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熟悉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相关的物理量的单位;
3.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4.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5.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要点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表达:
要点诠释:
(1)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①电流I、电压U、电阻R是对同一段电路或同一电阻而言。
②I、U、R必须对应同一时刻。
(2)适用范围:①电路中不含电源那段。
②适用于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例如:电灯、电炉等,不适用于电动机。
(3)公式变形为的意义:
①导体的电阻大小可以用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这是测电阻的一种方法。对于同一段导体,U、I的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U、I的比值一般不同。U、I的比值只说明了电阻的大小。
②导体的电阻不由电压电流决定,它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所以无论电压、电流怎样变化,甚至变为零,导体电阻依然为原来大小,故不能由“”得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通过的电流成反比”结论。
③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要点三、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
连接方式 | 串联 | 并联 |
电路图 | ||
电流特点 | I=I1=I2 | I=I1+I2 |
电压特点 | U=U1+U2 | U=U1=U2 |
总电阻 | R总=R1+R2 | |
分流分压 | (分压) | (分流) |
(1)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导体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
(2)如果用n个阻值均为R0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
(3)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导体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4)n个阻值为R0的相等电阻并联,则总电阻为:。
(5)不管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某个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的总电阻都是增大;如果电路中电阻的个数增多,则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增大,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本概念
1. 关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C.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举一反三:
【变式】(2015•贵州中考)如图所示,L1与L2是两只标有“3V 10Ω”字样的相同小灯泡,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S后,干路电流是( )
A.I=0.3A B.I=0.6A C.I=0.9A D.I=1.0A
类型二、综合应用
3.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灯L1亮;灯L2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由此可以做出判断,灯L2处可能是 ,也可能是 ,但不可能是 。(以上三空中选填“完好”“断路”或“短路”)。在原电路的基础上只改动一处,就可以判断灯L2的真实状态,请简述你采用的方法: 。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不亮,L2正常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 开关S接触不良 B.电灯L1灯丝断了 C.电灯L1短路 D.电灯L2短路
4.(2015•葫芦岛中考)如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将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将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举一反三:
【变式】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他所用的电源电压为20V,电阻R为2k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3kΩ,当他将滑片P从b滑向a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范围是( )
5. 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多档位的电热器模型,电路实物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M,且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I1为0.8A;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2,R2两端的电压为9V。
⑴求电流表的示数I2;
⑵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闭合开关S1和开关S2,电压表V2的示数为3U,求此时R1的电流。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只断开开关S3时,滑片P移至端点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U1为12V;只闭合开关S2时,滑片P仍在B点,电压表示数U2为10.5V,电流表的示数为I2;只闭合开关S1时,滑片P移至滑动变阻器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U3,电流表的示数为I3。已知I1∶I3=6∶7。求:
⑴ I1∶I2,
⑵ 电压表示数U3。
类型三、实验探究
6.小刚想利用一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闭合开关S和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1)请你添加两根导线完成图示实验电路的连接;
(2)请你用I1、I2和R0表示出Rx,Rx= 。
举一反三:
【变式】小新同学想利用两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小新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压表V1和V2。
(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完成如图9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导线不得交叉)
(2)电压表V1的示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示数用U2表示,请用U1、U2和R0表示:RX=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其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B.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C.电压、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
D.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时,电流不一定变大
2.在分析复杂电流中各用电器的连接关系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简化处理,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把电流表看成是断路的 B.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
C.把电压表看成是断路的 D.把电压表看成是一根导线
3.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 A,如果将电压减少到2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 )
A.2A B.0.25A C.3A D.0.5A
4. 如图,R1=10Ω,R2=30Ω,R3=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S1、S2都闭合,则电路中的总电阻是( )
A.40Ω B.60Ω C.12Ω D.无法判断
5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R2=20Ω,R3的阻值不为零,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可能为( )
A.6V B.8V C.9V D.11V
6.如图所示,MN间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处于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当滑片P处于ab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0A,则MN间的电压是( )
A.6 V B.5 V C.4 V D.3 V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端电压保持不变已知R1:R2=1:4则开关S闭合前后通过R2的电流之比及R2两端的电压之比分别是( )
A.4:5,5: B.4:5,4:5 C.5:4,4:5 D.5:4,5:4
8.(2015•赤峰中考)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和滑杆相连,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量变少,电流表示数不变
B.油量越少,电流表示数越大
C.油量越多,电流表示数越小
D.油量越多,电流表示数越大
9.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0Ω,电阻R2为300Ω,电源电压是6V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到b端,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 )
A. 6V~0V B.3.6V~6V C.6V~3.6V D. 6V~2.4V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Ω现将R1换成4Ω的电阻R2为保持电压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 )
A.向a端滑动 B.向b端滑动 C.保持原位不动 D.不可能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电压表示数分别U1、U2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U1=U2,I1>I2 B.U1=U2,I1<I2 C.U1=U2,I1=I2 D.U1 1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阻的。为了使滑动变阻器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一般将它 联在电路中,并且通常在使用前将滑片调到 的位置上。某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A 50Ω”字样,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3.使用电压表时,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甚至会 电压表。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以用 法来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量程。 14.触电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取决于 和 ,经验证明:只有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15.(2015•玉溪模拟)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字样,乙标有“15Ω 0.6A”字样,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 Ω;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 16.有两个电阻之比R1:R2=2:5,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之比I1:I2= ,加在它们的两端电压之比U1:U2= ;如果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U1:U2= 。 三、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是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木板上有两条长度与横截面积均相等的金属丝。AB是镍铬合金丝,CD是锰铜丝。这个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是否有关。如果将金属丝CD换为镍铬合金丝,其长度等于金属丝AB的二分之一,横截面积与金属丝AB相等,那么这个实验装置可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的 是否有关。 18.(2015•高要市校级二模)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作导线,把图(b)连成实物图。 1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5Ω。 (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 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 的关系; (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V; (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不变. (4)该小组的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把定值电阻改成小灯泡,然后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得到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将表中的空白格补上。 (5)小明处理完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20. 小刚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阻Rx的阻值,(电源电压不变,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图中连接电压表的导线未画出。实验时,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表所示。经检查与核对,他的实验操作与数据记录都准确无误。根据表中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先观察表中数据,然后画出小刚实验电路中电压表的接线。 (2)定值电阻Rx的阻值是 Ω,电源电压是 V。 四、计算题 21. 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0Ω,当滑片P移到R的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当滑片P移到R的最右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22.如图25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1、V2示数分别U1、U2,电流表A的示数为I;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V2示数分别为U1、U2,电流表A的示数为I。已知电阻R1=30,U1:U2 = 4:3,I=0.3 A,U1:U2 = 4:1。求: (1)R2的阻值; (2)电流表A的示数I; (3)当开关S断开时,将电压表V1、V2换成电流表A1、A2,此时电流表A的量程是0~3A,请通过计算判断电流表A是否会损坏。实验次数 电流表示数/A 电压表示数/V 1 0.30 3.0 2 0.40 2.0 3 0.5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