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19世纪初,英国女子教育的内容及其贫乏,主要是礼节、跳舞、唱歌等才艺;19世纪中期后,较多的学校增加了技能教育,女子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教育权利。这一变化
A.适应了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B.推动了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C.开启了西方近现代教育制度 D.冲击了英国的封建等级秩序
2.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不少的殖民垄断公司,如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性质的组织都( )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要求 B.是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为凯恩斯主义诞生奠定了基础
3.17至19世纪从巴黎开始兴起香水业,迅速流行于欧洲上流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水平提高 B.时尚潮流引领 C.经济迅速发展 D.新兴行业发展
4.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宣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他们是生产过程中的神经和灵魂因而又是国家的神经和灵魂”。材料表明
A.工人阶级的觉悟提高 B.工人形成自觉的要求和理论
C.马克思主义影响扩大 D.工人阶级尝试建立新式政权
5.下表为18世纪60年代以来重大发明的相关情况,由此可知
发明 | 时间 | 发明者 | 国家 | 身份 |
珍妮机 | 1765 | 哈格里夫斯 | 英国 | 织工 |
万能蒸汽机 | 1783 | 瓦特 | 英国 | 仪器修理工 |
火车 | 1814 | 史蒂芬孙 | 英国 | 矿工 |
发电机 | 1866 | 西门子 | 德国 | 物理学家 |
炸药 | 1867 | 诺贝尔 | 瑞典 | 化学家 |
电灯 | 1880 | 爱迪生 | 美国 | 发明家 |
C.两次工业存在明显差异 D.发明者身份影响成果的应用
6.英国“光荣”后,国王任用主要依据私人感情。1853年,英国决定实行公开考试录用制,根据才能择优录取,以适应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需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议会权力的增大 B.工业的影响
C.两党制度进一步完善 D.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
7.如图是十八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英国输入原棉数量变化的统计图,图中数量变化与年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逻辑,对此做出最合理的解释是
A.英国实施贸易保护
B.北美殖民地棉花产量快速增长
C.法国大引发的国际市场变化
D.英国纺织业技术提升和蒸汽机的应用
8.1881年2月22日,马克思在一封信中指出: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材料可以说明
A.巴黎公社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B.巴黎公社运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C.巴黎公社不属于无产阶级 D.巴黎公社不属于社会主义
9.据统计,在15年,美国制糖公司控制了全国95%的砂糖生产,在1900年,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除雪茄以外其他烟草制品的50%~90%,在1906年,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91%的石油精炼企业,摩根财团则左右了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这些现象
A.违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主观要求
C.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D.说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10.第二次工业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了名为“第二次工业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能够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
①艾克斯雨天穿着塑料雨衣 ②爱丽丝与鲁尼谈话不用面对面地进行
③梅西从法国乘坐火车去德国 ④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距扩大
B.工业使西方国家加速城市化进程
C.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D.工业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12.布罗代尔《文明史纲》中说到:“1800年到1850年这半个世纪中,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至少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大致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多多少少保持稳定,但由于机器大大节省了人力,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棉织品的下降导致了物价下降
B.物价下降使工人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C.机器生产使产量提高物价下降
D.工业使物价下降生活水平提高
13.下表是《英国职业人口的分配和产值构成变化表》。这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
A.“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B.分化趋势明显
C.农林渔业的产值下降 D.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14.1998年,在法国巴黎纪念《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上,前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拉扎尔夫人动情地说道:“《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 对拉扎尔夫人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马克思主义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价值
C.《党宣言》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15.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蒸汽机的广泛采用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垄断组织的形成
16.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爆发于1871年3月18日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D.其失败原因是无产阶级觉醒不够,领导集团内讧和
17.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的一系列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属于第二次工业的发明是( )
①西门子 发电机 ②格拉姆 电动机 ③汽船 ④洗衣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工业期间,社会立法首先从 开始
A.《矿井法》 B.《公共卫生法》 C.《工厂法》 D.《工会法》
19.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动势力的强大
B.没有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
C.无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D.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历史时期,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不成熟
20.第一次工业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极大地了生产力。下面不属于第一次工业的是
A.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B.第三产业出现 C.城市化进程开启 D.石油化工兴起
二、简答题
21.英国的庆典
17年是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盛大庆典时的伦敦成了鲜花和欢乐的海洋。威仪万端的女王,乘着眩人耳目的彩车,眼前是狂欢如潮的人群,左右簇拥着当朝显贵,身后紧随着各国来宾,俨然一个征服世界的“胜利者”。
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英国国际地位的演变。
22. 当代史学家认为,到1900年左右,世界才最终覆盖形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世界史到此才真正具有世界性。
请结合19世纪末的有关史实,简述这种现象形成的过程,并分析该现象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加强对中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清初设“粤东之澳门,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四关,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康熙五十九年规定,对外贸易由广州的“公行”进行统一管理。一切必须经“公行”,非经“公行”不许私自相接受,民间私售,即违禁例。乾隆二十二年,清下令关闭三关,仅留广州一关通商。
——鄂世镛著《清史简编》
材料二:因清担心“洋船至宁波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故于乾隆二十二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贸易。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使团来中国,要求建立“充分的外交关系”。英使所提出的要求,遭到拒绝。乾隆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梁廷楠《粤海关志》
材料三: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渡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四: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五: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肆掠夺,大量的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美洲的白银首先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流向欧洲其他地区。由于白银供给数量的增加,西欧货币充足,从而使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升,投机活跃。
——刘英涛《对中国融入世界几次机遇的思考》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清在对外贸易上实行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实施这一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人口众多的经济原因和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英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4)材料五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引起西欧出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有何重要影响?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美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二 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完成了对殖民地的占领。香料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已变得不值一提。咖啡、巧克力、茶叶和糖作为殖民地的物品,取代了长久以来由香料扮演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角色,成为远洋贸易的主要对象,开始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新宠。从此,人们的口味失去了香料的浓香而变得平和适度,欧洲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饮食口味。
——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三 英格兰在17~18世纪的200年间,总人口增长了110%(从411万增至866万),农业人口所占比例却缩减了近一半。到1800年,占总数1/3的人口有能力为另外2/3的人口提供粮食,这就意味着每单位农业劳动力产出至少增长了3/4……1750年以前的几十年中,英国的谷物价格水平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甚至还有所下降。乔纳森·布朗在《英格兰农业:1870~1947年农场调查》中列举了1871~1875年间至14~18年间各种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小麦51%,羊毛50%,土豆39%,荞麦39%,燕麦38%,猪肉33%,牛肉29%,黄油25%,羊肉25%。
——舒小昀《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时期食物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对欧洲饮食文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后英国农业的发展特点。
(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与工业的关系。
参
1.A 2.C 3.C 4.A 5.C 6.B 7.D 8.B 9.C 10.D 11.C 12.D 13.D 14.A 15.B 16.D 17.D 18.C 19.D 20.D
21.界近代历史发展中,英国曾是国际舞台上的主角,拥有过“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场”的荣耀,左右过世界局势的发展。但从19世纪末以来,德国先期向其世界霸权发起挑战。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拥有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的优越位置,便于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加之“圈地运动”的进行,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英国在这一时期的殖民扩张活动中居于领先地位。16世纪末,英国打败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
17、18世纪,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确定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并率先开展和完成工业,因而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活动中独具强大实力,取得优势地位。打败荷兰、法国取得海上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的地位;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
进入第二次工业以后,尽管英国殖民地范围不断扩大,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最终成为殖民霸国;但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英国自身在经济结构方面缺少重大调整,未能积极采用科技新成果,一味依赖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被后起的美国、德国经济反超,英德竞争成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世界主要矛盾。
22.(1)形成:①在第二次工业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过渡,其政治经济模式基本定型,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过渡到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并要求把过剩的资本输往海外,从而推动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③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2)影响:①使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发展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飞跃发展,客观上也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经济结构的发展壮大。③它同时与列强对其他国家的宰割、奴役联系在一起,是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现象。
23.(1):闭关锁国(或海禁);原因: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对东方殖民侵略。
(2)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精耕细作需要大量人口。影响:造成中国社会发展迟缓。
(3)特点: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原因:进行工业,农业和工业的进步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圈地运动的开展,使得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推动。
(4)现象:价格。影响: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加快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24.(1)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2)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种类,改变了欧洲传统的饮食习惯;促使欧洲饮食日益国际化。
(3)特点:农业人口所占比例降低;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4)新航路开辟为工业开拓了市场,工业又推动了新航路的深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