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要求:
(1)外观结构特征明显、颜色一致、内外壁光滑平整;管材不得有裂缝、凹陷及可见的缺损;管端面不得有损坏、裂口、变形等缺陷。
(2)管材的端面应平整且与管中心轴线垂直,管材长度方向不得有明显弯曲现象。
二、 敷设要求
(1)所敷管组可以单根,亦可多根多层并列排放,管在穿越(同向敷设)行车道时,管顶至路面应不小于0.7m,如在人行道、绿化带时,则应不小于0.5m;
(2)管在一定长度或是转角处应设检查井,以便于操作、检修,并做明显标记,井内应设一积水坑,并定时检查,抽干渗漏水以防线缆浸泡;
(3)如管必须弯曲时,相邻两节管接口的相对转角不得大于20。
(4)管枕的配置:管枕距接头处1.0m,中间部分管枕间距2.0m。一般单层排管时,有沙垫层,可以不设管枕,但管材在回填前,应用钢筋制作的卡环,卡住管材,每间隔2 m设置一付固定住管材,防止管材在回填时发生偏移。
三、沟槽的挖掘
管沟槽底净宽,可视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管径大小、埋设深度等确定。一沟多根管道并排埋设时。管道之间的间距应大于两根管材半径之和的1/2,以保证有足够空间来回填及夯实。
四、 基础
(1) 管道基础,采用垫层基础,对一般的土质地段,基础只需铺一层砂垫层,其厚度为0.1m;对软土地基,基底又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时通常可采用100mm厚、颗粒尺寸为5—40mm的碎石或砾石砂铺筑,上面再铺100mm厚黄砂垫层(中、粗砂)。
(2)管道基础应夯实且表面平整,其密实度不得低于90%。
五、 管道安装
(1)管材的放置:管材下沟之前应将管沟清理完毕,如有积水应给予排干。沟底有凹凸不平时,应须先予修整,做好管道基础,方可下管。下管前应检视管材管件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予更换),无损坏即可将管子放入管沟内。如须锯管,锯口端面应平整垂直,不得歪斜。
(2)承插口管的安装应将插口顺穿缆方向,承口逆穿缆方向。
(3)塑料管材的接口,应采用弹性橡胶圈密封柔性接口。对公称直径DN110mm以下的直壁管亦可采用插入式粘结接口。
(4)橡胶圈密封柔性接口时,先将承口内壁清理干净,并在承口内壁及插口橡胶圈涂上润滑剂(首选肥皂水),然后将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轴线对齐。插口插入承口时,可用人力在管端部设置木挡板,用撬棍将被安装的管材沿着对准的轴线缓缓插入承口内,逐节依次安装。
(5)安装工作暂停或休息时,管口须用管堵塞住,以防不洁之物渗入管内,影响穿缆。
(6)管道安装时可同时预留一根铁丝在管内,以便放缆施工。
六、回填
(1) 从管底到管顶以上0.3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可采用碎石屑、粒径小于25mm的砂砾、中粗黄砂、粉煤灰、热焖粉化钢渣等易于夯实的材料。如果使用原土实施管区回填,必须遵守下述条件:①不存在粒度大于20mm以上的石块;②没有大于砾石两倍大小的坚硬土块;③没有冻土;④没有有机质材料;⑤没有废旧轮胎、玻璃片或金属品之类垃圾废渣;⑥规定的夯实处,原土一定要为粒状土。
(2) 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 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顶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回填,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 夯实或碾压。
(3) 敷设多层管材时,必须先配装完第一层管回填夯实后,方能配装第二层管材,然后在回填夯实,直至多层。
(4)夯实为了达到最佳夯实度,必要时可酌予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