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变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10:05
文档

变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变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0、6kV配电所及10、6/0.4kV变电所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要做好变配电所设计既要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程,又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否则会出现种种问题,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为了做好变配电所的设计,现将本人在审查我院变配电所设计图纸时发现各种问题中的一部分整理出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大家相互交流,以便共同提高。1.变电所和配电所的名称工程设计在使用名词术语时
推荐度:
导读变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0、6kV配电所及10、6/0.4kV变电所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要做好变配电所设计既要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程,又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否则会出现种种问题,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为了做好变配电所的设计,现将本人在审查我院变配电所设计图纸时发现各种问题中的一部分整理出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大家相互交流,以便共同提高。1.变电所和配电所的名称工程设计在使用名词术语时
变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0、6 kV配电所及10、6/0.4kV变电所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要做好变配电所设计既要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程,又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否则会出现种种问题,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为了做好变配电所的设计,现将本人在审查我院变配电所设计图纸时发现各种问题中的一部分整理出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大家相互交流,以便共同提高。

  1.变电所和配电所的名称工程设计在使用名词术语时要力求准确,不能随意。在具体项目的设计文件中不宜笼统使用“变配电所”这一名称。“变配电所”是变电所和配电所的统称,仅用于泛指。具体谈到某种类别或某一个体时,应分别称为“变电所”或“配电所”。在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变电所”的解释是“10kV及以下交流电源经电力变压器变压后对用电设备供电”;“配电所”的解释是“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在变电装置与配电装置均有时,以升降压为主要功能包括附有高、中压配电装置者,称为“变电所””以中压配电为主要功能 包括附有3~10/0.4kV变压器者,称为“配电所”。一项工程具有多个变电所时,应以所在建筑物的名称或用流水号对各变电所分别命名。

  2.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和系统接地的型式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第312条,配电系统的型式有两个特征,即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 如三相四线制 和系统接地的型式如TN-C-S系统。在正式文件中不得把三相四线制的TN-S系统称为“三相五线制”。在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37页“名词解释”中已明确指出,“三相四线制是带电导体配电系统的型式之一,三相指L1、L2、L3三相,四线指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三根相线和一根N线,不包括不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PE线”。它并进一步阐明“TN-C、TN-C-S、TN-S、TT等接地型式的配电系统均属三相四线制”。在我国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V/380V。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宜采用单相二线制、两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在设计文件中,对TN-S与TN-C-S接地型式的划定有时混淆不清。系统的接地型式一般是就一个变电所或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而言。中性线N线和保护线PE线仅在局部范围内 如一栋楼或一层楼 分开时,应称TN-C-S系统。TN系统中某一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体单独接地时,可称为局部TT系统。

  3.分级分类术语和标准计量单位设计文件中的各种分级、分类等名词术语,应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统一,不得混淆。如经常使用的术语:电力负荷应称为一、二、三级负荷,这里用“级”不用“类”;防雷建筑称为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这里用“类”不用“级” 新的防雷规范不再分工业、民用,屋面避雷网的网格大小也应以新规范为准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分为0、1、2区,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分为10、11区,火灾危险区域分为21、22、23区,这里均用“区”不用“级”或“类”;而火药、炸药、弹药及火工品危险场所电气分为Ⅰ、Ⅱ、Ⅲ类危险场所,这里用“类”不用“区”。其他的名词术语也应正确使用,如在正式文件中应使用“断路器”、“变电所”,而不宜使用“自动开关”、“变电站”等等,不一一列举。计量单位的标准符号要正确,字母的大小写不能随意。如A、V、W、kV、kW、kVA、kvar、lx、km等应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特别要注意单位符号字母的大小写要正确,凡由人名转化来的单位符号 如A、V、W、N、Pa 和兆以上的词头符号 如M、G 均应大写;除此之外,则一律小写,如kV、MW、kvar、km等。有关计量单位的资料,可参阅“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十六章第773~783页。

  4.对土建的要求在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变电所所址选择和对建筑等有关专业的要求,在执行中我们还存在不少具体问题,现仅列举以下几例略加分析,今后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1) 防火挑檐:车间附设变电所选用油浸电力变压器时,有的未在变压器室大门的上方设置防火挑檐。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GB50053-94的第6.1.,规定“在多层和高层主体建筑物的底层布置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时,其底层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防火挑檐”。

  2) 安全出口:有的设计在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仅设一个出口或设两个出口但靠近同一端。这不符合GB50053-94第6.2.6条的规定,规范要求“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

  3) 梁高:有的设计在考虑室内净高时未计及梁的高度。由于变配电所的跨度较大,有时梁的高度可达800mm左右,故在提土建条件层高时应考虑梁的高度。

  4) 值班室:有的设计将值班室设在交通不便的里角。这不符合GB50053-94的第4.1.6条规定,该条规定“有人值班的配电所,应设单独的值班室。高压配电室与值班室应直通或经过通道相通,值班室应有直接通向户外或通向走道的门。”

  5) 电缆沟:有的变电所内双排布置的低压配电屏仅在屏底和后侧设置地沟,两排屏的沟之间互不连通。为了方便电缆的进出和今后线路的调整,宜将所内所有主电缆沟和控制电缆沟均连通。

  6) 电缆分界室:有的分界室不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北京供电局规定北京地区的10kV用户必须设置电缆分界室作为工程的电源总进线室。电缆分界室的位置应接近电源进线方向,并靠近建筑物的外墙。其面积一般为6m×3.5m即20mm2左右,净高应不小于2.7m,下设净高不小于1.8m的电缆夹层,并设600mm×600mm的人孔和爬梯。电缆分界室在无地下室的建筑物中一般设在一层;而在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中,则不论地下有几层,电缆分界室均要求设在地下一层。根据北京市供电局的规定,电缆分界室归北京市供电局管理,故电缆分界室的门应向外开向公共走道。

  5.设备布置在变配电所的设备布置方面,我们也存在种种问题,甚至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规定,现仅举列如下:

  1) 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不一致。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是系统图与平面图中柜 屏 的排列顺序相反。看系统图时是面向柜 屏 的正面,将其从左至右排列为1、2、3……n;而在平面图上却是面向屏的背面,将其从左至右排列为1、2、、3……n,必然弄反了。要避免这一错误的关键是在系统图和平面图上都应面向柜 屏 的正面从左至右按顺序排列。其二是平面图上双排面对面布置的配电屏之间有母线桥,而在系统图却未画出。

  2) 低压配电屏屏前、屏后通道宽度不满足新规范要求。如屏后有时仅距墙700mm,抽屉式低压屏双排面对面布置时仅相距1800mm。根据规范GB50053-94第4.2.9条规定,低压配电室内成排布置配电屏的屏前、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为:其屏后通道,固定式和抽屉式均为1000mm;其屏前通道,固定式单排布置为1500mm,抽屉式单排布置为1800mm,固定式双排面对面布置为2000mm,抽屉式双排面对面布置为2300mm。只有当建筑物墙面遇有柱类局部凸出时,凸出部分的通道宽度可减少200mm。

  3) 配电柜 屏 后通道的出口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作为规范强制性条文,GB50053-94第4.2.6条规定“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其柜 屏 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尚应增加出口。”这一条要强制执行的理由,是为了当高压柜、低压屏内电气设备有突发性故障时,在屏后的巡视或维修人员能及时离开事故点。

  4) 配电室内灯具采用线吊、链吊,且安装在配电装置的正上方不符合安全要求。GB50053-94第6.4.3条规定,“在配电室内裸导体的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和明敷线路,当在配电室内裸导体上方布置灯具时,灯具与裸导体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0m,灯具不得采用吊链和软线吊装”。因低压屏顶部布置有母线铜排通常又不封闭,故要执行此条规定。配电室内可采用线槽型荧光灯用吊杆安装。

  5) 变配电所内设有接地扁钢沿墙敷设,但未设置临时接地接线柱。为了方便试验和维修时临时接地,应适当设置临时接地接线柱。接地接线柱的做法可参见国家标准图集86D563《接地装置安装》第25页。

  6.推荐选用D,yn11结线变压器最近十年,在TN系统中采用D,yn11结线组别的变压器已很普遍,但还有不少工程仍选用Y,ynO结线组别的变压器,其原因主要是不清楚前者的优点。在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中第6.0.7条规定:“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作为配电变压器”。这里“宜选用”的理由,主要基于D,yn11结线比Y,ynO结线的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

  1) 有利于抑制高次谐波电流。三次及以上高次谐波激磁电流在原边接成△形条件下,可在原边形成环流,有利于抑制高次谐波电流,保证供电波形的质量。

  2) 有利于单位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切除。因D,yn11结线比Y,ynO结线的零序阻抗小得多,使变压器配电系统的单相短路电流扩大3倍以上,故有利于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切除。

  3) 能充分利用变压器的设备能力。Y,ynO结线变压器要求中性线电流不超过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 见GB50052-95第6.0. ,严重地了接用单相负荷的容量,影响了变压器设备能力的充分利用;而D,yn11结线变压器的中性线电流允许达到相电流的75%以上,甚至可达到相电流的100%,使变压器的容量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对单相负荷容量大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推荐采用D,yn11结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

  7.电缆型号与截面的选择

  1) 电缆选型:YJV型交联聚乙烯电缆和VV型聚氯乙烯电缆,是工程建设中普遍选用的两种电缆。YJV型交联电缆与VV型电缆相比,虽然价格略贵,但具有外径小、重量轻、载流量大、寿命长 YJV型电缆寿命可长达40年,而VV型电缆仅为20年 等显著优点,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尽量选用YJV型交联聚乙烯电缆,逐步淘汰VV型聚氯乙烯电缆。

  2) 电缆截面选择:电缆作为导体的一种,其截面选择应满足规范强制性条文GB50054-95第2.2.2条,有关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的四点要求,而我们设计选用的电缆截面有时却不符合该条规范中第一、第二点的要求。第一点:“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电缆截面的选择除了载流量要满足计算电流要求外,还应按电压损失进行校验。由于未进行电压损失校验,我们多次发现因选用6mm2、10mm2截面的电缆作远距离配电干线而不能满足用电设备端电压要求的错误,因此应进行电压损失计算,用以校验所选用的电缆截面是否满足用电设备端电压的要求。规范GB50052-95第4.0.4条,对用电设备端电压偏差允许值有下列要求:电机机为±5%;在一般工作场所的照明为±5%,远离变电所的小面积一般工作场所照明、应急照明、道路照明和警卫照明为+5%、-10%;其它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规定时为±5%。 第二点:“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在执行本条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导体工作温度,并列系数等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尤其是电缆敷设时并列数对载流量的影响。如电缆在桥架上无间距配置2层并列时持续载流量的校正系数,梯架水平排列为0.65,托盘水平排列为0.55 见92DQ1-77 。有关电线电缆载流量的各种修正系数可参见华北标《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75~77页。

  此外,电缆截面的选择还须适当考虑备用设备的用电和新增设备的用电。

  8.断路器选择与短路电流计算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用作保护电器的有断路器和熔断器两种。目前我们使用最多的是断路器,用它来作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但是,在选用低压断路器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没有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配电线路短路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应大于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选择断路器应先计算其出口端的短路电流,但有的设计者却没有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所选短路器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不够,不能切断短路故障电流。要确定断路器安装处的短路电流,可按设计手册进行计算,但比较烦杂;也可以采用“短路电流查曲线法”来确定计算电流,比较简便。现将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设计、浙江瑞安万松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断路器产品资料中提供的一种“短路电流查曲线法”附在后面。通过查此曲线,可以较方便地求得任意安装位置的短路电流近似值。所举例子的短路点仅为假设,实际工程设计中最常用的短路点是选在保护电器的出口端。

  9.断路器与断路器的级联配合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断路器作短路保护时,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必须大于安装处可能出现的短路电流。但是有时不能满足此要求。例如:C45N、C65N/H微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仅分别为6kA、10kA,但其安装处出口端的短路电流有时可达15kA甚至更高。这时可用两路办法来解决此问题,第一是改用短路分断能力高的塑壳断路器;第二是仍选用微型断路器,利用其与上级断路的级联配合来实现短路保护。但是,进行级联配合的上下级断路器的选择须满足下列条件:

  1) 先决条件是上级断路器的固有分断时间比下级断路器的全分断时间短。也就是说下级断器出口端短路时,下级未来得及切断短路电流,上一级先行切断了短路电流。

  2) 下级断路器虽不能切断短路电流,但下级断路器及其被保护的线路应能承受短路电流的通过。

  3) 越级切断电路不应引起故障线路以外的一、二级负荷的供电中断。

  4) 上下级断路器宜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其额定电流等级最好相差1~2级,或根据生产厂提供的级联配合表来选择。现将施耐德电气公司提供的级联配合表附后。 由此表可见,C65N/H型断路器可与NS100、NS160、NS250型断路器进行级联配合,不能与更大的NS400、N630及以上的断路器进行配合,更不能直接接在变压器低压侧框架式主开关后的母线低压屏上。

  10.断开中性线及应用四极开关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实施以来,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不一致,因此在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对断开中性线及应用四极开关的做法也就很难统一。针对这一情况,《电气工程应用》杂志从1999年第一期起,陆续发表了多篇国内知名专家的专题论文。专家们就国内外规范和IEC标准对断开中性线及应用四极开关的有关规定和做法阐明了各自观点,使我们获益不少。现仅将专家们普遍认同,又与我们设计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观点整理如下。尽管这些观点尚未纳入国家规范中,但对我们的设计工作颇具现实指导意义。

  1) 当两个电源间需进行电源转换时,如果两电源系统的接地型式不同,或者供电变压器绕组的接线组别不同,则应断开中性线,并采用四极开关。

  2) IT系统和TT系统应当隔离中性线。TN-C系统中禁止断开PEN线。

  3) TN-S系统中,不需要断开中性线;变压器低压侧出口总开关与母联开关不必断开中性线;由外部低压电网向民用建筑物供电的进线处,宜隔离中性线 可采用四极隔离开关等隔离电器,也可采用在中性线上设置连接片、接线端子或连接汇流排等措施 ;每户住家的入户线处应隔离中性线 大多居民用户为单相负荷,采用双极开关即可解决问题 。

  4) 正常供电电源与应急备用发电机电源间的转换开关需采用能断开中性线的四极开关,并使二者不能并联。

  5) 在有气体爆炸危险的1区及有粉尘爆炸危险的10区场所,游泳池、浴池等特别潮湿场所,应装设将中性线和相线一起断开的隔离电器。

  6) 为了在检修维护时,保护人身安全,必须装设隔离电器把带有危及人身安全的中性线电位隔离。

  综上所述,我们在变配电所设计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待今后改进。本人的简单分析和点滴看法,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予以指正。

电缆截面选择方法探讨

1.常规做法 目前,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通常按最大负载电流Imax来选择电缆截面,即按电缆发热的允许电流Ial来选定。由于电缆的价格较贵,一般在考虑适当的发展余地后,选定一个允许电流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电缆截面,至多加留一挡的余地。例如,某一干线最大负载电流Imax=100A,按常规的做法,选择电缆截面Sal=25mm2(假定埋地敷设),其允许电流Ial=110A。考虑相应的环境温度、土壤热阻以及多根电缆并列等修正系数,至多放大一挡至Sal`=35mm2。 2.常规做法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缆截面是按它的允许发热电流Ial大于负载电流Imax来选定,总的说来它的截面Sal偏小,这在工程实践中经常碰到。 (1)对用电量的发展考虑不够。在目前很多工程中,用电量发展很快,而且转产改行,很难预料,极大多数朝着用电量增长的方向发展,1~2年后就不够用了。 (1) 电缆的电阻与截面大小有关,截面小,电阻大,如果选用大截面电缆,发热、损耗就小。 (2) 小截面电缆的电阻及电抗,引起不容忽视的线路压降,从而使线路末端电压降低,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经济运行(电动机以及照明设备等,尤其是照明设备,当它的电压低于额定值5%时,发光效率将下降15%~20%)。 3.选用不同截面电缆时的经济比较 上例中,Imax=100A,按常规做法选择电缆截面Sal=25 mm2,现在把它放大至Sal`=35 mm2,试作经济比较。 计算的前提是: (1)VV型三相四芯0.6/1KV低压铜芯电力电缆。 (2)电力电缆参照焦作铁路电缆工厂2002年5月的零售价,见表1。 表 1 0.6/1KV低压铜芯电力电缆价格(VV型,四芯) 型 号 规 格 价 格 元/m 综合投资、含安装费10% 元 / m 3×16+1×6 1 8 1 9 .8 3×25+1×10 3 0 3 3 .0 3×35+1×10 3 8 4 1 .8 3×50+1×16 5 3 5 8 .3 3×70+1×25 7 1 7 1 .8 3×95+1×35 1 0 1 1 1 1 .1 3×120+1×50 1 2 5 1 3 7 .5 3×150+1×50 1 5 4 1 6 9 .4 3×185+1×50 1 9 3 2 1 2 .3 3×240+1×70 2 4 8 2 7 2 .8 (3)电缆的负载率取K=75%(车间的干线电缆)。 (4)电缆全年投入运行时间t=8760h,车间一班制作业,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τ=2500 h(cosψ已补偿至0.9)。 (5)基本电费=18元/KW·月(两部制电价中的基本电费),电度电费β=0.5元/KWH(焦作地区)。 (6)假定电缆长度L=100m。 解: 1) 投资增加: (41.8—33.0)×100=880(元) 2) 电缆的年发热损耗减少: 3×(K· Imax)2(R1—R2)·τ·β =[3×(0.75×100)2×(0.0727—0.0524)÷1000]×2500×0.5 =428(元) 式中:K——电缆负载率 R1、R2——单位长度电阻值(见表2),Ω/km 3) 回收年限=投资差值/年损耗差值=880/428=2.06(年) 4) 此外,还应计及电压损失ΔU的减少和电缆温升的降低。 不同截面的投资与年运行费比较,见表3。 表 2 电缆的单位长度电阻值(铜芯) 电 缆 截 面 ( mm2 ) 单位长度电阻值 (Ω/km) 1 .5 1 2 .1 2 .5 7 .4 1 4 4 .6 1 6 3 .0 8 1 0 1 .8 3 1 6 1 .1 5 2 5 0 .7 2 7 3 5 0 .5 2 4 5 0 0 .3 8 7 7 0 0 .2 6 8 9 5 0 .1 9 3 1 2 0 0 .1 5 3 1 5 0 0 .1 2 4 1 8 5 0 .0 9 9 1 2 4 0 0 .0 7 5 4 3 0 0 0 .0 6 0 1 4 0 0 0 .0 4 7 0 5 0 0 0 .0 3 6 6 6 0 0 0 .0 2 8 3 表 3 不同截面的投资与年运行费比较 电 缆 截 面( mm2 ) 3 5 5 0 7 0 9 5 1 2 0 投资差( 元 ) 8 8 0 2530 4510 7810 10450 年损耗差( 元 ) 4 2 8 7 1 7 9 6 8 1 1 2 6 1 2 1 1 回收年限( 年 ) 2 .0 6 3 .5 3 4 .6 6 6 .9 4 8 .6 3 电压损失降低百分值 ( % ) 1 .3 6 2 .4 1 3 .2 3 3 .7 3 4 .0 0 温升降低( K ) 5 .4 1 0 .4 1 4 .0 1 5 .8 1 6 .2 可行性 可 行 可 行 可 行 勉 强 不可行 4.结论 电缆最佳截面的选择方法取决于诸多因素:电缆的价格(各地、各厂都不同);供电负荷的负载率及运行方式(一、二、三班制);电价(各地相差较大)等等,所以要得出一个统一的模式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理论探讨和工程实践认为:(1)通常按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来选择其截面的方法是不太经济和不够合理的。(2)建议根据所供负荷的最大电流Imax来初选Sal,然后,取Sec=K1·Sal=(1.5~2。0)Sal(在电缆价格较高、供电负荷负载率低、运行时间短、电价较低的场合K1取低值,反之,取高值),最后确定电缆最佳截面Sec`。也可以取I`=K2·Imax=(1.3~1.5)Imax,然后按I`来选定Sec`。(3)按上述方式选择电缆截面,有以下优点:充分考虑了负荷发展的可能;电压损耗减少,改善了用电设备的电压质量和工作效率;电缆的温升降低,从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绝缘导线芯线最小截面要求可以通过下面的顺口溜快速求得:(单位:平方毫米) 

【顺口溜】:十下五、百上二,五十三四上下分,埋地套管七五折。 

【意思解释】:根据绝缘导线所要求通过的总电流,当总电流为10A以下时,导线每平方毫米的截面面积可通过5A电流,100A以上则每平方毫米截面只可通过2A电流,10~50A之间每平方毫米可通过4A电流,50~100安之间每平方毫米可通过3A电流,按照这样计算后,若属于埋地或套管敷设时则可通过的电流值应乘于0.75。 

★★★★★【补充】:上述给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是每平方毫米允许通过的电流数。实际具体导线截面的选择应该是:首先确定用电设备所需要的电流(包括额定电流和适当的余量,就如二楼朋友所说的),然后根据所需电流数值对照顺口溜中的电流范围,再将所需电流数值处属于该范围的“每平方毫米允许通过的电流数”就可得到应该选择的导线截面了。 

例如:某用电设备的额定电流为20A,考虑到留有一定的余量,确定所需要的电流为22A。然后,查找22A电流在上述顺口溜中的电流范围属于10~50A之间,其每平方毫米可通过电流为4A。最后将22A除4A,得到所应该选择的导线截面S为: 

S=22/4=5.5(平方毫米),根据这个数值,可以选择对应截面的导线,若计算出来的截面积不在导线截面规格系列中,可以选择略大的导线截面。

工业用电如何利用电流大小选择电缆截面

先估算负荷电流

 1、用途 

       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 

       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

      电力加倍,电热加半。①

      单相千瓦,4.5安。②

      单相380,电流两安半。③

3、说明 

       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例3】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例4】100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安。

[ 电缆的截面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但要考虑正常运行时导线的载流能力,还要考虑在短路时导线的承受能力,即抗短路电流冲击的能力;

不能在变压器或其它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电缆通过大电流的冲击,因电缆的“热稳定性”不够而出现电缆故障,影响恢复供电;

故一般电缆是“按额定电流来选择,按短路电流来校验”。]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 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 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2. 说明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    ﹀    ﹀   ﹀   ﹀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线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例如对铝心绝缘线在不同条件下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0平方毫米穿管时,则载流量为10*0.8═40安;若为高温,则载流量为10*0.9═45安;若是穿管又高温,则载流量为10*0.7═35安。 

电力电缆截面技术要求知识(

1 电力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缆导体温度,不得超过电缆使用寿命的允许值。持续工作回路的电缆导体工作温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 最大短路电流和短路时间作用下的电缆导体温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连接回路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

    4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截面除应符合上述1~3款的要求外,尚宜按电缆的初始投资与使用寿命期间的运行费用综合经济的原则选择。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方法宜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5 多芯电力电缆导体最小截面,铜导体不宜小于2.5mm2,铝导体不宜小于4mm2。

    6 敷设于水下的电缆,当需要导体承受拉力且较合理时,可按抗拉要求选择截面。

    7 10kV及以下常用电缆按100%持续工作电流确定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和附录D的规定,其载流量按照下列使用条件差异影响计入校正系数后的实际允许值应大于回路的工作电流。

    1 环境温度差异。

    2 直埋敷设时土壤热阻系数差异。

    3 电缆多根并列的影响。

    4 户外架空敷设无遮阳时的日照影响。

    5 除本规范规定的情况外,电缆按100%持续工作电流确定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时,应经计算或测试验证,计算内容或参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含有高次谐波负荷的供电回路电缆或中频负荷回路使用的非同轴电缆,应计入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增大等附加发热的影响。

    2 交叉互联接地的单芯高压电缆,单元系统中三个区段不等长时,应计入金属层的附加损耗发热的影响。

    3 敷设于保护管中的电缆,应计入热阻影响;排管中不同孔位的电缆还应分别计入互热因素的影响。

    4 敷设于封闭、半封闭或透气式耐火槽盒中的电缆,应计入包含该型材质及其盒体厚度、尺寸等因素对热阻增大的影响。

    5 施加在电缆上的防火涂料、包带等覆盖层厚度大于1.5mm时,应计入其热阻影响。

    6 沟内电缆埋砂且无经常性水份补充时,应按砂质情况选取大于2.0K·m/W的热阻系数计入对电缆热阻增大的影响。

    3. 1 电缆导体工作温度大于70℃的电缆,计算持续允许载流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量较多的该类电缆敷设于未装机械通风的隧道、竖井时,应计入对环境温升的影响。

    2 电缆直埋敷设在干燥或潮湿土壤中,除实施换土处理等能避免水份迁移的情况外,土壤热阻系数取值不宜小于2.0K·m/W.

铜芯塑料绝缘耐火电力电缆 、无卤阻燃耐火电力电缆、隔火层阻燃电力电缆、氟塑料绝缘耐高温电力电缆、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电力电缆、硅橡胶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电力电缆、金属屏蔽电力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船用电力电缆、船用控制电缆、 船用通信电缆、舰船用电力电缆、舰船用控制电缆、舰船用通信电缆、矿用通信电缆、煤矿用电力电缆、低烟低卤阻燃电力电缆、KBHNRP、KFHNR型耐火控制电缆、低烟无卤阻燃控制电缆、硅橡胶特种控制电缆、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控制电缆、低烟低卤阻燃控制电缆、氟塑料绝缘耐高温控制电缆、无卤低烟阻燃电线、阻燃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电焊机电缆、电梯电缆、矿用通信电缆、煤矿用电钻电缆、通用橡套软电缆、JF、JXN、JXF 型电机绕组引接线电缆、JEH、JEM 型电机绕组引接线、MSLYFY煤矿用漏泄同轴电缆、同轴射频电缆、特软电线电缆、铜排铝排铜铝母线、电子计算机用屏蔽电缆、补偿导线、补偿电缆、特种耐高温计算机电缆、铜芯铜护套矿物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耐高温防火电缆、耐高温安装线、机车/地铁车辆用橡套电缆、低频通讯配线电缆、工业电子信号电缆、本安型防暴控制电缆。

    35KV 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卤及无卤阻燃、耐火电力电缆 型号及名称 1型号用字母及数字含义: NH——通过GB12666.6类耐火试验; ZR——通过GB12666.5类成束燃烧试验; B——低卤(型号末位); C——无卤低烟(型号末位); YJ——交联聚乙烯绝缘; V——低卤阻燃聚氯乙烯护套或衬层; S——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护套或衬层; 22——钢带铠装低卤阻燃聚氯乙烯外护套; 24——钢带铠装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外护套。 2型号组合结构及表示的电缆名称,见表型号 名称 NH/ZR-YJV-B 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卤、阻燃、耐火型电力电缆 NH/ZR-YJV22-B 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卤、阻燃、耐火型钢带铠装电力电缆 NH-ZR-YJS-C 交联聚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热塑性聚烯烃衬垫(或护层)耐火型电力电缆 NH-ZR-YJS24-C 交联聚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热塑性聚烯烃衬垫(或护层)耐火型电力电缆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控制电缆 型号及名称 产品分类 绝缘 护套 屏蔽、铠装 特性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K 控制电缆 V 聚氯乙烯 V 聚氯乙烯 P 铜丝编织屏蔽 R 软导体结构 Y 聚乙烯 P2 铜带屏蔽 ZR 阻燃电缆 YJ 交联聚乙烯 Y 聚乙烯 22 钢带铠装 NH 耐火电缆 2 KVV22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钢带铠装控制电缆。 KYJVP-ZR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丝编织屏蔽阻燃控制电缆。 KYJVP2-NH 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带屏蔽耐火控制电缆。主要用途及使用特性适用于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的控制、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等。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控制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超过90℃,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绝缘控制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超过70℃,安装环境温度不低于0℃。铜带屏蔽或钢带铠装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其它类型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电力电缆各型号中符号含义 T: 铜一般省略,不写进型号中 L: 铝 V:聚氯乙烯绝缘或护套 YJ: 交联聚氯乙烯绝缘 22: 钢带铠装 32: 细钢丝铠装 42: 粗钢丝铠装 [ 本帖最后由 zql5698 于 2006-6-15 11:36 编辑 ] 35KV 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卤及无卤阻燃、耐火电力电缆型号及名称 1型号用字母及数字含义: NH——通过GB12666.6类耐火试验; ZR——通过GB12666.5类成束燃烧试验; B——低卤(型号末位); C——无卤低烟(型号末位); YJ——交联聚乙烯绝缘; V——低卤阻燃聚氯乙烯护套或衬层; S——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护套或衬层; 22——钢带铠装低卤阻燃聚氯乙烯外护套; 24——钢带铠装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外护套。 2型号组合结构及表示的电缆名称,见表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控制电缆 1计算出总功率P 把各个灯具的功率加起来P KW很简单,注意电压相同 2计算出总电流I 经验公式 I = 3.5 P ,P的单位是KW,I的单位是A 3根据电流选用电缆电缆有单芯的和多芯的,简单说,单芯指电缆外皮里面是一根硬的单独的芯,多芯里面由很多很细的金属丝“拧成的" 一般灯具选多芯的就可以。单芯的比较贵点。电缆的载流能力主要与电缆内金属丝的材料和截面积有关。铝的单位截面积载流能力: 10平方毫米以下是 5A/平方毫米铜导线的载流能力比铝大一级。例如,0.75的铜线按照1的铝线计算;1的铜线按照1.5的铝线计算,1.5的铜线按照2.5的铝线来计算... 计算电流的公式是 I=P(额定功率)/√3U(220或380)cosφ cosφ为功率因数你可以取0.85或0.9 BV-2.5mm2的导线铜芯的电线载流量为32A 我看接灯差不多了 如果你觉得的不够 就用4mm2的 吧有个简单计算方法:按每千瓦电流为5安培计算,计算灯具功率总和后乘以5即得出总电流;导线敷设方式的明、暗不同选择的导线也不同,明敷比暗敷载流量大;不同根数同时敷设时载流量也会不同,并行导线数量越多载流量越小,这需要根据以上情况查阅手册来选择

导线和电缆截面选择计算方法有几种?怎样计算?

答:有三种:

(1)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应使导线和计算电流Ijs不大于允许载流量(允许持续电流)Iyx。即Iyx≥Ijs

(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和截面:

        Sji=Ijs/Iji

 式中: Sji—经济截面;

    Ijs- 计算电流 ;  

Iji—经济电流密度;

(3)按电压损失计算:

ΔU%=(R0+X0tg4)100/U2×P×L=Δu%×P×L

式中: P—负荷(KW)

     L—线路长度 

     U —额定电压(KV)

     R0—线路单位长度电阻(Ω/Km)

     X0—线路单位长度感抗(Ω/Km)

6~10KV X0取平均值0.38(Ω/Κm),

35KV X0取平均值0.4(Ω/Κm)

Δu%—线路每MW·Km的电压损失百分数

文档

变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变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0、6kV配电所及10、6/0.4kV变电所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要做好变配电所设计既要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程,又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否则会出现种种问题,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为了做好变配电所的设计,现将本人在审查我院变配电所设计图纸时发现各种问题中的一部分整理出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大家相互交流,以便共同提高。1.变电所和配电所的名称工程设计在使用名词术语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