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1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1
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2
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3
二、办公室布线施工技术 4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4
办公室布线施工技术 单元课程设计表格1 5
办公室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2 6
三、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 7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7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8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9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10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11
四、园区布线施工技术 12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12
园区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13
五、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14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14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15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16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单元课程设计表格3 17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18
六、网络测试与验收 19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19
网络测试与验收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20
一、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学习情境1: | 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 学时: | 8学时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学期 | 二 | |
学习目标: 1.了解综合布线的定义、组成; 2.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标准; 3.了解网络综合布线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4.了解网络综合布线中常用的各种器材与工具。 | ||||
学习内容: 1.综合布线的定义、组成; 2.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标准; 3.网络综合布线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4.布线中常用的各种器材与工具。 重点: 1.综合布线的定义、组成; 2.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标准; 3.传输介质、网络设备; 4.常用的施工工具、测试工具的使用和熟悉 难点: 双绞线和光纤的相关标准、工具的规范正确使用。 |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考察法、四阶段教学法。 | |||
教学资源: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辅具、机床等。 | ||||
教学载体 施工图片展示;学院网络中心现场的介绍;布线材料与工具实物演示;教材及光盘声像资料。 | ||||
学生基础要求: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 | 教师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具备综合布线设计、施工、测试验收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含中级)或工程师资格。 | |||
考核方式: 专业知识考核(笔试、口试)(20%)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4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15%) 职业素质考核(5S执行情况)(10%)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15%) |
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单元课程设计表格
单元名称1 |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等级与标准,布线器材演示图片,案例,文档,对课程建立直观印象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 |||||
重点难点 | 1、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 2、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3、综合布线的标准 4、综合布线的布线器材,设备,缆线等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了解智能建筑的概念,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掌握综合布线的标准。 | ||||
相关能力指标 | 1、通过该课程相关资料,对本课程的内容有个整体把握,能够建立形象概念; 2、了解该课程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 | |||||
教学资源 |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综合布线概念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1、综合布线的目的是什么? 2、综合布线主要设备有哪些? 3、实际建筑中哪里有综合布线的体现? | 引入综合布线概念,提起学生兴趣。 | 图片、展示板 | 直观教学法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多媒体教室所在大楼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综合布线知识? | 要求学生将概念与实物相结合 | 讨论交流法 | 15分钟 | ||
资讯 | 综合布线基本概念,结构和组成,布线标准,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 | 提供综合布线的理论知识基础 | 投影,图片,电教案子 | 直观教学法 | 2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设计项目任务驱动 | 25分钟 | |||
任务实施 | 说明大楼的建筑结构组成;综合布线各子系统在大楼中哪些具体位置体现出来;大楼的综合布线采用了哪些布线器材和设备; | 通过实地实物测量,得到相关数据 | 设计项目任务驱动 | 3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查看与分析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老师指导。 | 各组将结果进行交流对照,加强对综合布线知识的理解 | 讨论交流法 | 15分钟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30分钟 |
单元名称2 |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查找与阅读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 |||||
重点难点 | 1、通过网络寻找到一份完成合理的综合布线方案 2、阅读并整理该方案,说明方案中的主要设计内容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通过对陌生方案的理解,加深对综合布线理论的理解。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具备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双绞线结构及性能。 | |||||
教学资源 |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问题牵引,讨论教学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综合布线的设计内容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1、当下主流综合布线使用什么缆线? 2、综合布线各子系统包含哪些设计内容,有无共同点? | 引入方案设计的内容考虑方向 | 直观教学法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从教师给定的网络资源上搜索一个完整方案,并消化理解后集中讨论分析 | 学生查找资料能力 | 直观教学法 | 15分钟 | ||
资讯 | 千家论坛,综合布线论坛等网络资源 | 提供资料来源 | 直观教学法 | 2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设计项目任务驱动法 | 25分钟 | |||
任务实施 | 小组内查找一份完整综合布线方案,对找寻到的方案讨论,整理方案的设计目的,内容,适用范围,设计存在的优缺点 | 能够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交流,实现对一个陌生方案的解读 | 设计项目任务驱动法 | 3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查看对方案的解读是否合理,老师指导。 | 通过相互讨论,增强学生对设计方案的理解消化能力 | 讨论交流法 | 15分钟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30分钟 |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学习情境2: | 办公室布线施工技术 | 学时: | 8学时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学期 | 二 | |
学习目标: 1.掌握水晶头、跳线的制作技术; 2.掌握信息模块的端接技术; 3.掌握信息插座安装、跳线测试技术。 | ||||
学习内容: 1.制作水晶头; 2.压接信息模块; 3.信息插座安装; 4.跳线测试。 重点: 1.能够熟练的制作高质量的ri45头; 2.信息模块的端接步骤和工艺; 3.测试的基本知识。 难点: 高质量完成水晶头、信息模块压接与安装。 |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考察法、四阶段教学法。 | |||
教学资源: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辅具、机床等。 | ||||
教学载体 施工图片展示;布线材料与工具实物演示;教材及光盘声像资料。 | ||||
学生基础要求: 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了解线缆及常用的工具。 | 教师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具备综合布线设计、施工、测试验收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含中级)或工程师资格。 | |||
考核方式: 专业知识考核(笔试、口试)(20%)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4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15%) 职业素质考核(5S执行情况)(10%)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15%) |
办公室布线施工技术 单元课程设计表格1
单元名称3 | 跳线的制作与测试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办公室布线施工技术 | |||||
重点难点 | 1、掌握RJ45头制作的ANSI/TIA/EIA 568A、568B标准; 2、能够熟练的制作高质量的跳线; 3、掌握跳线的测试技能。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培养学生具备RJ45头制作能力,掌握标准跳线的制作能力。 | ||||
相关能力指标 | 学生进一步认识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简易测线器等器材,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具备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双绞线结构及性能。 | |||||
教学资源 |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双绞线结构、种类、传输数率;剥线钳、RJ—45压线钳使用介绍。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每位学生准备1m—3m双绞线二根,RJ45水晶头四个,打线工具一套,简易测线器一套。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每位学生按568A和与568B线序标准,分别打直联线一根、交叉线一根。 | 15分钟 | ||||
资讯 | RJ45水晶头结构;EIA/TIA 568A和568B双绞线序标准;跳线制作工艺;测试方法。 | 2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三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5分钟 | ||||
任务实施 | 每组学生按计划实施,制作3条直联线、3条交叉线。 | 3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15分钟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30分钟 |
办公室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2
单元名称4 | 信息模块的制作与信息插座安装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办公室布线施工技术 | |||||
重点难点 | 1、掌握信息模块的端接技术 2、掌握信息插座安装技术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通过信息模块、信息点插座的安装,熟练掌握工作区信息点的施工方法。 | ||||
相关能力指标 | 学生进一步认识双绞线、信息模块、信息插座、打线工具、简易测线器等器材,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双绞线结构及跳线的制作技能。 | |||||
教学资源 |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辅具、机床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工作区子系统概念,跳线的制作与测试技术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每位学生准备信息模块一个,86系列明装塑料底盒一个,单口信息面板一个,双绞线一根,打线工具一套,简易测线器一套,电工工具包一个;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每位学生按568A和与568B线序标准,分别压接信息模块一个、在工作区安装信息面板一个。 | 15分钟 | ||||
资讯 | 信息模块结构;EIA/TIA 568A和568B双绞线序标准;信息模块、信息面板安装工艺;测试方法。打线工具使用说明。 | 2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三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5分钟 | ||||
任务实施 | 每组学生按计划实施,按标准压接信息模块3个、安装信息面板3个。 | 45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30分钟 |
三、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学习情境3: |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 | 学时: | 16学时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学期 | 二 | |
学习目标: 1.了解各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2.掌握管槽的敷设技术; 3.掌握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 4.掌握机柜安装、系统接地、环境设计。 5.了解综合布线管理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6.掌握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 | ||||
学习内容: 1.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2.办公楼布线系统的管槽施工和端接技术; 3.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4.配线架的端接技术。 重点: 1.掌握金属(塑料)线槽、管连接成型技术。 2. 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线缆的敷设方法、配线架的端接技术。 3. 掌握光缆工具、光缆耦合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和技巧; 4. 掌握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 难点: 高质量完成办公楼布线施工的施工与安装。 |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考察法、四阶段教学法。 | |||
教学资源: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辅具、机床等。 | ||||
教学载体 施工图片展示;布线材料与工具实物演示;教材及光盘声像资料。 | ||||
学生基础要求: 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了解管槽、线缆、光纤熔接机、光纤、大对数线缆及常用的工具。 | 教师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具备综合布线设计、施工、测试验收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含中级)或工程师资格。 | |||
考核方式: 专业知识考核(笔试、口试)(20%)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4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15%) 职业素质考核(5S执行情况)(10%)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15%) |
编制时间
单元名称5 | 管槽敷设技术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 | |||||
重点难点 | 掌握金属(塑料)线槽、管连接成型技术。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通过线管的安装熟练掌握办公楼布线系统的管槽施工方法。 通过使用弯管器制作弯头,熟练掌握弯管器使用方法和布线曲率半径要求。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布线施工技术。 | |||||
教学资源 |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引导文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管槽的种类、型号;管槽敷设工具的使用方法。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每组学生准备Φ20PVC塑料管、管接头、管卡若干。宽度20或者40毫米PVC线槽、盖板、阴角、阳角、三通若干。弯管器、电动起子、十字头螺丝刀、M6X16十字头螺钉。钢锯、线槽剪、登高梯子、编号标签。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每组学生按给定的施工图纸,在布线实作间敷设线槽、线管,熟练掌握管、槽的施工方法。 | 15分钟 | ||||
资讯 | 不同子系统管、槽的敷设路径;管、槽的敷设加工要求;槽管大小选择的计算方法;管、槽施工工具使用说明。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每组学生按计划实施,要求从机柜到信息点完成一个永久链路的管槽敷设,以不同布线高度、不同布线拐弯分别组合成多种布线管槽路径实训。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2
编制时间
单元名称6 | 线缆敷设与配线架端接技术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 | |||||
重点难点 | 熟练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线缆的敷设方法; 掌握配线架的端接技术。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熟练掌握办公楼布线系统的线缆施工方法。 熟练掌握配线架的端接技术。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布线施工技术、掌握管槽敷设技术。 | |||||
教学资源 |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引导文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双绞线、光纤的种类、型号、传输数率。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每组学生准备双绞线一箱、机柜两个、配线架两个。线缆牵引器、电子工具箱、打线工具、M6X16十字头螺钉、扎线绳、登高梯子、编号标签。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每组学生按给定的施工图纸,在布线实作间敷设双绞线和配线架端接,熟练掌握线缆的施工方法。 | 15分钟 | ||||
资讯 | 双绞线、光纤的种类、型号、传输数率、弯曲半径、应用环境;线缆敷设工具的使用方法。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每组学生按计划实施,要求从机柜到信息点完成一个永久链路的管槽敷设,以不同布线高度、不同布线拐弯分别组合成多种布线管槽路径实训。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3
单元名称7 | 光纤熔接技术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 | |||||
重点难点 | 掌握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 掌握光纤熔接的步骤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熟悉和掌握光缆的种类和区别、熟悉和掌握光缆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和技巧; 熟悉光缆耦合器的种类和安装方法、熟悉和掌握光纤的熔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布线施工技术。 | |||||
教学资源 |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辅具、机床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引导文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光纤的传输原理、特点和工作过程。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每组学生准备光纤六条、光纤熔接机一台、光纤工具箱一套、光纤配线架一个。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每人完成一段光缆的两端剥线。不允许损伤光缆光芯,而且长度合适;完成光缆的熔接实训。要求熔接方法正确,并且熔接成功。 每组完成光缆在光纤熔接盒的固定,完成耦合器的安装;完成光纤收发器与光纤跳线的连接。 | 15分钟 | ||||
资讯 | 光纤接续的过程和步骤,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光纤熔接机操作方法。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每位同学完成两条光缆的光缆熔接。每组学生按计划实施,完成光缆在熔接盒内的固定。光纤耦合器的安装。完成布线系统光纤部分的连接。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4
编制时间
单元名称8 | 大楼布线配置和管理技术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 | |||||
重点难点 | 掌握综合布线管理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掌握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掌握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工作区子系统布线施工技术。 | |||||
教学资源 |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辅具、机床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引导文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管理子系统的基本知识。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每组学生准备光纤跳线、双绞线跳线若干条,线缆标若干。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配线架的管理以表格对应方式,根据座位、部门单元等信息,记录布线的路线,并加以标识,以方便维护人员识别和管理。 | 15分钟 | ||||
资讯 | 管理子系统的技术要求,管理子系统的管理器件,编号和标记规则。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每位同学完成两条光缆的光缆熔接。每组学生按计划实施,完成光缆在熔接盒内的固定。光纤耦合器的安装。完成布线系统光纤部分的连接。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
四、园区布线施工技术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学习情境4: | 园区布线施工技术 | 学时: | 4学时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学期 | 二 | |
学习目标: 掌握线缆引入、楼宇间布线连接。 | ||||
学习内容: 1.建筑群子系统 2.线缆引入、楼宇间线缆连接技术。 重点: 1.掌握建筑群子系统 2.了解进线间的概念 3.熟悉与掌握线缆引入、楼宇间线缆连接技术。 难点: 大对数线缆和光纤的相关标准、熔接工具的规范正确使用,高质量的施工质量。 |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考察法、四阶段教学法。 | |||
教学资源: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辅具、机床等。 | ||||
教学载体 施工图片展示;布线材料与工具实物演示;教材及光盘声像资料。 | ||||
学生基础要求: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的施工技术。 | 教师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具备综合布线设计、施工、测试验收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含中级)或工程师资格。 | |||
考核方式: 专业知识考核(笔试、口试)(20%)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4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15%) 职业素质考核(5S执行情况)(10%)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15%) |
园区布线施工技术单元课程设计表格1
单元名称9 | 建筑群布线施工技术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园区布线施工技术 | |||||
重点难点 | 掌握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的概念,熟悉与掌握线缆引入、楼宇间线缆连接技术。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掌握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的概念,熟悉与掌握线缆引入、楼宇间线缆连接技术。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的施工技术。 | |||||
教学资源 |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引导文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建筑群子系统的基本知识。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每组学生准备光纤、双绞线若干,线缆标若干。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每组学生按照给定的建筑物布线施工图纸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完成两楼文章一段线缆敷设任务。 | 15分钟 | ||||
资讯 | 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的技术要求,建筑物子系统的线缆布设技术。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每组同学完成两楼之间的线缆敷设任务。完成建筑物间线缆的引入与连接。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
五、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学习情境8: |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 学时: | 20学时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学期 | 二 | |
学习目标: 1.掌握综合布线的设计原则、标准与步骤; 2.了解和掌握综合布线工程图的读图和制图,了解绘图软件,掌握visio的使用方法; 3.掌握各子系统设计; 4.能够按设计要求做出材料预算。 | ||||
学习内容: 1.综合布线的设计原则、标准与步骤; 2.综合布线工程图的读图和制图,了解绘图软件,掌握visio的使用方法; 3.各子系统设计; 4.材料预算。 重点: 1.综合布线工程图的读图和制图,了解绘图软件,掌握visio的使用方法; 2.各子系统设计; 3.材料预算。 难点: 各子系统设计;综合布线工程图的读图和制图;材料预算。 |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考察法、四阶段教学法。 | |||
教学资源: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辅具、机床等。 | ||||
教学载体 施工图片展示;现场的介绍;布线材料与工具实物演示;教材及光盘声像资料。 | ||||
学生基础要求: 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布线材料知识。 | 教师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具备综合布线设计、施工、测试验收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含中级)或工程师资格。 | |||
考核方式: 专业知识考核(笔试、口试)(20%)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4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15%) 职业素质考核(5S执行情况)(10%)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15%) |
单元名称10 | 工程现场调研、需求分析, 确认系统结构、绘制点位图,配线路由图演示图片,案例,文档,对课程建立直观印象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 |||||
重点难点 | 1、对实物进行现场测量,得到设计初始数据 2、通过对实物功能性进行调研,得到实物需完成的功能 3、通过调研数据,进行需求设计,合理设计系统结构,准确计算信息点数量 4、Visio制图软件的正确使用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勘测现场能力,对用户调研分析能力, 如何完成工作区、配线子系统的设计;Visio制图软件的使用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 | |||||
教学资源 |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讨论教学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工程设计方案内容结构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由教师提供设计实物及实物的实际需求,学生完成设计内容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1、测量现场 2、确定信息点数量,类型和位置 3、信息点设计依据标准? 4、如何使用Visio绘制综合布线点位图和配线路由图? | 15分钟 | ||||
资讯 |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建筑结构,实物使用需求, 综合布线工作区和配线子系统设计准则;visio的使用方法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1、测量现场并记录相关数据; 2、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信息点的类型,总数和位置分布情况确定设计标准 3、确定信息点类型、数量和分布位置 4、确定系统结构 5、绘制点位图、路由图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查看数据是否合理;信息点数量,位置是否统计准确, 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单元课程设计表格2
单元名称11 | 确定干线、楼宇、配线间和管理间设计;绘制系统结构图演示图片,案例,文档,对课程建立直观印象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 |||||
重点难点 | 1、确定干线子系统设计 2、确定楼宇子系统的设计 3、确定配线间及设备间的设计 4、绘制系统结构图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如何设计干线、楼宇、配线间、管理子系统;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 | |||||
教学资源 |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讨论教学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各子系统的定义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干线路由采用弱电间还是电缆孔/井的模式;楼宇的入口方式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1、干线设计应包含哪些内容? 2、楼宇的进线间是否由单一业务使用? 3、系统结构图的绘制依据是什么? | 15分钟 | ||||
资讯 | 干线路由方式种类、楼宇路由方式种类;配线间设计要求;管理子系统的设计要求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
编制时间
单元名称12 | 确定各子系统使用的设备,缆线演示图片,案例,文档,对课程建立直观印象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 |||||
重点难点 | 1、确定各子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数量和规格 2、确定各子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缆线的数量和规格 3、确定各子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数量和规格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准确统计和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缆线、辅材等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 | |||||
教学资源 |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讨论教学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缆线参数的含义;设备的选择标准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1、配线系统与干线系统使用的线缆有何不同? 2、桥架适合什么时候使用?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1、所有子系统中使用到哪些设备? 2、统计所有设计中的线缆类型的数量和型号 3、以表格的方式罗列出所有的设备,线缆,辅材的型号和数据 | 15分钟 | ||||
资讯 | 综合布线的常见设备;综合布线的常见缆线;综合布线的辅材类型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
单元名称13 | 工程预算,施工进度安排演示图片,案例,文档,对课程建立直观印象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 |||||
重点难点 | 1、掌握工程预算的步骤和内容 2、掌握施工进度表的制定方法 3、掌握施工内容的设计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熟练掌握工程预算的内容和预算方法;掌握工程的施工内容设计和安排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 | |||||
教学资源 |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讨论教学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工程预算的概念和标准;施工进度表的制定方法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1、不同规模的工程预算方式有什么不同? 2、各子系统施工的施工内容都包含哪些内容?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1、列出工程预算的内容 2、给出工程施工的内容和计划安排 | 15分钟 | ||||
资讯 | 工程预算理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内容;工程施工进度安排表的制定方式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学习情境9: | 网络测试与验收 | 学时: | 4学时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学期 | 二 | |
学习目标: 1.了解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与测试基本概念; 2.能够熟练使用测试设备; 3.掌握链路测试技术; 4.掌握项目验收内容与标准。 | ||||
学习内容: 1.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与测试基本概念; 2.测试设备; 3.链路测试技术; 4.项目验收内容与标准。 重点: 1.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与测试基本概念; 2.测试设备; 3.链路测试技术; 4.项目验收内容与标准。 难点: 链路测试技术;项目验收内容与标准。 |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考察法、四阶段教学法。 | |||
教学资源: 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辅具、机床等。 | ||||
教学载体 施工图片展示;学院网络中心现场的介绍;布线材料与工具实物演示;教材及光盘声像资料。 | ||||
学生基础要求: 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布线材料知识。 | 教师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具备综合布线设计、施工、测试验收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含中级)或工程师资格。 | |||
考核方式: 专业知识考核(笔试、口试)(20%)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4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15%) 职业素质考核(5S执行情况)(10%)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15%) |
网络测试与验收单元课程设计表格1
单元名称14 | 工程测试验收演示图片,案例,文档,对课程建立直观印象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网络测试与验收 | |||||
重点难点 | 1、掌握工程验收的概念 2、掌握工程验收的范围 3、掌握工程验收的分类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掌握工程验收的内容和验收方法;掌握工程缆线的测试方式;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 | |||||
教学资源 |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讨论教学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工程测试类型;工程验收类型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链路测试和通道测试的区别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1、记录链路测试的结果 2、说明各种验收需要验收的内容 | 15分钟 | ||||
资讯 | 工程测试几种模式;验收的模式和内容;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
单元名称14 | 工程测试验收演示图片,案例,文档,对课程建立直观印象 | 学时数 | 4 | |||
所属课程名称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 | |||||
所属学习情境 | 网络测试与验收 | |||||
重点难点 | 1、掌握工程验收的概念 2、掌握工程验收的范围 3、掌握工程验收的分类 | |||||
教学目标 | 主要能力指标 | 掌握工程验收的内容和验收方法;掌握工程缆线的测试方式; | ||||
相关能力指标 |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 |||||
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50%) 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能力)(25%) 团队精神考核(团队成员平均成绩)(25%) | ||||||
学生基础 |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 | |||||
教学资源 |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挂图、图片、标准、技术手册、规范、工程案例、软件、实物等。 | |||||
建议教学方法 | 四阶段教学法、项目导向法、讨论教学法。 |
教学活动安排 | ||||||
教学活动 | 活动 | 内容 | 目标 | 媒介 | 方法 | 时间安排 |
复习回顾 | 工程测试类型;工程验收类型 | 15分钟 | ||||
问题导引 | 链路测试和通道测试的区别 | 15分钟 | ||||
任务提出 | 3、记录链路测试的结果 4、说明各种验收需要验收的内容 | 15分钟 | ||||
资讯 | 工程测试几种模式;验收的模式和内容; | 30分钟 | ||||
任务分配与计划编制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20分钟 | ||||
任务实施 | 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讨论,编制实施计划与步骤。教师给与适当提示与启发。 | 60分钟 | ||||
任务检查 |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老师指导。 | |||||
编写工作报告 | 给定工作报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工作报告。 | 15分钟 | ||||
展示与评估 | 选出本组最好作品,向全班学生阐述实施计划与步骤,共同讨论后由老师进行讲评。 | 2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