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创业基础 Entrepreneurship foundation |
课程类别 | 通识教育必修课 | |||||||||
适用专业 | 全校本科专业 | 开课学期 | 1 | 学分 | 2 | 总学时 | 32 | 理论学时 | 28 | |
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是在学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开设本课 | ||||||||||
建议教材 | 章周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 |||||||||
主要参考书 | [1] 张玉利, 创业管理(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4 [2]张耀辉,创业学导论:原理、训练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 |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基本要求(试行)》([高教2012]4号),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创业就业的需求情况开设。
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具体任务分解:
1、开课教授创业基础知识:开展基础创业知识与核心创业能力提升的课程;
2、体验式锻炼学生创业能力:使用创业模拟教具、创业项目路演等模式
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 章节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1 | 第一章 绪论 | 4 | 4 | |
2 | 第二章 创业探索 | 4 | 4 | |
3 | 第三章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 4 | 2 | 6 |
4 | 第四章 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 4 | 4 | |
5 | 第五章 创业资源 | 4 | 4 | |
6 | 第六章 创业计划与创业方案 | 2 | 4 | 6 |
7 | 第七章 新企业的开办 | 2 | 2 | 4 |
合计 | 24 | 8 | 32 |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缘由,国内外创业教育概况以及创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创业大赛相关情况,理解创业教育的实质并提高学生学习创业的兴趣。
(二)基本内容要求
1.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缘由
2.国内外创业教育概况
3.创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4.大学生创业大赛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创业教育的概念、创业教育核心观念,创业教育历程
2.难点: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
第二章 创业探索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从创业研究与理论入手,了解创业的概念、功能、要素和类型,认识创业过程的特征;掌握创业动机对创业的影响;理解创业流程及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二)基本内容要求
1.创业理论
2.创业内涵
3.创业动机
4.创业代价
5.创业流程
6.创业成功率
7.创业误区与创业陷阱
8.创业精神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创业理论、创业内涵、创业动机,创业代价,创业流程,创业精神
2.难点: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创业精神培养及创业陷阱的防范
第三章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形成对创业者及创业团队的理性认识,了解创业者的类型、创业者的素质构成,掌握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掌握创业团队组建的原则与策略。
(二)基本内容要求
1、创业者概念、创业者类型、创业者素质
2、创业团队概念、创业团队的要素
3、创业团队的组建原则与程序
4.创业团队管理技巧与策略
(三)重点、难点:
1、创业者素质、创业团队的组建
2、如何培养创业者素质,如何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
第四章 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同学了解创业机会的概念、来源及其识别要素,认识有商业潜力和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了解创业机会的评价,掌握创业机会评价的准则与选择技巧,了解创业风险类型以及如何防范风险,增强对创业风险的理性认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了解由创业机会开发商业模式的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1.创意与机会;创业机会与商业机会
2.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
3、创业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4.商业模式开发
(三)重点、难点:
1、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风险的识别
2、大学生创业风险的防范,商业模式的过程与方法
第五章 创业资源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创业过程中所需的的资源类型和创业资源获取途径,特别是创造性整合创业资源的途径,学会创业资金的测算,认识创业资金融资的渠道和方式,掌握创业资源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二)基本内容
1.创业资源的分类与识别
2.创业资源获取与整合思维
3.创业融资
(三)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资源获取的途径和技能,有限资源的创造性利用;创业融资。
2.难点: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测算,创业融资渠道与方法。
第六章 创业计划与创业方案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认识在创业过程中要准备创业计划的原因,了解创业计划的重要作用。认识创业计划与商业计划书之间的关系,掌握创业计划的合理结构、关键内容及撰写方法。熟悉商业计划书的基本特征、撰写方法和展示技巧,了解对商业计划进行审视和评价的合理步骤与科学方法。掌握创业方案相关内容。
(二)基本内容
1.创业计划
2.商业计划书
3.创业方案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创业计划与商业计划书撰写。组织商业计划书比赛
2.难点:商业计划书路演
第七章 新企业的开办
(一)教学目的
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必须考虑法律问题、企业的选址策略、如何寻找良性的创业、新企业的特殊性、新企业的管理与控制等。
(二)基本内容
1成立新企业
2、新企业生存管理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开办新企业的手续与法规要求;企业选址策略与技巧;企业注册流程
2.难点:新企业生存管理
四、本课程实践、实习要求与能力要求
1.校外创业体验(2学时)
积极沟通参观校外创业企业或创业活动,增强学员与社会创业环境的认知,开拓视野,有利于学员对创业的理解与把握。(因受外界单位举办时限因素影响会在参与前一周通知校方领导)。
2.创业路演 (4学时)
通过商业机会书撰写课程,将学生分组撰写的商业机会书以“路演”的形式,进行班内比赛、评分。
3.创业模拟 (2学时)
模拟创业从无到有,从0-1的过程,增进学生对创业过程的动态学习,增强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鼓励各创业协会,课下自行组织开展。
教具:《创业者模拟演练沙盘》
五、本课程的教学及手段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参观法等,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即课堂讲授为主,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采用案例讨论,沟通互动,创业沙盘,创业项目路演、创业参观、创业模拟等手段穿插运用。
六、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成绩分布为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其中作业、创业路演、出勤率等。
执笔人(签名):许勋恩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分管教学系主任(二级学院院长)签名:
参编人员:许勋恩、王红雨、高怀宾
制修订日期:201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