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30:56
文档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哪(né)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bà)一方,作恶多端,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qián kūn)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搅,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哪(né)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bà)一方,作恶多端,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qián kūn)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搅,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哪(né)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bà)一方,作恶多端,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qián  kūn)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搅,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子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龙王听说夜叉了,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便刺。哪吒一闪身,随手取下混天绫,朝三太子扔去。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哪吒又拿出乾坤圈,只一下,便把三太子也给打死了。三太子一死,现出了原形,原来是条小白龙。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①依仗权势,欺压别人,成为一方霸主。________

②形容做了许多坏事情。________

③形容波浪极大。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这句话是三太子在和哪吒商量应该怎么定罪。

②哪吒用两件法宝“乾坤圈”和“风火轮”惩(chéng)治了夜叉和三太子。

③哪吒是想治一治作恶多端的东海龙王父子,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④东海龙王的儿子三太子原来是条小黑龙。

(3)读完短文,你对题目“哪吒闹海”中的“闹海”的理解是(    )            

A. 在海里打闹                    B. 在海里                    C. 在海里比武                    D. 制服海里的霸王

(4)哪吒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我国还有一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它的作者是________(A.吴承恩   B.罗贯中   C.曹雪芹),书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5)我还知道的神话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称霸一方;作恶多端;滔天巨浪

(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3)D

(4)A;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斩妖除魔

(5)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日常学习中对成语的积累,根据题目所给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2)根据题目的内容,判断所给句子是否正确。

(3)“哪吒闹海”中的“闹海”是制服海里的霸王;

(4)《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根据你喜欢的人物写出原因即可;

(5)我国的神话故事很多,写出你还知道的神话故事。

故答案为:(1)称霸一方;作恶多端;滔天巨浪

(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3)D

(4)A;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斩妖除魔;

(5)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成语的积累、阅读理解、名著作者等知识,注意平时的积累。

2.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①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_______又不敢讲。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③“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_____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⑤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④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_______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A.因为     B.但     C.果然

(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填序号)  

第①句:男孩在想________。  第②句:列宁在想________。

第③句:男孩在想________。  第④句:列宁在想________。

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

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

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⑤,想一想,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    

(4)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B;C;A

(2)B;D;A;C

(3)他仍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4)男孩承认灰雀“还活着”,承诺它“一定会飞回来”,最终放鸟归还,所以说男孩是诚实的。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解答时结合语境及选项分析判断。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B;C;A

 (2)B、D、A、C

 (3)他仍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4)男孩承认灰雀“还活着”,承诺它“一定会飞回来”,最终放鸟归还,所以说男孩是诚实的。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1)照样子,写词语。  

①跑来跑去、________、________

②吱吱嘎嘎、________、________

(2)手推车感到“费力”的原因是(    )            

A. 它不愿再为农夫服务了。                   B. 它慢慢变老了,骨头吱嘎吱嘎地响。

(3)在片段中用横线画出表示“真舒服”和“那一定会很好”的部分,认真思考,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者的原因是相同的。

B.两者的原因是不相同的。

C.两者的原因有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

【答案】 (1)飞来飞去;一模一样;轻轻松松;开开心心

(2)B

(3)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B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①从给出的词语“跑来跑去”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②从给出的词语“吱吱嘎嘎”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飞来飞去、一模一样、轻轻松松、开开心心

 (2)B

 (3)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B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天柱山的山峰很高,我们在天柱山的眼中,不过是一群蚂蚁罢了。天柱山最好玩的是它的奇石,这里的石头很奇特: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像巨树,像象鼻……远远地看,绿树和石头给大山披上了白绿交加的外衣。这里最有名的霹雳石,它本是一块好端端的大石头,经过风吹日晒,日积月累(lěi  lèi),就形成了一个大裂缝,像被雷劈过一样。

    天柱山的雾很大,进了山仿佛就进入了仙境。在山脚时,天很蓝,像海;云很白,像棉花糖。但到了山顶,远处的山峰看不见了,近处也若隐若现,像在和我们捉迷藏(zàng  cáng)。我们置身于云雾之中,飘飘欲仙。那些隐约可见的松树,它们舒展着美妙的身姿,伸着双手,像是要拥抱我们一样。

    难怪大诗人李白赞美天柱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天柱山真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啊!

(1)选出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日积月累________(lěi  lèi)     捉迷藏________(zàng  cáng)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名声远扬到国内外。________

②形容隐隐约约。________

(3)“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像巨树,像象鼻……”这一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            

A. 比喻和拟人                               B. 拟人和排比                               C. 比喻和排比

(4)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5)本文先写天柱山是________的旅游胜地,然后写天柱山的________很________。天柱山的________很________,最后又说天柱山真是个________的地方。这是一种________的结构。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6)关于“但到了山顶,远处的山峰看不见了,近处也若隐若现,像在和我们捉迷藏”这句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借助若隐若现的山来表现天柱山的雾很大。

B. 这里写山和雾没有关系,只是作者看到了而已。

(7)试着写出“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的意思。提示:想想本文描写了天柱山的哪些景物,它们有哪些特点。  

天柱山有奇特的________和奇特的________,二者相映成趣,秀色无边。

【答案】 (1)lěi;cáng

(2)驰名中外;若隐若现

(3)C

(4)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5)驰名中外;山峰;高;雾;大;美丽神奇;B

(6)A

(7)山峰;云雾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5)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7)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1)lěi、cáng

 (2)驰名中外、若隐若现

 (3)C

 (4)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5)驰名中外、山峰、高、雾、大、美丽神奇、B

 (6) A

 (7)山峰、云雾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这道题是短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7)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鸽子

    邻居朱伯伯养了四只鸽子。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可爱极了。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

    它们的“卧室”很讲究,是个两层楼房,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有一次,我把上层的一只放到下层,把下层的一只放在上层。嗬,这下可热闹了,两只鸽子打起来了!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结果,你啄我打,两败俱伤。

    我只得把它们各自送回自己的家里。

    两对鸽子渐渐长大了,两只母鸽都生蛋了,这下可忙坏了谢鸽子,它们需要给母鸽子找食。一个月后小鸽子孵出来了.黄灿灿的羽毛,长长的嘴,细细的脚,活像一只只小鸭子。我觉得挺有意思,就伸手去摸,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朱伯伯看到了,对我说:“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你的妈妈爱你一样。你去碰它一下,母鸽子以为你要伤害小鸽子,所以就要啄你了。”我听了点点头。

    啊,小鸽子,你真有意思!

(1)根据短文完成搭配。  

金黄的________    红红的________    宝石似的________    黄灿灿的________

(2)找出描写小鸽子外形的句子:________。再选一选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小鸽子的外形的。________  

A.羽毛    B.嘴    C.脚    D.眼睛

(3)在下列三句话中,修辞手法不相同的句子是(    )            

A. 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可爱极了。

B. 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

C. 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你的妈妈爱你一样。

(4)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了鸽子的哪些特点?(    )            

A. 漂亮                                    B. 好斗                                    C. 古怪                                    D. 爱孩子

(5)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            

A. 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对鸽子的喜爱之情。                B. 告诉读者鸽子很有意思。

(6)本文为我们介绍了有意思的小鸽子,《搭船的鸟》为我们介绍了美丽而又动作敏捷的翠鸟。这两篇文章都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介绍小动物的,并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答案】 (1)小嘴;小脚;小眼睛;羽毛

(2)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可爱极了。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一个月后小鸽子孵出来了,黄灿灿的羽毛。长长的嘴,细细的脚,活像一只只小鸭子。;ABCD

(3)C

(4)A,B,D

(5)A

(6)外形;动态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名词。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

 (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A、B是比喻,C是拟人。

 (5)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小嘴、小脚、小眼睛、羽毛

 (2)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可爱极了。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一个月后小鸽子孵出来了,黄灿灿的羽毛。长长的嘴,细细的脚,活像一只只小鸭子;ABCD

 (3)C

 (4)A B D

 (5) A

 (6)外形、动态

 【点评】(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假期的欢乐

    我最大的乐趣是黎明时去迎接草地的苏醒。我手拿一本书,离开尚在沉睡的屋子,轻轻推开栅栏。草地上覆盖着一层薄霜,无法坐下去;我踏着小路,沿着被爷爷称为“庭院”的种满奇花异木的花园散步。我边走边读书,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zī  rùn着我的皮肤。那一抹lǒng  zhào大地的雾霭逐渐消散;紫红色的山毛榉、蓝色的雪松、银白色的

    杨树闪烁发光,像天国的清晨一样jīng  yíng。我独自一人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和上帝的恩惠,同时由于腹中空空,我想起了巧克力和烤面包的美味。

    mù  yù了阳光的紫藤散发着清香,蜜蜂嗡嗡地叫着,绿色的百叶窗打开了。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一天的开始,可是我同这一天已经秘密分享了一段漫长的时光了。家人互道早安后吃早餐,然后我到木豆树下坐在一张铁桌旁边做我的“假期作业”。这对于我是愉快的时刻,因为作业很容易;我好像在用功,实际上却陶醉于夏日的喧闹:胡蜂的嗡鸣、珠鸡的咕咕声、孔雀的哀叫、树叶的飒飒。福禄考花的芬芳和从厨房里飘来的焦糖、巧克力的诱人香味混杂在一起,阳光在我的作业本上投下了朵朵跳动的圆圈。这儿,每件事物和我自己都各得其所,现在,永远。

(1)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  

zī  rùnlǒng  zhàojīng  yíngmù  y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到与下列意思相同的四字词语。  

①指奇特罕见的花草树木。________

②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________

(3)“我”在被爷爷称为“庭院”的花园中,独自享受着大自然的哪些美景?(    )            

A. 空气                               B. 雾霭                               C. 山毛榉                               D. 雪松                               E. 杨树

(4)文中画线的句子作者采用了哪些感官描写?(    )            

A. 视觉                                     B. 味觉                                     C. 听觉                                     D. 嗅觉

(5)“我好像在用功,实际上却陶醉于夏日的喧闹。”这句话中“夏日的喧闹”指的是什么?    

【答案】 (1)滋润;笼罩;晶莹;沐浴

(2)奇花异木;各得其所

(3)A,B,C,D,E

(4)A,C,D

(5)胡蜂的嗡鸣、珠鸡的咕咕声、孔雀的哀叫、树叶的飒飒。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滋、笼、莹、沐”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滋润、笼罩、晶莹、沐浴

 (2)奇花异木、各得其所

 (3) A B C D E;(4) A C D ;

 (5)胡蜂的嗡鸣、珠鸡的咕咕声、孔雀的哀叫、树叶的飒飒。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课外阅读。   

你一定会听见的

    你听过柳树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一大群小蚂蚁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也许你会说:“这都是想象的,我怎么能听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点。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什么了吧?

    你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只要你的耳朵能够听,从你出世那一天起,你就在听了。你学着听奶奶摇摇篮的声音,妈妈冲奶粉的声音,爸爸说话的声音,学着听开门、关门、上楼梯、电话铃的声音。你很快懂得: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你逐渐熟悉了你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

    但是,当你一天天长大,当你熟悉了许多声音后,不知不觉中,你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你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用心听周围的各种声音了。一些声音你没有听见,好像它们发出时,你的耳朵正好关闭了似的。

    别让你的耳朵关闭:在寂静的夜里,听一听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在闲暇的时候,听一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或乐曲……

    用心听吧,你一定会听见的,然后你会微笑:我们这个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美妙!

(1)画线的句子把________和________当作人来写,这是________的修辞方法。  

(2)第三至五自然段依次写了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声音。  

(3)我们一天天长大,一些声音却没有听见,这是因为(  )  

A. 我们长大后,耳朵不像小时候那样灵敏了。

B. 我们懂得了要保护耳朵,所以不再去听了。

C. 我们失去了听的兴趣,不再用心去听了。

(4)作者告诉我们,只有________  , 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声音非常________、________。  

(5)你听过什么声音?仿照上文第三至五自然段写一写。  

你总听过________的声音吧?当________  , 当________  , 当________  , 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答案】 (1)柳树;小蚂蚁;拟人

(2)动物;风;水

(3)C

(4)用心听;丰富;美妙

(5)机器;电风扇嗡嗡地工作;电话铃猛地响起;汽车从身边飞快地开过  

【解析】【分析】(1)考查拟人修辞手法,带着问题读一读就会发现,把“柳树、

 小蚂蚁”当做人来描写,这是拟人句。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三至五自然段的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细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5)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故答案为:(1)柳树、小蚂蚁、拟人;

 (2)动物、风、水;

 (3)C;

 (4)用心听、丰富、美妙;

 (5)机器、电风扇嗡嗡地工作、电话铃猛地响起、汽车从身边飞快地开过。

 【点评】(1)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8.课外阅读。  

花  钟

    夏天,天亮得早,我起得也早。

    我听见虫儿在草丛里高声(鸣  呜)叫。露水很重。不知为什么,我总喜欢把那些牵牛花比做(彩  采)色的小喇叭。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小喇叭,它们每天清晨,朝着东方,播放着第一场昆虫音乐会。我想,那绿色的蔓条儿,该是电线了。

    当我绕湖一周,又爬上那座小山坡,大约六点钟。我看见蒲公英也展开了它金黄的花冠。远远望去,好像满山坡都是点点阳光在闪烁,每天都是这样。

    我(提  题)醒自己,该回家了;吃过早饭,就去上学。

    我知道,当牵牛花开放的时候,我得去锻(炼  练);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就该回家吃早饭了。我从来没有迟到过。我知道许许多多的花都(按  安)时开放着。在花的学校里,花是(尊  遵)守时间的孩子,它们和我们一样。

(1)划去括号中搭配不恰当的字。    

(2)题目“花钟”的意思是什么?    

(3)读句子,做练习。  

“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牵牛花每天清晨朝着东方开放。”文中画线部分与这句话相比,那个比较好?好在哪里?

(4)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迟到过?”    

【答案】 (1)呜;采;题;练;安;尊

(2)每种花开放的时间都是一定的,可以像钟一样告诉我们时间。

(3)原文好,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牵牛花比做小喇叭,形象生动,并且用电线一样的绿蔓儿将昆虫鸣叫和喇叭状的牵牛花联系起来,想象奇特。

(4)因为“我”和花儿一样,在学校里是遵守时间的孩子,准时做该做的事,所以从不迟到。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从内容方面分析,把二者做一对比就清楚了。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呜;采;题;练;安;尊

 (2)每种花开放的时间都是一定的,可以像钟一样告诉我们时间。

 (3)原文好,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牵牛花比做小喇叭,形象生动,并且用电线一样的绿蔓儿将昆虫鸣叫和喇叭状的牵牛花联系起来,想象奇特。

 (4)因为“我”和花儿一样,在学校里是遵守时间的孩子,准时做该做的事,所以从不迟到。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此题主要考查对文题的理解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辨析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那让我先藏(zàng  cáng),你来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眼睛。

    红头向周围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作声了。

    _____藏好了吗_____青头大声问_____

    红头不说话,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是一答________(dā  dá)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1)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藏________(zàng  cáng)    答________(dā  dá)应

(2)给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藏好了吗________青头大声问________

(3)红头躲进草堆不作声的原因是(    )            

A. 怕被老黄牛发现。                    B. 怕被青头发现。                    C. 怕被其他蟋蟀发现。

(4)概括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            

A. 红头躲在草堆里不作声。              B. 青头在找红头。              C. 青头和红头在玩捉迷藏。

【答案】 (1)cáng;dā

(2)“;?”;。

(3)B

(4)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cáng、dā

 (2)“?”。

 (3)B

 (4)C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会叫的狗(节选)

    “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一个圈套?”

    “当然啦。你让我以为,是一只公鸡在树林里迷路了,而你却设下圈套想抓我。幸好我发现得及时。”

    “我向你担保,我压根就没想抓你,我只是在这里练习。”

    “练习?练习什么?”

    _____我在练习啼叫_____现在差不多已经学会了_____你听我叫得多好_____说完_____它又洪亮地喔喔叫起来_____

    狐狸真想哈哈大笑。它在地上打着滚,捧着肚子,竭力忍着不笑出声来。

    小狗感到受了委屈,低着头,含着泪水默默走开了。

(1)给选段中画横线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我在练习啼叫________现在差不多已经学会了________你听我叫得多好________说完________它又洪亮地喔喔叫起来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担保——________     洪亮——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描写狐狸笑的样子的句子,然后再写出两个与“笑”有关的词语。    

(4)小狗含着泪水默默走开,它心里一定有很多想法。结合全文,你预测它可能想到的是(    )            

A. 狐狸笑我,那肯定是自己学得不像,如果狐狸能教我就好了。

B. 狐狸是个门外汉,根本不懂我的叫声,我觉得自己学得挺好的。

C. 我很伤心,但我更要勤学苦练,学会狗叫,不能让它小瞧自己。

【答案】 (1)“;,;。;!”;,;。

(2)保证;响亮

(3)它在地上打着滚,捧着肚子,竭力忍着不笑出声来。哈哈大笑、开怀大笑。

(4)C   

【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担保:表示负责,保证做到或保证不出问题。洪亮:响亮。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

 (2)保证、响亮

 (3)它在地上打着滚,捧着肚子,竭力忍着不笑出声来。哈哈大笑、开怀大笑。

 (4) C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文档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哪(né)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bà)一方,作恶多端,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qián kūn)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搅,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