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名称: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第1课“中学时代”首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个“陌生”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
第2课“学习新天地”专门设立关于“学习”的一课,以引导学生掌握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新方法,珍惜学习机会和初中的学习生活。
第3课“发现自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的计提方法。
第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对友谊的渴望,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收到朋友的影响。
第5课“交友的智慧”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的过程,会有惊喜,会有意外,还会有点冒险。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第6课“师生之间”保持愉悦、平和的心境,与老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第7课“亲情之爱”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第8课“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来之不易,它是属于我们的幸运。
第9课“珍视生命”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
第10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2课时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2课时
第三课 发现自己 2课时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2课时
第五课 欢快的青春节拍 2课时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e
第六课 自我新期待 2课时
第七课 亲情之爱 3课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2课时
第九课珍视生命 2课时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2课时
课程实施: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在教学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2)强调联系社会实际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课程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参与情况等)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记载,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依据。
2、学案各环节开展情况的表现。
3、考后的反思和分析。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1、练习的完成:掌握每课的基本概念:选择题的准确率在90%左右;材料分析题,要求能认真阅读材料并能运用其中的信息有层次地进行问题的解答。问答题,要求认真领会题目的含义,准确把握问题的角度分层次进行回答。
2、回答课堂提问的情况:是否能够领会其意、语言的表述情况等。
3、课堂笔记整理的情况:条理的清晰、重点的突出、字迹的端正、内容的完整等,最重要的是:自主性的体现——是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作一些札记。
4、每个单元综合练习的评价。
5、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