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是中国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艺术、艺术、科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充分发挥艺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把更多艺术元素运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提升城乡审美魅力和文化品位,让艺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中国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师。我们要有这个信心,开阔眼界,博采众长,扎扎实实做好中国教育。重大原始创新往往萌芽于深厚的基础研究,来源于交叉学科领域,而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我们应该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敢于开辟新的方向。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发挥科研优势,加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基础研究,强化自主创新。又要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提出新观点、建构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清华大学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相连,显示了清华人的勇气和担当。面向未来,清华大学要坚持以德育为根本任务,以报国为最高追求,以学科建设为发展基础,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有力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国家育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传统。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扬清华大学的优良学风和体育传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清华大学在国家和民族的危机中诞生,在国家和民族的奋进中成长,在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中发展。10年来,清华大学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培育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形成了红色、专业、全面的教书育人特色,培养了一大批能够为国家、民族、人民担当大任的优秀人才。是这一代清华人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结果。
清华大学的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历程,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祖国和时代同步进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一流大学集团的大力支持,一流大学集团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历史机遇,把脉时代脉搏,发展新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更好地把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增强创新的第一动力,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部分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坚持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教师是教育的支柱。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难以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大学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重任。教师要成为伟大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做事、做人的榜样,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现实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我们要坚定信仰,始终站在党和人民一边,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