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25:33
文档

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内邓项目施工设计一、工程概述:本项目起点位于内乡县城西5公里、与沪陕高速公路(G40)K1197相交处,终点位于二广高速(G55)邓新立交南侧4Km(K1431+200)。线路长.12公里。根据《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缺陷调查路基工程检测报告》、《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缺陷调查路面工程检测报告》等文件,全线已建成路基路面经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害,需要修复完善。以下为路面裂缝处理方案。二、技术方案编制依据: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0012.
推荐度:
导读内邓项目施工设计一、工程概述:本项目起点位于内乡县城西5公里、与沪陕高速公路(G40)K1197相交处,终点位于二广高速(G55)邓新立交南侧4Km(K1431+200)。线路长.12公里。根据《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缺陷调查路基工程检测报告》、《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缺陷调查路面工程检测报告》等文件,全线已建成路基路面经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害,需要修复完善。以下为路面裂缝处理方案。二、技术方案编制依据: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0012.
内邓项目施工设计

一、工程概述:  

本项目起点位于内乡县城西5公里、与沪陕高速公路(G40)K1197相交处,终点位于二广高速(G55)邓新立交南侧4Km(K1431+200)。线路长.12公里。根据《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缺陷调查路基工程检测报告》、《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缺陷调查路面工程检测报告》等文件,全线已建成路基路面经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害,需要修复完善。以下为路面裂缝处理方案。

  

二、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073-2001

2.《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H30-2004 

3.《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0-2009 

4.《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JTG075-94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 80/1-2004

6.《路面橡胶沥青灌封胶》                JT/740-2009

7.《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H30-2004

8.《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H20-2007

设计依据:

1.《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缺陷调查路基工程检测报告》

2.《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缺陷调查路面工程检测报告》

3.《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2010年)

   4.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相关变更设计。

三、项目状况及技术方案适合范围:

本项目路面结构为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砼路面,由于半刚性基层本身固有的特性,路面出现横向裂缝属正常现象;此外,横向裂缝的产生也与水泥稳定碎石的级配、水泥掺量、施工控制等均有关联。路面纵向裂缝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其中与地质条件、路基填料、路基压实等条件有关。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灌缝处理。

四、总体要求: 

本工程施工工期为2015年9月23日至 2015年10月17日,总共25天。  

施工单位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安全和养护施工现场培训,合格后再上岗。

每次灌缝作业前,施工单位作业班长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对路面裂缝灌缝前后须进行照相,记录反映病貌、修补日期、时间、气象资料和修补作业单位、完成后状况。  

五、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施工总负责人:马翔;技术负责人:冯路;施工队长:1人;计划投入民工:6人。  

2.机械准备  

运输车两辆,服务车一辆,热风一台,吹风机一台,炒砂箱一个,铣刨机一台,灌缝机一台,冲击电钻一台等。  

3.材料准备  

各类材料准备充分,能满足工程前期施工需要,且所有原材料经抽检合格。

六、主要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案 

处理方案:对纵、横向裂缝,首先应按裂缝宽度对其分类,对裂缝宽度小于3mm的裂缝定义为轻度裂缝,对裂缝宽度大于3mm的裂缝定义为重度裂缝。

1、轻度裂缝:先用铣刨机沿着纵、横向裂缝对轻度裂缝进行扩宽,然后用空压机将槽、缝吹干净,最后再用热沥青灌缝;对裂缝宽度小于1mm的不做处理。

2、重度裂缝:沿着裂缝开窗处治,开窗长以损坏长度为标准,矩形槽开窗宽度最窄层位不小于2.5m。开窗深度:若路面已铺筑两层沥青砼的路段,先铣刨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8cm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若路面已铺筑三层沥青砼的路段,先铣刨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8cm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铣刨至基层顶后,用空压机将槽缝吹洗干净,用热沥青灌缝,之后在槽底设置透层和改性乳化沥青防水下封层,并在裂缝上铺设一层40cm宽的抗裂贴,上、中或中、下面层之间挖台阶位置铺50cm宽玻纤土工格栅,并在侧壁刷涂热改性沥青。最后采用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8cm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回铺或是采用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8cm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回铺。

抗裂贴规格要求:抗拉强度>13kN/m,断裂延伸率>25%,厚度≥2.5mm。

玻纤土工格栅规格要求:断裂强度,径向50KN/m;纬向50KN/m;伸长率:≤3%;网格尺寸25.4mm×25.4mm;弹性模量67Gpa;耐温性:100℃~280℃;并要求耐腐蚀性优异。侧壁涂刷热改性沥青应均匀涂刷两道,无花白现象。

路面裂缝处理完工后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文件、相关技术规范及业主要求,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七、现场施工控制要点  

7.1施工前,对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养护单位必须提供详细的灌封胶材料质检报告,确认材料及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7.2环境及气候要求:  

7.2.1施工时路面潮湿或路面温度低于5℃时不应施工,宜选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施工最为合适,因为这一时段混凝土路面裂缝宽度达到较大值。  

7.2.2雨雪雾天严禁施工施工作业,施工时要求道路视线良好,不得在有雾天气时施工。  

7.2.3风力小于三级,路面干燥,严禁在过湿或积水的路面上施工。 

7.3裂缝开槽,采用无贴封标准槽或者无贴封浅槽设计,要求开槽线与裂缝完全吻合。裂缝边缘剥落部分必须清理干净。  

7.3.1如若在开槽后发现裂缝潮湿,必须烘烤至干燥状态。 

7.4提前对灌封胶进行加热,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出料温度。灌封胶可重复使用,但多次重复加热会导致材料能下降,重复加热次数不得超过2-3次(按照道路密封胶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控制)。  

7.5用灌封机上带有刮平器的压力喷头将灌封胶均匀地灌入槽内,分次灌入,直至灌满并在裂缝两侧拖成一定宽度与厚度的封层。  

7.5.1每条裂缝的灌注工作要连续,并应在裂缝表面形成T形密封层。  

7.5.2灌缝时应当注意的是必须将灌嘴插入缝底,慢慢挤压胶液,否则,灌嘴插不到底部,灌完胶后,缝底部易积存气泡,气泡上升,缝内胶液易积聚成球状,影响灌缝质量。  

八、施工时交通安全控制  

选择施工段,放置好规范的施工标志和改变交通流量标志,一般是施工段长度100m左右。 对需将施工路段进行半封闭施工,则安全警示标志设臵齐全、醒目。采取半幅施工的方法施工时,顺行车方向依次设臵前方施工标志牌、向左向右改道导向牌、限速20标志,用安全锥隔离出足够的安全施工区域,并设一人摆红旗提醒过往司机减速慢行。由于是流动作业,封闭长度不宜过大。

文档

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内邓项目施工设计一、工程概述:本项目起点位于内乡县城西5公里、与沪陕高速公路(G40)K1197相交处,终点位于二广高速(G55)邓新立交南侧4Km(K1431+200)。线路长.12公里。根据《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缺陷调查路基工程检测报告》、《内乡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缺陷调查路面工程检测报告》等文件,全线已建成路基路面经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害,需要修复完善。以下为路面裂缝处理方案。二、技术方案编制依据: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001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