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讲课人:田长义
地点:高三(7)班教室 讲课时间:2011年10月24日 第6节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考试大纲》
2.从总体上读懂高考文言 文,明确解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
二、教学重点:
依据近四年高考文言试题吃透考纲,熟悉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 三、教学难点:
如何读懂文章 ,进而熟练运用该方法解题。 四、预习要求:
课前做近四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认真思考如何读懂文章, 思考文言文的解读方法 。
五、学情分析:
大家通过做近四年的高考文言文题目,应该发现高考文言文的题目是相对稳定的(具体的就是研究题目设置)。从试题设置来说,可以分为“言”和“文”两部分。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词类活用等;这里的“文”主要是指对文意的理解。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无论是考查“言”还是考查“文”,都是对考生从课内到课外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里“课外”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我们“课内”学过的,课本上有的;二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出自课本,但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所以,我们做高考文言文题目是能得分的,是能得高分的。
六、教学方法:
探究 讨论 提问 讲解 质疑 总结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2. 提问
3.根据学生的相关问题确定讲解的具体内容 4.拓展总结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探索高考文言文的总体解法
第一步:粗略了解文章内容 A.读信息筛选题题干——定中心
B.读分析概述题选项——定内容
第二步 节节划读,理清文章脉络
A、划读什么?
从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选文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 一人多事型,其结构特点是:人—简历—性格特点—事件①—事件②—事件③—事件④……结局。一是 一事多人型,其结构物点是:事—缘由—人物①—人物②—人物③……结局。
B、怎么划读?
划读“四名一性”:官职名、年号名、新地名、新人名、新性格。
第三步:读题目——定答案
5. 通过练习小试总体解法,再做9月月考文言文题目。
6.学以运用,强化巩固,布置课后练习。
八、总结 把知识化为思维,把方法化为运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创造出自己的古文化世界。 九、板书:见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