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世界人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现状与前景;
举例说明人口剧增给地球造成的压力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说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措施;
阐述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2、技能目标:收集资料,绘制图表,了解我国和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和前景;
实施关于浪费粮食情况的调查、家庭用水量的调查等活动。
3、情感目标:关注世界人口问题、关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认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措施;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二、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控制人口过度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意义。
2、教学难点: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世界与人口”栏目的录象资料;
收集人口教育相关的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调查自己家族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并详细记录;
调查家庭、学校食堂、社区餐馆浪费粮食的状况;
计算个人和家庭的耗水量。
四、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 播放“世界与人口”栏目录象,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 看录象,引起对问题的思考并初步养成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 |
2、探究我国和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 出示我国和世界人口增长情况的资料,组织讨论: 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是怎样的? 3.如果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趋势发展,世界人口会出现什么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家族人口变化的原因 | 绘制人口变化曲线图、讨论回答问题,描述世界人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现状与前景。 展示交流课前调查的结果,即家族人口数量变化。 |
3、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提出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1、人口增长与粮食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口增加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此引起粮食问题。 2、人口增长与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人口增长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历史上曾因水的问题而引起的战争正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3、人口增长与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物质,需要提供更多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但是,这些物质都是不能再生的物质。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将引发能源的危机。 4、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人口增长带来粮食问题,而粮食短缺的一个原因就是土地资源有限,显然人口激增会给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它意味着人均可耕土地的减少和粮食的减少。 5、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社会公共资源有限,人口增长势必影响升学、就业、医疗,人口素质的提高。 | 采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发挥想像力,举例说明人口过快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利用课外调查家庭、学校食堂、社区餐馆浪费粮食的状况;计算个人和家庭的耗水量理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的矛盾。 |
4、认同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 | 出示一个人一生大约从外界需要获取多少化合物的资料,引出所要解决的矛盾,即人口与资源问题。 提出问题: 1.有什么办法可以减缓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讲述: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人口与环境矛盾的有效方法,而降低出生率则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 2.计划生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标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为什么提倡晚婚晚育? 4.怎样才能保证优生? 讲述:优生即生出健康的孩子,可以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办法实现。 | 计算个人和家庭的耗水量,计算全世界每天需要消耗的物质。 分析问题,进行讨论 从数学方面和生理方面探究晚婚晚育的意义 分析问题,进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