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压缩机转子检修的技术要求
离心式压缩机转子检修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认真清洗转子,检查叶轮有无损坏,叶轮口环及转子轴封处有无磨损,叶轮流道内有无冲刷、腐蚀等,并对转子进行无损探伤检查。根据需要还可对转子测振部位作电磁和机械偏差检查。
2、检查转子轴承轴颈、装浮环密封处轴颈、轴端联轴器工作面等部位应无磨损、沟槽、拉毛、压痕等类损伤,其表面粗糙度Ra值应小于0.4μm;若表面拉毛轻微时,可采用金相砂纸拉研予以消除,其它损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选择适当方法处理。转子轴承轴颈和浮环密封轴颈处圆度、圆柱度误差均应不大于0.01mm。
3、上车床测量各级叶轮外径、叶轮口环、轴套、轴径等部位径向跳动及叶轮外圆端面、推力盘外圆端面等部位的轴向跳动,应符合表1—1的要求。
表1—1
压缩机转子跳动值
/mm
项目 | 径 向 圆 跳 动 | 端 面 圆 跳 动 | ||||||||
部位 | 轴径 | 浮环密封 | 轴封 | 隔板气封 | 叶轮气封 | 平衡盘 | 推力盘 | 联轴器 | 叶轮外缘 | 止推盘 |
标准 | ≤0.01 | ≤0.01 | ≤0.04 | ≤0.06 | ≤0.06 | ≤0.04 | ≤0.02 | ≤0.02 | ≤0.10 | ≤0.015 |
4、转子止推盘光滑、无麻点、伤痕、沟槽等缺陷,其表面粗糙度Ra值应小于0.8μm,沿整周厚度误差小于0.01m m。止推盘上有轻微擦痕,或表面粗糙度Ra值大于0.8μm,可进行磨光处理;止推盘上若有裂纹或严重擦痕,应更换止推盘。
5、对用过盈配合方式联轴器轮毂的转子,在拆卸联轴器前应测量并记录轴头在轮毂孔内的凹入深度。联轴器轮毂回装前应用红丹检查转子轴锥段与联轴器轮毂内孔的配合情况,要求接触面达85%以上。
6、转子组件的动平衡检查如下:
(1)转子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考虑进行动平衡检查;
①运行中振动值逐渐增大,特别是经频道分析工频分量较大时;
②运行中振动值逐渐增大,而振动原因不明,或振幅随转速不断增大时;
③检查时发现转子发生弯曲,转子上有关部位径向跳动值较大时;
④转子进行有可能影响其平衡的维修项目时,如更换叶轮等;
⑤检查时发现,转子沿圆周方向有磨损,特别沿圆周方向有不均匀磨损时;
⑥转子通过临界转速振幅明显增大,且无其它原因可解释时。
(2)转子平衡既可采用高速动平衡,也可用低速动平衡。对刚性转子,采用低速动平衡即可,对挠性转子的常规检查,也可用低速动平衡进行。但对高速轻载转子,或经低速动平衡后,在工作转速下振动仍较大的转子,或是在维修中更换了影响转子平衡性能的零部件的转子等,都应考虑进行高速动平衡。
(3)转子的低速动平衡精度应达ISOG1.0级,希望达到G0.4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应保证在正常工作转速下,转子在动平衡支架上的振动烈度值不超过1.8mm/s,希望不超过1.2 mm/s,且在直到最大连续转速的范围内无任何振幅和相位飘忽不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