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在下列各小题中,均给出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涂错或不涂均为零分.)
1.下列各数中,比小的数是( )
A. 0
2.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俯视图为( )
A. B. C. D.
3.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国防、生产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星载原子钟的精度,已经提升到了每3000000年误差1秒.数3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4.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摆放,点E在上,点D在的延长线上,,则的度数是( )
A. 15° B. 20° C. 25° D. 30°
5.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为了解人造卫星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B. 方差是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量
C. 购买一张体育彩票必中奖,是不可能事件
D.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7.对于一次函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经过点 B. 图象与x轴交于点
C. 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 D. 当时,
8.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其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120°,则圆锥的母线长是( )
A. B. C. D.
9.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且,那么m的值为( )
A. B. C. 或1 D. 或4
10.如图,已知和都是等腰三角形,,交于点F,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其中正确结论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请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
11.正n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35°,则边数n的值为_________.
12.篮球联赛中,每玚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14场比赛得到23分,则该队胜了_________场.
13.如图,海中有个小岛A,一艘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在点B处测得小岛A位于它的东北方向,此时轮船与小岛相距20海里,继续航行至点D处,测得小岛A在它的北偏西60°方向,此时轮船与小岛的距离为________海里.
14.有3张看上去无差别的卡片,上面分别写着2,3,4.随机抽取1张后,放回并混在一起,再随机抽取1张,则两次取出的数字之和是奇数的概率为_________.
15.某商店销售一批头盔,售价为每顶80元,每月可售出200顶.在“创建文明城市”期间,计划将头盔降价销售,经调查发现:每降价1元,每月可多售出20顶.已知头盔的进价为每顶50元,则该商店每月获得最大利润时,每顶头盔的售价为_______元.
16.如图,已知直线,直线和点,过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于点,过点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于点,过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于点,过点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于点,…,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的横坐标为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
17.(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8.在平行四边形中,E为的中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画图,不写画法,保留画图痕迹.
(1)如图1,在上找出一点M,使点M是的中点;
(2)如图2,在上找出一点N,使点N是的一个三等分点.
19.5月20日九年级复学啦!为了解学生的体温情况,班主任张老师根据全班学生某天上午的《体温监测记载表》,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
学生体温频数分布表:
组别 | 温度(℃) | 频数(人数) |
甲 | 36.3 | 6 |
乙 | 36.4 | a |
丙 | 36.5 | 20 |
丁 | 36.6 | 4 |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频数分布表中__________,该班学生体温的众数是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
(2)扇形统计图中__________,丁组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___度;
(3)求该班学生平均体温(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0.把抛物线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
(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动点能否在拋物线上?请说明理由;
(3)若点都在抛物线上,且,比较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1.如图,在中,,以为直径⊙O交于点D,过点D的直线交于点F,交的延长线于点E,且.
(1)求证:是⊙O的切线;
(2)当时,求的长.
22.如图,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已知点A的坐标为,的面积为8.
(1)填空: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求直线函数关系式;
(3)动点P在y轴上运动,当线段与之差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23.实践操作:第一步:如图1,将矩形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上的点处,得到折痕,然后把纸片展平.第二步:如图2,将图1中的矩形纸片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点C恰好落在上的点处,点B落在点处,得到折痕,交于点M,交于点N,再把纸片展平.
问题解决:
(1)如图1,填空:四边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线段与是否相等?若相等,请给出证明;若不等,请说明理由;
(3)如图2,若,求的值.
24.小华端午节从家里出发,沿笔直道路匀速步行去妈妈经营的商店帮忙,妈妈同时骑三轮车从商店出发,沿相同路线匀速回家装载货物,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商店,小华到达商店比妈妈返回商店早5分钟.在此过程中,设妈妈从商店出发开始所用时间为t(分钟),图1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s(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图2中线段表示小华和商店的距离(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的图象的一部分,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妈妈骑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米/分钟,妈妈在家装载货物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分钟,点M的坐标是___________;
(2)直接写出妈妈和商店的距离(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式,并在图2中画出其函数图象;
(3)求t为何值时,两人相距360米.
参
1-10 BCCAB DDBAC
11. 8 12. 9 13. 20 14. 15. 70 16.
17. (1),2;(2),数轴见解析
解: (1)
,
当时,
原式;
(2)解:由得:,
由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18. 解:(1)如图1,点M即为所求;
(2)如图2,点N即为所求.
19. (1)10,36.5,36.5;(2)15,36;(3)36.5℃
解:(1)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20÷50%=40(人)
频数分布表中,
该班学生体温的众数是36.5,
中位数是36.5;
故答案为: 10,36.5,36.5;
(2)扇形统计图中,
丁组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36度;
故答案为:15,36;
(3)该班学生的平均体温为(℃).
20. (1);(2)不,见解析;(3),见解析
解: (1)抛物线,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
根据题意,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2-5),即(3,-3),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2)动点P不在抛物线上.
理由如下:
∵抛物线的顶点为,开口向上,
∴抛物线的最低点的纵坐标为.
∵,
∴动点P不在抛物线上;
(3).
理由如下:
由(1)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且开口向上,
∴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点都在抛物线上,且,
∴.
21. (1)见解析;(2)10
解: (1)证明:如图,连接,,
∵是直径,
∴.
∴.
∵,
∴,
∴,
∴.
∵,
∴.
∵,
∴.
∴,即.
又是的半径,
∴是的切线.
(2)解:∵,
∴.
∵,
∴.
∴,
∴.
设,∵,,
∴,,,.
∴.
解得.
经检验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
∴.
22. (1);(2);(3)
解:(1)把点代入可得,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如图,过点A作轴于点C,过点B作轴于点D,交于点E,则四边形为矩形.
设点B的坐标为,∴.
∵点A的坐标为,
∴.
∴.
∵A,B两点均在双曲线上,
∴.
∴
.
∵的面积为8,
∴,整理得.
∴.解得(舍去).
∴.∴点B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则.解得.
∴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3)如上图,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
当点P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时,有最大值为,
把代入,得.
∴点P的坐标为.
23. (1)正方形;(2),见解析;(3)
(1)解:∵ABCD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上的点处
∴
∴
∵
∴四边形的形状是正方形
故最后答案为:四边形的形状是正方形;
(2)
理由如下:如图,连接,由(1)知:
∵四边形是矩形,
∴
由折叠知:
∴
又,
∴
∴
∴
(3)∵,∴
由折叠知:,∴
∵
∴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即
如图,延长交于点G,则
∴
∴
∴
∵,∴
∴
24. (1)120,5,;(2),见解析;(3)当t为8,12或32(分钟)时,两人相距360米.
解:(1)由题意可得:小华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钟),
妈妈骑车的速度为:=120(米/分钟);
妈妈回家用的时间为:=15(分钟),
∵小华到达商店比妈妈返回商店早5分钟,
∴可知妈妈在35分钟时返回商店,
∴装货时间为:35-15×2=5(分钟),
即妈妈在家装载货物的时间为5分钟;
由题意和图像可得妈妈在M点时开始返回商店,
∴M点的横坐标为:15+5=20(分钟),
此时纵坐标为:20×60=1200(米),
∴点M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120,5,;
(2)①当0≤t<15时y2=120t,
②当15≤t<20时y2=1800,
③当20≤t≤35时,设此段函数解析式为y2=kx+b,
将(20,1800),(35,0),代入得,
解得,
∴此段的解析式为y2=-120x+4200,
综上:;
其函数图象如图,
;
(3)由题意知,小华速度为60米/分钟,妈妈速度为120米/分钟,
①相遇前,依题意有,解得(分钟);
②相遇后,依题意有,解得(分钟);
③依题意,当分钟时,妈妈从家里出发开始追赶小华,
此时小华距商店为(米),只需10分钟,
即分钟时,小华到达商店,
而此时妈妈距离商店为(米)(米),
∴,解得(分钟),
∴当t为8,12或32(分钟)时,两人相距3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