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LC振荡器电路设计与实现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主要内容
(1)按照振荡器的条件设计电路。
(2)根据电路焊接振荡器电路。
(3)测得振荡电路相关数据,根据电路元器件参数计算比对。
2、基本要求
(1)设计电路实现的主要内容。
(2)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3、主要参考资料
《电子线路教材》
《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指导书》
完成期限:2010年12月26日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2010年12月26日目录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1)
二、设计原理 (1)
(一):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1)
(二):振荡电路电路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电路板焊接 (3)
四、实验过程 (3)
五、体会心得 (4)
六、参考资料 (5)
一、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
(1)按照振荡器的条件设计电路。
(2)根据电路焊接振荡器电路。
(3)测得振荡电路相关数据,根据电路元器件参数计算比对。
(二) 基本要求
(1)设计电路实现的主要内容。
(2)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二、 设计原理
(一):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1)基本定义
凡是从输出信号中取出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作为输入信号,勿须外部提供激励信号,能产生持续等幅正弦波输出,称为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
(2) 工作条件
1. 起振条件:保证振荡器从无到有建立起振荡
2. 平衡条件:保证振荡器进入平衡状态,产生持续的等幅振
3. 稳定条件:保证平衡状态不因外界不稳定因素影响而受到破坏
(3)设计正弦波振荡器的要求
1) 正弦振荡器工作原理包括
起振条件:
平衡条件: 1)(osc >ωj T 1
)(osc =ωj T
稳定条件:
2) 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应设计在软激励状态
3)从振荡到平衡是由晶体管非线性与自给反偏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称为内稳幅
4) 判断能否产生正弦振荡的方法
a) 是否可能振荡——首先看电路供电是否正确;二是看是否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b) 是否起振——看是否满足振幅起振条件
c) 是否产生正弦波——看是否有正弦选频网络
(二):振荡电路电路原理图
0)(iA i osc <∂∂V V T ω0)(OSC
<∂∂ωωωϕT
(一)本课程设计所焊接电路共需22个零件:
电容:24p 100p 200p 300p 510p 22p 33p 0.01uf*2
电阻:1k*2 2k 8.2k 15k
电感 2.2uH
电位器:20k
发光二极管:1
三极管:1
可变电容:2
晶振:10.245*1
电路板:1
(二)焊接过程:
(1)布局先讲各个器件放置在电路板上,使其布局好看条理清晰易于焊接一个好的布局是成功的一半
(2)焊接:焊接过程应注意各个器件的连接是否正确,应保证期间连接正确。注意焊点的形状,不宜过大,不宜过小,方便去除。
(3)安全!!!安全第一。
四、实验过程
将电路板连到电源上,并输出三极管c点的波形:
(1)调节静态工作点:调节w51 是A点的电压等于2V。
(2)LC振荡:连接J1 J3
(3)晶体振荡:断开J1 连接J2
LC振荡:
晶体振荡:
五体会心得
本学期第十六周,我们进行通信电子线路的课程设计。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能对正弦波振荡器的原理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加深了对这门课的理解。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我觉得学习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而不是一味的依靠别人。如今网络资源如此丰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感觉知识的海洋是如此的浩瀚,而我们却是如此的渺小,希望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东西。
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们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意义就可。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为社会而工作。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失落呢?于是我们决定沿
着自己的路,执着的走下去。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要想有所收货,必然要有所付出。
六、参考资料
《电子线路教材》
《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