加固→整体验收→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内衬施工→提升施工平台→拆模→刷养护液(或航标漆)→电梯升节→下一节施工
烟囱施工工艺流程图
报验点 审核通过
跟踪检验 审核通过
跟踪检验 审核通过
跟踪检验 审核通过
跟踪检验 审核通过
跟踪检验 审核通过
跟踪检验 审核通过
跟踪检验 审核通过
报验点 审核通过
报验点 审核通过
报验点 审核通过
报验点 审核通过
4.3 施工方法及要求
根据作业程序中不同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要求
5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
5.1质量通病及预防
项次 | 质量事故预想 | 预防措施 | |
一、钢筋 | |||
1 | 钢筋原材不合格 | 进厂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
2 | 焊接接头不合格 | 1)焊工持证上岗;2)加强外观检查;3)按规范抽样力学实验。 | |
3 | 钢筋现场安装不合格 | 1)对操作工交底,熟悉图纸要求2)根据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3)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4)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和绑扎是否牢固 | |
二、预埋件 | |||
1 | 预埋件不平整 | 1)加工采用切板机或切割机下料;焊接时,采用多次成型、跳焊等方法焊接控制焊接变形;加工完的埋件,采用调直机调直2)安装时用M8螺丝将埋件固定在模板上,将螺丝拧紧,并采用50mm见方竹胶合板片中间打孔做垫片,减少模板变形;封模后检查螺丝模板外的外露长度,以确保每一块埋件与模板紧贴。 | |
2 | 预埋件位置及标高不准 | 1)控制模板上打孔位置端正保证埋件位置标高正确;2)浇筑过程中跟踪检测预埋件的位置并及时纠偏;3)振捣棒避免直接触及预埋件 | |
三、混凝土 | |||
1 |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漏筋、孔洞、缝隙、缺棱掉角 | 1)提高混凝土的生产质量,配比计量准确,搅拌均匀2)模板拼缝严密,缝隙加海绵条,模板底采用水泥砂浆勾缝3)振捣密实4)浇筑前,将杂物清除干净,按规范进行施工缝处理,保持接触面良好5)保护好钢筋保护层垫块6)充分养护,强度达到要求后再拆模。 | |
2 | 混凝土外形变形,尺寸不准,色泽不一致 | 1)模板安装牢固,尺寸准确,强度和刚度不足要加固2)混凝土浇筑控制好下料方式和速度3)砼配合比进行优化,混凝土搅拌时严格计量及校验,并保证砼连续施工。 | |
3 | 混凝土强度不够 | 1)控制原材料尤其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进货质量合格;砂石料严格控制含泥量及石粉含量,同一结构层的砼选用相同粒径的砂石料,严格控制水灰比及坍落度;2)提高混凝土的生产质量,配比计量准确,搅拌均匀;3)振捣密实,混凝土离析时及时采取措施;4)养护措施得当,养护到位。 | |
4 | 混凝土裂缝 | 1)养护措施得当,养护到位;2)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 |
5 | 筒壁不圆、中心漂移、标高不准 | 1)加强中心控制点的保护,定期复测;2)采用双控确定每层圆心;3)模板加固牢固;4)采用多种手段复核标高 |
序号 | 控制点 | 检验单位 | |||
班组 | 工地 | 项目质检部门 | 监理 | ||
1 | 模板提升装置的检验 | * | * | * | H |
2 | 混凝土施工面接缝处理 | * | * | * | H |
3 | 钢筋绑扎检验 | * | * | * | H |
4 | 模板安装后检验 | * | * | * | H |
5 | 对中检验 | * | * | * | H |
6 |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 * | * | * | H |
7 | 内衬砌筑检验 | * | * | * | H |
8 | 筒壁防腐检验 | * | * | * | H |
9 | 航标漆施工检验 | * | * | * | H |
10 | 外置爬梯施工检验 | * | * | * | H |
5.3 质量标准及要求
根据具体工程的质量整体目标分解该项目的质量分目标,并编写相应的保证措施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6.1人员防护用品
6.2施工现场条件
6.3现场安全防护设施
6.4施工电源的安全使用
6.5施工照明
6.6安全操作规范、规定
6.7 风险控制表
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对策表
施工项目:烟囱筒身施工
序号 | 危险点和环境因素描述 | 拟采用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 | 实施负责人 | 确认签证人 |
1 | 一、场地和环境 | |||
1.在施工现场照明不足 | 安装合格照明灯具并能投入使用 | |||
2机具行走道路不畅通、不坚实,高压线路障碍 | 运输前先平整道路,夯实路基,局部加钢板或脚手板过渡;架高高压线或临时过渡 | |||
3.在施工现场使用电、火焊,周围存在火灾隐患 | 作业前办理明火作业票,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设专人监护 | |||
4.电焊机露天摆放 | 露天摆放的电焊机放在干燥场所,有棚遮蔽或使用电焊机专用箱 | |||
5安全警戒区标识不明显、未完全封闭隔离 | 标识清晰,围栏牢固,经常检查 | |||
6风力达到六级、雨雪天气 | 停工 | |||
7.施工中废弃物不集中回收,造成污染 | 施工中废弃物集中回收,不得乱扔乱抛,具有有毒有害的应采取防污染措施,并集中回收到物资部指定存放处 | |||
2. | 二、作业和人员 | |||
1.起重作业无证指挥,超负荷起吊 | 司索工持证上岗,禁止超负荷吊物 | |||
2.施工电梯无证操作,超负荷运行 | 电梯操作工持证上岗,禁止超负荷运行 | |||
3.高空坠物、高空坠落 | 施工区域警戒,做好安全通道,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 |||
4.交叉作业各方施工配合不密切,伤害他人 | 交叉作业各方作业前进行周密安排,统一调度 | |||
5.在吊装物下接料或逗留,坠物伤人 | 禁止在吊装物下通过停留,接料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施工 | |||
6.提升架突然下滑 | 监控提升时辐射梁的水平和丝杠、轴承的完好 | |||
3 | 三、使用工机具 | |||
1.电焊机无可靠接地 | 电焊机外壳必须进行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 | |||
2.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老化或破损过长 | 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长度不超过5米 | |||
3.电源一闸多用 | 电焊机、无齿锯应分别有单独的电源控制装置 |
4.电焊机二次线接头裸露发生触电 | 电焊机二次线接头必须包好,绝缘良好 ,无漏电,电焊把线与电焊机连接必须使用铜鼻子连接,接触必须牢固可靠 | |||
5.气瓶不装合格减压阀,乙炔瓶无回火器,人员伤害,火灾 | 装减压阀、回火器,并定期检查 | |||
6..氧气、乙炔瓶摆放 | 在施工现场氧气和乙炔瓶使用时,摆放间距大于10米 | |||
7.电源箱漏电保护器失灵,电源线破损,触电伤害 | 定期检查漏电保护器和电源线,并及时更换 | |||
8.模板提升装置、电梯带病作业 | 加强机械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各设备、各部件的正常使用 | |||
9.吊装用卡具、绳锁破损,安全系数不够伤人 | 吊装前检查,更换,荷载、安全系数经过计算 |
监理要点:
序号 | 阶 段 | 项 目 | 检查方式 | 检查人 |
1 | 施工前 | 审查开工条件:设备、材料、工机具、技术准备(施工图纸会审交底、作业指导书审批、技术交底)、人员、现场条件等 | 查阅资料 现场察看 | |
批准开工报告 | ||||
2 | 施工过程 | 模板提升装置的检验 | H | |
混凝土施工面接缝处理 | H | |||
钢筋绑扎检验 | H | |||
模板安装后检验 | H | |||
对中检验 | H | |||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 H | |||
内衬砌筑检验 | H | |||
筒壁防腐检验 | H | |||
航标漆施工检验 | H | |||
外置爬梯施工检验 | H | |||
3 | 施工结束 | 检查资料整理及签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