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物质的鉴别》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27:18
文档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物质的鉴别》教学设计

课件原定为4月29日南京市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实践研讨课教案新课程理念实践研讨课教案物质的鉴别【教学设计思想】●以离子的性质和检验为知识载体,在探究合作的互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意渗透化学的学科思想:结构决定性质,物质鉴别过程中的分组思想,离子之间的相互检验思想;●在教学手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验证,初步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
推荐度:
导读课件原定为4月29日南京市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实践研讨课教案新课程理念实践研讨课教案物质的鉴别【教学设计思想】●以离子的性质和检验为知识载体,在探究合作的互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意渗透化学的学科思想:结构决定性质,物质鉴别过程中的分组思想,离子之间的相互检验思想;●在教学手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验证,初步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
课件原定为4月29日南京市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实践研讨课教案

新课程理念实践研讨课教案

物质的鉴别

【教学设计思想】

●以离子的性质和检验为知识载体,在探究合作的互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注意渗透化学的学科思想:结构决定性质,物质鉴别过程中的分组思想,离子之间的相互检验思想;

●在教学手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验证,初步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鉴别物质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产中的化学;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探究和创新精神;

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

●难点:混合物中物质的鉴别。

【课堂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阅读资料并思考

回忆已学知识,想出检验离子的各种方法。

学生代表发言。

分组讨论鉴别方案

按实验顺序依次记下所加试剂

汇报讨论结果

回忆思考物质鉴别的步骤、注意点。

问题→讨论→设计→实验

分组实验:鉴别Na2CO3样品,是否含有Na2SO4、NaCl,并完成实验报告(即流程图,附录4)。

思考、讨论、做答:

【小结】鉴别题的类型:

(1)任选试剂的鉴别题;

(2)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

(3)不用其他试剂的鉴别题。

【资料】洗发与护发

具体内容见附录1。

【实验】洗发剂与护发剂的区别

【过渡】洗发剂与护发剂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酸碱性不同。

【提问】常见的离子有哪些?怎样检验这些离子?

常见离子的鉴别

H+、Fe3+、Cu2+、OH-、Cl-、SO42-、CO32-

具体方法见附录2。

【讨论】鉴别CaCO3、CuSO4、NaCl、Na2SO4、Na2CO3五种白色粉末。

实验方案见附录3。

【演示实验】演示鉴别的全过程。

【提问】鉴别物质的步骤是什么?有哪些注意点?

【归纳并投影】

(1)取样编号。

(2)一般先考虑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再考虑运用化学性质来区分。

(3)正确使用试剂(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4)叙述要求:操作——现象——结论

【过渡】纯净物之间的鉴别根据它们之间的不同的性质,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物质往往是混合物。

【讨论】某Na2CO3样品,可能含有NaCl、Na2SO4杂质。用怎样的方法可以鉴别里面有没有Na2SO4、NaCl呢?

【引导】

(1)鉴别SO42-,加什么试剂?

(2)那么是不是加入Ba2+后,出现沉淀,就说明有SO42-呢?

(3)那酸的量有没有要求呢?

(4)怎样判断过量? 

(5)鉴别Cl-,加什么?

(6)是不是加入Ag+后,出现沉淀,就说明有Cl-呢?

【要求】分组讨论,提出实验方案,记录所加试剂及所加试剂的量和顺序。

流程图见附录4。

【提问】在进行混合物的鉴别时,要注意什么?

【归纳并投影】

在进行混合物的鉴别时,还要注意有没有其他离子干扰,这就需要注意所加试剂的顺序和用量。

【反馈】

1、厨房的调味品精盐(NaCl)和碱面(Na2CO3)

2、鉴别H2SO4、KOH、Ca(OH)2、KNO3溶液

3、只用一种试剂区别NaNO3、AgNO3、Na2CO3三种无色溶液,不可选用(  )

A.盐酸  

B.NaCl溶液  

C.CaCl2溶液

D.Ba(NO3)2溶液

4、鉴别①MgSO4  ②NaOH  ③CuSO4  ④KCl四种溶液,不用外加试剂,则被鉴别出来的物质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5、不加任何试剂鉴别BaCl2、AgNO3、Na2CO3、HCl——两两混合法

由生活中的物质引入,联系实际,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学生兴趣。

提出问题,发散思维,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离子的相互检验思想。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选择这五种典型的物质,考虑物质的溶解性、离子的颜色、典型的离子(Cl-、SO42-、CO32-)之间的鉴别,体现分组思想。

讨论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

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了解方案的可行性。

让学生概括,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成就感。

问题由浅入深,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符合认知规律。

认识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科学问题的基本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思维的严密性,及动手实验的能力。

设计鉴别题的几种常见题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2两题任选试剂,掌握简单物质的鉴别、分组思想。

第3题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在选项上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学会用已经鉴别出来的物质去鉴别未知的物质。

4、5两题不用外加试剂鉴别,通过物质的颜色、两两混合的方法来检验鉴别。

附录1:

【资料】洗发与护发:人体的皮肤及毛发pH值约在4左右。其中头发是一种角质化的蛋白质,也有一定的酸碱度,正常情况下呈微酸性,pH约为4。而我们平时使用的洗发剂和护发素就是根据头发的pH值采用不同的pH配方,以维持头发的酸碱平衡的。洗发剂的pH值为5左右,护发素pH值为3左右。洗发时,由于洗发剂的pH值大于头发正常的pH值,使得头发的pH值升高,表皮鳞片就会张开,这样,藏在鳞片内部的污垢得以彻底清洁。由于头发pH值升高鳞片呈打开的状态,所以会感到头发有涩涩的感觉。而此时,头发也最脆弱,最容易受损伤。因此需要使用护发素,使头发升高的pH值恢复平衡,这样头发的表皮鳞片就会闭合起来,令秀发光滑易梳,健康柔顺。

附录2:

离子加入的试剂现象
H+

酸碱指示剂 / Zn / Na2CO3

变色 / 有H2 / 有CO2

Fe3+

NaOH溶液

红褐色↓
Cu2+

NaOH溶液

蓝↓
OH-

酸碱指示剂 / Cu2+ / Fe3+

变色 / 蓝↓ / 红褐色↓

Cl-

AgNO3溶液+稀

白↓
SO42-

BaCl2溶液+稀

白↓
CO32-

盐酸+澄清石灰水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附录3:

方案1:

CaCO3         固体不溶解——CaCO3

CuSO4  加水

NaCl          蓝色溶液——CuSO4

Na2CO3

Na2SO4        无色溶液  NaCl   BaCl2   无明显现象——NaCl

Na2CO3             

Na2SO4   ①    白色沉淀  BaCO3↓ 盐酸   沉淀不溶——Na2SO4

       

                                                 BaSO4↓        沉淀溶解——Na2CO3

实验方案2:

CaCO3         固体不溶解——CaCO3

CuSO4  加水

NaCl          蓝色溶液——CuSO4

Na2CO3

Na2SO4        无色溶液  NaCl   盐酸   有气体生成——Na2CO3

Na2CO3             

Na2SO4        无明显现象  NaCl  BaCl2  有沉淀生成——Na2SO4

       

                Na2SO4       无明显现象——NaCl

实验方案3:

CaCO3         固体不溶解——CaCO3

CuSO4  加水

NaCl          蓝色溶液——CuSO4

Na2CO3

Na2SO4        无色溶液  NaCl   酚酞   变红——Na2CO3

Na2CO3             

Na2SO4        无明显现象  NaCl  BaCl2  有沉淀生成——Na2SO4

       

                Na2SO4       无明显现象——NaCl

实验方案4:

CaCO3     重新取样,加水    固体溶解——CaCO3 

CaCO3         放出气体                                

CuSO4  盐酸               Na2CO3                       固体不溶——Na2CO3

NaCl          蓝色溶液——CuSO4

Na2CO3

Na2SO4        无色溶液  NaCl  BaCl2   无明显现象——NaCl

             

Na2SO4        白色沉淀——Na2SO4

附录4:

(南京外国语学校 朱爱华)

文档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物质的鉴别》教学设计

课件原定为4月29日南京市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实践研讨课教案新课程理念实践研讨课教案物质的鉴别【教学设计思想】●以离子的性质和检验为知识载体,在探究合作的互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意渗透化学的学科思想:结构决定性质,物质鉴别过程中的分组思想,离子之间的相互检验思想;●在教学手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验证,初步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