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音乐_瑶族舞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27:03
文档

小学音乐_瑶族舞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哥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不同段落主题并划分段落。2、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三个段落的不同速度、情绪,并能说出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场景。3、通过欣赏
推荐度:
导读《瑶族舞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哥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不同段落主题并划分段落。2、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三个段落的不同速度、情绪,并能说出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场景。3、通过欣赏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哥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不同段落主题并划分段落。

2、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三个段落的不同速度、情绪,并能说出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场景。

3、通过欣赏、演奏及参与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做到人人参与、大胆投入。

4、通过欣赏少数民族的音乐,让学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欣赏、视唱、打节奏,熟悉乐曲第一段第一主题。

教学准备:电子琴、腰鼓1个、铃鼓2个、串铃2个、响板2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进行一场民族音乐之旅,我们来到了祖国的西南部,来认识我们的民族兄弟——瑶族。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的山区。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和歌舞。今天我们来到瑶家山寨,热情好客的瑶家人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篝火晚会了!听,鼓声敲响了,晚会就要开始了!

二、欣赏《瑶族舞曲》

(一)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部分的音乐。

师:同学们听到鼓声了吗?这是由大提琴模仿的瑶族长鼓的节奏。你能拍出这个节奏吗?(学生拍节奏X XX )下面我们一起跟着瑶家人学习长鼓的节奏。(右手拍右侧凳子一下 X,左手拍左侧凳子两下 XX  ,注意乐曲的强弱对比。可以用腰鼓代替长鼓演奏。)让我们随音乐一起敲起长鼓,呼唤更多的人来参加篝火晚会吧!(播放引子,一起拍击长鼓节奏。)

2、欣赏A乐段主题一。

师:优美的旋律响起来,听听看是谁在翩翩起舞?(是姑娘们在翩翩起舞)

师:请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这段音乐的速度和情绪。(稍慢;优美抒情)多么美妙的音乐呀!老师也不禁想要高歌一曲,同学们想不想听?(生:想!)(老师演唱根据这段音乐填词的歌曲)

师:既然瑶家姑娘给我们表演了优美的舞蹈,那我们也学会这首歌唱给她们听好不好?(集体学唱这首歌,并加入长鼓节奏进行彩排,为表演做准备)

集体演唱歌曲,两组唱歌,一组拍击长鼓节奏伴奏(请一名同学用腰鼓模仿长鼓节奏)。

第二次欣赏A段主题一。

师: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个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在乐器数量方面有什么变化?(每次出现都比前一次演奏的乐器多。)如果这个旋律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是一位美丽姑娘在翩翩起舞,那么,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

(6)选择合适的速度、情绪、情景卡片粘贴在纸板上。

3、欣赏A乐段主题二。

师:姑娘们的舞蹈和同学们的歌唱,更加激起了瑶家人的表演欲望,听听看又是谁加入了姑娘们的舞蹈队伍?(一群小伙子上场表演了。)

(2)请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这段音乐的速度和情绪。(稍快;热烈欢快)

(3)师:小伙子们的舞蹈雄健有力,让我们用打击乐器给他们伴奏吧!(用铃鼓、响板、串铃为音乐伴奏)

铃鼓: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响板:                X X |X X |X X |X X |

串铃:                                     X -|X -|X -|X -|   

(4)选择合适的速度、情绪、情景卡片粘贴在纸板上。

4、欣赏B段音乐。

(1)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音乐,你觉得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人们在休息,偶尔俏皮的旋律,仿佛青年男女在嬉戏打闹。)请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这段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中速;优美抒情)。观察乐谱,音乐在拍子和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段是三拍子,前面是二拍子。板书在纸板上)

(2)请学生选择合适的速度、情绪、情景卡片粘贴在纸板上。

5、欣赏第三乐段A’

(1)师:第三乐段是哪个乐段的重复再现?(是第一乐段的重复再现)如果把第一乐段定为A,第二乐段为B,那么第三乐段就用A’表示(板书A B A'在纸板上)。这段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更加热烈、欢快。)表现了什么情景?(人们又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气氛越来越热烈。在全部乐器热烈齐奏下,把乐曲推向高潮后结束。)表达了瑶族人民什么情感?(对幸福生活的歌颂和赞美。)

(2)请学生选择合适的速度、情绪、情景卡片粘贴在纸板上。

(二)完整欣赏乐曲

1、师:同学们,在音乐声中,你感受到瑶族人们的热情了吗?著名的作曲家茅沅、刘铁山也曾来过瑶家山寨,把这些瑶族音曲创编成管弦乐曲,并命名为《瑶族舞曲》(粘贴课题在纸板上方)。后经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生动的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下面请欣赏现场演奏版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用其独特的民族乐器和乐曲来表达他们的劳动和生活,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同学们,跟我们的瑶族朋友说再见吧!在下节课里我们将继续我们的民族音乐之旅,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让我用一句话对民族音乐进行总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板书:

                         《瑶族舞曲》

段落拍子      速度

    情绪

情境

 A

2/41稍慢优美抒情姑娘的舞蹈
2稍快热烈欢快小伙的舞蹈
 B3/4      中速

优美抒情月夜
 A'2/4      快速

热烈欢快群舞
《瑶族舞曲》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年半的音乐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分析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在音乐学习中能表现出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音乐作品从速度、情绪、情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完成对作品的分析。同时通过歌唱、节奏、打击乐伴奏等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音乐体会很好的表现出来。本节课也是同学们四年多音乐素质的一个很好的展示!

《瑶族舞曲》效果分析

1、语言导入,来到瑶族山寨,参见瑶族篝火晚会。

在这一环节,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欣赏模拟长鼓节奏的引子。

师生一起模拟长鼓节奏,并随音乐一起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欣赏A段第一主题音乐。

第一遍先让学生感受音乐,然后分析音乐速度、情绪。老师为这段音乐填词一曲,通过老师边歌边舞,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更利于学生掌握这段音乐的旋律。

4、欣赏A段第二主题音乐。

   第二主题旋律请学生以打击乐伴奏,让同学们体会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效果很好!

5、欣赏B段音乐。

   以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情绪为主,通过与A段对比,感受三拍子与二拍子的不同。

6、欣赏第三段音乐。

   第三段欣赏完,学生能说出是A段的重复再现!

7、完整欣赏音乐视频。

  视频欣赏现场演奏版的《瑶族舞曲》,使学生对民族管弦乐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效果更棒!

   

《瑶族舞曲》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哥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一课时。 

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别为: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不同段落主题并划分段落。

2、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三个段落的不同速度、情绪,并能说出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场景。

3、通过欣赏、演奏及参与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做到人人参与、大胆投入。

4、通过欣赏少数民族的音乐,让学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视唱、打节奏,熟悉乐曲第一段第一主题。

《瑶族舞曲》评测练习

1.欣赏前奏,启发学生拍出长鼓节奏,并模仿拍击长鼓节奏。

2.随琴视唱第一主题A段旋律,检查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

3.分组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欣赏每段音乐,并对音乐速度、情绪、情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考察学生是否注意倾听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瑶族舞曲》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时长将近7分钟,想要全部详细欣赏,一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够,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先分段欣赏,然后再总听音乐一遍。把欣赏重点放在了A乐段的第一主题,并通过欣赏、填词歌唱,长鼓节奏伴奏等形式让学生熟悉第一主题。欣赏每段音乐时,又让学生从速度、情绪、情境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能从几个大方面对每段音乐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张弛结合,学生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特别是板书部分以表格的形式分析乐曲,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不足之处:1、教学提问的语言还需要更加精炼、准确,能让学生更快的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

2、让学生上讲台选择每段音乐相对应的图片时,没及时提示学生每个图片是什么,造成第一位同学选择图片出错,又请的第二位同学上来改正的,这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浪费了一点儿时间。

瑶族舞曲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规定,应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本课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音乐欣赏,这是一首表现瑶族人民篝火晚会的音乐作品。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运用聆听、视唱歌谱、填词演唱、打击乐伴奏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同时通过对音乐的速度、情绪、情境等几方面的提问,引导学生有层次的欣赏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

 

文档

小学音乐_瑶族舞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哥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不同段落主题并划分段落。2、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三个段落的不同速度、情绪,并能说出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场景。3、通过欣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