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30:03
文档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计20分)1.603÷49的商最接近()。A.81220502.如图,小猫想要吃鱼,走()路线最近。A.①B.②C.③D.无法判断3.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是()号图形。A.B.C.D.4.把长方形纸折叠后(如图),,则∠2等于()。A150B.120C.90D.755.227除以27时,把除数看作30来试商,初商可能会偏()。A.偏大B.偏小C.正好D.无法判断6.四名同学的身高
推荐度:
导读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计20分)1.603÷49的商最接近()。A.81220502.如图,小猫想要吃鱼,走()路线最近。A.①B.②C.③D.无法判断3.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是()号图形。A.B.C.D.4.把长方形纸折叠后(如图),,则∠2等于()。A150B.120C.90D.755.227除以27时,把除数看作30来试商,初商可能会偏()。A.偏大B.偏小C.正好D.无法判断6.四名同学的身高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计20分)

1. 603÷49的商最接近(    )。

A. 8 12 20 50

2. 如图,小猫想要吃鱼,走(    )路线最近。

A. ①    B. ②    C. ③    D. 无法判断

3. 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是(    )号图形。

A.     B. 

C.     D. 

4. 把长方形纸折叠后(如图),,则∠2等于(    )。

A 150    B. 120    C. 90    D. 75

5. 227除以27时,把除数看作30来试商,初商可能会偏(    )。

A. 偏大    B. 偏小    C. 正好    D. 无法判断

6. 四名同学的身高各不相同,其中最高的是152厘米,最矮的是13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    )厘米。

A. 137    B. 145    C. 152    D. 155

7. 体育课上,24名同学站成一排,老师要求从1至3报数,最后一名同学应报(    )。

A. 1    B. 2    C. 3    D. 无法判断

8. 下面说法不合理是(    )。

A. 四年级一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1厘米,他们班有同学的身高可能低于131厘米。

B. 某公司饮料第一季度的销量是185箱,那么一月份的销量不可能是150箱。

C. 一只行李箱的容量大约是100升。

D. 每个桶可以装5升油,装完36升油需要8个桶。

9. 用一副三角板不可能拼出的角的度数是(    )。

A. 180°    B. 120°    C. 80°    D. 75°

10. 旋转转盘的指针,如果指针箭头停在单数的位置,就能到奖品。小明第一次旋转的结果如图,她得奖了。如果再旋转一次,这次她(    )。

A. 不可能得奖    B. 一定能得奖    C. 得奖的可能性很大    D. 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二、填一填。(每空1分,计20分)

1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人一次义务献血400(        );

(2)一辆汽车的油箱可装汽油50(        );

(3)小明的身高大约135(        )。

12. 7000毫升=(        )升   5升50毫升=(        )毫升   300分=(        )时

13. 钟面上,18时整,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______角;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______角。

14. 把13+17=30,150÷30=5合并成综合算式是______。

15. 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7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980克每杯水(        )克,空水壶重(        )克。

16. 口袋中有8个黄球和5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_____球的可能性大。如果摸到黄球算芳芳赢,摸到绿球算兰兰赢,要使游戏规则公平,需要往口袋中再放入_____球_____个。

17. 在算式□÷25=24……☆中,☆最大是(      ),这时□里应该填(      )。

18. 在括号里填上”>”“<”或”=”。

30×(8+2)(        )30×8+2            960÷24(        )960÷8÷3

900毫升(        )1升                    1个周角(        )4个直角

19. 下图是小明和小刚家所在小区平面图。小明沿着图中的线路走到小刚家共用了12分钟。小明平均每分钟走了(        )米。

三、算一算。(26分)

20. 直接写得数

90÷30=     25×4=      45-28=     16×50=     (38+12)×4=

81÷3=      480÷60=    19+91=     0÷62=       320÷8×4=

21.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带☆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604÷21                       8÷18                ☆780÷60

22. 计算下面各题。

20×13+750÷25      (315-15×12)÷15    20×[168-(+43)]

四、解决问题。(第23题4分,其它每题5分,计19分)

23. 王华从家到学校走了8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他从家到电影院一共要走多少分钟?

24. 希望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4个班,其中三年级每班有47人,四年级每班有42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先列表整理条件,再解答)

年级个班每班    人

年级个班每班    人

25. 小冬家去年12月份前5天的用电量如下表:

日期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用电量(千瓦时)53435
照这5天的平均用电量计算,小冬家这个月一共用电多少千瓦时?

26. 小芳带了60元钱去超市买文具,下面是小芳与营业员的对话,请根据对话信息列式计算黑色笔每支多少元。

小芳:阿姨,我想买9本笔记本。

营业员:有三种笔记本,分别是4元一本、5元一本、6元一本,你准备买哪一种?

小芳:我想买4元一本的笔记本,剩下的钱买黑色笔。

营业员:正好够买8支。

五、统计与应用。(第27题6分、第28题4分、第29题2分、第30题3分,合计15分)

27. 新华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1分钟跳绳的成绩如下表。

成绩/下

80~90~99100~109110及以上

人数8121510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1分钟跳绳在(   )~(   )下的人数最多,在(   )~(   ) 下的人数最少。

(3)按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小英的跳绳成绩是第15名,她可能跳了(   )下。

28. (1)以A点为顶点,A点所在的直线为一条边,画一个130°的角。

(2)过点B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3)点B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厘米数)。

29. 海边灯塔上的一盏照明灯以固定的规律发出亮光。下图表示前14秒灯光明暗变化的情况,第1、2秒是亮的,第3秒是暗的。

第8秒灯是亮的还是暗的?第100秒呢?(在相应的方框里打”√”)

第8秒:亮      暗             第100秒:亮      暗

30. 请举例说明”商不变规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一、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计20分)

1. 603÷49的商最接近(    )。

A. 8 12 20 50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除法近似数中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除数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603600,4950,600÷50=12,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除法与近似数的运用。

2. 如图,小猫想要吃鱼,走(    )路线最近。

A. ①    B. ②    C. ③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直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线段。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小猫想要吃鱼,走②路线最近。

故答案: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线段概念和特征掌握。

3. 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是(    )号图形。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判断出各个选项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即可解答。

【详解】A.,从上面看到的是;                

B.,从上面看到的是;    

C.,从上面看到的是;             

D.,从上面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方位感和观察力。

4. 把长方形纸折叠后(如图),,则∠2等于(    )。

A. 150    B. 120    C. 90    D. 7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折叠后是把一个平角分了3个角,分别是∠1、∠2和∠3,由于对折,故∠2=∠3,用180°减∠1,再除以2,得出∠2的度数。

【详解】(180-30)÷2

=150÷2

=75°

故∠2=75°;

故选:D

【点睛】明确∠1、∠2和∠3组成了一个平角且∠2等于∠3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227除以27时,把除数看作30来试商,初商可能会偏(    )。

A. 偏大    B. 偏小    C. 正好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除法计算中,把除数看大了,商就容易偏小,调商时要调大一点,把除数看小了,商就容易偏大,调商时要调小一点,据此解答。

【详解】227除以27时,把除数看作30来试商,初商可能会偏小。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的掌握。

6. 四名同学的身高各不相同,其中最高的是152厘米,最矮的是13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    )厘米。

A. 137    B. 145    C. 152    D. 155

【答案】B

【解析】

【分析】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四个选项中,只有145介于137和152之间,所以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145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 体育课上,24名同学站成一排,老师要求从1至3报数,最后一名同学应报(    )。

A. 1    B. 2    C. 3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1、2、3这3个数看做一组,用除法计算出24名里有几组即可解答。

【详解】24÷3=8,最后一名同学应报3;

故答案为:C

【点睛】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8. 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四年级一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1厘米,他们班有同学的身高可能低于131厘米。

B. 某公司饮料第一季度的销量是185箱,那么一月份的销量不可能是150箱。

C. 一只行李箱的容量大约是100升。

D. 每个桶可以装5升油,装完36升油需要8个桶。

【答案】B

【解析】

【分析】A.B.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总和÷数量可得,一组数据里的数有可能高于平均数,也有可能低于平均数。

C.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毫升,根据生活经验、数据大小进行选择;可得计量一只行李箱的容量用升作单位。

D.用36÷5,如果有余数,则剩下的虽然不能装满一桶,但也要一个桶装,所以需要的桶数=商+1;如果没有余数,则需要的桶数=商;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A.四年级一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1厘米,那么他们班有同学的身高可能低于131厘米。合理。

B.第一季度包括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这三个月的平均销量是185箱饮料,根据平均数的定义,一月份的销量可能低于平均销量185箱,有可能是150箱。

C.计量一只行李箱的容量用升作单位,一只行李箱的容量大约是100升。

D.36÷5=7(个)……1(升),所以需要的桶数=7+1=8(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平均数、容积单位的理解与掌握。

9. 用一副三角板不可能拼出的角的度数是(    )。

A. 180°    B. 120°    C. 80°    D. 75°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副三角板上角的度数有30°、45°、60°、90°,都是15°的整数倍,它们的和差也是15°的整数倍,所以一副三角板拼出的角的度数都是15°的整数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0°、120°、75°是15°的整数倍,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80°不是15°的整数倍,不能拼出。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板上角的特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 旋转转盘的指针,如果指针箭头停在单数的位置,就能到奖品。小明第一次旋转的结果如图,她得奖了。如果再旋转一次,这次她(    )。

A. 不可能得奖    B. 一定能得奖    C. 得奖的可能性很大    D. 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观察上图可知,偶数占面积比单数占的面积大得多,如果再旋转一次,箭头停在单数的位置的可能性比停在双数的位置的可能性小得多,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再旋转一次,箭头停在单数的位置的可能性比停在双数的位置的可能性小得多,所以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可能性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填一填。(每空1分,计20分)

1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人一次义务献血400(        );

(2)一辆汽车的油箱可装汽油50(        );

(3)小明的身高大约135(        )。

【答案】    ①. 毫升    ②. 升    ③. 厘米

【解析】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详解】(1)一个人一次义务献血400毫升;

(2)一辆汽车的油箱可装汽油50升;

(3)小明的身高大约135厘米。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12. 7000毫升=(        )升   5升50毫升=(        )毫升   300分=(        )时

【答案】    ①. 7    ②. 5050    ③. 5

【解析】

【分析】第1题,1升=1000毫升,7000除以1000即可解答;第2题,先把5升化为毫升,再计算;第3题,1小时=60分,300除以60即可解答。

【详解】7000÷1000=7,7000毫升=7升;

5升=5000毫升,5000+50=5050(毫升),5升50毫升=5050毫升;

300÷60=5,300分=5时。

【点睛】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13. 钟面上,18时整,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______角;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______角。

【答案】    ①. 平    ②. 钝

【解析】

【分析】(1)钟面上,被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格子的度数是360°÷12=30°,18时整,时针和分针之间有6个格子,则夹角为30°×6=180°,180°的角是平角,据此解答即可。

(2)9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为30°×3=90°,9时30分,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向6,则此时的夹角要大于90°,则为钝角。

【详解】钟面上,18时整,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平角;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钝角。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钟面的特点,以及直角、平角和钝角的意义。

14. 把13+17=30,150÷30=5合并成综合算式是______。

【答案】150÷(13+17)

【解析】

【分析】13+17=30,150÷30=5是先算13加上17的和,然后用150除以求出的和即可。

【详解】13+17=30,150÷30=5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50÷(13+17)。

【点睛】这类题目找清楚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合理运用括号进行列式。

15. 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7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980克。每杯水(        )克,空水壶重(        )克。

【答案】    ①. 120    ②. 380

【解析】

【分析】980减去740等于2杯水的重量,除以2等于1杯水的重量,740克减去3杯水的重量即等于空水壶的重量。

【详解】(980-740)÷(5-3)

=240÷2

=120(克)

740-120×3

=740-360

=380(克)

【点睛】两次连壶重的差就是由倒进水的杯数不同产生的,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口袋中有8个黄球和5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_____球的可能性大。如果摸到黄球算芳芳赢,摸到绿球算兰兰赢,要使游戏规则公平,需要往口袋中再放入_____球_____个。

【答案】    ①. 黄    ②. 绿    ③. 3

【解析】

【分析】(1)根据袋中绿球和黄球的个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2)要使游戏规则公平,则两种颜色的球摸到的可能性应相等,只要使袋中绿、黄球的个数相等即可。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因为8>5,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

(2)要使游戏规则公平,需要往口袋中再放入绿球,应放入8-5=3(个)。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17. 在算式□÷25=24……☆中,☆最大是(      ),这时□里应该填(      )。

【答案】    ①. 24    ②. 624

【解析】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总比除数小,余数最大为:除数-1;再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计算出这时□里应该填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最大是24;

被除数是:25×24+24

=600+24

=624

这时□里应该填624。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余数比除数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18. 在括号里填上”>”“<”或”=”。

30×(8+2)(        )30×8+2            960÷24(        )960÷8÷3

900毫升(        )1升                    1个周角(        )4个直角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将左右两边的算式计算出结果即可进行比较;

1升=1000毫升,将1升换算成1000毫升即可进行比较;

周角是360°,直角是90°,计算出4个直角的度数即可进行比较。

【详解】30×(8+2)

=30×10

=300

30×8+2

=240+2

=242

30×(8+2) (  > ) 30×8+2

960÷24=40;

960÷8÷3

=120÷3

=40

960÷24 ( = ) 960÷8÷3

1升=1000毫升,900毫升 ( < ) 1升;

4×90°=360°;周角为360°,1个周角 (   =   ) 4个直角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要仔细观察,灵活选择方法。

19. 下图是小明和小刚家所在小区平面图。小明沿着图中的线路走到小刚家共用了12分钟。小明平均每分钟走了(        )米。

【答案】80

【解析】

【分析】通过观察可知,小明走的路程等于360米加上600米,小明走的路程除以12即等于小明平均每分钟走的米数。

【详解】(360+600)÷12

=960÷12

=8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算一算。(26分)

20. 直接写得数。

90÷30=     25×4=      45-28=     16×50=     (38+12)×4=

81÷3=      480÷60=    19+91=     0÷62=       320÷8×4=

【答案】3;100;17;800;200

27;8;110;0;160

【解析】

【分析】

【详解】略

21.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带☆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604÷21                       8÷18                ☆780÷60

【答案】28……16;36;13

【解析】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604÷21=28……16         8÷18=36            ☆780÷60=13

 验算:                         

22. 计算下面各题。

20×13+750÷25      (315-15×12)÷15    20×[168-(+43)]

【答案】290;9;720

【解析】

【分析】先计算乘法,再计算除法,最后计算加法;

先计算括号里的乘法,再计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除法;

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乘法。

【详解】20×13+750÷25

=260+30

=290      

(315-15×12)÷15 

=(315-180)÷15

=135÷15

=9 

20×[168-(+43)]

=20×[168-132]

=20×36

=720

四、解决问题。(第23题4分,其它每题5分,计19分)

23. 王华从家到学校走了8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他从家到电影院一共要走多少分钟?

【答案】19分钟

【解析】

【详解】400÷8=50(米/分钟)

(400+550)÷50

=950÷50

=19(分钟)

答:他从家到电影院一共要走19分钟。

24. 希望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4个班,其中三年级每班有47人,四年级每班有42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先列表整理条件,再解答)

年级个班每班    人

年级个班每班    人

【答案】表见详解;309人

【解析】

【分析】先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填表,47乘3等于三年级的人数,42乘4等于四年级的人数,然后把两个年级的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三年级3个班

每班47人

四年级4个班

每班42人

47×3+42×4

=141+168

=309(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309人。

【点睛】先求两个年级分别有多少人,再作进一步解答。

25. 小冬家去年12月份前5天的用电量如下表:

日期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用电量(千瓦时)53435
照这5天的平均用电量计算,小冬家这个月一共用电多少千瓦时?

【答案】124千瓦时

【解析】

【分析】先求出这组数的和,然后根据”总数÷数量=平均数”再用平均数乘12月份的31天,即可解答。

【详解】(5+3+4+3+5)÷5

=20÷5

=4(千瓦时)

4×31=124(千瓦时)

答:小冬家这个月一共用电124千瓦时。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数量=平均数”进行解答即可。

26. 小芳带了60元钱去超市买文具,下面是小芳与营业员的对话,请根据对话信息列式计算黑色笔每支多少元。

小芳:阿姨,我想买9本笔记本。

营业员:有三种笔记本,分别是4元一本、5元一本、6元一本,你准备买哪一种?

小芳:我想买4元一本的笔记本,剩下的钱买黑色笔。

营业员:正好够买8支。

【答案】3元

【解析】

【分析】9乘4等于9本笔记本的价钱,60减去9本笔记本的价钱等于8支黑色笔的价钱,再除以8即等于黑色笔每支的价钱。

【详解】(60-4×9)÷8

=(60-36)÷8

=24÷8

=3(元)

答:黑色笔每支3元。

【点睛】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五、统计与应用。(第27题6分、第28题4分、第29题2分、第30题3分,合计15分)

27. 新华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1分钟跳绳的成绩如下表。

成绩/下

80~90~99100~109110及以上

人数8121510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1分钟跳绳在(   )~(   )下的人数最多,在(   )~(   ) 下的人数最少。

(3)按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小英的跳绳成绩是第15名,她可能跳了(   )下。

【答案】(1)见详解

(2)100;109;80;

(3)107

【解析】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条形统计图的成绩分数段上用方条表示出人数,完善统计图。

(2)根据方条的长短可以看出哪个分数段上的人数最多,哪个分数段上的人数最少。

(3)通过排序看15名是哪个分数段的第几名来判断可能跳几下。

【详解】(1)

(2)1分钟跳绳在100~109下的人数最多,在80~下的人数最少。

(3)110及以上的有10,15-10=5,所以小英的跳绳成绩按从高到低排在100~109分数段的第5个,她可能跳了107下。(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

28. (1)以A点为顶点,A点所在的直线为一条边,画一个130°的角。

(2)过点B分别画已知直线垂线和平行线。

(3)点B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厘米数)。

【答案】(1)(2)图见详解

(3)3

【解析】

【分析】(1)①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A,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重合); 

②对准量角器的刻度线130°点一个点(找点); 

③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①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的已知直线重合,沿重合的直线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B点重合,过B沿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

②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B点重合,过B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

(3)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点B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点B到直线的距离。

【详解】(1)(2)根据题干分析画图如下:

(3)经过测量可知点B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3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画指定度数的角和画平行线、垂线的方法。

29. 海边灯塔上的一盏照明灯以固定的规律发出亮光。下图表示前14秒灯光明暗变化的情况,第1、2秒是亮的,第3秒是暗的。

第8秒灯是亮的还是暗的?第100秒呢?(在相应的方框里打”√”)

第8秒:亮      暗             第100秒:亮      暗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因为照明灯变化规律是:2亮、1暗、1亮、2暗,所以第6秒后亮灯的情况开始和前面重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第8秒:亮;

100÷6=16……4

第100秒是亮;

第8秒:亮       暗              第100秒:亮      暗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与形结合的规律,本题关键是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30. 请举例说明”商不变的规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答案】根据商不变的规律:270÷30=9,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10,即2700÷300=9,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即27÷3=9,商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如:270÷30=9,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10,即2700÷300=9,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即27÷3=9,商不变。

文档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计20分)1.603÷49的商最接近()。A.81220502.如图,小猫想要吃鱼,走()路线最近。A.①B.②C.③D.无法判断3.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是()号图形。A.B.C.D.4.把长方形纸折叠后(如图),,则∠2等于()。A150B.120C.90D.755.227除以27时,把除数看作30来试商,初商可能会偏()。A.偏大B.偏小C.正好D.无法判断6.四名同学的身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